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特殊的英语课

2013-04-12 00:00:00徐兵
新课程·上旬 2013年9期

摘 要: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关键在于如何达到教学的目的。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主体的固定教学模式束缚了新形式下的英语教与学。如何大胆尝试,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是每一名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试就因学生在课堂中的“叛逆”而引发的教学模式的彻底改变,反而达到了特殊的教学效果作为初探,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英语;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引导学生学,而我的学生常常在不经意间引导我如何去教他们,学生们的方法使我在教学中不断得到启发,并使我的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提高。

记得仁爱版九年级下册第4页2a部分的内容是关于杭州西湖的介绍。教材内容的重点是提供一段包括定语从句的阅读训练,要求学生掌握文中的定语从句。教材预设的教法是:阅读文章,领会定语从句的运用,回答文章的相关问题,并尝试介绍自己的家乡。这一部分应该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一的内容。我按照教材预设的教法教完了。因为这定语从句是整个初中阶段的重点,对学生又是一大难点,同时也是考试的一大热点,这使得我对学生很不放心。我又详细地讲解了文章中的定语从句。由于我讲解的时间过长,内容复杂,学生听得很费劲,这节课的内容我只完成了三分之一,而我自己的感觉是既不满意又不放心,最后干脆用老办法:让学生课后背诵这篇短文。第二天我给学生一个早读课时间去背诵这篇短文,在接下来的一节课上我抽查几个学生的背诵情况,看得出来学生死记硬背的效果并不好。然而一个女生的背诵使我很惊奇。与其说她是在背课文,还不如说她是在对游客作景点介绍。她完全没按课文原版照背,而活生生在导游。她是这样加上自己的开场白的:“I am Xiao Li. I am a tour guide. Welcome to West Lake……”当她走下讲台时我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而同学们却惊奇地看着我,似乎对我感到莫名其妙。我对这位女生的背诵大加赞赏,而有几个同学们却在小声地说:“像她那样背我早就能背了”,声音虽然很小,但还是让我听到了,我生气地说:那好啊,我给你们五分钟时间准备,比一比看看你们谁能像她那样流利。学生们开始准备时我在走道上巡视。这时一个男生跟我说:“老师,待会儿我来当评委行不?”我灵机一动说:“好。”学生还没准备到五分钟我就叫停了。我对原来的备课重新作了安排:“现在我们要给中国旅行社招聘导游,我给你们三分钟时间准备,待会儿你们上讲台应聘,其他学生当评委。”此话一出,学生们兴致更高。接下来的课上轻松愉快,学生们表演得太好了,我十分满意。开始我很担心这节课的内容要耽误,可我万万没想到,我不仅完成了本节课的内容,还把上节课拖下的内容补上了。正因为有了学生教给我的方法,教材下面的内容就轻松容易得多了。也正是由于学生给我以启迪,我轻松地上完了这节课。

“教无定法”在这堂英语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现在我深深领悟到“现在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可以做老师的老师”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了。从另一个方面讲,新教材的教法更需要我们老师努力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在如何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去探讨、去研究。

(作者单位 重庆市江津区吴市学校中学英语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