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
进入高三后,我明显地感觉到班上很多同学像换了个人似的,迟到、早退、打闹、课堂上睡觉等恶习一扫而光,勤奋、踏实、上进的班风悄然形成,大家好像都在为心中的“象牙塔”而拼搏奋斗。但同时我也感觉到同学们下的工夫与成绩好像不成正比,尤其是我班的阿南(化名)同学,学习成绩屡考屡降,精神状态明显不佳。为了找到阿南同学成绩下降的原因,帮她走出困境,某日课外活动,我找阿南谈心。
师:阿南,最近几次考试为什么成绩总是下降呀,总结过原因吗?
阿南:对不起,老师,是我学习不够努力。(说出了这句话时,阿南已是两行泪水)
师:别难过,我感觉你在学习中已经很努力了,可能是你过分紧张了,说说你在学习中的困难吧!或许老师能帮你解决一些问题。
(阿南抹着眼泪,憋了半天才开口说话)
阿南:老师,考试能不能少一点?
(听了她的回答,我很惊讶)
师:高三考试多,是为了强化训练,是为了让你们尽快适应高考。只有通过不断地训练,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高考时才会减少失误,提高成绩呀!
阿南:这些我知道,可每次考试结束后,我爸总嫌我成绩低而批评我,我现在非常害怕考试,每次考试前我就感冒,甚至我一拿起书就感觉头疼。
师: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在知识上查漏补缺,找到失分的原因。所以,你要正确对待分数,考试结束后,要把重点放在错题分析上,而不要过分计较分数的高低。同时,每纠正一道错题的时候,你应该想“我又前进了一步”,这样,你才能找到学习中的快乐。
(听了我的话,阿南似有所悟。接着,我与阿南的父亲进行了电话沟通,告诉他“要多给孩子精神鼓励,少批评”。随后,我召开了关于“正确对待成绩”的主题班会。)
二、思考
这件事算是简单的处理完了,但阿南的话“考试能不能少一点”不停地在我耳边响起,深深地刺激着我的神经,我不断地问自己:频繁的考试真能提高学生成绩吗?
为了让学生适应高考,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和应考习惯,各个学校兴起了月考制度。各备课组则变本加厉,为了督促学生学习以提高学习成绩,进而兴起了周考制度,并且每考必比。在学校看来,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原因进而查缺补漏,可殊不知,频繁的考试及比较只是教师层面的比较,对学生并无多大促进作用,“就是增强了学科教师间的竞争,降低了学科教师间开展合作教学的程度”。实际上,这种考试及比较只是为了教师之间的竞争而比较,对提高教学质量并无多大作用。从学生层面而言,他们在频繁的考试中只盯着分数和名次,而没有从考试中检查知识上的不足,更不要说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频繁的考试及比较不仅仅没有起到分析原因、查漏补缺的作用,反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许多家长眼里每次考试成绩及名次排列,便是学生学习是否认真的见证。成绩一旦滑坡,一些家长便对学生横加指责,无形中更加重了学生的压力,何来学习之快乐。“我们今天的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几乎就是一个应试工厂,教师、学生已经被这种应试教育所填塞,学生感受不到教育本应具有的那种体贴生命的必要温情”。
心平气和地说,考试是必要的,因为它是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可起到促进作用。但若考试过于频繁,往往会适得其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懂得“考试,适当则可,过犹不及”的道理。
(作者单位 甘肃省渭源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