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 莉 教授(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下,文化作为一种事业而存在,强调国家意识形态属性,大部分文化部门都是事业单位,实行的是非盈利组织的经营管理模式,重行政指令,很少讲究经营管理技巧和市场运作经验,使我国文化产业规模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据2004年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3%,美国为4.77%、英国为7.70%、加拿大为3.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本国GDP的比重,我国为2.15%、美国为5.83%、英国为7.61%、加拿大为3.8%。发达国家这两类指标之比维持在1∶1左右,而中国为1.8∶1,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较低。
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缓慢。从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来看,1993年,原国家教委才第一次正式批准上海交通大学创立“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的四年制本科专业。2003年教育部才审批通过北京电影学院、山东大学等四所大学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目前,我国仅有80多所高校开办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由于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起步晚、经验少,各高校课程开设主要是根据所在院系的师资情况而定,所学到的文化产业学科知识不成系统,直接导致了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迅速发展的文化产业现实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1.培养的学生学科背景单一、知识面窄。由于高校专业划分过细,院系与专业之间缺少交叉融合,不能培养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2.学科体系不完善、学科地位低。文化产业曾属于管理类下的公共管理类的一个专业,是与其他15个管理本科专业并列的,目前又划为工商管理类下的二级学科。由于文化产业内涵的多样性,挂靠管理学无法体现其文化属性,也无法涵盖文化产业的丰富内容。在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申报中,所列的二级学科也没有文化产业。现在文化产业专业有的在历史学院,有的在经济学院,有的在文学院,有的在新闻学院,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科体系不完整。
3.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够。缺乏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文化产业的专业人员,难以适应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第一,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完善,提升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国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基本上完成了转制任务。从根本上将文化事业资产的非经营性和文化产业资产的经营性区分开来,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对扩大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两个指标最能体现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文化产业“增加值”反映的是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由2.15%提高到2.43%,提高了近0.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反映的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程度和对就业的贡献。2008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182万人,比2004年增长18.6%。
第二,信息技术改变了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提升了文化创新能力,催生了文化新业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将取代传统文化产业占主体地位。信息产业的发展扩大了文化消费需求,激活了文化的原始创新,拓展了文化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进一步带动了其产业结构的提升,形成新媒体文化产业。新媒体具有互动性、体验性、便捷性、信息量大等特点。目前,新媒体文化产业主要有以下两个发展方向:
一是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主要包括网络出版、数字图书馆、数字电影等。网络在线出版的数字图书、报纸期刊,具有版本、资讯更新方便快捷、制作成本低廉、省去印刷装订过程及纸张材料和按需出版等特点,既能满足读者喜欢阅读纸质图书的习惯,也使出版者和书店增加新的营销方式,同时也可减少库存,在现实中动摇了传统图书出版业的发行体系,对传统图书出版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网络化和数字化极大地提升了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实现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
二是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形式和内容都有别于传统文化产品的新型文化产品,如移动短信、手机动画、网络游戏、多媒体产品等。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一切与文化产品内容传播有关的部门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使众多关联产业整合为“数字内容产业”。目前手机成为人们的主要阅读终端之一,成为文化产品有力的展现与传播平台。手机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强大的记忆存储和智能转发功能以及无线通信网络与互联网互联互通,尤其是能够有效利用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的大量“碎片时间”,促进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内容整合、外围层的业务创新、延伸层的市场再造,从而带动了整个以手机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价值链的不断延伸。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一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强调“文化产业的共性”的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广电影视、报业出版、网络游戏、演艺娱乐、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文化旅游等若干具体行业中共同需要的策划、经营、管理人才。就文化产业的策划、经营、管理而言,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具有“共性”,都要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都要有策划经营的文化理念,同时也都要有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这是任何一个文化产业的具体部门都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也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而从目前的社会需求看,这类“复合型”的人才最为急需。
2.关注“文化产业的特性”的培养。按照现代高等教育的“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培养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能够适应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经营管理需要。考虑到文化产业涉及面广、行业多,可根据文化产业的各个子行业和领域各自特点和运行规律,将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学科群来建设,从传统学科,如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任何一个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即各个院校可根据自己学校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或者相近的传统专业的实际优势,以及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目标定位。
3.突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文化产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是利用文化资源中的信息,用想象力、创造力和新技术手段激发产生出的一种内容或形式的创新,创意是文化产品成功的核心,内容与形式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传统文化业态得到提升,而且也给传统的信息技术领域、文化产品制作传播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改变了其竞争格局,使这些相关企业由单纯的软硬件制造,向内容提供者转变。以“苹果”系列产品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与服务的产生,使集文化、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为一体的,具有文化与科技结合特点的创新活动,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树立“大文化”理念,在培养目标中突出创新能力。
1.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培养模式。目前,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目录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属于“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而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中,可以将文化产业学科作为一个学科群来建设,对其人才的培养,需要发挥多学科优势,采取复合培养策略,充分利用高校学科融合的资源,依托现有学校的学科专业传统优势和特色,实行跨学科、跨院系的连接。可以考虑开设本科双学位,在本科学生接受传统学科训练的同时,选修文化产业本科双学位。
2.校地(企)合作模式。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在培养计划中设置“实践学分”,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思路,探索文化产业教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使理论的课堂延伸到产业的实践中去,实现专业教学和产业建设互动,缩短高校学生与人才市场连接的适应周期。
3.“全互动”式的教学与实践模式。通过案例讨论交流;开展市场调查、撰写研究报告;模拟演练与考察实验,在模拟情境中或现实情境中由业内成功人士指导实际操作演练等“全互动”的教学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突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与美国时代华纳公司联合举办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培训项目时就采用这种形式。
根据文化产业专业培养目标,具体的课程设置可以分为四大块:
1.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这一课程群主要是为学生奠定文化学方面的坚实基础,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2.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这一课程群是使学生掌握管理学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从事文化产业具体的市场营销、品牌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做充分准备。
3.经济学类课程。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通晓文化产业的运作过程及规律,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这类课程应当特别关注经济与文化的交融趋势,关注经济学在社会文化、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4.现代信息技术类课程。如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网络出版、移动增值服务等。
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各个学校的资源优势和本地区需求现状及不同的专业侧重点,可以增开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学校课程的设置是有限的,对不断出现的高新技术及产品,可以以讲座、学术报告等短、平、快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以拓宽知识面,追踪新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呈现不断接纳新内容的动态开放结构。
文化的变迁和发展,特别是文化的全球化进一步依赖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给信息产业自身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突破了传统媒体行业内部以及电信等相关行业的技术壁垒,加速了信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为此,应该构建以高等院校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改革培养模式,以培养具备创新理念、创新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1.方彦富.新时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东南学术,2010(5)
2.张玉玲.中国文化产业“家底”大盘点[N].光明日报,2010-6-16
3.赵玉梅.应用高新技术促进文化发展[N].光明日报,2012-2-28
4.汪振军.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定位与学科创新[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