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代俊,杨容浩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高等院校普通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探讨
余代俊,杨容浩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 要:本文从高等学校各类实验室的不同功能以及在服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别入手,重点分析了校级专业实验室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不具备科研功能的普通专业实验室进行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教学科研
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高等院校实验室兼具教学和科研双重功能,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都毫无例外地根据自身的定位和专业实力建有不同层次的各类实验室[1-3]。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既涉及专业和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又涉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并与学校教学资源的整体配置布局密切相关。明确高校各类实验室的功能定位,有区别分层次地进行实验室建设及运行管理的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为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优质服务。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实验室为例,重点对不具备科研功能、仅为教学实验提供仪器设备及场所、仅具房屋空间意义的普通专业实验室的建设问题作一探讨。
建立在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可分为三大类:国家级实验室、省部级的各类重点实验室、院校级的公共基础课实验室和各类专业实验室。各类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不同,建设经费投入渠道和力度各异,实验室人员的层次素质与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均有差别(见表1)。
国家级实验室又分为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由国家直接投巨资建立,代表国家最高水平,按国际一流标准建立,基本包括本学科领域所有研究方向,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是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国家评定的在本学科领域的高水平科研实体。国家级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表1 高校实验室分类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是由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省市地方政府在高等院校建立的,是国家及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基础研究和产业研发的桥梁,是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在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促进区域产业及社会经济发展,培育国家级科研基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级实验室和省部级实验室均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拥有先进实用的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仪器设备统一管理,高效运转和开放共享。实验室人员由固定研究人员、流动人员以及研究生组成。固定人员包括若干优秀的学术带头人、高素质研究骨干、高水平技术人员和精干的管理人员,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实验室主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科学研究,兼具研究生培养。为了保证实验室拥有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运行态势,主管部门需要定期对实验室进行评估和检查,包括对研究工作的方向、科学成果的价值、研究人员的素质和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的全面评估。
为满足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生产的需要,学校还建立有各种公共基础课实验室、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和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主要服务于本科教学。
高校公共基础课实验室一般有公共语言实验室、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等;专业基础课实验室一般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校级专业实验室是学校为各本科专业进行与专业领域内容相关的实习而建立的,如测绘工程专业实验室、地质学实验室等,可以供学生做专业实验及一些综合性的设计和验证性实验,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实验室。校级实验室由学校统一规划和经费投入,各学院或专业负责建设,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管理与运行又有所差别。
高校的校级专业实验室最初大多从属于教研室(教学系),与教研室一体,是开展专业教学的组成部分。曾几何时,经过改革重组,基本与教学分离,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专业实验室或实训中心。重组的本意是集中相近学科的各种资源,发挥规模效益,规范实验环节,甚至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开,教学老师负责理论课教学,实验室(实训中心)专职教师负责实验课教学,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但也存在老问题没解决的情况下又产生的新问题,使教学运行产生障碍,教学质量不升反降。目前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实验室定位不准,责权不清,运行不畅
如果专业实验室属于学校的名气专业,一般实验室规模就较大,实验室负责人的学术水平也高,其学术眼光基本能看清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其主张的实验设备、新实验方法能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同步;其下的实验室教师也具相当水平,能独立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其功能基本与省部级实验室类似而为名副其实的大型校级专业实验室。
