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巧霞
(四川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对少数民族地区施以教育始于明代,即“万历大明会典岁贡事例,‘洪武二十六年,四川土司衙门岁贡生员,免考送监,’此为注意‘夷’(即今彝,下文再不作解释)族教育的滥觞。”[1]93而设专门行政机关来管理少数民族教育则始于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在教育部成立蒙藏教育司专司。[2]1这可以反映出国民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之注意。抗战爆发后,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所谓“政,教也,是同一整体的,教是政治上应用的手段,政是教育上完成的业务”。[3]21抗战时期,国家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作为国家施政手段的边疆教育的任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此时政府西迁重庆,边远地区遂顿成为抗战的根据地,随之,边疆教育受到了国民政府及各方人士的极其重视,并因抗战需要而加速成长。[4]74同时,此时边疆教育的对象亦发生了变化,在此,对此时边疆与边疆教育所指作一明析。
吴文藻言,国人之谈边疆者,主要不出两种用义:“一是政治上的边疆,一是文化上的边疆。”政治上的边疆,是指一国的国界或边界言,所以亦是地理上的边疆。例如中国现在的国界,三面是陆界,一面是海界”。[5]3文化上的边疆,“系指国内许多语言、风俗、信仰,以及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言,所以亦是民族上的边疆。如甘青川康,地居腹心,这明显不是指国界上的边疆,而是指文化上的边疆”。[5]4
吴泽霖亦言,边疆有三种意义:“第一,是地理的;第二,是政治的;第三,是文化的。”就地理的立场,“边疆是一个纯粹空间的概念,凡是沿着国界一带的地域都称为某国的边疆。如蒙古的北部,新疆的西部,西藏的西南部等”。就政治的观点言,“边疆是与中枢对立的名称,即在一国家内,政府政令不易传达,或政府在设政施令上不得不略有权宜处置的必要的地方,边疆遂成为政治的特区。但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与地理的中心,未必符合政治重心。”就文化的边疆言,“政治的边疆更要接近内地,至少在蒙古、西北及西南方面情形是这样,在这些区域内,民族、血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内地迥乎不同,至今为止仍为社会交流的障碍。”[6]387
曹树勋对边疆的概括有三义:“或指地理的边疆,或指政治的边疆,或指文化的边疆。”“国境之边界或边缘地带,谓之地理的边疆”。地理的边疆,“兼指海疆与陆疆而言。地理的边疆,常视国势之隆替为伸缩,一方为国防之前线,国家民族生存之屏障;一方则人烟稀疏,宝藏未启,而为经济开发之对象”。“政治制度或其组织与内地一般所谓行政制(所谓内政)不同者,谓之政治的边疆(所谓边政)”。政治的边疆,“为边政的对象,边政措施之得宜与否,常决定政治的边疆之内向与外倾。中央政权之集中与分散,多影响政治的边疆之范围”。文化的边疆,“系指语言文化具有特殊性质者而言,出于属人主义。文化势力与国境边界不能协同伸展或缩减之时,即产生文化的边疆”。[4]72
从时人所言可知,边疆有三种,即地理的、政治的、文化的。其所指的范围各有不同,但同时也有重合的地方。而战时边疆教育所指的范围究竟是以哪一个边疆为限的,国民政府有明确的规定。
1941年,行政院颁布《边地青年教育及人事行政实施纲领》,此项纲领确定,“以蒙藏及其他各地之人民,其语言文化具有特殊性质者”为实施边疆教育之范围。其宗旨是“切实推进边地教育,彻底培养国族意识,以求全国文化之统一,切实谋其各族间知识之增高,生产技能之增进等”。[2]2从中可以看出,战时“边疆教育”是以居住在“文化边疆”的诸非汉语人群为范围的。即以“文化的边疆,为教育的对象。教育飞速发展,文化的边疆,日就缩小,至教育普及之日,‘文化的边疆’,可能不复存在”。[4]72
从边疆教育之对象上,进一步可看出抗日军兴之时,国民政府对边教之重视,以及此时开化边民的重要性。
