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取向

2013-04-12 08:28张勇平张文锁
关键词:小康社会时期民众

张勇平,李 平,张文锁

(湖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深刻的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那么,新时期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怎样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值得我们去深刻地思考和探索。

1 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包涵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建设,而且也包括文化、教育、科技和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关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并全面论述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原则要求。提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1]在谈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功能时,报告明确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1]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意蕴,反映了未来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也为新时期我国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 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

体育文化(physical culture),亦称身体文化[2]。是由全体国民不断创造的,以体育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理念、制度和行为方式的集合体。体育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始终是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子厘定和实现体育的价值理想和奋斗目标,生成和凸显体育的自身特色,激发和凝聚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育认知和认同,体育自觉和自信,体育的社会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看,一些具有悠久体育底蕴的体育大国和强国,无不具有良好的、健康和独特的体育文化,无不在努力保持自身体育文化传统特色的同时,不断地根据社会文化的变迁,积极推进体育文化的创新。因此,当下我国的体育变革,也必须高度重视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不断提高体育的文化品位。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在制定体育发展规划时,规划人员,尤其是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要有文化意识或“文化自觉”,做好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顶层设计。不仅要认识到体育的健身性、竞技性和社会性,而且要认识到体育的文化功能。既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来规划体育发展,也要从社会文化变迁的客观要求角度来规划体育发展,不仅要把人们培育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自然人”,也要将人们培养成具有一定的文化身份、较高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文化理想的“体育人”。二是,在日常的体育实践和体育活动中要理性地审视已经形成的体育文化传统及其对体育日常工作和发展的影响,继承和发扬那些积极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项目),淘汰和更新哪些消极不适宜的体育活动(项目)。三是,研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对体育文化生活的新影响、新要求和新问题。四是,在增强以上认识的基础之上,明确今后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新方向、新任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措施。

从现阶段来看,近些年来,体育文化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体育职能部门的高度关注,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和体育氛围较好的地区,还是在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创造了不少值得总结的新鲜经验。但是,从这些地区的经验和作法来看,当下我国体育文化建设主要侧重于一些具体的特色体育文化活动,如:某项赛事的举行和体育节的举办等的开展,对于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缺乏深入的、理性的和系统的考量,使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总体上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和层次。因此,探讨新时期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推进新时期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必备条件。

3 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价值取向

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新时期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与同时期整个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基于这一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全面论述。已经指明了我国新时期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即“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理应成为新时期我国各级各类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三个基本价值标尺。

3.1 民族性

从“民族性”的特性和取向来看,新时期我国的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理应注重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弘扬、传承和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民族的精神、民族的内容和民族的形式,促进和强化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和腐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3]二是,要充分考虑到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特性。在不同的民族聚集地区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还应体现当地主体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多民族杂居地区的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还应体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融合与不断创新的特性。三是要在世界文化多样互动的大格局形势下,赋予“民族性”以开放的、多元的和动态的理解,大力培育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于世界上其他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欣赏、理解和学习的能力,跨体育文化交往和工作的能力。

3.2 科学性

从“科学性”的特性和取向来看,新时期我国的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理应注重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传播体育科学知识,启示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封建迷信和歪理斜说,及享乐、拜金主义等腐朽、没落和不健康的生活观念作斗争,提高人们的文化免疫力。二是要在体育的教学、训练和管理活动中,倡导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遵循体育的教学、训练和组织的规律,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尽量避免和减少体育实际工作中的官僚、主观和经验主义的发生。三是要为丰富多彩、不同层次和形式的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包括:物质、制度和心理条件,为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在广泛的体育领域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3.3 大众性

从“大众性”的特性和取向来看,新时期我国的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理应注重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不断强化广大民众的公民意识,尤其是青少年的未来公民意识,摒弃个人中心的病态价值理念,培育团队、协作意识,明晰追求个人利益与增进公共利益的辩证关系,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健康理念。二是,要逐步建立和健全各级各类群众体育机构,组织和协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治自理能力,增进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育自觉和体育自信,逐渐使体育运动(锻炼)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们的精神思想和道德修养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三是,要从观念上和制度上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面向全体民众”的精神。一方面要切实保障、满足全体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基本体育活动与发展的权利、需求,体现体育公平的精神;另一方面在条件允许和成熟的情况下,应考虑到全体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体育活动与发展需求的多样性,积极满足全体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不同的体育活动与发展需要,体现多样性,促进个性化选择的原则。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切实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促进社会、环境和人的和谐发展。在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融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人、激励人和培育人的作用;应体现同时期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即“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应大力增强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育认知和认同,体育自觉和自信;应积极推进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根本转变;应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编写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2]杨文轩,杨 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11.

[3]石中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03,(3):6~8.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时期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