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研究述评(1927-1949)

2013-04-11 13:18左双文王英俊
史学集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顾问团中德国民政府

左双文,王英俊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民国时期的中外关系是民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民国的对外关系中,中德关系是其中一组颇为重要的关系,也受到学术界的相当关注,出版了一批较高水平的论著。笔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拟对这一时期的中德关系研究作一个粗略的回顾,以便学术界对这一领域学术动态的把握,并期待学术界在这方面取得更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大陆地区研究概况

大陆学术界对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有学者开始关注,90年代以来,随着相关资料的逐步开放而有所发展。下面就这方面的情况略作介绍。

(一)著作方面,涉及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研究的著作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吴景平著:《从胶澳被占到科尔访华——中德关系1861至1992》(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该书对一战后至1941年的中德关系,尤其是德国在华顾问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论述。书末附有“中德关系大事年表 (1235年—1993年2月)”、“中德关系主要文件选录”等,是改革开放后大陆地区较早出版的一部集中展现近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论著,其开创之功不可没。“作者专治中华民国史,这五章内容因此尤见功力。”①刘立群:《中德关系史研究在中国》,《德国研究》,1996年第1期。

2.马振犊、戚如高著:《友乎?敌乎?——德国与中国抗日战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另以《蒋介石与希特勒》的书名由台北东大图书公司于1998年出版)。该书是199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民国时期的中德关系”的研究成果之一。它广泛地吸收了海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以丰富的史料系统地论述了抗战期间的中德关系,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可以说是一部非常有特色的专著。

3.杜继东著:《中德关系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本书是国家“九五”重点出版项目“百年中国史话”系列丛书的第三辑,对从鸦片战争前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德关系进行了梳理,内容包括中德早期交往、建立外交关系、德国在华势力的扩张、德国强占胶州湾、德国与南京国民政府等,为读者了解中德关系提供了便利。

4.陈仁霞著:《中德日三角关系研究 (1936-1938)》(三联书店2003年版)。该书是近几年从多边关系研究中德关系的代表之作。其重现了三国以国家利益为准绳进行外交角逐的历史过程,利用中、德、日三方文献,对三国的外交政策、双边关系和三边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三国关系的走势、特点和规律,展示了各国处理不同利益的过程和风格,继而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外交学等角度评价了国民政府的外交策略和外交行为。该书对德方外交材料的利用尤其予人以深刻印象。

5.潘其昌主编:《百年中德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本书是外交学院牵头编撰的“百年中外关系系列丛书”成果之一。该书有两大特点:一是历史资料翔实,材料新;二是立论有突破,能够从双边角度探寻事态发展原因。该书第一编第二章中对南京国民政府与德国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叙述。

6.马振犊主编:《战时德国对华政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该书系武汉大学胡德坤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系列成果之第九卷,重点考察了战时德国对华政策对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本书尽力搜集了海峡两岸的档案史料和德方新资料,史料的充分运用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该书的另一特色在于曲径探幽,尽力揭示二战时期中德关系之若干谜底。诚如作者自己在“本卷综述”中所言:“我们在撰写书稿时,力争最大可能地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对其中诸如‘德中易货贸易’、‘希特勒纳粹及其纳粹党之中国观’、‘德国与汪伪政权’等重点研究课题进行了详细讨论,使人们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外交史上这神秘的一页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应该说本书是近些年研究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的又一力作,有力地推动了大陆地区中德关系史的研究。

7.[美]柯伟林著,陈谦平、陈红民等译:《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德国》①此书虽为译著,但在大陆地区影响广泛,为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研究之必备书目,故附列于此。(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新译本以《德国与中华民国》的书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这是一部中德关系史的译著。书中引用了大量德国和美国方面的文献材料以及作者自己亲自访问得到的口述史料,从而厘清了这一时期中德关系发展的基本脉络,具有颇高的学术价值。