卢沟桥事变以后,全面抗战爆发,作为中国各族人民,都有保家护国的责任与义务。诚然,团结全中国的力量以抵抗外国侵略者成为最迫切的事。如蒋介石所训示:“我们的国家,既是由各族各宗族组织而成,那么一切权利当然是要共同享受,可是一切责任也要共同负担,尤其是在这抗战期间,更要无分民族,无分信仰,大家精诚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共御外侮。”[1]101然而,边疆地区发展落后,各族人民智识低落,国家、民族观念淡薄,“只知土司及地方官吏,而不知有省政府及国民政府,更因边吏贪污残苛,对国家反憎怨恨。”[1]105致使,“政教建设,普及非易”,“中枢德意,往往不能宣达”。[7]35为了提高边地民族的国族意识,以支持抗战,“查边疆教育为开化边民之唯一利器”。[8]148“宜用教育力量,使知国家的组织,宣扬政府德威”,[1]105从而,使各边民深知国家之危难情形。此时,“政府当局,深知欲图国家之生存,非从事于边疆教育不为功。”[7]35边疆教育是“促进中华民族团结御侮之基本事业,又为促进中华民族各族文化统一及文化水准提高之唯一方法。”[9]90教育发展了,则各地人们“语文思想逐渐沟通,生活习惯逐渐接近,可使民族关系,日益密切”,[10]15从而促成全国各族人们同心协力共同抗日,以争取国家独立富强。这是战时边疆教育得以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戴季陶先生说:“中国号称地大物博,盖合东省,蒙、藏各地始足以语此,若舍地而言本部诸省,则诚无当以地大物博四字。”[7]35但这些地区,大都分布于我国边疆地区,与外国接壤,如新疆、西藏、蒙古等,是国家的屏藩,历来对维护国家安全实为重要。战时,各帝国主义国家虎视眈眈,英国势力深入西藏,俄国紧盯东北等。为此,必须加强国防,以抵抗外国侵入。同时,抗战时期,帝国主义者,除了用武力千方百计的侵入我国外,还利用我国边地人们的淳朴,进行了对边民的诱导,以分裂中国。如“俄人乘机深入宁夏,勾引此省青年留学彼邦。”[7]36“英人之于西藏,积极联络十七位赛郎巴,暹缅之于摆夷青年,又极尽诱导之能事。”[9]84还有,传教士在边省设立教堂及学校等事项,在传教的同时,也在暗地里做一些分裂我国民族团结的事。均对我国边疆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再者,我国边疆地区,蕴藏着大量的矿业、药材等自然资源,抗战时期,经济凋敝,资源急缺,开发边地各种资源以支持抗战,十分迫切。基于战时边地的危机与重要性,巩固国防迫在眉睫。只有“事先豫谋,培民智启富源,整军经武,”[11]108加强边防巩固,才能更好的支持抗战,维护国家统一。而国防建设有物质的国防建设和心理的国防建设,在国家危难之际,外人觊觎国土,边地人们却无知愚昧,加强边地建设迫在眉睫。其物质建设固然重要,心理建设更不可忽视。心理国防建设即,“在平时统制国民意志,尤宜注意边疆民族,使之向爱国途径及民族自信心方面谋发展”。[7]35要加强心理的建设,非教育莫属。“欲固我边疆,必须推进教育,培养其团结御侮之意识。”借助教育,使各族人民养成国族意识,“一旦与外国发生战争,国民感知国家民族之重要,集中力量,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纵不幸军事失利,国土被侵,而民气激昂,爱国心热,无形中仍存在绝大力量,敌虽强暴,终不能侮。”[7]35即通过发展教育,培养边民的国族意识,则纵使帝国主义百般诱惑,不法分子百端挑衅,都是无效的。
抗战时期,随着日军的进逼,政府的西迁,西南等各边地成为抗战的大后方,成为抗战建国的根据地,因此,维护后方的安全实为重要,而西南等各边地少数民族地区则成为重中之重。欲稳定后方,只有先稳定边民。边地民族众多,种族复杂,加上知识落后,常常发生争斗,以破坏安定局势。边地对政治的影响有民族间的矛盾冲突,亦有专门制造边地问题的人,在那里摆弄政治。“那些犯法的、有野心的、贪财的,总是奔向边地去容身,时常间接或直接造成无法无天的社会。不是本身造成边地问题,便是使边民造成问题,致使边地谣言颇多”。对于这种现象,[12]63必须加以教化、劝导,提高边民素质,方能从根本上解决,否则,若用武力,只会更加糟糕。再者,边地的人力资源亦丰富,虽然边地地广人稀,但是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利用教育手段,在开化边民思想的同时,交给边民生活本领。边民身体力强,体格彪悍,在建设开发边疆的过程中,须他们的支持与参与。例如,边地资源都在边地人民分布的山岭地带,这里地形复杂,环境恶劣,非有边民协助不成。1939年春,蒋介石设置行辕于西昌后,“办了边民筑路干部训谏班,施以各种技能训谏,共计学员队四十三人,学生队一百三十六名。其训谏六月完成后,便领导五万‘夷’族青年,建筑乐西公路却为建设大后方的先锋队。”[1]99-100此为最典型例证。“欲开发边疆资源,建设边疆实业,当以教育为一切基本”。[1]98利用教育提高边民素质,这样,不仅维护了后方的安全稳定,同时,还将过剩的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以开发、建设边疆,实为两全之事,边疆教育建设的迫切性即在于此。
