案例:今天是2013年4月16日,学校给全校各班主任下发了一个通知:每班推选一名优秀团员,上报校团委,学校团支部决定在“五·四”这天进行表彰奖励,以激励先进,鼓励更多学生加入团组织,关心团的生活,热爱团组织,以提升学校团的活动品质。
接到通知,当即,我便向全班同学做了传达,讲清了评选条件、要求及其名额——一名。要求符合条件的同学以自荐的方式书面申请,并呈报自己的“优秀”之处。不一会儿,竟上交了8份申请书。
面对这8份申请书,我无所适从,茫然无措,当时就后悔了自己当初的“计策”。通过一年多的朝夕相处,我清楚地知道:这8个同学,各有所长。8份申请书,8个积极上进的初中生,8颗期待入选的心。在我面前,不断闪现着8张充满朝气的脸,各个睁大眼在问我:“老师,我能入选吗?……”正当我陷入焦虑和不知所措的时候,8位同学中的A走进了办公室。
我问:“你有事吗?”
她搓着衣角,慢吞吞地说:“老师,我想拿回申请书。”
我愕然:“怎么了?”
她说:“我觉得我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平时也很努力,的确符合一个优秀团员的标准。说心里话,我真的希望能入选。但刚才我细心地想了想觉得其他同学比我更优秀,他们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优点,在某些方面我还远不及这些同学。他们应该比我更合适成为一名优秀团员。这一个名额应该留给当之无愧的更优秀的同学……”
我的心一动:“你放弃这仅有的一个名额的竞选,不可惜?”
她还是低着头:“我会更加努力,争取下一次再竞选。”
接下来,又有4位同学拿走了自己的申请书,我的心里顿时亮了起来,剩下的3位同学,我让他们自己陈述,然后由全班同学民主测评出1名。
这次“评优风波”就这样圆满结束。
本案例给我班级管理的启示:
人贵有自知之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启发寻求自我教育的教育。”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明白自我的特点,如长处、短处、优点、缺点、成绩和不足等,才有可能进行自我教育,班主任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锻炼和修养,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督促、自我改正,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作为班主任,你改变不了环境,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改变不了下雨,但你可以打起雨伞……让我们坚守以人为本,那么,这份坚守就是明天的改变。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