(二)史料方面,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整理出版的《中德外交密档 (192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该资料共45万字,书中包括蒋介石与希特勒1935年至1936年间个人往来函电、中德易货贸易、德国军事顾问团在华活动、德国与汪伪政权关系等档案。此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出版的《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 (1927-193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和第二编 (1937-194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也有若干中德关系的史料。该馆主编的《民国档案》1989、1991、1993、1996年各期也刊发了涉及这一时期中德关系的史料。

(三)论文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1.赵振玫主编:《中德关系史文丛》第一辑 (中国建设出版社1987年版),收录中国学者论文15篇,译文2篇;2.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文丛》第二辑 (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收录中国学者论文17篇,译文4篇;3.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译文集》(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收录了日、英、德等学者的论文;4.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等编:《德国史论文集》(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收录中国学者关于中德关系史的论文9篇。②以上见刘立群:《中德关系史研究在中国》,《德国研究》,1996年第1期。大陆地区关于中德关系研究的重要论文,本文将在下一部分专门介绍,在此不一一列举。

相关学术机构的建立也有力地推动了国内中德关系的研究。同济大学德国学术中心 (原名德国问题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是国内成立较早的中德关系研究机构,它的成立缘于同济大学与德国的悠久的交往历史 (同济大学由德国人于1907年创办),其所办刊物《德国研究》(原名《联邦德国研究》)创刊于1986年,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份专门的德国问题研究刊物。此外,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研究中心 (挂靠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等学术机构都对中德关系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民国时期中德关系中重要问题的研究

近些年来,在中德关系的研究中,德国在华顾问和军事合作、中德经济合作、陶德曼调停、抗战初期的中德关系、滇缅路事件后国民党内的联德倾向等成为学界关注较多的热点,涌现了不少高水平的论著,有力地推动了中德关系的研究,下面就其中的若干问题略作回顾。