边疆建设需要相关人才,而我国当时熟悉边疆的人才很少。据载,“能深明边境情形者十人之中曾无一见,其所云云,不如英法人考察报告之详蕃远甚我,边境山川形势尚无精密之地图,而外人所测绘则朗若列眉,我边境民族分布尚无详细之调查,而外人之所考察则了如指掌……举凡边境一切实况,外人所加之深,实胜于我万倍,而我则无一人能完全了解之者,我之所有,唯委官吏与土司而已。”[11]109如此缺乏与外国相当的边疆建设人才,怎能很好的巩固边疆!在这种情形下,要建设边疆,谈何容易!在抗战建国当中,“为了救济失学失业的青年,为培植抗战建国的人才,青年的训谏刻不容缓”,此特殊之情形,也促使了边疆教育的推行。[1]108
边疆各地区社会发展各具特色,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相互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与沟通,内地与边地如此,边地内部亦如此。如民国十九年,大学生暑期边疆考察团到川西北民族地区所见之情形,“我们与头人,语言不通,专恃通司作媒介,可是常常答非所问,他莫可奈何。”“当地的人对于汉人的不尊敬,确系事实,这从他们的表情上就很可以察觉,有时候,他们以石子掷击我们,如果我们有所请求,他们也很少肯出力相助……”[13]129如长此以往,必会致使各民族之间隔阂更深。另外,边地人民智识实为落后,大学生深入黑水区所见之情形:在一村子,他们送给村长一百元钱作为答谢这位村长对他们的招待,“因为他们没硬币,故将百元纸币发分给他们,他好奇的拿着,看来看去,最后丢在地上,经过杨通司解释,他们才拾起当作收藏物看待。”同时,他们还“赏五十元给厨子,而后来看见那厨子将五十元的纸币,捆在头上,当作装饰品……”[13]132如此之情形,实可以看得出其人们智识的落后,社会发展的落后。“蒙藏回苗各族人民生活过于简陋,智识过于落后。以大时代之人民,而度太古时代之生活,未免过于违背时代性!”[1]100如不开发改进,则必会落世界之潮流愈后。因此,发展边疆教育以开化边民智识,提高素质,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交流,以促进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实为迫切。其促进了边疆教育的倍受重视与快速推进。
在各种条件的促使下,发展边疆教育,已为各界人士及国民政府所重视。但是,边疆地区的社会情形与内地有很大的不同,有着极大的特殊性。而欲推进边疆教育,则首先必须要对边疆地区的特殊情形有所了解。边地所具有的特殊情形如下所述。
边地各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很特殊。少数民族大多都分布在我国的边远地区,如西南、新疆、蒙古等族。即使是内地省份的,也居住在省边区山岭地带,如川西北民族地区的羌戎等各少数民族,滇省的各少数民族等。这些地区地形复杂,山高壑深,交通不便,致使各少数民族与外界隔离。如四川西北民族地区,“位于西部高原的边缘斜坡上,西南面临康藏高原,西北面临河曲草地,东面虽紧邻内地,中间却隔以大山,其形势天然是通夷区易,通内地难。”[14]42从这里通向外面的交通是,“沿河谷而行,水急沟深,往返赖徒步或乘骑,路面崎岖,步履维艰,一遇雨季,因岩石疏松,随时随地有山石滑崩之咸,在行途中,赶不上站口,只有打野,如不自带衣粮,随时有挨饿的可能……”不仅对外难,对内也是如此,“各山寨间,总是隔有万丈深沟,常时由此寨望彼寨很近,可是走起来需要下坡穿沟再上坡,阻碍甚多,异常吃力。”[14]42从中足以见得,其居住条件之恶劣,交通之不便。其他地区也如此,“昆明到西部的滇缅边区,相距七百余公里,而行走却需要二十天或一个月以上。”[1]98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大多如此,这种特殊的环境,使得他们生活方式亦很特别,总之是居住分散,交流困难。
