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高等教育合作的文化使命

2013-04-12 18:02王燕华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两国印度文化

王燕华

(深圳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广东 深圳518060)

教育与文化历来属于社会系统的同一层次,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教育是文化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文化又是构成教育的重要内容。现代大学已经成为社会的轴心,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日益彰显。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高等教育以高深知识、高端人才为媒介联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通过文化传承、文化选择与文化创新承担社会的文化使命,影响和推动人类物质生产、制度文化和精神文明。中印高等教育合作既是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促进双方经济增长和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文明史上的两朵奇葩

中印两大文明古国的友谊在文明对话中历经千百年的风雨历练,两国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彼此的了解和认同,推进了各自文化的整合与发展。中印两国历史上都经历过跨国界、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很多印度高僧来中国讲学、做官,也有很多中国僧人去印度取经。在唐朝统治的三百多年间,亚洲的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人曾来到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印度文化也随之开始大量传入中国,尤其是印度的佛教文化。自唐朝开始中国的上流社会开始学习佛教哲学,并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影响深远的禅学和中华佛教文化。与此同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又保存了印度的很多珍贵文明史料,以至于在研究印度历史时,很多资料不得不从中国的史料记载中查找。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文化的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而印度的传统文化也倡导“梵我一如”,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法显的《佛国记》和《佛游天竺记》、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等著作为后世研究佛学和印度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近代以来,中印两国都经历了西方殖民侵略的苦难煎熬,尽管两国因疆界等问题有过隔阂,双方甚至形成政治上的敌对状态,但两国的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却从未停止过,世界文化长河的两大支流从未停止会聚交融,许多仁人志士甚至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喜马拉雅山两侧的交往与联系。传统的中印文化交流主要集中在佛教研究,近代以后中印两国的关系逐渐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交往格局,中印贸易、文化、教育往来以及民间交流活动已经涉及经贸、教育、医学、科技、舞蹈等各个方面。1937年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建立,直接推动了印度汉学研究黄金时期的到来,培养了大批研究中印文化的中间人才,为中印学者进行交流提供了方便。进入21世纪后,中印文化交流逐渐渗透到教育和科技领域:印度著名的国家信息技术研究院(NIIT)早在1998年便开始与中国几十家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印度阿博泰克公司(APTECH)与北京大学青鸟集团于2000年1月合资组建北大青鸟APTECH专业IT职业教育公司,其开办的授权培训中心达180余家,合作院校达500余所;成立于2004年的中印科技联盟,也是中印文化教育交流的成功范例;2008年郑州大学与印度韦洛尔科技大学及中印教育科技联盟共同在印度筹建第一所孔子学院,也成了现当代中印文化交流的破冰点,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印教育机构缺乏合作的沉寂。

二、交流合作:拓展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有人将大学称之为“文化的堡垒”,是缘于大学具有文化传承、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的特殊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功能,主要指对本土文化的保存、传递和继承。人类从愚昧到文明的历程就是通过自身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形成文化结晶,再转化并通过高等教育的高深知识得以传播和继承,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人类繁衍和文明进步。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主要强调对于本土文化的保存和继承,不一定需要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功能则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的相互渗透和碰撞中实现。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使世界性的融合变得极为普遍,中印两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要赶上现代化的步伐,仅仅寄希望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远远不够的。中印高等教育合作的价值在于实现两国高等教育对异质文化的选择与互补,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先进的文化创新。任何一国的文化,倘若拒绝与外来异质文化相交流,它就会变为一种僵化的、缺乏生机的文化,就不可能是一种先进的文化,也不可能影响和推动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文化的开放性需要以教育的开放性作为先导,高等教育系统必须以海纳百川的开放姿态领略世界文化之浩瀚与绚丽,满足人们不断学习各种社会文化的需要。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使命在于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中国和印度也不例外。

首先,中印高等教育合作为中印文化交流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援。文化交流离不开人,人才是一种文化“凝结物”,一旦他进入社会便很快形成点状的“文化源”,这种点状的“文化源”很容易集结成片状或体状,构成社会的知识群体或知识阶层,从而起到强大的文化扩散和辐射作用。[1]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才和传递文化。人才培养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人才接受的是高层次的知识熏陶,他们心智和品德的培养强调内在自觉自发的感悟而获得的价值判断,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感悟。大学拥有不同于社会其他组织的独特文化氛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必定渗透了社会最先进、最具引领性的文化内涵。因此,中印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高层次人才交流实现高层次文化融合。比如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两国都有强烈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望,都不同程度地倡导和推行了相关建设计划,尽管迄今为止两国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但相似的国情和相同的目标,两国必定在这一问题上积累各自的经验和教训,双方开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必将共同受益两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其次,中印高等教育合作促进两国文化的深层次交流。“教育传播的文化是深层次的文化”[2],进入教育合作领域的文化都是两国的主流文化,是经过千百年的实践检验和时间洗礼而形成的深刻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渊源,是两国优秀文化的精髓。与其他方式的文化交流不同,国际间的高等教育合作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程度更深。按照美国学者克拉克洪(C.Kluckhohn)的分析,文化包括人的行为方式及活动等方面的外在文化,即浅表层次的显性文化;文化还包括较深层次的隐性文化,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术思想、政治理念、科学理论等等,这些深层次的隐性文化唯有通过高等教育才能得到充分传播,它们既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通过高校教师这一高水平学术群体的文化中介作用得到传播。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科学技术蕴含的巨大力量使科技成为主导其他文化的重要基础性力量。高等教育的内容中逐渐增加技术性、科学性的文化成分,使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色。比如印度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和印度理工学院的工程技术教育的精英化培养模式均可为我国高等教育所借鉴和学习。又如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面,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启动早,相关项目建设的实施速度快、效果明显;印度的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启动比中国晚,相关项目建设的启动和实施速度缓慢,其14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维持在较长时间的酝酿探讨阶段,这体现了两国明显不同的政治文化差异。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投资和建设主体是政府,且完全由政府和教育部门实施决策和管理;印度则由政府与私人高等教育机构、外国高等教育部门或高校共同筹办,多元化的投资和建设主体负责大学建设的决策、管理和监督。[3]中印高等教育可以通过项目合作、人才交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形式学习和借鉴对方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方法和行政文化,弥补各自不足。

