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哈尔滨150080)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坚持以青年为中心,尊重青年的独立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意识,引导和完善青年人性的发展,注重发挥自我价值。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知识水平大幅提高。受教育者需要在接受知识时具备很强的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除此之外,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向善的,所有的社会活动的动力来源于自身的内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关心青年的内在特点和需求,进而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坚持做好“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的大事。
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渗透,部分青年存在政治信仰缺失,道德信念模糊的问题,对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不能正确认识,有些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丧失信心,遇到挫折和困难不能积极应对。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和完善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青年人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他们面临的现实压力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上,还应当与解决青年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有实践价值。
以往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形式存在单方强制灌输情形,缺乏民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往往只注重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重教化、轻关怀;重言教、轻身教;重主体、轻客体;重理性、轻感性;重集体、轻个人;重科学、轻人文;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这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严重影响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成为一种道德说教,而应该是一种人文关怀;不是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假话、大话、空话,而是和青年在生活中审思人生、交流思想、求索真理的一种引导性的探寻。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努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各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各级政府要严格依法治国,对各种扰乱社会的行为加以惩治,这样才能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青年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的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积极引导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创新发展。
人文关怀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尊重人的自身需求和发展,关注个性差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全面发展。青年常常出现某些认识偏差,这时候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人性化的指导,耐心地疏通,积极地引导,让青年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思想上的自我教育。
除充分运用好报刊、电视、广播、宣传栏、演讲等这些传统形式外,也要考虑时代发展的新产物、新载体,要积极运用手机短信、网站(页)、BBS、博客等新兴工具,进一步扩充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新载体便于建立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平台。
在建设以人为本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要把社会、学校、家庭的有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要将一些消极的思想强加给他们,要多激励,多赞扬,注意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对待教育工作既不要悲观失望也不要急于求成,要积极引导,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全面改进并发展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1]谢晓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10):22.
[2]王兴家.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7):54—56.
[3]张慧荣.新形势下对有识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2007,(10):27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