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与中国的对策探讨

2013-04-11 13:40广东药学院医药经济学院广州510006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保护主义贸易出口

■ 张 慧(广东药学院医药经济学院 广州 510006)

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国际需求萎缩,一些国家的出口下滑、企业亏损甚至倒闭,经济陷入了深度衰退。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家又开始重新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但扭曲了国家间正常的贸易关系,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消极影响。中国是近年来遭遇贸易保护主义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但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更要理性分析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及危害,从而制订和实施有效的应对策略。

中国外贸遭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的现状

中国已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截止到2012年3月末,中国共遭受了8起贸易摩擦,涉案金额22.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0%。摩擦形式不断翻新,不仅有传统的“两反一保”,也有人民币汇率等新的贸易保护手段;而发起国别不断增加,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涉及产业不断扩大,不仅有传统产业,也有新兴产业。这导致中国企业出口下降,失业增多,一些企业面临亏损甚至破产倒闭的危险;同时,因为各国出台的保护措施要求将环境、生态等因素考虑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中,这就必然会增加成本,影响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国外贸企业受到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巨大压力,包括外需萎缩、成本上升、企业头寸紧张、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尤其严峻的是,当前欧美的经济衰退衍生出严重而全面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的出口环境进一步恶化。

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一)贸易保护的目的及手段多样化

与传统的贸易保护相比,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目的趋于多样化。当前,除了提高关税、进口管制、反倾销等直接的保护,也出现了货币贬值、政府补贴等变相保护,还有以政府指令或压力形式出现的干预型保护。在实施手段上,欧美等国家往往通过立法或者行政干预手段来实施贸易保护。如2009年2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综合拨款法案727条款就规定:“根据本法所提供的任何拨款,不得用于制订或执行任何允许美国进口中国禽肉产品的规则”。该条款通过限制政府部门开展自中国进口禽肉产品的解禁工作,限制了中国禽肉产品对美出口,造成中美禽肉贸易的巨大不平衡。

(二)贸易保护的形式更加软化和具有隐蔽性

当前,贸易保护的形式更加软化和隐蔽,其原因在于:金融危机形势下,一国若明显地实行贸易保护,其他国家很快就会采取反制措施,从而对双方都产生不利影响。如美国对本土三大汽车巨头的巨额投资,欧盟增加奶制品出口补贴,法国成立基金帮助本国企业免遭海外企业并购等,这些都无疑在帮助本国制造业提升竞争力,不过也变相削弱了中国等其他国家产品的优势。

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被不断削减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取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非关税保护措施,如绿色环保标准、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劳工标准、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汇率变动等形式。

(三)贸易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加大,由此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导和蔓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除欧美各国对中国采取一系列的贸易限制,亚洲国家之间的保护主义也在升温,印度2009年以来对中国发起多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马来西亚计划遣返10万名印尼劳工。这些保护措施的“跟风”现象和报复行为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保护主义泛滥。

(四)出现金融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

一些发达国家政府要求本国商业银行优先对国内项目提供贷款,收缩在境外市场的贷款规模,甚至将其作为是否得到救济的前提条件。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实际上是从金融服务部门开始的。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在给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时候往往会加上一条:不允许把钱贷给国外,只能贷给国内的企业。于是,银行纷纷停止向外国贷款,侧重解决国内问题,这就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较大影响。金融保护主义的结果必然是受害国发起贸易保护以实施报复,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演。同时,政府控股或国有化企业后,出于政治考虑干预企业对外投资、雇佣和并购行为,使企业决策带上保护主义的色彩。

(五)“低碳”将成国际贸易壁垒新趋势

以低碳认证为主的绿色壁垒已成为国际贸易壁垒新趋势,低碳、环保已不仅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出口,甚至是企业的存亡。目前世界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立法,要求其企业实行碳标签制度,全球有1000多家著名企业将“低碳”作为其供应链的必需,沃尔玛、IBM、宜家等均已要求其供应商提供碳标签。

