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 青 副教授 傅 丽 副教授(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福建厦门361021)
产业集群是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基于地缘关系,产业技术链、价值链、供应链等关系而在地理位置上的高度集中的特定产业群落(马元柱,2004)。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并对资源、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产业集群应该科学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战略,着眼于国际、国内竞争优势的培养,并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
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界定如下:在较长时间内,集群拥有无法被竞争集群模仿和替代的独特的优势资源,借助于持续相互学习和创新,通过推行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产业链接,建立相关企业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使产业集群形成一个战略生态的系统,从而使集群获得持续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这一概念既吸收了可持续发展的精髓,又全局性考虑到产业集群的具体问题,较全面地反映了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应从较长时间跨度来考察,不同产业,竞争环境不同考核的时间不同;产业集群长期发展既包含量的扩张也包含质的提升,以及两者的协调和适应,外在表现为经济效益的数量增加,内在表现为产业集群能力的提升。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一种生态型集群,使集群内不同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彼此间能够形成高效运行的共生网络系统,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其基础是持续和相互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加知识存量,增强集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其关键是集群拥有无法被其他集群模仿和替代的、独特的优势资源。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培育出新的优势资源,为集群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根本途径在于不断创新,通过创新使集群能有足够的应变能力,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其手段是通过推行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产业链接,建立相关企业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使产业集群形成一个战略生态的系统,从而使集群获得持续、协调的发展。
我国大部分产业集群虽有企业聚集,但未聚焦于产业链,一般产业链条过短,没有形成上下游企业有效协作的系统,大都形成的是横向集群。集群内的企业大都处于产业链下游,产业间密切度低。
现在很多产业集群由于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不明显,相关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以使企业自成体系,所需要的原材料等大部分从外部购进,从而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而大多集群中企业都是基于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获得竞争优势,而产业集群的固有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但随着产业集群不断扩大,就会带动当地的地价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造成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由于以前产业集群发展和工业园的建设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整体性和协调性不足;园区普遍规模较小、起点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一些工业园区“门槛低”,企业准入的限制条件不明确,引进的企业档次较低,一些较大企业不愿与他们为伍,因此而形成的大部分集群规模较小。
由于市场发育不充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集群内各企业同构现象十分严重。集群内的企业大都集中在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尤其是终端产品的生产上,大量“小而全”的企业聚集在某一区域,相互无序竞争,加剧了一些企业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导致恶性循环,危及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根据微笑理论,只有掌握产业中核心技术,才能占据产业链发展的制高点,获得竞争优势,而很多产业集群在这一点上却是薄弱环节。集群中小企业缺乏科技创新人才和资金支持,难以进行大规模的设备引进、技术改造。同时由于多数集群中存在企业规模、产品的相似性、群内资源有限性及企业缺乏合作创新的现代理念,因此较少出现企业合作引进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卫华,2008)。
产业集群中生产类型的企业多,而专业市场、金融、风险投资等支持性服务机构发展则相对滞后。以融资渠道为例,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从社会化服务体系来讲,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
美国硅谷之所以后来居上,良好的区域人文环境是一个重要原因(安纳利,2000)。在硅谷,企业之间既互相竞争,又互相合作,人们崇拜成功又不鄙视失败,人才在硅谷得以自由流动,而正是这种硅谷文化促进了硅谷企业的快速发展。反观我国的产业集群,集群内无论是鼓励冒险、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还是那种强调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的社团文化,都是相当匮乏的。由于缺乏人文关系网络,阻碍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一些集群中,由于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不计环境代价和成本,大肆开采和过度浪费自然资源,大面积地污染生态环境。工业化与环境污染形成了一对“孪生子”,先发展、后污染,或边发展、边污染已经成为很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选择。应立足于现有优势产业,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较大幅度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具有市场优势的重点产业,突出核心产品,重点发展优势领域,形成合理的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围绕一个专业化市场或出口市场,提供该市场产品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配套设施与服务,形成以生产某种产品为主的区域产业集群;以某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主,使该产业资本在某一区域较快地集中,实现生产资料、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组合,形成产业集群。通过以上选择,集中体现出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优势、集群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公共配套服务优势、共用基础设施优势等整合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优势, 使产业集群具有极强的产业综合竞争能力。
2.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集群模式选择。以内部市场结构为标准,产业集群模式划分为:轮轴式、多核式、网状式、混合式和无形大工厂式五种模式。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专业化程度,分工更明确,企业合作更为密切,可以推动集群的技术创新。
3.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发展高新技术,培育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技术,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一是抓高新技术源头,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通过构建技术创新链条,促进原始性创新;二是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加速推进高新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三是推行循环生产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再利用及减少资源消耗。
4.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战略的组织选择。遵循循环经济理念,产业集群应该形成企业之间的循环,组织生态工业链,把不同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共生网络,使一家企业的“三废”变成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和能源的一个战略生态系统。通过生态工业区的方式,来实现企业之间的物流和能量流的循环。这种以核心企业为主体,在企业之间构建共生和代谢的生态网络系统,能够在企业间建立废弃物和副产品的交换网络,使物流和能量流在企业间实现高效配置和充分循环,把工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排放降低到最小程度。
1.加强集群中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完善集群的产业链。以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产业链的分解或从原企业分离出来,从而衍生出一批分工紧密和协作的关联企业;对新建立的企业以产业积聚为导向,促使其形成与现有企业形成分工和协作关联的企业,并不断完善集群中的产业链,从而提高集群的专业化水平,降低成本。
2.推行清洁生产,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形成战略生态的系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将废物消除于生产过程之中,减少企业生产造成的负外部性;把集群构建成生态工业园区,形成战略生态的系统。使集群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及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整个园区内的污染物“零排放”。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种效益统一的系统。
3.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网络。作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的核心,重点建设产业集群内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中心。不同产业集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组建方式,既可以通过集群内各相关经济主体共同组建技术开发中心,也可依托集群内某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同时通过产业集群中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参与,形成有力的技术创新网络。其中,高校提供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思想,为创新培养人才;科技服务机构提供科技发展的国内外前沿信息;作为企业则将技术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带动集群的技术创新水平。
4.打造基于学习与竞合的集群文化,组建集群企业间的知识联盟。产业集群应该结成知识联盟,倡导集群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学习,合作开发知识,提高集群内企业对知识的转移能力、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在这种集群文化氛围中,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很容易扩散,并引起仿效与再创新,从而形成较强的挤压效应,导致产业集群内的技术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产生与扩散。
5.形成和创新集群独特的优势资源。集群应该不断地通过整合战略性资源(品牌、优秀人才等)创造出新的优势资源,从而保持资源的持续性。如围绕核心企业的品牌不断建设,使原有的品牌美誉度不断扩大;或众多相对独立的企业以产业优势或地方特色为依托,共同塑造品牌。同时要注意这些资源应该与集群所在行业中的关键成功因素相关联。
6.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促进集群内各种中介组织的发展,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当地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应该推动建立一个使得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之间能够有效交流信息的对话平台,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创造条件;同时要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教育培训机构、检测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产权交易中心、融资担保机构等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1.马元柱.福建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2.卫华.我国传统产业集群的创新现状及问题分析[J].价格月刊,2008(9)
3.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文化与竞争[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4.李华军,张光宇,刘贻新.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3)
5.邱立新,周田君.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4(4)
6.Micheal E Porter,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ic Development Qunterly,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