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腾,刘东兴,刘淑梅
(衡水学院 a. 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b. 音乐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媒介发展日新月异,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移动设备正以“普适性”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飞快发展,人们不受时空限制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已经成为可能.学习者只需要借助互联网的设备,随时随地连入网络来进行学习.移动学习模式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和随时随地学习相结合,借助手持式移动设备使得学习者和设备之间的关系变成一对一交流模式,能更有效地控制或者过滤学习信息流和互动交流内容,并让学习者充分利用他们的空暇时间来开展学习[1].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在职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新知识、新观点,并将新知识渗透到教学中,以适合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高校教师作为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者,学习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必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与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将新知识渗透到教学中,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教师培训的最主要方法是组织教师面授加辅导的形式,但目前教师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参加面授必然影响正常教学,而且一次面授内容多,参训教师们往往没有时间“消化”,造成培训前不会的内容培训后仍然不会,培训效果不佳.因此基于手持式设备的移动学习模式是我们在高校教师培训中需要探讨的新型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已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对移动终端的要求也日新月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工具,功能越来越完善,以其便捷、智能的优势进入寻常百姓家.尤其是手机用户增长很快,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达3.18亿,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到65.5%[2].3G网络、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都是推动手机用户增长的重要因素.目前智能手机在高校教师中基本普及,高校教师大都利用手机收发短信息、彩信、浏览网页、发送手机邮件、移动博客等,这些都为移动学习创造了物质条件.
由于移动学习具有灵活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正好满足了参训教师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首先参训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需要来选择培训内容,克服因不感兴趣或现在不知应用到什么情境而造成的学习动力不足.其次,参训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并根据学习策略安排适合的学习日程.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参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打破传统的线性教学的方式,增强学习的效率.最后,参训教师可以通过手持式设备与同伴或老师进行交流,丰富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3]102.相对于传统的集中面授培训和网络培训而言,基于手持式设备的移动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主次位置,学生真正变为了主体,对教学进度、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拥有了自主权.
总之,移动学习的知识的零散性、片段化适合教师学习时间、地点的不固定性;学习活动的情境性适合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手持式设备的普及性满足了教师随时随地查阅知识、交流感受的需求.因此,基于手持式设备的移动学习在高校教师培训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手持式设备的高校教师培训策略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教师培训策略,要尽量多地发挥移动学习系统的优势,因此在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保证基于手持式设备培训系统的完整性,不能因为移动学习的分散性,而导致培训的分散.基于手持式设备培训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培训者和参训教师双方虽然时空分离,但培训者要通过培训系统掌握参训教师的学习进度、学习时间,进行培训的日常管理,参训教师在培训者的引导下合理安排进度,培训内容生动活泼易于掌握.培训活动中每一位培训辅导老师要全程参与到整个培训过程中去,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培训者和参训教师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基于手持式终端的培训系统界面操作应该是一目了然、人见人会的操作方式.由于设备的屏幕大小、分辨率、计算能力和访问方式的制约,文本性的知识或者是音视频的资源都应简洁、易操作、直观,突出重点.整个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大都处于自主的状态,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且学习时间呈现片段化,学习地点也不固定,因此,设计其媒体呈现方式更应简洁实用,避免迷航.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机交互变得更为简单.互动过程中实现双向交流,增强学习过程的动态感,实现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共同促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加强参加培训教师的归属感、信任感,形成组织最基本的凝聚力.通过手持式设备,教师随时有问题可以向培训者和同伴们请教,及时解决问题,还可以与同伴们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弥补了移动学习归属感不强的缺点.
教师接受培训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因此,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使教师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接受新知,而且会将新知应用于实践,并不断领会和反思,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也促进实践,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培训系统的功能也要实用,虽然美观的系统界面、绚丽的课程内容能增强参训教师的兴趣,但整个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实用、适用的原则,设计时注意色彩的协调性,降低长时间观看后产生的视觉疲劳.培训课程的设计应有记录、回访、重新开始等功能,方便参训教师学习和掌握学习进度,同时系统有学习信息的备份与记录,方便管理者对参训教师学习情况的了解[3]103.
如何根据移动学习的特点及手持式终端设备的特征,来设计适合高校教师特点的培训课程,开发合适的培训课程资源,来真正达到提高培训效率,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这正是我们需要探讨的.基于手持式设备的移动学习模式能够满足参训教师随时、随地、随身的学习需求,强调在片段化的时间内学习相对完整的、独立的知识单元,因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手持式设备的特点,设计适合的媒体资源及交互形式.
培训就要完成一定的培训目标,即通过某次培训,教师应该获得哪种知识与技能,这是集中面授培训、网络培训与移动培训都需要完成的.因此每次培训之前应先设计其培训目标.
教师培训要满足不同层次参训教师的学习需求.高校教师的学习能力强,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所以培训课程应是参训教师能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与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根据移动学习零碎性、小容量的特点,设计培训内容应短小精悍,且相对完整,前后连接性不大,一个知识单元刚好能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点,让参训教师能在一个独立的时间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并且设计时注意此知识点要与教师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相关,能持续激发参训教师的兴趣和动机来保证培训的完成.
为参训教师提供多种媒体信息,能有效激发和提高学习兴趣,但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我们要考虑手持式设备在内存容量、屏幕尺寸、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根据各种媒体的应用特点和不同的培训内容,设计出有效的媒体呈现方式.对于概念性、事实性的知识、通知等采用文本的形式用短消息的方式发送给参训教师;其他学习内容以文本、图形和图像的形式建立学习网站,供参训教师浏览,图像在满足参训教师看清楚的基础上尽量小一些;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采用视频、音频等流媒体的形式呈现,供参训教师下载或点播,尽量短小化,播放时间不宜过长,更有利于吸引参训教师的注意力,使其能专心学习.
创设自主学习活动和协作学习活动,以任务为驱动,学以致用.基于手持式设备的移动学习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所以我们设计时要按照个人的学习基础设计大量的能帮助参训教师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并在学习过程中有专家指导,系统性的指导参训教师如何完成学习内容并随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建立利于交流协作的学习环境,所有成员探究、交流和分享,增强情感交流.根据移动学习情境性的特点,基于手持设备终端的教师也许就处在真实的环境中,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互相探讨,解决问题.
评价是培训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采用新的评价理念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在培训过程中手持式设备系统会参照参训教师的在线时长、平时活跃程度自动给出成绩.设计小组互评,使参训教师之间互相激励,指导教师也会根据参训教师的学习情况及时地给予指导和评价,增加了培训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激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参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4].参训教师也可以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通过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不仅可以检验参训教师的学习结果,还可以供专家分析以便有针对性的改进学习策略,进一步修正培训内容等,从而使培训更紧贴教师实际,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培训效果.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5].在这个终身化学习的时代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移动学习的出现给教师培训注入了新的血液,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学习观念,而且会促使整个人类学习环境的彻底改变.移动学习将诸如个性化、多媒体、情境智能、触觉交互、移动设备等新技术融合到教育与培训领域[6],它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基于手持式设备的高校教师培训中,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精心的媒体资源设计和简洁的人机交互设计,对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专业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提高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1] 李浩君,徐晓萍,黄秀琴.基于手持式设备的服装销售学习系统设计及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3):76-79.
[2] 中国新闻网.中国手机网民达 3.18亿增长速度明显放缓[EB/OL].[2012-08-10].http://www.chinanews.com/it/2011/07-19/3192870.shtml.
[3] 张建.浅论3G手机终端在培训教育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101-103.
[4] 闫鹏展,谢昊,梁永慈.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移动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4):86-88.
[5] 周红春.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0(6):139-143.
[6] 朱守业.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