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探析

2013-04-11 15:06操菊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适应性新生大学

操菊华

(武汉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生态研究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引发了学界对生态问题的高度关注。生态研究旨趣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从生态的本义出发,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借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用整体、系统、联系、共生、动态的思维去研究其他学科领域的现象,以拓展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提高工作实效。“就是将自然生态观抽象转化为哲学生态观,使原本属于生物学、生态学意域之中的实体性生态概念转变为思维观念层面的生态概念。”[1]本文借鉴生态的研究视角,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探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生态问题,并提出改进与优化的对策。

一、生态研究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意义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其成效直接关系到大学新生能否较快较好地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活动,有必要运用生态的视野,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子、各种变量有机整合起来,构建良性运作的生态系统,以切实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1.生态与生态系统

“生态学”一词最早由索瑞(H·D·Thoreau)于1858年提出,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第一个给生态学作出明确定义。“‘生态’的本义是构成某种生物的个体种群或某个群落的各种生态因子的总和及其相互关系。”[2]生态总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由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构成。

2.生态系统的特征

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四大特征:一是开放性。任何一个生态系统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始终保持与外部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二是依存性。生态系统内部各生态因子之间、内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作用、彼此依存的。三是层次性。一个生态系统可分解为不同的组成系统、不同的层次结构,如微观、中观、宏观等不同层次的系统,不同层次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四是动态性。生态系统始终处在量变与质变的发展过程中,既有进化,也有退化,遵循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

3.生态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关联

邱柏生教授最早把生态学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研究作出了探索。其研究思路是“借助生态学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及其提高有效性的社会关联因素”[3]。生态视野的引入犹如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创新和突破。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引入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加以创新。作为“大学新生的第一课”,新生适应性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经过心理调适而逐渐融入大学生活,为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自成体系,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资源、教育途径、教育载体等生态因子;另一方面,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子系统,受到高校育人思路、管理模式、办学资源、教风学风、校园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彼此间相互作用,共生共存。同时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又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思潮、经济发展、教育规划、就业形势等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状态、专业选择、生涯规划产生影响。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生态研究有助于以系统思维把握教育的全过程,走出单一、孤立、静止的教育观,建立起广阔的生态视域;有助于分析教育系统内各生态因子的互动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动态与平衡,实现分析范式的创新;有助于凸显教育的生态价值,促进新生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达到新生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在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生态问题,表现为微观系统中新生入学教育各生态因子的松散,中观系统中新生入学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离以及宏观系统中新生入学教育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节。

1.微观系统中新生入学教育各生态因子的松散

新生适应性教育就是教育引导新生由不适应状态转变为适应状态的教育过程,教育学生由外在于新的环境转变为认同并融入其中。归纳起来,大学新生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气候环境的不适应、饮食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以及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这四种不适应之间彼此影响,形成负面情绪的连锁反应。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表明,存在心理不适应的新生,往往有着多重不适应症候。

传统的新生适应性教育往往不把教育本身看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不去分析气候环境、饮食习惯、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生态因子之间的影响与作用,大多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导致教育效果的低效。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增强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实效性。

2.中观系统中新生入学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离

新生入学教育是以新生为对象而实施的教育引导活动。新生适应性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心理调适,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真正融入大学生活,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生适应性教育内容涉及大学生的党团知识教育、爱校荣校教育、校纪校规教育、校风学风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而基础的教育环节,与其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中观生态系统。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却人为地与其他教育活动分离了。一是教育内容比较局限,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校园生活与学习环境的适应,没有与整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二是教育主体比较单一,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是教育时间比较短促,没有充分渗透到大学新生的生活中。

3.宏观系统中新生入学教育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节

从宏观层面来看,新生适应性教育是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的教育环境密切相关。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生活关系的总和。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改变人。人的存在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

