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龙,马 悦,杨建中,杨东超
(清华大学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 100084)
国防生作为培养军队干部的重要方式,是我军干部培养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为了提高军队干部素质,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1]。清华大学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高等学府,在学生思想建设上具有光荣的传统,在科技人才培养上具有深厚的积淀。在国防生培养的实践探索中,学校秉承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重视理想信念教育,严抓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为军队输送了一批思想坚定、业务过硬的国防生。然而,随着国防生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入,对照新型军事人才的要求,有必要开展系统性的国防生培养工作总结,为后续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自2000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国防生,培养工作已开展近12年,全系国防生培养工作小组成员团结协作,以学风建设为目,以党团建设为纲,以集体建设带动个人进步,以优秀典型推动集体发展,使得国防生培养取得了优异丰硕的成绩,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防生集体和个人,且在近两年凸现了一批扎根基层、服务祖国边疆的优秀毕业生。根据国防生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以清华大学先进国防班集体精75 国防班的成长历程为研究对象和载体,全面开展优秀国防生班集体建设及对个人成长作用的探索与研究。
作为优秀群体的代表,清华大学精75 国防班在开学初就提出了“将班集体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超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个人要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合格大学生”的明确要求,并且确立了以“国家·责任”为班训,以“不抛弃、不放弃”为班风的集体建设文化,提出了着眼担当需求、立足长远发展、注重品德教育、强化军政提高、支持个性成长的工作理念,采取了“四个有效结合”的国防生培养措施,实现了具有国防生培养特色的集体建设和学生成长效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造就了具有“担当·坚韧·团结·感恩”品格特质且可堪大任的国防生集体。
第一,着眼光荣使命,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人生观。国防生兼具双重身份,即在校大学生和共和国准军官,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面对各种思想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冲击,坚持引导、加强教育显得至关重要。[2]因此,在国防生培养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特点,在入学初期就开展较为有针对性的活动,深化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能够坚定爱国信念、奉献国防使命打下坚实基础。
国防生的整个培养环节中,应始终把思想引导工作放在第一位,坚持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活动,通过开展主题团日、专题研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坚定其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信心。
国防生的整个培养环节中,应注重引导同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鼓励国防生支部成员做到“知行合一”,组织同学参加各类素拓、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同学积极参加课外科技竞赛,努力培养其为一名综合优秀的共和国军官。
精75 国防班在“又红又专”、“知行合一”、“不抛弃,不放弃”等班集体建设思想的指导下,牢固树立了积极上进、为国献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得班级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荣获多项北京市、清华大学集体建设荣誉称号。
第二,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坚定学生献身国防信念。国防生的成长过程基本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大一角色适应期,大二、大三稳定成长期,大四成熟提高期,而贯穿整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线为“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在国防生的集体建设中,应该注重国防生品德教育。精75 国防班在入学伊始,就深刻意识到国家赋予的使命,提出了“国家·责任”的班训;大学四年的集体建设中,采取以党建促进班建团建、以集体建设带动个人进步、以先进典型推进组织建设的工作措施,有效推动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
在军人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当属第一位,提高国防生的培养质量,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国防班党支部的建设与发展。精75 国防党支部始终秉持长期规划,规范工作;坚持原则,积极引导;学习理论,实践检验;及时思考,积极宣传;提倡批评,互相帮助;坚定信念,突出使命的工作理念,依托党支部组织建设与发展工作,打造集体战斗堡垒。在此期间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国庆60 周年、2010年上海世博会及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等重要契机,通过形式丰富的组织生活对全体国防生进行思想引导和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大家争创先进,有效促进了国防生思想素养的不断进步,坚定了其投身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决心。
