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 琦
关于城市建设转型的思考
文/赵 琦
赵 琦,长春市城市科学研究所
随着交通问题、住房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水电气热保障问题的日益突出,转型,特别是城市建设转型,已经成了城市建设领域的热点问题。因此,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城市建设转型问题进行了浅尝辄止的研究,得出如下几点粗浅的认识,希望对当政者有所启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这是城市建设现代化意识萌发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的城市建设只是在现代化意识萌发之中的一种探索,对现代建筑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还缺乏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只能算是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序曲。
第二阶段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上个世纪末,这是城市建设现代化自觉性勃发阶段。这一阶段我国追求城市建设现代化的热情很高,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经验,呈现出了举国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设高潮兴起的良好局面。但是,尽管该阶段新建筑数量较多,但普遍质量不高、缺乏特色、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还在旧城改造运动中使部分建筑文化遗产遭到破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
第三阶段是从本世纪初到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这是城市建设现代化提高深化阶段。这一阶段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城市功能大幅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这个阶段,通过大量实践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对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建设现代化,如何正确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有了更冷静、更深入的认识,更增强了人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与建筑的信心。
第四阶段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来,城市建设现代化进入了健康理性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城市建设向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逐步走上更加健康、理性、成熟的发展轨道。这就需要我们以创新精神构建中国城市建设的新思维、新理论,克服盲目躁动的情绪,深刻反思、总结前三个阶段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学习先进理念,按客观规律推动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与各发达国家城市之间的差距正日趋集中地反映在生态环境的优劣上,城市建设生态化转型已是21世纪人类活动的主旋律。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力弱,城市病严重,城市建设问题和矛盾突出,已经成为今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些问题,科学的建设城市,城市建设转型势在必行。下面仅就建设生态城市、森林城市要抓好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新型城镇化等四方面工作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在城市规划上,向生态城市转变
所谓生态城市,就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显著位置,使全国上下掀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大讨论,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是大势所趋。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今后城市规划要向生态城市转变,笔者认为,应当更加注重以下几点:
1、更加注重土地利用效率
城市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难免会出现盲目追求扩大城市规模,大量占用土地,城乡结合部圈地严重,政府靠卖地招商引资等问题,有些城市甚至已经达到无地可卖的地步。这些都是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要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投资强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建设用地要优先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廉租房、保障房、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房用地;其次满足高产出、高效益、产业链长的高端项目建设;对那些占地面积大、产值低的项目要严格控制,对那些闲置土地坐等升值的项目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收取20%的土地闲置费或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2、更加注重人居环境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离不开对环境舒适性、方便性的要求,对健康度的要求,以及居住环境的灵活性,满足人的文化需求。注重人居环境建设,要以不损害群众利益为底线,以切实解决群众眼前困难为基本要求,以时时处处为民着想为行动准则。未来的城市建设必须把“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人们对良好生活环境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3、更加注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有人说,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 21世纪则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所谓地下空间,指的是埋置于地表以下具有一定规模的天然的或人造的空间,或者说“在岩层或土层中天然形成或经人工开发形成的空间”。地下空间被认为是“与宇宙、海洋并列,为人类最后留下的新的开拓领域。”作为一种公认的、宝贵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甚至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作为一种国策来对待。我们必须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搞好现状普查,确立发展战略,抓紧制定城市地下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与城市防灾减灾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4、更加注重历史文化特征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城乡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特色,我们的建筑被西方技术支撑却缺少西方优秀建筑中的人文精神。没有文化底蕴做依托,任何城市规划和建设都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机。我们要使城市建设摆脱千城一面的窘境,就必须重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在历史长河中借鉴经验,通过继承、扬弃和创新,不断提高城市建筑的文化内涵。
5、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居环境的最高境界。一位建筑师曾经说过,一个成功的建筑是“意”和“境”的完美结合,随着人们对景观的要求逐步增加、对景观的理解逐步深化,人们更加注重建筑与景观在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艺术的基础上和谐地融为一体,而不再是孤立的个体。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上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建筑与景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二)在城市建设上,向绿色建筑转变