新生的个体特征与群体特性都是在社会大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社会的经济水平、教育发展、文化观念、心理状态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当前我国社会的文化背景中,思想观念多元、多变、多样,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与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互竞共存;在道德领域,道德状况的总体情况上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一致,但道德权威的式微和道德功能的弱化是不争的事实;在经济发展方面,社会分层加快,利益群体多元化,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进程发展,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就业方面,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困扰严重。所有这些因素都会潜在地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然而在实践中,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往往把新生作为孤立的个体进行教育,忽视了新生入学教育与“社会有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造成了宏观层面的生态危机。

三、生态视野下优化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对策

面对不同层面的生态问题,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需要“除了具有一种基于教育教学的微观研究思路之外,还需要一种基于普遍交往关系的宏观研究思路”[4],需要借鉴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生态的视野,运用系统思维,从联系、发展、共生、动态的视角去分析教育过程,把握各生态因子的互动与制约,整合教育力量、挖掘潜在资源、拓展教育途径,搭建立体网络,建构起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生态系统。

1.树立有机联系的生态观念

高校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以生态的视野重新分析和把握新生适应性教育,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不同层面去实施教育,分析各生态因子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一是分析内外部环境的联系,研究如何减少、规避不良影响,如何增强良性影响,如何创设良性影响因子,使之形成一个有序运行的生态链条。二是分析横向、纵向的生态链条,研究生态因子的发展与变迁,以动态思维建立“大思政”教育格局。“在生态环境或生态链中,起码存在着两种基本关系,一是纵向的前后承续生态关系,二是横向的周围牵制生态关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因素的破损或断裂,都会引起整个生态环链的危机。”[5]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时,要敢于打破人为设置的条条框框,把这一教育活动放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中,置于社会大的系统中,从整体上把握新生的种种不适应现象,分析背后的根源,把握生态因子的作用机制,形成高效运转的教育格局。李辉教授认为“针对学校教育和社会隔离的问题,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延伸的机制”,以“打通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通道”。[6]

2.构建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

确立生态的教育理念之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还需要构建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使教育理念具体落实到实践中。

其一,在教育内容上,以“识读大学”、“自主学习”、“心理适应”三大板块内容为主题,突出“适应与成长”,与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学风教育、生涯规划等有机对接。其二,在教育主体上,建立起以学生处为主体,教务处、组织部、招生与就业工作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各学院为主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在社会系统中,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党团组织、社区、家庭等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打造全员育人的教育大格局。其三,在教育过程中,分为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等四个时间节点,制定阶段性教育目标,引导新生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心理调适,科学规划大学生活。

3.营造动态平衡的生态环境

建立动态平衡的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生态主体之间良性互动的重要物质保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生态的评价环境。评价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效果要看其是否满足了新生的成长需要,是否促进了其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否联系了外部世界的客观现实,是否契合了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等。二是生态的技术环境。高校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除了运用传统的理论灌输手段外,还要采用生态的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技术、互动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内化认同,主动完成心理调适。三是生态的校园环境。高校要优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景观的人文意蕴,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品,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校园精神,以此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引导学生。

4.凸显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

生态内在地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价值指向,体现了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关注。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需要进一步凸显、强化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

一方面,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新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新生刚刚进校,面临着陌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状况与人际关系,其自身需求与外部环境之间是不和谐的,甚至是冲突性的矛盾。新生适应性教育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新生逐渐熟悉、了解、适应新的环境,融入新的环境,从而顺利开启四年的大学生活。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正好契合了新生的心理需求,是新生成长过程的内在需要,这充分体现了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价值。另一方面,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不能仅仅定位于满足新生入校之初、短期的成长需求,更要从长远的角度,以浓厚的人文情怀去关切、观照新生的根本诉求,把新生的成长成才放到大的社会系统中,把学生的过去表现、未来发展与当下的教育活动相结合,真正深入学生心灵,贴近学生实际,激发他们自我成长的动力,发挥他们自我教育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立足当前,主动调适,科学规划,成就未来。凸显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是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价值目标之所在。

[1][2][4]杨增岽.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相关问题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12(10):84,86,86.

[3]邱柏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兼论生态德育研究的方法论指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1(8):3-4.

[5]邱柏生.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28-32,44.

[6]李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教育视角反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16.

猜你喜欢
适应性新生大学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留白”是个大学问
重获新生 庇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