边地的政治情形很特殊。边地的政治情形与内地完全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其政治、经济等各种权力都掌握在地方土司、土官手中,民国时期虽有废除土司的努力,但是大多数地区的土司形态依然存在着。各土司、土官对所属之地,有着极大的统治权,所统治下的人们都唯各土司、土官的命令是从。这里的人们“只知土司及地方官吏,而不知有省政府及国民政府”,一切受土司们的摆布。除此之外,在少数民族,宗教对政治的影响也异乎寻常的大,如藏区的喇嘛、回族的阿訇等。以致使边地的政治形势尤其特殊。
边地的民俗风习很特殊。各少数民族有各自独有的民族风情,与汉人奇异。以居住地区而言,“高原深山中为夷族居住区,平原水草区为汉族居地,‘夷’族或自成村寨聚居,或散居在山头之间,也有的无一定居止住房的”。[1]97其吃、穿、住、行等方面,差异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独有的民族风情,把他们各个明显的区别开了。
边地的民族文化很特殊。边地的语言、文字与汉语根本不同。如“‘夷’族有简便易学的‘夷’文,而‘夷’族民间又都一律有通行的‘夷’语,汉语在‘夷’族中,除土司、土目阶级外,其他的人很少会汉语”。[1]97有些民族,如羌族,有语言而无文字。又因为与内地的交往不同,文化的汉化程度不同,其内部文化差别也很大,如蒙古“有已开垦之旗,有未开垦之旗,而开垦之旗在绥境内者,其濡染汉化之程度,亦不一律。近边各旗,蒙汉杂处,语文习俗,多已混同。至边较远而不杂居之旗份,则各旗蒙汉自成团体,各住一区,识汉语者已稀,识汉文者千不得一……”[10]15文化的差异,造成民族间的交流困难与陌生。
边地的特殊情形,致使国民政府要大力推进边疆教育,就须根据边地的特殊情形,实施一些适应于边地的特殊政策,以促进边教的推进发展。
战时国民政府,为了推进边疆教育快速发展,实施了一些辅助边疆教育发展的特殊政策。这些政策在推进边疆教育中有着很大的意义。
要在特殊的边地推进边教,首先必须对边地的特殊情形进行详实考察,以便“对症下药”,即“边疆教育,首须根据边地特殊情形以谋适应,其初步工作,即须调查当地实况,考察当地需要,以为事业设施之依据。”[15]4起先,对边地考察只是零星补助一些私人前往边地进行实情考察。到抗战爆发后,其随边教事业愈加被重视,组织了大型的考察团体深入边区考察工作。分别有:民国二十八年组织的“西南边疆教育考察团”,由郭莲峰任团长,“分教育、社会、自然等三组,八月二日由川入滇,分别考察迤西迤南边地,旋经贵州入广西深入傜山考察,历时八月,于二十九年三月五日,全团返教育部复命,足迹遍西南边地。作《西南边疆教育考察团总建议书》”。[16]26再有,民国三十年七月举办的“大学生暑期边疆服务团”,由王文萱任团长,“合中央、金陵、齐鲁、华西、云南等八校员生五十七人,前赴川西黑水杂谷河流域实地考察(四川第十六行政区),历时两月,路经灌县、汶川、威州、杂谷脑、马塘,绕回茂县,全程三千百余华里”,对边地的文化、经济、农业、医药等七类事项做了详细调查,写成《川西调查记》十余万言。[16]26还有其它边教考察工作赴新疆、台湾等地进行考察。而经常调查工作,则由特约通讯员任之。教育部于1941年7月17日拟定了《边地教育特约通讯员简则》。规定了通讯员的任务:“宣达中央政令及本部边疆教育消息;传达边地社会各种动静、消息;调查边地社会自然产物、政治、经济、宗教、民俗等状况;调查并报告边地教育文化设施现状;建设推进边地教育计划及意见;搜集边地文物等”。[17]95
边疆教育,因抗战而迅速成长;考察工作,因边疆教育而迅速展开。其对边疆教育推进有着重要意义。
如前所述,边疆教育实施对象的边地,其社会状况与内地情形有着极大的差异。要实施边教,势必求适应环境;要做到因地施教,则首须对边地的特殊实情有详细了解。若用内地办学方法强加于边地,则实为削足适履,最终只会弄巧成拙。“以言教育,其理相同。边疆之与内地,风俗习惯,咸有不同,性情心理,亦有隔阂,环境既殊,困难随之。或谓当未到沿边以前,每论边疆教育,尚觉振振有词。及到沿边以后,乃处处发现空虚,不拘连篇累牍之宣传文字,与三令五申之督促明文,于沿边疆教育,丝毫不发生效力。”[18]75再者,边地人们知识、思想滞后,生活生产方式各具特色,对设教方式亦要求不同,如。在河谷平原地带,居住密集的,可以设立学校,在山区的分散的,则不易设学校;有的宗教势力影响大,有的则没有;等等。因此,必须要深入边地进行考察,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不然,“不合车辙的车,任何美观舒适,于车之为用的行是无益的,也就是说失去其车之所以为车的效能是无用的。”[3]22这就是战时教育部在推进边教中实施考察工作的原因及意义所在。它在边教推进中,是重要的一步。它是整个边教的初步工作,是推进过程中的第一步,它的工作做得详实与否,直接影响着边教政策与计划的制定,进而影响整个边教推行的效果、成败。此是边教工作链中的关键一环。
