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柏, 朱秀琴
(1.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9)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因而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问题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们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国家认同进行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纵观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文献,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认同的含义和特征 关于“认同”的含义,学者们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了界定。第一,从词源学角度界定“认同”。“认同”一词译自“Identity”及其衍生词“Identification”,指“认同感”和“认同行为”。《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认同”的解释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新切;认可,赞同。”第二,从哲学角度界定“认同”,认为“认同”是指具有“归属感”或“身份感”。认同是一种辨识过程,其目的在于确立自己的“身份”,找到自己的“归属”。[1]第三,从社会学角度界定“认同”,认为认同主要描述一种特殊的集体现象,包含群体特性和群体意识两个层面。第四,从心理学角度界定“认同”。弗洛伊德将“认同”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后,经埃里克森(Erikson)的发展,认为“认同”实际上是关于“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2]“认同”是人类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某种深刻的、基础的、持久的或根本的东西,区别于“自我”表面的、偶然的、易变的内容和表征。[3]综上所述,认同首先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其次,认同是关于“我是谁”、“我们是谁”的回答,与不认同或斥异相对立,是一种归属感和身份感;再次,认同包含个体层面上的自我认同和社会层面上的社会认同,且自我认同是社会认同的基础,社会认同是自我认同的表现;最后,认同的客体是丰富的、复杂的,因而认同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地域认同,又有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等等。因此,我们在使用“认同”这一概念时需要做特别的说明,或者是从一般意义上讲,或者是从特殊意义上讲,以免窄化或泛化研究对象。
关于认同的特性,学术界也有一定的研究,如王成兵认为其中最为关键的特性有四个,即连续性、差异性、整合性、同一性。[4]陈茂荣则将其表述为主权性、政治性、领土性、阶级性、合法性、波动性。[5]
(2)国家认同的含义 国家认同,主要是民族成员对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归属感。关于国家认同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两种意见:第一,国家认同是国民认同,其主体是公民,其客体是民族国家共同体。如贺金瑞认为国家认同即国民认同[6],徐则平提出国家认同是指公民认同并效忠于民族国家。[7]还有学者将国家视为一种政治共同体,认为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国家的政治权力和权威的认同。[8]第二,国家认同是民族成员对国家共同体的归属感。认为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国族)利益的主体意识。[9]可见,已有研究在国家认同的界定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认同的客体即国家是民族共同体、文化共同体还是政治共同体,不同学者的指认存在差异。二是国家本身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国家认同也随着国家形态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现代民族国家认同不同于封建王朝国家认同,而且现代民族国家本身也是复杂多样的,已有的研究对其中的差异关注不够。
(3)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 首先,国家与民族的关系。国家与民族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一方面,国家与民族密切相关。民族国家首先出现于西欧,后向全球扩展,成为基本的国家形态。而民族国家就是建立在民族对国家认同基础上的主权国家,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的国家。[10]另一方面,国家与民族又有区别。“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不一定必须有共同语言,如多民族国家,而民族则必须有共同语言。”[11]一个国家可以包含不同的民族,同一个民族亦有可能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国家和民族的疆界有时是一致的,但更多的时候是不一致的。[12]其次,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两者关系论述较为全面的是张宝成发表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一文,他认为两者既有差异又存在一致性。他在该文中分别从认同的客体、认同的基础两方面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从民族、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角度说明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性;两者之间的一致性表现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互为前提,国家认同认可、保护民族认同,并借助民族认同中的血缘和文化传统因素来获得。[13]也有学者从产生的先后顺序和时代背景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国家认同是在国家构建过程中形成的,甚至是在国家形成之后才产生的,因而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是可以选择的。对于不同民族的人们来说,对于本民族的认同是与生俱来的,而对于国家的认同则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被强化,也可能被弱化,甚至产生背离。[14]钱雪梅则从认同的基本特性出发,考察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先后顺序、二者价值地位的高低、国家认同是否会削弱民族认同等问题。[15]韩震从发展的角度提出,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族群)认同的地位,即族群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16]
第一,从宏观层面讨论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有学者指出,建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有利于整合和凝聚各种力量,推动边疆地区科学发展;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增强国家软实力。[17]也有学者指出,全球化使民族国家的疆界淡化,超国家认同冲击国家认同;与此同时,国内次国家组织和团体的兴起也冲击着国家认同。因此,我们要加强国家认同建设。[18]第二,从微观层面讨论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如有研究者认为,新疆地区民族认同意识较强,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文化观以及西方霸权文化的渗透、侵蚀,以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进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使新疆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凸显。[19]陈达云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少数民族的发展的重要性凸显。[20]
(1)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 总体上,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意识,对国家具有较强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学者从对国家的认识、情感和责任、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相处、各民族大学生接受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具有明确的国家意识,积极认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己既是本民族的成员,更是中华民族的成员。[21]何峰从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分析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在逐渐增强。[22]与此同时,学者们也分析了大学生在国家认同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相对于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较弱。姚学丽对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认为自己承担的公民身份较差,而民族身份最好,且民族身份中存在情绪化的民族情感,这种民族情感可能导致狭隘民族主义,换言之,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强,而国家认同感弱。[23]何慧星等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认同的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国家观认同方面,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且汉族学生的国家观认同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观认同之间呈显著差异。[24]第二,大学生对国家的内涵缺乏理性认识。吕芳对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识较肤浅,其爱国主义情感更多指向原初性的情感联系、共同的历史文化以及原初的民族特征,而不是指向未来的公共文化、政治价值,即事实性认同多于建构性认同。[25]
