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与班级心理委员合作关系研究

2013-04-11 18:58
黑龙江科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团体委员

牛 黎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兰州730020)

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着眼点。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与学生之间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及时等问题,造成了潜藏在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和调节,从而在学生中间埋下了诸多心理危机和隐患。因此,很多高校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几乎都建设了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并定期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根据调查及访谈结果显示,班级心理委员普遍反映培训时心情很激动,但回去以后却一动不动,从整体来看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成效难以显现。本研究主要从实践层面对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与班级心理委员合作关系提出对策建议,力求形成一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运行良好的心理自助和互助机制。

1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现状

由于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确立时间不长,在实际工作中也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造成了班级心理委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班级心理委员对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常常感觉到与其他班干部不一样。二是班级心理委员对工作内容的认识不够清晰。虽然经过专业的培训,但班级心理委员感觉回归到日常工作以后,仍然无从下手。三是班级心理委员在选拔、培训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没有严格的选拔流程,造成班级心理委员素质良莠不齐;培训内容过于表面或者过于专业,对于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培训课程不够系统化,培训时间过短,班级心理委员难以形成完整的心理学理念;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和考核机制,无法调动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1]。

2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现状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显示,大部分的班级心理委员反映在日常工作中,要么不知道干什么,要么不知道怎么干,究其原因,一是目前各个高校没有积累太多的工作经验可以参考与借鉴,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只能在摸索中前进;二是很多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缺乏人力、物力以及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导致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得不到支持;三是培训课程质量不过关。一些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不能潜心研究开发班级心理委员培训课程,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及学科背景,不考虑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性质及角色定位,往往不加选择地将心理学多项课程进行填鸭式培训教学,班级心理委员感到短时间掌握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难以消化与应用,往往出现畏难情绪,挫伤了工作积极性[2]。此外,一些高校或者班级随意更换班级心理委员,导致班级心理委员在工作中出现衔接不良问题。

3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与班级心理委员合作策略

3.1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要根据学校及学生情况开发个性化的培训课程

根据调查,大约有80%的学生当选班级心理委员是因为对心理学抱有浓厚的兴趣,然而他们本身却非常缺乏心理学的基本素养,且知识层次以及接受能力存在差异,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应根据不同情况开发相应课程以适应学生的需求。例如,重点大学的学生因基础知识牢固、学习能力突出,可以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讲授一些相对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及理论;而针对普通大学的学生应偏向于讲授一些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便于他们理解及开展日常工作,那么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恰当的发挥出来。

根据班级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及工作职责,培训内容总体上应把握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要通过业务培训不断地向班级心理委员强调和解释其工作定位、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原则。要让班级心理委员明确他们的工作重点并不在于个别的心理咨询或辅导,而在于推进班级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发展性的心理需求为主,班级心理委员应相对淡化心理咨询功能,而突出针对团体心理的知识宣讲与普及、氛围营造、信息获取等功能,这样不但降低其犯专业过失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和成效性[3]。

其次,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应向班级心理委员普及心理学基本知识,比如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方法;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培训使得班级心理委员获得基本的心理学素养,有利于做好心理知识的宣讲和普及工作。

最后,通过选取大学生典型心理个案以及播放心理影片的形式,向班级心理委员分析性格与气质、挫折与自信、人际交往与人才成长、学习与能力发展、情绪情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大学生所遇到的心理困扰,传授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保健方法,更包括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的方法,在班级心理委员自身获得心理成长的同时尽量去帮助周围同学解决心理困惑。

3.2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对辅导员开展团体心理咨询培训

心理咨询按参加咨询人员多少,可分为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咨询。两者的目的都是帮助当事人维护心理健康,克服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迈向自我实现。但在帮助那些有着相似心理困扰的群体时,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式[4]。团体心理咨询与个体心理咨询最大的区别在于求询者对自己问题的认识、解决是在团体中通过成员间的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优点:

A.团体咨询感染力强,影响广泛。这是因为群体的互动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自主性的激发,也就是团体动力的形成。在团体中,团体动力对于团体目标的实现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团体成员也是靠着动力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B.团体咨询效率高,省时省力。相对于个体一次只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团体在解决问题方面,时间和精力是很有效率的。并且,团体中的复杂性,也会给团体成员其他的收获。

C.团体咨询效果容易巩固。Gerald Corey指出:“团体咨询的基本原理是它提供了一种生活经验,参加者能将之应用于日常与他人的互动中”,也就是说,团体咨询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增强了实践作用,也拉近了咨询与生活的距离,使得咨询较易出现成果而成果也较易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由于咨询人员、咨询时间、咨询地点的限制,往往只能对个别学生的某些问题进行咨询,几乎很少能够根据相似的心理问题而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团体心理咨询。而团体心理咨询在班级内却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可以使班级成员加深了解,消除冷漠感,建立更亲密的协作关系;可以通过讨论式的团体活动,使学生共同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自觉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开展家长、学生、教师三结合的团体咨询,使他们面对面地交流,更有利于问题的消除[5]。

辅导员具备开展团体心理咨询得天独厚的优势。辅导员一般都受过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的训练,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辅导员在接受学生的咨询时,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其在班级中的人际关系状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做出客观而全面的分析,使团体心理咨询更具针对性、更有效果。在此基础上,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咨询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专门训练,完全有可能使他们具备一名兼职心理咨询老师的条件。事实上,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不少辅导员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使用一些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巧,并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通过培训可以使辅导员将这些经验加以总结、概括、提炼和升华,从而使他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去开展团体心理咨询工作,从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教育互补优势,使心理咨询在学校教育中能够更全面地发挥作用。

在团体心理咨询中,因为班级中大多数学生都是人格正常、心理健康的学生,所以班主任主要进行的是发展性咨询,重在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对学生在学习、适应、升学、就业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挥现有的各种能力,挖掘自身潜力,促进自我实现。

3.3 班级心理委员配合辅导员定期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需要班级心理委员的实践与组织,更需要班级心理委员利用班委会发挥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理念以及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够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了心理委员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心理健康知识信息的接受者才能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中受益,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6]。

实践中,大部分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以心理班会的形式开展,顾名思义就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班会课。心理班会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意识,运用团体辅导、角色扮演、心理剧、心理活动体验等方法,根据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而选择主题,也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现阶段的情况随时变更活动目标。通过活泼有趣的活动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排解心理困惑,获得心灵感悟,更加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促进班级的长足发展[7]。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辅导员把班会当成了辅导员的演讲会,或是当成了对违犯纪律学生的声讨会、批评会,学生成了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根本没达到开班会的目的。班会课应唤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寓教于乐,快乐自己的同时也得到教育!

[1]蒋善,徐震虹,施玉琴.高校班级心理委员角色定位问题的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1,(12):153—159.

[2]林海,刘莉湘君.对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功能定位的思考[J].百色学院学报,2009,(8):109—112.

[3]詹启生.心理委员工作手册[K].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4]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26—227.

[5]李虹.压力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汪满昌.班级心理咨询刍议[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254—257.

[7]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团体委员
图片报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委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