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君 魏林凤
(解放军第251医院核医学科 河北省张家口 075000)
婴幼儿皮肤血管瘤为一种先天性的皮肤发育异常,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该病好发于软组织,全身各部位可见,以头颈部较为多见[1]。部分患儿随着年龄增长可自行消退,但部分患儿血管瘤则随着年龄增长呈持续发展,逐渐增大,甚至引起畸形并影响生理功能,给患儿以后的生活带来影响,故发现早期应妥善进行处理。血管瘤生长于会阴部的患儿较少见,由于特殊部位,如护理不周或快速持续发展,可发生溃疡、出血、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2],因此,对于此类血管瘤,需要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放射性核素32P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特点是无痛苦,不留瘢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疗效确切,是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3]。2012年6月我科收治了2例会阴部血管瘤患儿,采用32P敷贴治疗,现报告如下。
病例1 患儿男,3个月。患儿出生后15 d,家长发现患儿肛门右侧血管瘤来我科就诊。病灶原来呈黄豆粒大小,后发现血管瘤增长明显。查体:病灶面积2.5 cm×3.0 cm,呈典型草莓状。
病例2 患儿女,70 d。左侧外阴部血管瘤来诊。患儿出生后20 d,家长发现黄豆粒大小血管瘤,并逐渐长大。查体:左侧大阴唇近尿道口部面积2.0 cm×3.0 cm血管瘤,典型草莓状。
1.2.132P敷贴器制作
将同位素32P溶液(北京原子高科同位素公司提供)均匀滴加于滤纸上,自然干燥后,放入同等大小的塑料薄膜袋中。
1.2.2 敷贴治疗
在患儿熟睡时,充分暴露病灶部位,根据瘤体大小和形状,将敷贴器紧贴于皮肤血管瘤部位。瘤体周围正常皮肤用胶皮遮挡,并用医用胶布固定,防止敷贴治疗时位置移动。
照射剂量 以吸收剂量戈瑞(Gy)为计量单位,一次剂量为5~7 GY。根据吸收剂量计算出贴敷时间嘱患儿家长3个月后进行复查。
1.2.3 治疗后护理指导
放射性敷贴治疗结束后,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指导。治疗结束后2∼3 d可出现治疗局部皮肤颜色加深,局部发热,刺痛或蚁行感,几天后减轻。治疗结束后1∼3个月可出现薄片状脱屑,血管瘤颜色变淡,即干性皮炎。由于病灶部位的特殊性,医师需嘱咐家长精心护理患儿病灶部位,患儿大小便需及时清洁,保持局部干燥,可以在患部涂少许医用凡士林油,防止尿渍污染,受照局部减少磨擦,保持皮肤卫生;精心护理患儿,严防患处被搔抓,避免损伤;如患处有红肿、破损时应及时就医。
治疗后3个月复查:2例患儿血管瘤均停止生长,面积缩小1/2以上,病灶明显苍白或扁平,局部尚存少量痕迹,病变周围部位有少量点状或蜘蛛网状血管扩张,无湿性皮炎。
皮肤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临床上分为4型: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4]。由于草莓状血管瘤多居于皮内,主要为明显增生的内皮细胞构成,对射线敏感,所以治疗效果最好。放射性核素32P半衰期为14.3 d,衰变过程中能释放纯β射线,平均能量为0.695 Mev,最大能量为1.71 Mev,组织内平均射程为3~4 mm。其治疗血管瘤的作用机制为:通过近距离敷贴对瘤体局部进行照射产生电离辐射,可以抑制或破坏增生的血管内皮,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变性肿胀,继而发生萎缩、炎性改变及坏死,并在局部形成血栓,使瘤体血管闭合、纤维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5]。Rahbar的研究也证实[6]:使用低剂量率的32P近距离连续照射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有较佳的临床疗效。
笔者的治疗经验是,生长于会阴黏膜部的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由于皮肤黏膜比较娇嫩,治疗一定要在规定治疗剂量上适当减少照射剂量,一次剂量为5~7 Gy,严禁出现湿性皮炎,保持患部皮肤干燥清洁,预防皮肤的破溃感染,一般1~2个疗程即可治愈。从我们的治疗工作中体会出,放射性核素32P敷贴治疗小儿会阴部血管瘤效果良好,副作用轻微,与多数文献报道相符。且发现相对于1岁以上的患儿,本疗法对1岁以下的患儿疗效更佳,提示早期对会阴黏膜部皮肤血管瘤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1] 李少林, 王荣福. 核医学[M]. 7版. 2008: 283-285.
[2] 汪晓庆. 血管瘤形成与退化机制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医学,2012, 18(17): 28-29.
[3] 张奇亮. 敷贴治疗核医学[M]. 山东: 济南出版社, 2004:37, 101-102.
[4] 孙建民, 刘延茹, 顾海霞.90Sr治疗婴幼儿毛细血管瘤145例临床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 2012, 19(9): 968-969.
[5] 魏敬军, 王育敏, 王嘉军, 等.32P治疗体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3, 36(12): 685-686.
[6] Rahbar R, Nicollas, R, Roger, G, et al. The b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subglottic hemangioma: past, present, future[J]. Laryngoscope, 2004, 114(11): 1880-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