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走滑断层的石油地质意义

2013-04-12 19:23:10张君
化工管理 2013年10期
关键词:储集油气藏运移

张君

(长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 荆州434023;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山东寿光262714)

当前,国内外的专业人士通常将地质断层划分成为正断层以及逆断层还有走断层等三种形式。通常情况下,将地质断层在上升以及下降滑盘过程中没有存在扭动情况的被称作正断层以及逆断层,而在断层过程中发生相应扭动以及滑动情况的则被称作走滑断层。基于其运动形式和范围,走滑断层并不容易被人识别出来,因此近些年,对于它的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就结合走滑断层的实际特点,对于其石油地质意义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究。

一、概论

由于断层自身扭压力的影响和作用,地质构造中的走滑断裂带常常是油气存储量较为富集的地带,而且非常利于断层中有机质的保存以及石油优质储层的继续发育。此外在走滑断裂地带,由于断裂同径源岩之间的相通的,因此能够在运行过程中形成一个很好的油气圈闭。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断层结构中,机制多样且分布范围较广的走滑断层在一些油气较为集中的地方挥着怎样的作用。所以这也就要求了我们应结合其特点,对其在石油地质中的重要意义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二、对油气盆地构造中的生烃能力起到了决定作用

一个规模较大的走滑断层对于整个油气盆地中的结构以及相应的沉积体系都会起到决定的作用,甚至能够从整体上对于油气盆地自身的生油气系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如我国地质学家李国玉所讲的那样,“只要是自然形成的盆地就必然会包含石油,只是小盆地小储量,唯有大盆地才具备拥有大储量油气、石油的可能。在烃源相对较好的情况之下,只能依靠走滑断层才能让整个盆地拥有一个比较好的油气前景。

三、提供了储集场所

一般来讲,走滑断层及其相应的地层变形能够很好的形成一些背斜以及断鼻还有断块等较为常见的复合圈闭和构造圈闭,在其运动过程中再结合以沟通源以及生储层的有效作用,能够让这些圈闭逐渐形成一种有效圈闭。比如对于NS向的相应岐口凹陷,在一定作用力之下唐东走滑断层同其近方向相交的EW断层会逐渐的形成多个规模以及类型不同的断鼻构造,这就为断层中的油气藏形成和储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此外走滑断层中的扭应力会使得结构生油层当中的一些分散油气被逐渐驱赶、运移到其花状构造结构的核部。尤其是那些地层发育较为脆性的地区,因受到扭断裂作用力而形成的相应裂隙是传统断裂层所无法比拟的。

另外在走滑挤压作用力之下,该区域的地质构造会形成一些小断裂以及小裂缝。从某种意义上,形成的这些断裂以及裂缝都很有可能成为断层结构中储集油气的绝佳场所。在当前部分油气田已经处于开采中后期的情况之下,通过水以及化学等作用的驱动之下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差,进而使得断层中的油气全都保留于此。此外在其挤压应力的相互作用之下,由于存有发育阶段的储层裂缝,进而能够在断层运动过程中,对相应储层中的一些储物性渗透产生很大改进和完善作用。并在实现构造中孔隙储层自身产能有效提高的同时,让原本不具备储集功能的基质孔隙拥有一定的储集能力,从而在作业过程中完成相应的产能指标。以前很多采油井在因故被关闭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就又能重新开井采油。其实这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于走滑断层。由于断层中的微裂隙以及小裂缝会对结构中的毛细管力产生一定影响,进而极大的降低和削弱了油气进行相应储层的门槛。

四、封盖作用比较显著

走滑断层其自身的遮挡作用主要体现在断层结构中,也就是其相应致密性对于整个油气的逸散起到了一定的阻止作用。当岐口凹陷处的唐东构造同相应NS向的实际走滑断层以及与其产生相交的常见EW断层时会逐渐的形成一些规模以及构造各不相同的断鼻结构,并在镇组织逐渐沉积下来以后,近NS向型的断层会在油气较为富集的地方发挥很好的避光和遮挡作用。比如新疆克拉玛依区域内的油田,在结合当地地质构造特点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种克上组以及克下组还有百口泉等多层叠合的大规模油气藏。

五、对圈闭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坡向倾斜的一些走滑断层,由于内部物质较为松散,因此在某种情况之下,往往会在油气藏中起到了运移通道作用。当内部条件逐渐成熟之时,其断层中的油气往往会顺沿着构造中走滑断层的实际运移方向移动,并在周围断块以及褶皱的作用力之下形成一定油气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走滑断层是一把双刃剑,不仅起到了形成油气藏的作用,同时也会对已经形成的油气藏产生破坏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那些自身形成较晚以及后期活动力度较强,尤其是对盖层以及地表有着切穿作用的走滑断层,更要深入性的研究和分析。

结束语:

应该说,走滑运动在断层构造油气生成这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并在促进含油气盆地实现油气富集以及运移的同时,推动了油气圈闭在断层结构中的有效形成。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应结合走滑断层的特点,来切实做好对其在石油地质中的研究与分析工作。

[1]范秋海,吕修祥,李伯华.走滑构造与油气成藏[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6).

[2]徐怀民,徐朝晖,李震华,刘得光,陈永军,刘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走滑断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08(02).

[3]夏义平,刘万辉,徐礼贵,郑良合.走滑断层的识别标志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中国石油勘探,2007(01).

[4]杨学文,邵鸿良,尚建林,王勇,冯旭军,聂建疆,王昌勇,邢凤存,高振中.百口泉油田走滑断裂带的发现及其成藏意义[J].新疆石油地质,2009(02).

猜你喜欢
储集油气藏运移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通道组合类型及成藏作用
《复杂油气藏》征稿细则
复杂油气藏(2019年2期)2019-08-05 12:34:30
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梅山组碎屑岩储集性及成岩作用研究
川中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储集特征研究
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储集特征及主控因素
基于油气藏认识的定录导一体化技术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
录井工程(2017年3期)2018-01-22 08:39:59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环空带压初步研究
开采过程中上覆急倾斜岩层运移规律模拟与研究
煤炭学报(2015年10期)2015-12-21 01:55:49
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陆相天然气地球化学及运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