再者,中印高等教育合作拓展两国民间的文化渗透,彰显东方文化之魅力。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的源泉,中印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都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时期,中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将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①据《常州日报》2011年7月12日报道: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印度总人口数已达12.102亿。中国和印度两国的人口相加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世界人口将在今年10月达到70亿。的两国普通民众提供进行广泛而深入了解的平台与契机。中印两国虽然有着几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但两国普通民众之间的了解依然相对缺乏,多数印度人对中国的了解可能还停留在几十年前,中国人对印度的了解也可能只是气候炎热、交通拥挤、宗教意识强等。高等教育合作伴随着科技进步必将带来资源、人才的自由流动,尤其是高素质、高学历和高技能人才的自由流动,他们在异国工作、学习甚至安家置业,这意味着中印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文化融合有了更普及和深入发展的空间。在全球化和国际化浪潮带来西方文化占主流地位的今天,拥有古老而灿烂文明的东方文化暂时蛰伏,高速发展的科技文明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以政治和金钱为核心的社会系统侵占了以人和文化为核心的生活世界,由此出现了诸多问题。这种环境下,中印高等教育合作带来的两国民间的文化渗透,有利于促进以中印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整合与振兴,凸显东方文化的优势,这对西方科技文明所带来的问题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也有利于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垄断,打破中印两国的“巨型边缘化”危机。

三、求同存异:彰显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

中印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中印高等教育合作能够激发两国文化中的潜在互补性。两国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是形成文化互补性的基础,共性为两国的文化融合提供契合点,个性为二者的文化选择提供创新的空间。只有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下挖掘两国的文化契合点与文化创新点,才能促进两国文化互补性要素的生成。

1.共性——中印高等教育合作的契合点。中印两国在文化、教育和基本国情方面有着许多共性,同属发展中国家,同是文明古国,又是人口大国,印度独立(1947年)与新中国成立(1949年)时间相近,两国的发展阶段相仿,都处于政治、经济和教育的高速发展时期,都急切需要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来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尽管中国和印度的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但其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还与世界一流大学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中印两国政府都特别注重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印度自独立后,教育成为其摆脱贫穷落后、脱离对英国长期依赖并向发达国家转型的有效工具。为了发展先进知识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能力强的劳动者,独立后的印度政府全面发展和完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高校设置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大学中所开设的所有专业,可见政府和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寄予厚望。印度的一些理工学院、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和医学院每年提供世界顶尖的工程学、管理学、技术类和医药类的大学教育,这些专业为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培养出的人才遍及世界各地。印度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第三大科技人才库。印度政府“百万软件人才”计划培养了大批世界顶尖级的软件人才。目前,印度在联合国系统内的各个组织或机构任职的人达数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无论是在办学规模还是在教学质量上都有了快速的发展。1998年中国高校招生规模仅为108万人,2011年达到67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百分之26.9%。无论是建设“985”、“211”工程还是实施高等教育强国计划,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力度都在不断加大,高等教育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十五”期间,高校的科研经费仅占全国科研经费的一成,但高校在中国科技“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却占据了半壁江山,以较小的投入做出了较大贡献。中国高校的学科水平、社会服务水平和科研水平等显著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两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都处于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和普及化教育转变的关键时期;在现代教育模式上借鉴西方经验,不断探索如何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合理借鉴西方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两国高校都以公立学校为主,都有强大的政府监管以确保教育质量。目前两国高校都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入学率和教育质量,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两国政府都将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予以重视,都在努力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计划,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了强力支持。两国都意识到是否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不仅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更是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实力等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比较中印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发现,两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很多共识,这些共识为两国的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契合点,同时也是中印承继千年之久的文明对话与文化交流的基础。