此外,“边疆教育,远在偏僻之区,非有严密之督导,无以收改进之效。”[15]4为此,教育部又实施了推进边教发展的视导制度。战时,随着边教的推进,视导工作更被重视,并加大了视导的频率。教育部除派普通人员视导外,并于民国二十九年七月呈奉行政院机准订颁《教育部边远区域教育督导员暂行办法》,规定边地分区设置督导员。就民族之分布情形,暂分回蒙藏及西南等四区,嗣以区域过大,且有若干地区已经不需实施边教,即或沦为战区无法实施。又于三十四年十一月将上项办法及实施细则合并为《教育部设置边疆教育督导员办法》,将督导区分为六区:“察绥区、甘宁青区、新疆区、西藏区、川康区、云贵区”,此为督导提供了很多便利。“督导员分专任与兼任,专任规定六至八人,按区分配。无论专任、兼任,均要于每学期或每学年,视导指定区内各级边教机关一次”。其督导员任务有:“关于边疆教育法令及计划之督促推行;关于边疆教育兴革事宜及建议;关于边疆教育经费收支分配考察;关于边远区域教育工作人员之考查及指导;关于边远区域各级教育机关之视导;关于督促边远区域教育机关之设立子弟之入学及劝学成绩之考查;关于边远区域各级教育机关咨询之解答;关于边远区域学生升学之指导;关于本部临时交办事项。”[15]4
边疆地区本身民族复杂,文化特殊,交通阻隔,政令不易传达,致使推进教育困难重重;再加上,战时精力不够,教育部对边教实施总是鞭长莫及,无能完全集中力量指导边教发展。于是,派往边地的工作人员往往去了不能专心工作,而常常使边教事倍功半,尤其在学校教育方面,由于师资缺乏,内地的老师去了都因边地艰辛而不能坚持,或者不能认真完成工作。西南宁属之地所办边教失败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其“边民学校,都设立在平原汉人区或城市中,而非‘夷’人所住的深山中;边民学校的设备非常的简陋,课桌也不完善,有的黑板也没有;所用的教科书,是内地通行的教科书;教学时用的是土话或国语,而不是‘夷’语;校长和教员大多有不良嗜好,没有朝气;学生多是接近‘夷’区的汉人,而非‘夷’族子弟,而来入学的又都是强行征来的,等等。”[1]97这种失败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缺乏视导无不是其中一重要原因,这种例子在边教推进中很多。由此可知视导制度对边教推进的重要性与意义之所在。同样,视导工作在整个边教实施中亦具有特殊性,边疆教育不能改进,则就不能推进,若没有很好的监督与指导,以使边教在落实中求进步,在进步中求发展,那么,边教所取之成果也只会是昙花一现。即,视导工作决定着边教事业的落实与未来发展。
考察是实施边疆教育的初步工作,为推进边教提供具体依据;而视导工作,则是在边教推进中根据边地的具体情况与边民的具体需要,对已实施的工作进行指导改进的。“对于未有之边教事业之区,以考察为先,对于已有之边教事业,以视导为主。前者系准备推进之功夫,其尤为基本工作,后者系督导改进之手段”。[16]25两者缺一不可,同居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边地情形特殊,语言难通,交通尤其不便,使得“考察与视导工作,较一般教育视导困难,非对边地有相当认识,且曾受过边地生活训谏之人员,殊难胜任。”[15]4边地的客观情形,致使边教推进必须有特殊措施辅助推进;而同时,边地的客观情形,也致使这些措施在实施中存有不足之处。
因边地条件恶劣,民族关系复杂,以至于到边地考察视导的人很难将工作做到切实。一般“视导员,总是在县城附近走几处,再回到县府教育科谈两句,就算是尽了责任,他们从不愿深入真正需要边教的地方去查看”。[19]21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就是边地交通不便,去山区困难。另一方面就是当时在边教实施中,各部门、各种工作之间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甚至没有这样的监督机制。各边教据点、各部门都是各说各话,各做各事,不能相互监督和督促,甚至中央和地方配合也不甚密切,这都影响了考察视导工作的成效。再有就是经费不足。由于战争影响,教育经费很紧缺,而自从民国三十一年起,教育部对边教的补助费都划入各省预算,“而各省大多列中教、国教、社教经费,而无边教经费,纵或有之,为数极微,略资点缀而已,对象不清,经费无着,督促指导,自属困难。”[4]83经济是一切设施之基础,经费不足限制了边教的发展。
