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2013-04-12 00:00:00姚品同
新课程·上旬 2013年9期

摘 要:对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自主学习;分析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对中学生提出的新的学习要求,而组织自主学习更是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措施。那么,如何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实施,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才能体现语文教学以“人”为中心的人文性观点。

一、树立现代学生观——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宗旨都是为了学生。教师施加的目的和任务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都是为了学生学。所以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的学生观,只有从思想上确立学生为中心的意识,才能实现当前语文教学的真正转轨,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组织他们自主学习。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

目前,语文教学效益不高,原因之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强调竞争,学生间造成明显落差,使得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久而久之,有的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出现这种情况,从教师本身来说,是未能处理好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要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该在班级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合作和竞争保持良好的态势。

三、优化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组织自主学习,关键就是优化教学过程,就是对构成教学过程的主客体(主体:教师和学生;客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两类因素进行优化,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激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上‘活’了。”(吕叔湘《关键就在一个“活”字》)激发了学生的“情绪区”。

(二)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的基础

优化教学目标,首先要改变当前教学中练习量大质差,无针对性,不注意学生差别,都安排同一练习的做法。要把教师拟定在具体教学目标变成学生自己确定的学习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本子上写出自己学习课文应该达到的目标,他们很快就围绕自己既定的要求,进入了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提出明确的任务——优化教学过程的手段

夸美纽斯说过:“如果学生不愿学习,那只是教师的错误。”为什么有的老师宣布学生看书,不到几分钟学生就讲开了。就是因为老师只要求学生看书,没有提出明确、适当的阅读和讨论的任务。

四、贯彻启发式原则——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

(一)如何贯彻这个原则

1.引起动机,让学生主动学习。如何引起动机呢?我认为在学生理解课本、掌握课本的关键处设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启发意义。这是因为“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疑惑,开始于矛盾。”(鲁滨斯《谈普通心理学》)

2.选取“精讲”时机,使学生顺利完成两个“飞跃”

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的讲是不可缺少的,但也要考虑如何讲,在什么时候讲。

我们认为,教师的“讲”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为学生开展逻辑思维和训练基本技能“导航”开窍,使之比较顺利地实现两个“飞跃”。教师的“讲”应讲出精华,要在“学而不能答,指点不形容,然后畅讲”(叶圣陶)。这样的讲不仅能激趣、解疑,还可以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组织自主学习的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把自觉能力的培养提到了特别重要的位置上,具有一定的自觉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终身教育来说,这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课堂教学来说,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自主学习的角色。所以培养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二)学生自学能力如何培养

在确立把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贯穿于知识传授始终的思想基础上,我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自测、互测能力。

1.阅读分析能力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由词语入手,捕捉关键语句,抓住重点语段,体会主要内容,然后再来一个“回归”,摸索作者思维方式,体会写法。

2.自测、互测能力

教学中,我首先把确定的知识点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能抓住重难点,而是能把握自测和互测内容。

五、遵循大语文教学观,拓宽语文教学空间——学生自主学习的“活水”

语文作为一种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具有开放性。在当今世界,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服务于人的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语文教学促进智力、能力的发展和人在语言环境中独特个性的发展。“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接轨。”张志公先生的这句话,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空间。

(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