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班,黑龙江大庆163000)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科学事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制造业是国家发展中重要的产业,机械专业是一些机械产品和装备的制造的基础,所以学好机械专业非常重要。同时,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的认知、判断、学习、想象和实践等能力相互配合的综合体现,是大学生制造机械必不可少的能力。所以研究大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创新能力主要由创新思想、机械制造基础和实践能力共同组成。在发挥机械创新能力的时候,一方面要对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机械设备的相关性能进行创新性改善;另一方面要进行新产品的研发。
我国长久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使很多大学生一直在循规蹈矩的学习知识,在创新思维的开发等方面还欠缺培养,所以他们的创新意识很薄弱,机械创新能力比较低。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缺点:
第一,缺乏创新思维。创新需要多种思维的综合,尤其是发散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现在我国很多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的时候往往只注重死记硬背,造成大学生不能彻底理解所学知识,对一些机械结构的认识也存在不足。学生对抽象事物的想象力不够,缺乏创新精神。
第二,没有扎实的创新技能。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学习,知识没有被扎实地记在脑袋里,所以当有些学生有了设计灵感的时候,却被自己储备不够的专业机械知识所挡,无法进行机械制造。而有的学生虽然有了扎实的机械技术知识,但是由于实践能力不够,无法将自己的创新思想进行实际应用。
第三,缺乏创新氛围与创新积极性。很多学生虽然知道自己缺乏创新精神,但是在学校时不懂得如何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部分学校对创新能力的重视还不够,没有举办一些创新设计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创新氛围。
我国各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设计能力,所以培养大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是各高校现阶段的主要教学研究任务。
教育体系的改革不仅在于教育观念的转变,还包括高质量教育队伍的培养。要转变教育观念中那些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学校要培养有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教师,使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渗透创新教育观念,将创新设计理念贯通于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教学和大学生实习是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通过实践,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只有在培养好这些能力以后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不能让大学生仅限于内部的实践地点,还应该和更多的机械制造厂家或是公司建立良好的关系,带学生利用机械制造厂家提供的条件来学习和掌握实践技能。另外学校应该多建立或者开放机械制造实验室,使学生在具备创新灵感的同时还能有地方进行实践与创新。
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定期举行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会,出版大学生论文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或者由学校安排相关课程,由老师带领学生去参观科技展览会、博物馆或是机械制造工厂等地方,让学生充分接触到机械创新设计作品,并了解设计师的思想与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激发创新的灵感,提高创新的兴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参加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是全国四大赛事之一。它可以促进学科和产业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发展。而且在比赛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国家各大高校重点研究讨论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有很多方法,各高校必须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并通过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等方式,才能使学生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我们应该担负起提高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重任,为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国家更好地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帅玉妹.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J].中国西部科技,2009,(8):59—61.
[2]王胜曼,张建华,陈占伟.关于培养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