1939年4月,《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关于推进边疆教育方案的决议案》第六条确立了边疆劝学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一、边疆各级学校,经教育部特准者,于校长外,得设监督一人;二、边疆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得视当地之需要,酌聘地方热心教育人士充任劝学员。劝学员为义务职,成绩优良者予以相当之奖励;三、边疆学生得酌给津贴及奖金,或免除其相当徭役;四、专科以上学校应多设边疆学生公费名额;五、对边疆各级学校学生津贴补助费,应统筹从优拨发,俾维最低生活;以便安心向学,并提高边疆各级学校教职员之待遇,以鼓励有志青年踊跃参加边疆工作;六、边教服务人员之考核与奖励,应订定办法,俾收成效”。[20]431把用各种方式劝诱学生上学,以制度的形式确立。
到1940年,教育部为谋边疆教育发展起见,又对边地劝学工作做了详尽的规定。当年7月27日订定了《边远区域劝学暂行办法》,对劝学员之职务做了明确规定:“关于边远区域教育法令之解答及宣传;关于地方政教人士联络及劝导兴学;关于地方教育经费来源之调查及劝募;关于地方学龄儿童之调查及劝募就学;关于学生待遇的之考查及建议;关于当地师资之调查报告;关于主管机关委办事项;关于其他有关劝学事项等”。此外,还规定了对劝学员奖励的标准:“每年劝导学生三十人以上入学者,授予铜质奖章;每年劝导学生六十人以上入学者,授予银质奖章;每年劝导学生一百人以上入学,并劝募经费达二千元以上者,授予五等奖状;每年劝导学生一百五十人以上入学,并劝募经费达三千元以上者,授予四等奖状;每年劝导学生二百人以上入学,并劝募经费达四千元以上者,授予三等奖状;每年劝导学生二百五十人以上入学,并劝募经费达五千元以上者,授予二等奖状;每年劝导学生三百人以上入学,并劝募经费六千元以上者,授予一等奖状;成绩特别优良或连得一等奖状二次以上者,题给匾额;各机关职员授有五等以上奖状者,得由各该机关酌量予以论功加俸或晋级”。[21]47
由前述可知,边地有其特殊性,其自然地理环境非常恶劣,边地人民智识落后,语言风俗与内地奇异,“土司和土官所辖的范围,截止今日政令仍不能及,边胞无知无识,根本没有国家观念,更无所谓民族意识。”[14]42边民对“官方所实施之正式教育不感需要”,认为“读了汉文,既不能以汉文去谋取衣食,而在日常生活中,汉字汉文,又无一需要之处”。[1]98他们普遍的态度是,“学校教育,不过教人识字,则与其送子弟入学校,还不如让其放牛、拾柴”,做一些有实际效用的事。[22]29
另外,他们还视上学为苛政、当差。如四川木里土司,“人口虽约三万,然除寥寥数千喇嘛,能识藏文经典外,其余皆不知书为何物,字有何用。后来,有人倡办学校,规定每户送子弟一人入学读书,乃一般土民,不明真谛,反视同虐政,争雇贫民儿童,替其到校攻读,名曰当差,以为脱祸之计”。[18]75或者,他们认为,“受教育是知识分子,升官发财之阶梯,我辈地位低,子弟虽经学校毕业,仍难脱离与属阶级,则送子弟不合实际需要之教育,等于浪费。”[22]29边民这种“视读书为畏途”的观念,对边疆教育的实施形成了巨大的阻碍,时人即有言:“边疆教育之困难,约有三点:一为款项之难筹;二为师资之难得;三为边民畏入学校。学生难招,然乏款项,犹可以竭力筹措,乏师资犹可以注意物色,至边民畏入学校,实为沿边教之根本问题云。”[18]75为了解决边疆教育推进的根本困难,促进边教发展,国民政府实施了劝学制度,以作为辅助力量。通过各种人士的劝诱,使边民了解读书的益处,从而为边疆教育推进开辟道路。这就是实施劝学制度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与意义所在——培植边民对教育的信仰和向心信,推动边教发展。
边地特殊的政治情形,使其土司、土官在边民心中的威望很高,权力很大,他们皆听各土司命令而是从,而对“省政府及国民政府却不知”。因此,要推进边教,就必须得到边地土司、土官的了解和支持,苟能取得他们的信任,“则他们的一句话,实甚过教师多日的宣传,他们的一纸告示,亦将较政府文诰为有效。”[23]66宗教首领的作用、影响亦是如此。而且,他们还掌握着地方上的财权,如若得到他们的支持,对边教经费缺乏也是一大帮助。但是,土司与宗教首领对汉文、官方教育也知之甚少,因此,要得到土司头目、宗教首领的支持,必须先要联络他们,对他们进行劝导、说解。这即是国民政府实施劝学制度的第二个原因与意义之所在。