2.个性——中印高等教育合作的互补空间。中印两国文化存在很多共性,但两国文化各具风采的个性也非常突出。印度是一个宗教意识很强的国家,种姓制度和等级观念至今依然浓厚,因此印度的普及义务教育效果不佳,而高等教育方面也更注重高层次的精英教育,教育发展相对不平衡。中国历来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主流,讲究世俗伦理,注重中庸和合,虽然古代也有等级制度,但相比之下没有印度的等级制度那么森严。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教育方面强调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普及教育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发展及教育公平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中印两国不同的国情和文化理念,也让中印在当今世界的定位大有区别。以中印的产业结构为例,中国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54%,且工业制成品大量出口,被誉为“世界工厂”;而印度的服务业撑起了整个经济的半壁江山,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拥有“世界办公室”的美誉。这种产业差异也为两国人才培养提供互补合作的空间。此外,印度的计算机和软件业非常发达,这源于印度的“软件之父”柯理很早将软件概念引入印度。当70年代许多国家集中开发电脑硬件,认为软件是附加的免费物品时,柯理认识到了软件巨大的潜在价值。同时,柯理发现开发硬件需要基础设施和资本,而印度没有足够的条件来开展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因此,印度很早开始致力于软件开发和相关的知识与技术积累,最终形成强大的学科实力,许多中国学生前往印度留学也大部分是学习软件专业。另一方面,印度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截至2009年年底,在华学习的印度学生约有8500人,中国也在积极地为其提供各种学历来保持这个数字的增长。

国际合作方面,印度从1854到独立前一直移植英国的教育模式,印度是世界上说英语人口最多的国家,因为绝大多数印度人从上学开始就同时学习印度语和英语,英语是印度迅速融入国际教育交流的先天条件。这一历史传统造就了印度是一个对于异质文化具有较高开放度的国家,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也相应较高。政府对公立教育机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给予大力支持,私立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也有较大自主权,他们与国外知名大学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与国际教育界、学术界交往密切,尤其注重积极寻求与西方大学特别是美国大学(如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等)的合作。中国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方面也有所发展,主要体现在科研、技术、学术、人才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但在政府起主导作用的合作项目中一般很少涉及资金、权力份额的划分,实质是一种体制外的合作,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合作办学。印度高等教育开放式的国际化教育模式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应该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为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人才基础。

3.互补性——中印高等教育合作的着力点。作为世界上的两个人口大国和两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在遭遇高等教育大众化、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等诸多挑战。两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相似性,但两国的经济结构、文化背景和国情等方面又有差异性,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和印度可能做出不同的选择。两国高校应加强交流和沟通,共同探索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共性与个性,从比较优势中挖掘互补性,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推动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必然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这为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前提。一方面,中印经济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方面有很大不同,其中第二产业方面中国和印度之比是50.9∶26.9,第三产业方面中印之比是33.2∶48.2,[4]说明中国在制造业和硬件方面的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印度几乎只是中国的一半;而印度的软件产业及与之配套的服务业比中国有明显的优势。这种经济结构的差异性不仅能够催生双方经贸合作的纵深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印高等教育的优势互补。中国可以借鉴印度高校培养和培训软件人才的经验,为中国的软件服务业提供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印度则需要学习中国的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制造业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

另一方面,中印两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增加了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两国具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系统,在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上虽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有差距,但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具有一定优势,两国通过高等教育合作能发挥双方的叠加优势进行强强联合。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两国政府都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课程内容开发等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两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吸引力不断增强。印度高等教育在软件产业、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领域已在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在医药、航空航天、育种、乳业等方面也具有突出优势;中国高等教育通过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高等教育强国计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战略,开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逐渐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2010年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最佳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排名第47位,清华大学排名第54位;[5]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专刊》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排名第37位,中国科技大学排名第49位,清华大学排名第58位[6]。印度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职业化、市场化等方面具有优势,印度理工大学严格的精英化人才培养理念,以及NIIT标准化、信息化、项目化的先进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可为我国大众化的高职教育精练内涵、强化质量、更新模式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3]中国高等教育自上而下的改革经验和行政管理效率,使高校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体制多层次的改革逐渐深化,实现了高等教育不断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多样化、多层次需要,满足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尽管目前中印高等教育合作面临层次低、形式单一等困境,但已有的经济和文化特性使两国合作的时机和条件正在逐渐成熟。两国的共性为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契合点,而差异性又使双方有了互相学习和借鉴的空间。中印高等教育合作是两国加深了解、相互吸收先进文化并开展其他合作的先导,有利于提升两国高等教育水平和吸取优秀文化滋养,对两国乃至全球的教育进步和文化发展都有很大促进作用。中国和印度应该面对本国的现代化需要,利用双方的地缘优势和文化优势获得互补性,这不仅造福两国,还将惠及亚洲和全世界。

[1]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8.

[2]徐小洲.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55.

[3]傅小强.中印经济发展谁更具潜力[N].中国青年报,2006-09-28(5).

[4]何红中,刘志民.中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11(7):102-109.

[5]U.S.News & Word Report.World’s Best Universities:TOP 400[EB/ OL].[2013-03-20].http://www.usnews.com/education/worlds-best-universities-rankings/top-400-universities-in-the-world.

[6]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 Wor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0[EB/ OL].[2013-03-20].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0-11/world-ranking.

猜你喜欢
两国印度文化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谁远谁近?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