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快速上涨,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为了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恶化带来的威胁,节能减排、低碳、宜居、生态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为此,我们必须抓紧推行绿色建筑,完成城市建设向绿色建筑的转型,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
绿色建筑应当消耗最少的能源和资源,使建筑给环境和生态带来的影响最小,同时为居住者和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与良好的服务。这就需要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以绿色建筑为目标,大力推广应用低碳技术,使用低碳环保的新材料。如推广低能耗与环保型建材,积极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的砌筑技术,应用外墙保温的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采用先进的供热计量设备等。
2、大力推广资源循环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在资源利用方面,要推广可再生材料,用建筑垃圾制造新型墙体材料、再生骨料和预拌砂浆;积极利用雨水回收、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利用技术,节约用水,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新能源开发方面,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源热泵和生物质能,实现能源的永续利用。要通过提高资源产出率,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通过推行绿色消费等方式,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体系。
3、大力推广建筑产业化
现代建筑产业化的概念,不仅涵盖了住宅产业化,只要是符合工厂预制化生产、采用装配式技术施工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都属于现代建筑产业化的范畴。要大力推广建筑产业化,首先要组织建筑构件的专业化生产,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进行各种建筑构件、配件的工厂化生产。其次要抓好装配式施工,积极推广装配式施工新技术,不断改进施工工艺,积累施工经验,促进装配式施工的发展。第三要不断加强监管,加强生产和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第四要抓好绿色建筑试点工作,以示范工程带动和加快城市建设转型。
(三)在城市管理上,向智慧城市转变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模式)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微观装配实验室)、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截止到2012年2月底,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数量已经达到了154个,计划投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而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共有41个,其中副省级城市10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2012年12月5日,住建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这标志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进入正式实施阶段。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今后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加快机构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不是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必须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首先要尽快成立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机构,由市长牵头,与各副市长、有关部门领导共同组成领导小组;其次,要明确机构的职能,负责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研究、审定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协调有关重大事宜,决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再次,要在工信局或其他部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协调、工作推进、规划编制、项目审批、资金管理和监督验收等工作。
2、加大平台整合力度
目前,交警、公安、市容环卫、市政公用等许多部门都针对自身特点,建立了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这些信息平台的建立,对城市管理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一方面,信息平台的重复建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在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不能满足智慧城市对城市管理的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在全市层面整合各部门的信息平台,形成全市的综合平台(云计算中心)和若干个子平台,使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3、加大培训力度
智慧城市是一个新生事物,绝大多数同志对它的认识还很模糊,许多同志对智慧城市的认识还停留在数字城市阶段。这就迫切需要市里通过组织学术报告会、组织培训班学习等手段,扩大对智慧城市相关知识的宣传,让更多的同志对智慧城市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搞好智慧城市建设。
4、加大资金投入
要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平台、智慧社会管理平台、智慧政务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智慧安居服务、智慧教育文化服务、智慧服务应用、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智慧交通等多个平台,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设立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并将该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另外,还要积极争取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向国家争取一部分建设资金。
(四)在城乡建设上,向新型城镇化转变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笔者认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在城镇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二是途径多元化。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可能是同步的,二者相互促进;有的可能要超前,城镇化带动工业化。
三是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这样的城镇不但无法起到带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作用,甚至城镇本身也很快会被淘汰。
四是个性特征明。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要杜绝千城一面、百镇一面的现象,从历史和文化上去挖掘城与镇的个性特征。
五是城镇联动紧。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只有大中小城市辐射和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成为大中小城市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镇体系才能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六是城乡互补好。城镇化一定要体现城乡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全面拉动农村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转型的关键时期,重点搞好规划、建设、管理及城乡建设这四个重要方面的转型,将对今后的城市建设工作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为建设智慧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