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训菊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人际交往与沟通已经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生存、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这也是增强大学生的沟通魅力,培养大学生自信力、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是人与人最基本的交流活动。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就业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处理好大学生人际关系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水平,而且还有助于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学习知识、启迪思维、开发智能,有利于大学生立足社会,从而取得社会生活资格,取得社会认可,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化的人。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迫切性。人际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青年大学生不仅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交往,富于理想情感,而且加之大学生们已经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因此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他们更加迫切的希望能够走出家门、走出只知道学习的思维定势、走入社会,去结交更多的朋友,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自主性。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政治以及文化的全球化,大学生沟通、联系的方式也更加的多元化、自主化。大学生们不再愿意依赖他人,而是希望从交往观念的建立到交往对象、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标准选择,进而不断扩大自己的交往面。
3、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开放性。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也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交往方式已被电子邮件、网上聊天所替代。随着信息网络的开通,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更加开放,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封闭的纵向交往向开放式的、多渠道的横向交往发展,从班级、系部的人际交往到院校之间、跨省市、国籍间的频繁交往,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描绘了一幅全方位、多色彩的交际图。同时,在大学生渠道交往中,一些不良信息的传递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混乱、行动盲目的主要因素。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人际交往是保证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都具有合群性,人与人之间通过彼此间的往来、情感交流等,分享和分担彼此的快乐和忧愁,培养了相互之间的感情,让彼此关系更加亲密,互相之间就会有依恋感。他们渴望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己的朋友、团体,同时也渴望在与朋友的交往、团体的活动中拥有友情、拥有家的温暖、体味团体精神、分享团结合作的快乐,进而建立真挚的友谊。许多大学生因为在外求学、远离家乡和父母,所以渴望亲情,他们希望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也学会去如关爱亲人一般的关爱与之交往的同学、朋友。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但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因为一些客观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个人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进心理误区,形成自卑心理、封闭心理、孤僻心理和倾异心理等交往障碍。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大学生社交中的常见心理现象,大学生的自卑感通常来自于自我主观和客观原因而造成的妄自菲薄,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自我意识。过于自卑的人,往往表现为羞怯封闭,害怕交往,心存猜疑,甚至会形成“社交恐惧综合症”等严重心理问题。
(2)封闭心理。封闭心理是指把自己的情感和欲望隐藏起来,过分的压抑和自我克制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当代大学生中有封闭心理的不在少数。他们常常因为性格孤僻高傲,与同学交往、被社会接受的需求未得到足以及自幼独自生活、缺乏爱与理解等因素,从而造成了对人际交往冷漠、怠倦的态度。
(3)倾异心理。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大学生的异性交往也是一个正常的社交活动,但是部分大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不能正确区别和处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划不清友情与爱情的界限,出现了倾异心理,这便是大学生棘手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之一。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成因。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是形形色色的,也是通过长时间、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障碍的形成不是偶然性的,而是在大学生自身性格、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形成的。
1、自身因素。青年大学生出现交往心理障碍是自身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对自我认知、社会认知与他人认知的偏差、自身挫折承受力过低、自身性格问题等。许多大学生对于事物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对自我的认识,尤其是对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存在有偏小、甚至视而不见的倾向,对于社会认识,即个人在他人交往接触时根据他人的外表、行为推测他人心理状态、动机和意向的过程过于简单,同时部分大学生挫折承受力过低,性格或稳重宽厚,或急躁多疑等,这些因素在实际的交往中都是容易产生矛盾的,从而也造成了各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2、家庭因素。经济条件决定上层建筑,在现实生活中,经济条件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如许多大学生由于自尊心与贫困现状的矛盾使其在人际交往中易出现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而一些家境良好的大学生由于优越感强、家庭溺爱等,从而形成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在与人交往时也就容易表现出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行为。
3、社会因素。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人际环境时刻考验着大学生们的适应能力,大学的各种各样的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则时刻考验着大学生们的参与能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和大众传媒的负面新闻不断地考验着大学生们的心理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新集体的融入能力、对大学社团活动的参与能力以及对社会上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等。然而,一旦有人不适应新环境,便容易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由此产生心理障碍。
(一)掌握人际交往技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当中,要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就要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这要求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不仅仅是埋头读书、学习,同时也要注重与他人的交流、沟通,掌握必要的交往技巧。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及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知识,才能够增强自身的自身人格魅力,才是实现成功交往的基础。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自身学习的意愿与学习能力是改变高校各专业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是要加强和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二是要增强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紧抓基础、深入浅出,增强大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从而使广大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进而使之体会到成功的快感,体会到被人尊重、被人羡慕的喜悦,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健全心理咨询体系,调整大学生交往心态。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其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4.4%。在死亡的17例中有9例为患重性精神病而自杀,占52.9%。根据调查表明,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刻不容缓,同时畅通心理咨询通道、定期开展培训和行为训练势在必行。
[1] 郭胜红.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2012.9.
[2] 贺天毅.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OL].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8.
[3] 谢剑炜,孙琦,王君娜.浅析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其对策[J].湘潮,2011.3.
[4] 汪菊姣.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J].法制与社会,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