(2)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的原因 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的原因,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些共识。第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意识形态渗透和颠覆的矛头对准我国,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其中,对我国大学生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输入资本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动摇其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历史认同。[26]第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尽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贫富差距拉大,削弱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分裂主义、民族极端主义等思潮蔓延,给大学生国家认同带来严重冲击。[27]第三,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效性欠佳,影响了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性未引起有关部门和高校的足够重视,且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一些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实效性不强,认同教育存在偏重课程体系、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不利于大学生形成较强的国家认同。[28]此外,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以国家认同教育为核心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有关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规定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29]第四,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但还不够成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不同程度上存在精神懈怠问题,这对于他们形成明确的国家认同意识是一种限制。另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也影响其国家认同,这一点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中表现突出。当然,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尚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不少学者在分析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对策,主要有:第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政治认同,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认同,通过历史教育强化历史认同,进而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实效性;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重视母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视历史教育。[30]第二,在尊重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强化国家认同。有学者提出应该通过构造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增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叠内容,以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31]郑晓云提出,要在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发展权益的基础上,强化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32]第三,政府要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努力建设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33]第四,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为主渠道,增强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身份感和国家认同感;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34]
总体而言,近年来学术界就大学生国家认同这一课题展开了探讨,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集中。由于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身份认同等密切相关,已有研究往往将国家认同与后者联系起来。国家认同问题涉及多方面内容,已有研究从民族学、政治学、教育学、传播学等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化该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毋庸讳言,已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对国家认同及其相关概念(如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历史认同、身份认同)进行追根溯源式考察得较少,从民族政治学、政治哲学视角对国家认同的基础和条件、重要性和必要性等问题进行学理分析得较少。对国家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研究者们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国家认同概念,因而在分析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时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其研究成果缺乏可比性。其次,社会调查方法的运用不够恰当,资料统计分析不够科学。如有的仅采用问卷调查法,未辅之以适当的访谈;在统计分析数据资料时,频数统计多,而相关性分析较少;原因分析未能建立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而往往诉诸理论层面的推演,导致现状部分和原因部分不协调,等等。最后,在探讨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对策时,往往追求“大而全”,面面俱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鉴于已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研究,我们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加强国家认同基础理论的研究,要明确国家认同及其相关概念,弄清国家认同的基础和条件、重要性和必要性等问题,使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如认同与斥异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此消彼长,而且相互依存;认同与不认同,不仅仅是由主体主观愿望决定的,还需要考虑“他者承认”。著名政治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在《承认的政治》一文中指出:“认同(identity)一词在这里表示一个人对于他是谁,以及他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理解。这个命题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认同部分地是由他人的承认构成的;同样地,如果得不到他人的承认,或者只是得到他人扭曲的承认,也会对我们的认同构成显著的影响……得不到他人的承认或只是得到扭曲的承认能够对人造成伤害,成为一种压迫形式,它能够把人囚禁在虚假的、被扭曲和被贬损的存在方式之中。”[35]换言之,认同是以社会承认、社会接纳为条件的。因而在研究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时,需要考虑这一因素。其次,加强有关大学生国家认同社会调查方法理论的研究,科学制定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在调查中应尽可能涵盖大学生国家认同及其教育的现状,以便获取客观、全面、准确的数据资料,使我们对现状的把握和原因的分析建立在更可靠的基础上,避免原因分析的“空对空”。最后,明确研究的“场域”,即研究在什么范围进行,以便使研究在特定的“论域”中尽可能深入、具体、细化。我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对策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鉴于有的研究者在所提对策中并未明确“行为主体”,换言之,未明确回答“谁去做”的问题,或者所提对策中涉及多个“行为主体”,在行文中没有侧重点,因而在研究中应力求在明确的“场域”中讨论对策,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1][33]吴玉军,吴玉玲.新加坡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7):47-49.
[2][6]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2.
[3][7]徐则平.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软实力”价值[J].思想战线,2008(3):87-91.
[4]王成兵.国家认同:当代认同问题研究的新焦点[J].学术论坛,2010(12):69-71.
[5][8]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2011(4):56-67.
[9]贾志斌.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1(1):135-139.
[10]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J].政治学研究,2009(04):89-99.
[11]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303.
[12]詹小美.民族精神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6.
[13]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0(3):1-6.
[14][32]郑晓云.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6.
[15]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06):16-25.
[16][3]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 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6-113.
[17]颜俊儒.加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设论纲[J].贵州民族研究,2012(6):14-17.
[18]黄岩.试论全球化与国家认同[J].前沿,2007(11):28-30.
[19]高丽娜,冯媛媛.略论新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实现途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109-111.
[20]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5):84-88.
[21][29]杨海萍.新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调查与路径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52-59.
[22][34]何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途径与方法探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6-40.
[23]姚学丽,贾永萍.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J].兵团党校学报,2009(3):46-47.
[24]何慧星,吴新平,李智敏.新疆高校民汉学生“五观”教育认同感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8(5):42-44.
[25]吕芳.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0(4):58-64.
[26][30]马文琴.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9-13.
[27]斯琴格日乐.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22-26.
[28]欧阳常青,苏德.学校教育视阈中的国家认同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2(5):10-13.
[35]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2005: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