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琳
(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珲春133300)
企业财务成本内部控制绝对不仅仅是单纯的压缩成本费用,它需要与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经营方向、经营模式等有效结合,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全面、清晰地掌握影响公司业绩的核心环节,全面了解企业的成本构架、赢利情况,从而把握正确的决策方向,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原有的内控制度难以覆盖所有的风险点,但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完善充实的新型内部控制制度,只能在原有制度基础上不断改进,给企业的发展留下风险隐患。同时,我国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直接限制了财务内部制度发挥作用。不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直接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失控,使得财务内部控制应有的功能丧失,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异化。
财务人员缺乏创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对财务管理的概念普遍都停留在资金分配、支出、使用上,影响企业的发展,不利于财务的成本控制,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最终造成当前财务成本控制被动的局面。
企业重视科研技术人才的培养,忽略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这影响了财务核心作用的发挥。财务人员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只能应付日常事务,没有闲余的空间去进行深层次管理问题的研究,最终就会对财务管理的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传统的信息管理体制下,信息的传递速度降低,而传递成本不断提高。由于信息传递手段滞后,使得内部控制的信息交流缺乏畅通的渠道,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无法实现全面、准确、快速传输信息的目标,难以共享相关内控信息。
企业的预算管理仅仅关注于生产经营阶段,强调生产成本的节约和控制,而缺乏全面预算观念,忽略了完整财务预算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由于没有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从而无法衡量预算完成情况和执行效果。
完善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是企业有效内部管理制度的核心。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处理好财务控制成本和控制效益之间的关系,使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权责分明、运转有序、规章健全。首先,要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为建立合理科学的内控制度提供组织保障,而合理的职责分工是企业完善组织结构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当处理一项经济业务时,应该由不同的部门以及相同部门的不同人员分工负责重要环节,相互监督,从而有效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其次,将日常会计处理程序和手段加以汇总、记录,设计出一整套有章可循的财务核算制度,建立有序运转的内控管理运行模式。最后,合理规划和设计财务控制的规章制度,明确奖惩,严格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
根据业务特点,按照上岗需要、精通业务和创造发展等不同阶段,拟定不同目标,采取短期集训、岗位练兵、外送代培等多种途径,实施分类训练,积极提高财务干部的业务技能和综合训练。突破现有财会工作的业务范畴,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更上一层楼。重要岗位人员实行定期轮岗制度,如会计岗位中的出纳、固定资产核算、债权债务核算、工资核算,收入、支出核算等岗位应当定期轮换。另外一方面还要提高企业财务成本控制水平,这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追求的目标,也是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作用的关键所在。企业的财务人员要提高诚信意识,不断夯实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高质量,要着重于建设成本控制体系,锁定企业成本控制目标,实施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既是法律赋予的职责,也是企业财产资源有效利用的需要,是提高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手段,既不能像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工作那样等着有关部门来指导,也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生搬硬套,而是要正确理解单位主管、会计部门负责人、一般会计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在单位中的关系,从而自觉制定和落实与本单位相适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要达到防范资金风险、按章操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等目标,它不仅应对会计领域实施控制,而且还应该渗透到其他内部控制中。
在企业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如果无法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到与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相关层面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那么企业内控制度的效果将无法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也难以顺利进行。因此,为了及时掌握企业营运状况,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效果,必须建立良好的信息收集与沟通系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应该积极引入信息技术管理,在全面、及时地收集到准确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信息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在建立高质量企业信息系统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分析能力,为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保证。
此外,要建立审计机构和人员的激励机制,使审计人员责、权、利相结合,从而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财务内部控制衡量标准,将内控制度的自我评价制度化,使企业内控制度的检查有章可循,减少主观性和随意性。设立具有相对独立权限的机构来负责财务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评价各级管理部门是否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并提出奖惩意见,完善和健全相关制度,纠正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失效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迫切需要企业早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也就是说要打破传统的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跟上现代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作为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地更新管理观念、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随时掌握新的市场经济信息和财务管理发展新趋势,以此来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策略,以便更好地、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为企业的市场经济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1] 吴元东.浅谈中等职业院校的财务成本控制[J].商业会计,2009,(03):49—50.
[2] 叶虹.浅议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J].财会新空,2005,(04):58.
[3] 汤颖红.新《企业财务通则》中的成本控制问题解读[J].今日南国,2008,(02):130—131.
[4] 党青霞.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会通讯,2006,(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