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80)
新课程改革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关键的部分,教学改革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形式的变化,更应该体现为教学的实际效果[2]。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缺乏教学策略或教学策略运用不当,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的困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采取很多形式,布置大量的任务,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花费了很多时间,但学习效率很差,甚至无果而终。导致学习兴趣降低[3]。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小学生在概念建构过程中,探究任务难,整体计划大,知识储备不足。学习者面对一定的“困境”时无法解决,缺乏必要的支撑,无法形成解决问题适宜的知识经验结构。因此,搭建“脚手架”就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中提供必要的经验或联系,以促成其形成适于问题解决的组织良好的经验结构。
“脚手架”有多种:从知识与技能角度可归纳为背景式、信息式、认知式等,从过程与方法角度可归纳为范例式、问题式、向导式、图表式、实验式,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可归纳为情感式、能力式等等。“脚手架”的作用是将探究任务分解成若干个片段,把整个活动分解为容易处理的任务,让学生能够一步步完成探究任务。有效的“脚手架”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心智,发展能力。因此,研究出科学合理地搭建“脚手架”的策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从事科学教育者的首要任务[4]。
“脚手架”(或曰“支架”):原意指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根据这个建筑隐喻,心理学家伍德最先借用这个术语来描述同行、或有成就的人对某人的学习过程所施予的有效支持。“脚手架”指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5]。
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分析资料(或实验现象数据)——形成科学结论——交流讨论——提出新的问题。作为课堂探究活动,可以是上述过程的全部,也可以是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一个环节,只要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或学会了某种科学的方法、技能或形成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很好地达到其中一个目的,这样的活动就可以称为一个有效的探究活动。
最邻近发展区:它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搭建“脚手架”的方法很多,这里仅仅以信息式“脚手架”、问题式“脚手架”、实验式“脚手架”为例研究搭建的策略。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信息式“脚手架”的使用很常见,比如一个概念的学习,一段文字的阅读都属于信息铺垫式“脚手架”,教师将一些相关知识搬来就是为学生解决问题搭建了“脚手架”,有了这一“脚手架”这个看似复制的问题一下子明朗化了。搭建类似的“脚手架”时要注意所提供的信息不能过难或者过易。
如《昼夜更替》这一课中,由于学生对宇宙空间知识比较欠缺,了解的知识相对比较少,老师课前要求每个学生查阅昼夜更替相关资料,编辑小故事,从中学生学习了一些关于“昼夜更替”的知识,为学生铺垫了大量知识信息,搭好了最基础的“脚手架”。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内互相学习和交流,将这些信息和知识互相传递,使这个“脚手架”搭得既合理又高效。在上课的过程反馈来看,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6]。
这类“脚手架”是帮助学生确定问题解决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并将这些知识和信息以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供援助,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或者提供新的思路。问题式“脚手架”可将复杂问题分解,使学生有限的认知资源得到合理分配。
以《电磁铁》为例,在指导教师教学过程中是这样来搭建问题式“脚手架”的。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小磁针,如果现在老师给上方的一根导线通电,猜猜小磁针会怎样?
生1:不会有变化。
生2:会被导线吸引。
生2:会快速转圈。
师:究竟会怎样呢?我们试一试(教师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磁针动了。
师:小磁针为什么会动呢?
生1:导线吸引了小磁针。
生2:导线通电后小磁针转动的。通电产生的
师:好,也就是说,导线通电产生磁力了。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刚才在你们观察到现象之后老师马上将导线和电池断开,我为什么这么做?
生1:不然,电池两端会发烫。
生2:电池会消耗得很厉害。
师:有道理,刚才的整个电路中没有用电器,通电时间过长可能会损坏电池。
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与交流,引导学生如何操作,提醒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这些“脚手架”就像一个一个台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接近目标。要求学生不仅回答这些问题,而且通过分析、综合、判断等思维活动来解决问题或作出正确判断。
这种“脚手架”意在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操作性和情境性的经验,以帮助学生合理有效地运用工具和资料。实验式“脚手架”不仅有助于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的需求,也可以减轻认知负荷。当学生缺乏关于某些操作方法或某些复杂实验的怎样做的经验时,相关的录像或教师的演示实验便可起到提供这种情境性经验的作用。实验操作式“脚手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进行科学知识的构建。
如老师在执教《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采用实验式“脚手架”。下面是该教师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这是我们非常喜欢吃的马铃薯,在老师将他们放入水槽前,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揭示课题: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师:你们推测这个马铃薯分别放入水槽中,结果会如何?
生1:我觉得会下沉。
生2 我觉得会浮起来。
师:那么我们来试试看吧,试一试就知道结果了。(教师演示,将这个马铃薯放入清水中下沉,然后将马铃薯取出后擦干,放入盐水中上浮。)
师:在刚才的一系列观察中,马铃薯的大小是否影响了他们的沉浮?
生:好像和马铃薯大小没有关系。
师:那么你们估计是什么原因影响马铃薯的沉浮呢?
生:可能是两个水槽里的水不一样。因为在这个试验中,马铃薯是同一个,只有水槽中的水是不同的。
这样的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矛盾冲突,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这样通过实验式操作来搭建“脚手架”,使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搭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7]。
教师给学生科学探究搭建“脚手架”时,必须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要适时、适合、适度,必须考虑如何促进学生的独立思维。只有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情况下,教师才可以给予积极主动地支持与帮助。教师究竟应提供何种程度的支持,将取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过多而成为包办代替,不能让学生成为模仿的“机器”,也不能过少而放任自流。
[1]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S].2003-02-23.
[2]王红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CAI 课件设计[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4).
[3]陈曦.小学科学课的思维训练与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2003,(5).
[4]佟元之.支架式有效教学的调控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5).
[5]亓永英.许嘉驰化学支架式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4).
[6]李利.支架式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8,(4).
[7]王黎明.合作学习——一种有效学习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3,(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