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樽
(河池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西 宜州 546300)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活动,研究的选题范围没有特别限定,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下文简称“基础”课)研究型教学活动不能支离教材,因为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同时又不能局限于大学生对教材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所以,又要高于教材。在研究型教学实践中,要科学地拓展教材内容,把教材的核心内容与基本原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相结合,科学地提炼教材内容,挖掘切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切合社会的热点和焦点的教学内容,搭建一个使大学生丰富与发展自我的平台。[1]
为了确保研究活动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前瞻性,应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研究内容应该是本学科的核心知识,如“基础”课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及最基本方法。对于提高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取向。[2]
其次,研究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水平,确保实现研究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与达成。
再次,研究内容要以现实为基础,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研究价值,才能凸显选题的研究价值。
近年来,笔者与同事共同进行“基础”课研究型教学内容的改革尝试,把授课班级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十人左右);[3]把“基础”课教学内容划分为六个模块,精选为理论型课题和调研型课题。[4]
这六个模块分别是: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和法制观教育。[5]理论型课题主要有: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学习素质与学习适应、校园生活与个体适应、道德品质与人生修养、社会生活与公德意识、正确对待爱情人际关系与个体成长、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试、人生理想与人生信念和大学生的成才之路。[6]调研型课题主要有:结合理论与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可以走访学校附近的光荣院、干休所、白龙社区、工业园区进行调研,或者针对理论性比较强的、社会热点和时代主题精选出具有典型性的调研型课题。[7]
专题研究就是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和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基础上指明研究方向,确定所要研究的专题,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等内容模块可以运用“专题教学”[8]进行专题研究。主题要定位在基础性问题和重大是非问题上,且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为对大学生而言,这些专题既符合他们认知结构,贴近其认识、潜力的最近发展区,贴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很能激发他们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通过实践,大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特别是学会运用理论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案例研究关键在于典型案例的选编,并且案例必须真实典型,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具有时代性。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提供的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侧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因此,通过个案分析进行实证研究,虽然不一定能够完全证实和证明什么,但是却可以有所发现。[9]如:在“法制观教育”内容模块中可以运用“道德叙事”[10]开展案例研究。它要求教师叙事素材要有针对性、时代性和生活化,叙事方式要多样化,叙事主体要多元化,叙事语言要精练和生动,叙事后要进行价值引导等。
“在坚持教材基本逻辑和内容的基础上,从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问题视角设计专题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关系、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有效途径”。[11]由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供他们研究的环节上,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激发他们的提问或研究热情。如:在“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内容模块中可以运用“对话精神”[12]于问题研究。“对话”的基础是师生之间以语言为媒介的对话关系,可以是《论语》、《孟子》中的生问师答,也可以是苏格拉底穷极真理式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甚至是面红耳赤针锋相对的辩论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对话精神融入“基础”课程问题研究的基本前提,而选择合适的话题,是对话精神融入“基础”课程问题研究的关键所在。
大学第一个学期开设的“基础”课程,教材中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大学生在中学阶段都已接触到,现在重复接触必然造成他们对课程的反感与厌恶;而“基础”课教材一些内容又具有抽象性,对于多数而言,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使他们对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无法准确解读,所以增加贴近实际与生活的时政研究,让他们运用学科理论对变化着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使他们感受到理论的生机与活力,提高德育实效性,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基础”课程有效教学耦合。
这是在课堂上大学生个体独立或合作进行的自主研究学习,就自主选择的主题深入地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线索,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理清思路,列出书面提纲;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如:在“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内容模块中可以运用“情感激励”[13]诱导自主研究。其功能表现在可以增强课堂感染力、提高学生理解力、激发学生创造力。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协作研究。活动过程要激励学生自由发言,自由争辩,使他们在辩论中拓展思路,拓宽视野,并使其在特定的环境学会完善自己的观点,并增强自信心。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模块中可以运用“商谈伦理”[14]搭建协作研究。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旨在通过交往合理性来解决人类社会的各种冲突,他坚信人因为可以具备交往理性而彼此在必要问题上通过商谈而达成基本的普遍性共识。教师要参与协作研究,当好顾问和参谋,对研究的进度、广度、深度要给予适时、适度、适当的引导。
研究成果由学习小组到班级(跨专业合班授课)的交流,一般由各组代表宣讲自己和小组的观点,其他同学认真思考,可以提出赞同或反对的见解。研究成果交流的过程,就是交流研究的过程,学生的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易于走极端,会出现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出现言论过激的现象。如:在涉及择偶标准、失恋、求职应聘、劳动合同签订、法庭审判、交通违章等内容可以运用“情境模拟”[15]的创设来展开交流研究。需要教师适时控制场面,播放轻缓的背景音乐,创设宽松情境,营造平和氛围,让发言者各抒己见,使接受者学会倾听与欣赏,生成价值创新与人格健全,让人文精神熠熠生辉于“基础”课堂内外。
研究成果的评价有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过程即研究结论交流研究过程,教师对研究成果展示的评价,是研究型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用精炼的语言,对学生的研究成果作积极性、发展性、总结性、指导性的评价。作为教师,可以采用“考试实效”[16]来完成对学生科学合理的动态评价研究。如:以论文写作、道德小品的编导演、社会调查报告、道德事件的观察记录及论文答辩等替代以往书面考试。
在“基础”课的研究型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要求大学生亲历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现实生活,生成个体体验,并使之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能力,其为“实践性”。研究型教学的内容由于大学生的兴趣、经验,研究视角、目标、切入点和过程的设计以及研究方法、手段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并为学生的个性特长与才能的发挥提供广阔空间,形成一个系统的开放的探究过程,其为“开放性”。研究型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求大学生打破被动封闭的学习环境的藩障,面向社会,借助多元形式和途径来收集获取信息,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凸显其“社会性”。[17]
“基础”课的研究型教学目标是多元的。[18]它不仅指向大学生对教材系统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还指向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情感体验、意识态度、意志品质的培育,以及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探究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终极目标。
在整个研究活动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合作学习为形式,充分发挥小组的群体力量,共同完成研究任务。小组学习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确立课题、收集资料、深入研究、论文报告、成果展示等。[19]每个阶段都由学习小组自己规划、自主进行,教师只是适度参与,重点在总体指导、组织、评价等环节上发挥作用。