再者,边民文化落后,知识水准低,故在具体推行中,要推行儿童教育,必须要从成人,即他们的家长出发,这样才能使儿童教育得以顺利推行。在边地农村,儿童在家里的一切都操之于父母,完全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因此,“要使得风习改良,政令推行,社会进步,无一不需要对成人开导,用教育方法来启发。即是以送子女入学,一般的家长总是怀疑、不愿,要使得他们自愿,认为需要,非用种种方法去劝导,向社会说明,解释种种不正确的传说不可。”[24]21从各种有利于他们生活的实际利益中出发,对他们进行劝导,使之得到好处,这样,其儿女才能得以入学学习。这即是实际推行中所体现的劝学制度的意义与重要性。
劝学制度对边教推进的辅助作用不小,在战时边疆教育推进中有其特殊性。其一,抗战时期,为了能得到边民的团结抗日,国民政府大力推进边教,在此时期实施劝学制度,除了劝边地人们认识与接受教育之外,还要宣传与劝导边民增强国家观念,以团结抗战的知识。即,劝学任务不单一。其二,劝学制度所实施的对象是在传统观念中轻视汉人,与汉人不合作,言语不通,风俗不一的少数民族而非汉人。其对象的特殊性,则决定了劝学工作的特殊性,即担任劝学工作的人,必须具有坚定的边疆服务精神,有克服边疆各种困难的意志力,有健康的身体等。其三,劝学制度的实施在整个边教推进中起着巨大的辅助作用,劝学工作如能做好,则边教推进会迎刃而解,反之亦然。劝学工作为边教推进扫除障碍。
但是,劝学工作,亦有不足之处,除了与上述考察视导工作所存在的共有的不足之外,还有另外一点,即,劝学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劝学员有专门的亦有兼任的,如老师,在教书的同时又可担当劝学工作,还有已被劝入学的学生,亦担有劝学任务。但是不管是专任的还是兼任的,他们一般都是从内地调入,因为不能忍受边地的条件,总是来了又走,刚与当地人们熟悉就离开了,这对劝学工作的不好影响极大。再者,劝学员还要与当地头人处理好关系,劝导他们的支持。但是,一些劝学员往往不能依边地情形而改变策略,“土司们一般管政府当局派往边地工作的人员叫‘汉官’,而‘汉官’历来给边地人们的印象就是剥削压榨,所以对‘汉官’多怀恶意。而工作人员不了解此情形,不能与土司们很好的合作。但是,要‘夷’区青年来上学,非由土司土目命令,无法招到学生的。”[1]97这种失误是由对劝学员培训不够所造成的。最后,考察视导工作的不足,也会影响到劝学工作。无人对劝学工作的好坏做督导,则劝导工作不能及时的改进。
边疆教育与常轨的普通教育不同。它是在特殊形势下所推行的特殊政策,“是一个以中央政府为主导,边地政府大力支持,边地民众积极参与的综合性社会工程”。[25]“普通教育,系一种文化的传授改进与创造,其文化内容为一元的。边疆教育,除保存及传授各族之固有文化或地域文化之外,并须灌输国家所需的统一文化与现代文化,其文化的内容为二元的。”[4]73而同时,在边地内部,其文化又是多元的,各民族、各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边疆教育是在多元文化中,传授中国的统一文化,而同时又必须得保留边地文化本身的多元性,使边地文化与统一文化同时交叉进行,以达到相互融合进步,最终统一。因此,要推进边疆教育,就必须从边地内部的多元性入手,根据不同的文化特色,客观的实地研究,就固有文化之特质,采取具体的措施,以求“适应环境”,在多元发展中达成共同之基本理想。这种边地文化的特殊性,就决定了边疆教育非有特殊的政策及措施,无能推进。再者,抗战时期,国难当头,边疆教育为国家在边地施政的一种方法,其担负着巩固国防、团结边民抗日的特殊使命,而边地所具有的特殊性,致使要完成此使命,亦非采用特殊具体的方法,无能达到目的。同样,也正是这些致使边疆教育不得不采取特殊方法推进的特殊性困难,使得边疆教育所能取得的成果只是有限的。
总之,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和而成的,其融和的力量是文化非武力,这便是边疆教育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所在,其身负重任。但是,由于外部环境以及边地特殊环境等因素,使得边疆教育发展困难重重,即其任重而道远。因此,任何一时期,都要有锲而不舍的推进之精神,边疆教育“为一不断改进与推进之过程,不能改进,即无从推进,不能创业,即无以守成”。[4]83边疆教育不能推进,则边疆无能实现现代化,所谓边疆的现代化,就是“对于边疆文化,因势利导,使之与中原文化混合为一,完成一个中华民族文化,造成一个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国家”。[5]11边疆教育对边疆之发展,整个中国之现代化都意义重大,必须努力推进其发展,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所义不容辞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一影.泛论边疆夷族青年的教育与训谏[G]//马大正.民国边政史料汇编:第1册.北京:国家图书馆,2009.