除“碳标签”成为越来越多国际买家所要求的通行证外,一些发达国家以环境名义,在低碳技术领域设置的贸易壁垒也愈筑愈高。其一是征收低碳税。美国众议院2009年宣布从2020年起对不实施碳减排的国家征收惩罚性的“碳关税”。法国政府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对环保立法不及欧盟严格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品征收碳关税。实行碳关税,会使中国制造业出口额削减五分之一,所有中低收入国家出口额削减8%。其二是“碳中和”。碳盘查和碳中和在欧美企业中较为流行,一些大的跨国企业甚至加入碳披露的供应链管理,如宝洁、DELL、IBM、惠普等,这些企业都要求其上游供应商提交相应的碳盘查报告。在进行碳盘查后,一些企业向外界购买碳额度,从而抵消自身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碳中和。2009年11月,中国首笔碳中和交易在天津完成。可以预见,随着国际社会对碳减排工作的日益关注,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被要求开展碳盘查和碳中和。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国家对碳标签的推行,还处于企业推行阶段,目前在出口产品上加贴碳标签仍是企业自愿行为,但多个发达国家推广使用碳标签表明,低碳已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一旦强制执行,将影响未来产品的出口。

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1.加强国际协调,妥善解决贸易争端。历史已经证明,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孤立主义,都将同时损害本国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是对双方都不利的短期行为。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一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非但不能摆脱危机,反而会引发贸易争端,损害国家间正常的贸易关系和多边贸易体制。因此, 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危机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一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框架内的多边协调工作。中国应积极参与 WTO 的多边贸易谈判,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二是加强区域集团内的多边与双边协调。在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非合作论坛以及中国与东盟合作框架下,中国应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对话与协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三是利用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加强对话与协调,从而达到增进互信、深化合作的目的。

2.进一步推动自贸区建设进程。在世界贸易大幅下滑的形势下,保市场、保份额、稳出口是中国对外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坚定实施自贸区战略,深化与自贸伙伴的经贸合作,也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举措。目前中国已与世界上的31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4个自贸区,签署自贸协定8个。通过自贸区建设,密切中国与自贸伙伴的经贸联系,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目前中国应积极推进与挪威、海合会、哥斯达黎加、瑞士、日本、韩国等自贸区的谈判,争取尽早达成互利共赢的自贸协定。

3.创造条件,鼓励企业走出国门。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对外投资合作促进服务体系和权益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积极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 “走出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到海外单独投资设厂或兼并、收购当地企业,特别到贸易保护严重的国家投资设厂,就地生产和销售,以便有效地规避贸易保护主义,实现对外投资合作平稳较快发展。

4.中国应拓展国外市场,并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国对外贸易过于集中,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因此,中国出口企业不能过于集中在传统的美、欧、日等市场,应拓展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这样就可以避免受到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保护主义措施的集中影响。同时,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发展自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之路,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5.进一步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适时调控出口数量和结构。在金融危机影响还在扩散蔓延的情况下,期望通过贸易谈判,促使主要贸易伙伴完全放弃贸易保护政策是不现实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则是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的现实选择。为了避免出口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或特保措施,中国应尽快建立多层次、多角度以及多渠道贸易壁垒预警机制,适时调控出口数量和结构。

一是政府要加强对外经贸的过程管理,健全包括预警系统管理、调查跟踪管理、案件处理过程和事后跟踪评估管理等多个环节的法律体系和操作流程。二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行业协会要对本行业主要出口产品的数量、价格以及出口市场变化等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对可能发生的贸易保护及时预警。三是企业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报送有关预警数据,及时根据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发布的预警信息,调整出口产品数量及结构。

6.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应对更为隐蔽的技术壁垒。目前中国的很多技术标准还远低于国际标准,这是中国产品屡遭技术壁垒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中国必须大力推行国际标准化战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规则意识,加快国内技术标准和措施的国际标准化进程,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使国际标准尽量反映本国的意见和要求。企业也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

(二)企业层面

1.企业培育自主创新品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低价竞销是产品遭遇国外贸易保护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规避贸易保护,出口企业应加速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追求产品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树立品牌意识,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换代,出产适销对路、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声誉,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国家出口检验检疫机构也应采取有效措施,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水平,严把质量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全面实现从低价竞销到以质取胜的转化,使中国出口产品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

2.中国的各行业、各企业应团结合作,进行良性竞争。在遭受倾销指控时,应积极团结做好充分的“作战”准备,而不是仅有小部分企业对此积极应诉。主动参与贸易保护主义诉讼,不仅可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也使得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中国出口型企业、行业也应该增强行业自律,避免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各种行业协会与商会应充分发挥其协调组织作用,促进行业健康、长久的发展。

总之,中国在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时,要继续坚持走自由贸易之路,而且应认真学习和掌握世界贸易规则,积极参与贸易规则的制定,并逐步探索区域贸易合作的新思路、新形式,在适者生存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

1.李智.对全球贸易保护升温下我国贸易救济工作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9(3)

2.齐洪华.论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8(7)

3.薛荣久.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J].国际贸易,2009(3)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贸易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方案要旨
贸易统计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贸易统计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