一方面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指导者、引导者,更是参与者、评价者;另一方面以大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自主性,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师生共同体悟“教学相长”的意蕴。
评价内容丰富而灵活,诸如研究者的态度评价、体验评价、方法技能评价和研究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评价等等;评价主体多元,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学生、学校某一部门、学生社团、家长、企业、社区或相关部门,有的成果参加评奖(广西已经开展两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优秀成果评选)或在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或媒体也扮演了评价者的角色;评价方式多样,诸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的评价、个人的评价,书面材料的评价、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还有档案评价、操作评价、答辩会评价等等方式。
理念是教学行动背后的指导思想。教学实践证明,“不同的教学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体系,进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20]2012年3月19日印发实施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第十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出:“改进教学方法,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增强教学实效。”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基础”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为突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既要“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普遍关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21],又要注重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2]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列举了众多的例子,但这对学生来说总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研究型教学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知社会,感知生活,获得比教材更多的快乐感、成就感,甚至会激活他们原有的知识储备,诱发他们探究的动机,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基础”课的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探索要服从、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的。”[23]基于此,重拾久远弥新的德育方式——道德叙事。道德叙事是一种久远弥新的道德教育方式,隐涵丰富的教育价值。运用道德叙事于研究型教学,通过采集发生在现实生活或学生身边的感人故事,引导他们体验他人的不幸或喜悦、坚强或善良,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共鸣与道德情感,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道德叙事使“基础”课的德育摆脱了原有的灌输式和说教式的困境,使听者和陈述者都得到情感的渲染和自主意义的建构。故事的真实价值不在于规范和约束,而在于启迪、感动和震撼,从而洋溢着由感动产生力量的教学价值。
“基础”课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要求知行统一,只有做到学习与践履统一,学习规范和遵守规范统一,才会使道德知识转化为内在道德素质。[24]“基础”课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大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基础”课开展研究型教学不仅使学生由“坐中学”转变为“做中学”提供了平台,坚持知行并举,深化理论认知,以知导行,提升实践意识,以行践知[25];还可以拓宽大学生发掘发现、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来得更重要;多渠道获取、辨别、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有思维能力、会学习、会创造且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研究任务的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交际和表达能力;参与关注政治和经济生活的能力等等。[26]
责任心的内在驱动力产生责任感,以集体责任感作为基础的更高境界便是使命感,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育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研究型教学中为大学生搭建合作探究、群策群力的良好平台,学习小组成员之间既分工又协作,开展师生间平等的商谈与对话,以合作的方式获得团体的成功,师生学会交流与分享研究的信息、创作及成果,使大学生学会相互尊重与关怀,生成愿于乐于善于协作的团队精神。
理想是信念的基础,信念是理想的升华,一个人有理想,难能可贵,有理想信念却不可多得;几年来,笔者团结同事,在“基础”课大胆尝试研究型教学,一路走来,有苦有乐,有汗水,也有欢喜,也有收获,几多辛勤的汗水在大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而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中抛洒,化为缕缕欢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始终以认真踏实、坚定执著、实事求是的态度去争取成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成果,客观评价他人与自己,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观。
“基础”课研究型教学使大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后做”、“做后学”的一系列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适应大学学习特点与要求,为今后学业以及将来走上社会做铺垫。“基础”课研究型教学的目标就是使大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成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人,21世纪是学习型的社会,唯有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并创造美好未来;也唯有在研究型教学中,学子们才会综合运用知识,提升知识价值,整合知识与技能,构筑一个富有活力与发展后劲的知识结构而受用终身。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而以往的“读、听、讲、说、看、走、写”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基础”课研究型教学在“大实践育人观”的指导下,将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从系统科学视角出发,促使“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育人”。[27]
[1]黄勇樽,李晓兰.研究型教学引论[J].大众科技,2010(1):158.
[2]汪 霞.大学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B):43.
[3]张文周.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0(1):12.
[4][5][6][7]黄勇樽.进行研究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高教论坛,2011,(3):74-76.
[8][11]臧宏,王立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问题式专题教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11(4):82.
[9]王权海.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1(9):61.
[10]曾秀兰.道德叙事的教育价值及教学运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教育导刊,2011(5):58.
[12]冯春芳.对话精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新视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40.
[13]黄艺羡.情感激励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11(2):88.
[14]晁乐红.商谈伦理对德育课的启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为例[J].伦理学研究,2011(5):108.
[15]周英会.情境模拟教学法的特点及应用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174.
[16]李 征,金林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试实效性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37.
[17][18]黄勇樽.研究型教学——开启师范教育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124,125.
[19]徐 蓓,罗秋明.论大学研究型教学[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38.
[20]边和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的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1(6):67.
[21][2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9,216.
[23]康树元.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74.
[24][25]马瑞萍.以公民意识教育为底蕴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68.
[26]黄勇樽.研究型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研究与实践新动向[J].教育教学论坛,2011(7):123.
[27]王维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