第一,强化军政素质训练,提升学生第一任职能力。优良的军人作风、过硬的军事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第一任职需要,因此,在开展国防生培养时,应注重国防生实践教育与军政素质增强,从身体素质、军人意识、管理水平等方面系统开展工作,全面提升国防生第一任职能力。
在军事体能训练上,坚持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将军人要求与学校普通学生要求相结合,开展具有国防生特色的军事体能训练活动。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坚持每周一次体能训练,每月一次体能考核,确保体质过硬;每周一次早操,学生轮流担任指挥员,锻炼其指挥能力等,使得国防生在体能方面有了长足进步,锻造了其过硬的军事体能素质。
在军人作风养成上,通过开展系列军旅实践教育活动,增进国防生对军队的了解与认识,提升国防生军营文化的适应能力。通过参观中国航天科工第二、第三研究院,近距离接触国防科技最前沿;参观海军试验训练基地、空军训练基地等,真实感受军人生活,了解军营文化;参观军事博物馆、战役纪念馆等,重温历史,增强革命斗志等。
在军人意识提高上,引导国防班积极主动与军队优秀军官接触,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部队资源,邀请我军优秀将领、军官座谈交流,学习前辈优秀事迹,感悟其军人作风,提高军人整体意识。笔者所研究的国防班集体先后邀请了总政治部、总装备部、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海军试验基地等多个部队首长前来讲学座谈,从他们辉煌的军旅生涯中学习宝贵的经验。此外,还积极组织与“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一等功臣等优秀年轻军官进行深入交流,学习其从普通学员成长为优秀军人的光荣事迹。
第二,注重文化业务能力,全面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坚持科技素质与军政素质并重,是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引导国防生从大学生到合格军人、从合格军人到合格军官转变的根本保障,因此,在国防生培养过程中,应将学生文化业务能力提高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
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班级学风氛围是确保学生文化业务能力培养质量的前提,因此,在国防生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为指导开展学风建设,加强国防生文化知识学习。
科研创新氛围和资源是普通高等学校独具的特征,也是高校大学生培养的优势因素,因此,应引导国防生积极参与高校各类科技赛事,提升国防生科研创新素养,为造就高级军事科技人才奠定基础。大学四年,笔者所研究集体的国防生近100%地投入到各类科技赛事和学科知识竞赛之中,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优秀的综合素质是国防生快速适应军旅生涯的有利基础,因此,为了使国防生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在督促学生做好业务学习的同时,应注重开展国防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工作,如开展班级内部讲座,引导国防生在品德修养、礼仪礼貌、接人待物、安身立命、从军报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军事院校学员队建立联谊关系,增进与军校生联系,提升国防生军人意识等。
第一,培养身份认同感及荣誉感,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与战斗力。军人具有“追求荣誉”的天性,因此,注重培养国防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可以有效提升其对集体的认同感,进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建立国防班集体管理制度,锻造一支敢打敢拼的集体骨干队伍是提升国防班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本条件。结合国防班较之普通班集体活动较多以及较强服从意识和纪律观念的特点,充分发挥党员核心骨干力量,引导班级营造“重荣誉、重交流、重感情”的氛围,可以有效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为优秀集体、优秀个人的产生奠定基础。
良好的集体感情建设是增强国防班集体凝聚力与战斗力的有效措施。国防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注重国防生纪律意识的培养,要求其将集体放在第一位;班主任和辅导员作为班集体核心人物,身先士卒、做好典范,会对国防班集体建设起到良好作用,如坚持参加国防生早操训练;主动参加班集体活动,为国防生成长创造温馨氛围等。国防班集体的超强身份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可以有效增强国防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得班集体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第二,鼓励提倡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引导个性发展。优秀的集体造就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个人推动优秀集体的进一步前进,因此,在国防生培养过程中,应当积极探求国防生个性与共性和谐共处的关系,探索实现班集体成长与个人成长互利共赢的道路。精75国防班以“不抛弃,不放弃”作为信条,使得每位国防生都能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都把集体装在自己的心里,使得每位国防生都能够在一个富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中茁壮成长。
个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先进个人的产生,因此,鼓励国防生全面发展的同时积极倡导其发展个性。在强大的班集体力量促进和支持下,精75国防班涌现了一大批在社会工作、体育文艺、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先进的典型,如北京市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一等奖等荣誉获得者;清华大学首届国防生大队长的社会工作明星;清华大学校园歌手大赛最佳人气奖的文艺明星等。除此之外,班级党支部发展的第一位党员在2011年毕业时受到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