但有些专业实验室因为规模不大,人数不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日常工作主要就是负责管理仪器设备,负责实验课的开门关门以及发放实验仪器。这种实验室应该是房屋空间意义上的实验室,实验室就是存放仪器设备的房间,就是上实验课的场所,直接为教学提供仪器服务,不具有真正的科学研究能力,属于校级普通专业实验室。如我校测绘工程实验室就存在人员不多,而仪器数量多、种类多,使用实验室的教学班级多,实验室常年的主要工作就是发放测量仪器。由于人员能力问题,连仪器的基本维护都难以实施,更谈不上开展科研活动,因为没有开展科研的能力和动力,在没有实验课时,实验人员也没有坐班的要求和约束,业务水平也少有提高。本来实验室人员使用仪器的熟练程度应该高于授课教师,但现实情况则恰恰相反。因此,若在管理与运行上与其他大型实验室同样对待,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实验室建设思想不适应行业的发展,可能与专业进步不合拍,主张的仪器设备与专业进展不同步,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协调配合上可能无法形成共识,甚至造成难以规划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或者协调实施困难,形成实验室级别高权力大责任小、服务不能到位、管理重叠等混乱局面。
2.带着“教辅”的帽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校级专业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科研活动、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4-5],对于提高办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专业实验室人员应该由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实验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等组成。
但长期以来,许多高校虽然口头上注重实验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却不重视实验队伍的建设,对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往往认识不够,对实验技术人才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和实验技术队伍发展所面临的危机认识淡薄,认为实验技术人员从事的是简单的教辅工作,在制订政策时,往往重点考虑学科师资队伍建设而忽视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投入。一方面,实验技术队伍因其从属、辅助的性质而往往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有水平的教师不愿进入实验室工作;另一方面,实验室工作又被许多人认为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工种”,要进入实验室无所谓什么门槛。学校常将不好安排工作的人员放在实验室,由此导致实验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甚至不是专业人士,专业技能单一,只能做一些实验准备、简单仪器设备维护等专业要求不高的工作。在普通专业实验室情况则更为严重,有些仪器设备因现代尖端,实验人员往往不能很好掌握其使用方法,熟练程度甚至赶不上研究生的水平,因此,这类实验室很难由仪器的操作使用优势而承担科研和创新性的实验教学任务,也谈不上用专业技术服务社会了,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水平,使之长期得不到发展,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3.激励机制缺失,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低下
国家级实验室和省部级实验室的固定研究人员都是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主攻科研,培训进修机会也多。而校级专业实验室教师一直被认为是“教辅”人员,高校在实验教学人员的培养和管理上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激励机制和科学的管理,实验教师在职位、津贴、职称和进修机会等方面都相对低于教学科研教师和行政人员,由此导致实验队伍不稳定,队伍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员不愿进,低学历人员工作无激情,责任心不强。如作为普通专业实验室的测绘工程实验室更是缺乏基础好、有测绘生产实践经验、受过专业培训并能够胜任和熟练操作高精尖仪器的实验师,缺少实验新技术与仪器设备功能开发的能人,导致仪器设备维修不及时,维护不到位,完好率低,设备利用率低,仪器新功能开发更是无从谈起。由此也增加了实验室的运行成本和时间成本,相关负责人也顾虑购置新仪器后的使用效率问题,因此严重影响教学实践项目的正常开展和实验室的规划发展。
影响实验室工作和发展所涉及的问题虽然远远不止这些,但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仅就这种实验室管理体制及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改变,需要兼顾长远和眼前来考虑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问题。
1.改革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机制
实验室管理机制决定了实验室效能的发挥。对于长期无法形成科研能力的普通专业实验室应降低管理级别,业务从属于相关院系(专业)。院系(专业)应主动以专业教师带动实验室人员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同时安排研究生长期固定轮流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工作,辅助教师开展本科生的实验课,由此才能不断提升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水平和规模。实验室要配备高水平的教师专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价值,让冰冷的实验室充满人气与活力。可以设定发表论文与申报专利的数量、争取的科研项目、仪器维护占用经费的比例等考核指标[6],当实验室数年均达到考核标准,教学科研功能基本完善后再行升级,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运行的专业实验室。
2.实验教学队伍管理创新
校级普通专业实验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实验人员待遇偏低等现实情况[7],导致了实验室仪器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低等老大难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制订相应政策,鼓励教师进入实验室工作。比如可安排对某仪器设备使用有兴趣和特长专攻的教师专职负责仪器的教学科研使用以及维护与开发工作,作为鼓励,该教师则有优先或无偿使用该仪器的资格,以此调动激发教师参与实验室工作和建设的积极性。实践证明,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若没有专业教师的参与,实验室将永远是个没有人气与活力的空壳,也不利于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由此,要大力推行“兼职与专职相结合,自愿与聘任相结合”的原则组成实验室人员队伍,改善实验室人员的组成结构。