[2]行政院新闻局.边疆教育[M].行政院新闻局印行,1947.
[3]胡耐安.将何以开展边疆教育[G]//马大正.民国边政史料汇编:第1册.北京:国家图书馆,2009.
[4]曹树勋.战后中国的边疆教育[J].教育杂志,1947(2).
[5]吴文藻.边政学发凡[G]//马大正.民国边政史料汇编:第1册.北京:国家图书馆,2009.
[6]吴泽霖.边疆的社会建设[G]//马大正.民国边政史料汇编:第2册.北京:国家图书馆,2009.
[7]郑鹤声.我国边疆教育之计划与实施(上)[J].教育杂志,1936(5).
[8]边民教育计划大纲[G]//张羽新,张双志.民国藏事史料汇编:第6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9]余书麟.战后外国边疆教育建设之途径[J].教育杂志,1947(2).
[10]曾紫绶.边疆教育问题之研究[J].教育杂志,1936(3).
[11]中央研究院档案.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抄转李根源建议加强边疆文化研究机关代电及中央研究院办理情形呈(1941年11月24日)[G]//张羽新,张双志.民国藏事史料汇编:第7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12]郭秀敏.边地问题的重要性[Z].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080,卷号10710.
[13]刘恩兰.四川西北行琐记[Z].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080,卷号10710.
[14]王均衡.四川西北区之地理与人文[G]//马大正.民国边政史料汇编:第5册.北京:国家图书馆,2009.
[15]教育部边疆教育司.边疆教育概况续编[M].教育部边疆教育司,1947.
[16]曹树勋.边疆教育新论[M].南京:正中书局,1945.
[17]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教育部边地教育特约通讯员简则[G]//张羽新,张双志.民国藏事史料汇编:第7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18]郑鹤声.我国边疆教育之计划与实施(下)[J].教育杂志,1936(6).
[19]宗亮东.四川省边地推行国民教育问题[Z].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080,卷号10710.
[20]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关于推进边疆教育方案的决议案[G]//张羽新,张双志.民国藏事史料汇编:第6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1]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教育部公布边远区域劝学暂行办法[G]//张羽新,张双志.民国藏事史料汇编:第7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2]松潘概况.川康边政资料辑要(下)[G]//张羽新,张双志.民国藏事史料汇编:第30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3]吴 鼎.边疆教育之现状及今后推进方法[G]//马大正.民国边政史料汇编:第1册.北京:国家图书馆,2009.
[24]欧元怀.边疆教育之今后[G]//马大正.民国边政史料汇编:第1册.北京:国家图书馆,2009.
[25]汪洪亮.1940年代川西羌族地区的教会教育——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为例[J].抗日战争研究,2010(3):10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