第一,立足职业发展,帮助学生科学制定长远规划。国防生在入学时会有一种工作和未来职业发展已确定的错觉,实则不然,因此,应当结合国防生的培养目标,开展系列的国防认知教育、社会实践、专题教育等活动,引导国防生思考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发展规划。此外,通过深入分析国防生的个人特点,协助其制定科学长远的人生规划,帮助其将个人的成长成才和国防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在以后的军旅生涯中走得更好。
针对国防生毕业后去向及工作内容,开展系列的参观训练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军营、认识国防事业,引导国防生树立正确长远的人生发展规划。如组织国防生赴革命圣地军事训练,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从军报国信念;带领国防生赴作战部队进行封闭训练,切身经历部队苦累,磨练坚强意志;组织参观国防事业科技展,近距离了解国防一线事业急需高科技人才现状,激发国防生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此外,可以通过邀请现役部队首长为国防生作先进典型事迹主题报告,使得国防生近距离学习前辈辉煌军旅生涯中的宝贵经验,从而指导修正自身的军旅生涯规划。
第二,坚持就业引导调控,促进就业全方位多元化。毕业就业是国防生培养成效的一个重要体现,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目前国防生的就业形势一切向好,但需要一定的引导调控才会取得更佳的就业形势。因此,在国防生毕业就业期间,应坚持以引导为主、去向调控的工作方法来开展国防生的就业工作,从而有效促进国防生就业的全方位和多元化。
在国防生毕业就业季时,可以安排与优秀毕业国防生校友座谈交流活动,结合扎根国防和军队战线校友的成长经历,阐述优秀人才的成长规律,倡导先进的就业文化和理念。开展国防生毕业引导教育活动,既宣传就业政策,又引导学生到祖国、国防事业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此外,通过深入挖掘资源,有效利用与全军各单位的业务往来,了解军队人才需求情况,加强与军队用人单位的深入交流联系,积极促进国防生就业定岗,为国防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良好基础。
笔者所研究的国防生班集体在以上措施的指导下,取得了显著的培养成效,涌现了一批信念坚定、志向远大的共和国准军官。该班集体毕业时党员比例达100%,体能考核达标率100%,毕业志愿服从率100%。此外,还有若干同学主动请缨,立志到祖国最偏远、最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
国防生在校四年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树立了数个优秀典型,截止目前,已有部分毕业国防生迅速适应环境、进入角色,在众多国防生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出色工作成绩,得到了单位领导和首长的肯定和赏识。
四年的感情交流与集体建设,使得该班集体真正凝练成了一个大家庭,集体中的每位成员都真诚地把集体装在了心里,彼此关心、爱护,展现出了极大的国防班集体活力,形成了一个具有“担当·坚韧·团结·感恩”品格特质的先进国防生班集体。
班集体的建设当中,不管大事小事、公事私事,班集体所有成员可以做到全员参加。而在最有清华大学国防生特色的体能考核比武中,该班集体总能团结一心,斩获多项荣誉。班集体国防生超强的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有效增强了该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得集体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和执行力,获得了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清华大学启航金奖、清华大学优秀本科生党支部等多项集体荣誉称号。
就业引导贯穿大学教育四年,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个人的理想的方式,取得了优异的就业表现。有的国防生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单位和职务,选择到陆军某作战部队,从最基层做起;有的国防生志愿去卫星发射基地、海军实验基地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还有的国防生走向军队的重点核心技术如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岗位……班级全体国防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到部队去、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就业引导理念。
毕业后的集体主动搭建交流平台,提供班级成员之间的联络与沟通保障,确保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得以持续并发挥热量。毕业班集体秉承“团结·感恩”品性,心系母校,以采编军旅心路历程册、制作个人成长集等形式,率先建立向母校师长的定期集体汇报制度,为在校国防生的培养建言献策,为母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清华大学精75 国防班“国家·责任”以及“不抛弃、不放弃”的国防班集体建设文化有效促进了一个优秀国防生班集体的产生。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和坚定献身国防理想信念有效结合、岗位第一任职能力提高和业务知识学习有效结合、集体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和个体全面个性发展有效结合、职业规划科学制定和就业全方位多元化引导有效结合的具有国防生培养特色的四个“有效结合”被证实是可行的,值得在其他国防班集体建设和国防生培养中借鉴应用。
结合目前国防生建功军营的实际情况,为了使得国防生能够较快适应军营文化,根植部队、建功军营,笔者认为在做好国防生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前提下,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应着重培养国防生以下几方面的意识、素质和能力:一是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吃苦意识的培养;二是承受打击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舒畅沟通的能力、思想动员获取支持的能力;三是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善于用势的工作成长技巧等。
[1]耿梅娟.组织文化视角下的国防生教育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122-123.
[2]宋晓安,赵中华,邹晓燕.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