吸纳实验室人员参与“教改”和“质量工程”项目,为实验技术人员创造更多的业务培训、对外交流的机会,并制订相应的考核标准。对外交流和业务培训可以不断开阔视野,跟踪专业仪器设备的新进展,了解新的实验方法与技术,对胜任岗位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地位与待遇应与教师相同。由此必须改善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在职业发展、福利待遇、职称评定及价值归位上的差异,真正认识实验室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平等对待授课教师和实验室教师,这就不愁实验室没有高学历、高职称的能人加入其中,这也是摆在高校管理层的一个重大课题。
3.力促实验室运行效率的提高
专业实验室理应是开放型实验室,开放的目的就是实现资源共享,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8],做到仪器设备“物尽其用,宁愿用坏,不能放坏”。如现在的测绘工程实验室设备很多都是电子类仪器,电子仪器结构复杂、难修、报废年限短,一般实验室人员大多无法胜任维护重任,实验室则从减少维修费、减免维护责任等考虑而缺乏提高仪器使用率的积极性,想方设法从时间到空间减少仪器外借,这就违背了购置仪器的初衷,使国有资产的投入产出效益下降,严重背离建立实验室的意义。
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实验人员的额外工作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高校实验室开放包括对校内开放和社会开放,对校内开放是义不容辞的工作,对社会开放就是通过实验室资源的对外有偿服务,提高实验室自身的经济效益,从而解决实验室设备维护经费不足、实验室开放值班人员的补助等问题。如果能制订合理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有偿使用办法,既能充分发挥仪器使用功能,又能解决部分经费及社会需求问题,还能锻炼培养实验室人员参与市场竞争,接触生产实际以及科研生产的能力,实验能力的提升又能较好地服务于教学实验活动,进而实现实验室运行的良性循环。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强对外合作力度,借助生产企业和仪器制造厂商的市场优势和产品推广意愿,开展新仪器长期免费试用、仪器住校推广、校企共建实验室等双赢策略来提升实验室的实力。目前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实验室就与厂商共建了校内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多种传感器的变形监测实验平台等,不仅用较低的代价为教学提供了最新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同时也增强了对外合作及提供社会服务的实力,由此也促成实验室人员钻研业务,授课教师争做实验室工作的良性循环。
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各项措施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只要是有利于教学科研活动,能发挥实验室效能的改革创新,都应该积极推进与尝试。
各种不同类型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与运行应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特别是校级专业实验室,更应结合教学科研的服务对象及实验室的科研能力及人员结构等因素实行差异化管理,对不具备科研能力,仅能提供实验设备和实验场所的普通专业实验室应先划归有关院系(专业)进行建设,待达标后再升格独立运行,达标措施主要从实验教学人员的组成、专业素质与服务意识、实验设备的利用水平、仪器开发维护水平以及开展科研生产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只有平等对待实验教学人员和理论教学教师,实现两类人员的最小差异化,普通专业实验室才有可能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实验室。
参考文献:
[1] 陈浪城.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28-30.
[2] 麻明友,杜建林,肖桌炳,等.教学型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6,(3):94-96,99.
[3] 高明松.研究型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7):122-123,127.
[4] 赵明富,陈渝光, 陈旭川,等.多层次结构实验室建设模式探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 (2):112-115.
[5] 陈春艳,张有福,孙会忠,等.浅析教学型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136-137.
[6] 惠记庄,张雷,孙德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评价指标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11-14.
[7] 脱慧.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48-150.
[8] 储伟光,谭丹,赖兴运.高校实验室与大型仪器设备开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质教育,2003,(2):61-6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372 (2013)04-0026-04
收稿日期:2013-07-13;修回日期:2013-08-22。
作者简介:余代俊,男,副教授,长期从事测绘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Discussion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Specialized Laboratory in University
YU Dai-jun, YANG Rong-hao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various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studying and personnel training, the main status in quo and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of specialized laboratories were analyzed emphatically. Som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about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specialized laboratory without the function of scientif i c studying were proposed.
Key words: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 teaching and 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