1.德国在华军事顾问团和军事合作。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出于对德国军事科学和军事训练的仰慕,聘请了先后以鲍尔、魏采尔、塞克特和法肯豪森为团长的德国军事顾问团达10年之久。顾问团在军官培养、军队训练、帮助中国建立国防工业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军事顾问团到来的同时,德国的军事武器也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明显地增强了国民政府的抗日力量。对于这一时期中德关系呈现的变化,学界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学者的视角主要集中在德国军事顾问来华的原因、工作状况及顾问团在中德关系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等。孙果达在研究蒋介石聘请德国军事顾问团来华的原因、经过以及顾问团在中国的活动和作用后指出,顾问团虽然在中德关系方面起了桥梁作用,但其主要作用还是在军事方面,德国顾问团无疑促进了国民党政府军事力量的增强。①孙果达:《国民党政府中的德国军事顾问述论》,《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6期。陈仁霞在中德日三角关系背景下考察了德国召回在华军事顾问团的始末,指出德国不顾国民政府的苦苦挽留,强行撤回在华10年之久的在华军事顾问,其原因在于国家利益的需要,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德日三国之间关系的变化。②陈仁霞:《德国召回在华军事顾问团始末——中德日三角背景下的历史考察》,《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第4期。马振犊研究了抗战爆发前中德间的军火贸易,详细考察了德国输入中国军火的数量、类型、用途,并最后得出结论:尽管战前德国军火之输华在客观上帮助了中国的抗日国防建设,但就其本质而言它只不过是一种商业生意。③马振犊:《抗战爆发前德国军火输华述评》,《民国档案》,1996年第3期。丁栋、谈利兵指出国民政府以德为师,从武器装备的引进、军事工业的兴建和基础工业的发展诸方面着手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军事技术变革,使中国军队逐步摆脱了破败落后的面貌,从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④丁栋、谈利兵:《二战前德国与南京国民政府军事技术现代化》,《德国研究》,2007年第2期。朱孔宝和单卫华从军事、经济和外交三个方面对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的作用给予了较客观和公正的评价。⑤朱孔宝、单卫华:《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对华作用之评价》,《学术界》,1999年第6期。黄翠芳、马振犊利用档案史料对德国特使佛德访华及其对中德关系的影响作了客观评价。⑥黄翠芳、马振犊:《1938年德国特使佛德秘密访华述评》,《民国档案》,1997年第4期。徐康等也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⑦徐康:《抗战前德国军事顾问团对中国军事教育的改进与贡献》,《民国档案》,2010年第1期;章百家:《德国顾问与国民政府的抗日战备》,《百年潮》,2004年第9期、第10期、第11期;何兰:《德国军事顾问与中德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2.中德经济合作。中德经济合作一直是两国关系发展的纽带,这里的经济合作主要是指中德之间的易货贸易,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多见于中外经济关系史的论文中。吴景平利用德方原始史料,探讨了汉斯·克兰在德中易货贸易中所起的作用。⑧吴景平:《汉斯·克兰与抗战前的中德关系》,《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6期。他的另一篇文章还对抗战时期德国对华提供滚动信贷的数额、利率、担保、偿还方式等进行了考察。⑨吴景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德军事和经贸合作关系的若干史事述评》,《民国档案》,2006年第4期。陈谦平利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档案资料,重点探讨了在中德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钨砂贸易,并对国民政府的所谓“钨砂外交”进行了评述。⑩陈谦平:《抗战初期的中德钨砂贸易》,《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3期。史义银、印少云从中德钨锡贸易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在处理1939-1940年中德钨锡交易问题上所采取的政策是积极灵活的,并取得了显著效果。①史义银、印少云:《中德钨锡贸易和国民政府的外交对策》,《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此外,周建明运用专业的经济学知识也对这一时期的钨砂贸易进行了论述。②周建明:《20世纪20至30年代的中德钨砂贸易》,《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刘盛、张安研究了中德易货贸易后指出,抗战时期中德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热趋冷并最终破裂的过程,易货贸易作为中德关系的主要支柱之一,只不过是双方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国防经济进行互补的一种需要。③刘盛、张安:《抗战时期中德易货贸易述评——兼论中德关系的演变》,《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杨捷从中德双方各自的角度分析了易货贸易兴盛的原因,指出德国对华贸易之所以采用“易货贸易”的形式有两点原因,一是双方产品结构的互补性,二是实行“货币贸易”对彼此都有困难。④杨捷:《论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中德“易货贸易”》,《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周建明不仅对民国时期的中德间贸易进行了详细而完整的考察,而且对中德之间的贸易数据进行了细致分析。⑤周建明:《民国时期的中德贸易 (1919-1941)》,《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他的另一篇文章则是对中德间的技术贸易进行了研究。⑥周建明:《20世纪30年代的中德技术贸易》,《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薛毅研究了1936年中德签订的《德华信用借款合同》,指出该合同的签订增强了中国军队抵抗日军的实力,有利于国民政府在国统区政令的统一,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⑦薛毅:《1936年〈德华信用借款合同〉签订的作用与影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陶德曼调停。陶德曼调停是中国抗战初期值得关注的事件。“七七事变”后,日本妄想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进而改变策略向国民政府实施诱降政策,正是在此背景下“陶德曼调停”应运而生。“在以往的研究中,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被认为从一开始就狼狈为奸,德国协助日本破坏中国的抗战。”⑧王建朗:《抗日战争时期中外关系研究述评》,《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第3期。随着新史料的不断发掘,现在人们认识到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引人瞩目的是王建朗的文章。⑨王建朗:《陶德曼调停中一些问题的再探讨》,《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4期。王文引用大量德方史料,对国民党政府“卑鄙无耻的投降行径”的传统观点予以澄清,认为德国在陶德曼调停中的态度基本上是中立的,没有“超出一个递信员的地位”;国民政府又不完全对调停抱有幻想,即使议和不成,也可以趁此机会在军事上喘一口气。刘昭豪也不赞同把“陶德曼调停”视为蒋介石向日本投降的观点,指出其实蒋在采取“缓兵之计”,并取得了1938年台儿庄会战的胜利。⑩刘昭豪:《重评陶德曼调停》,《湘潭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易豪精对陶德曼调停的背景进行考察后认为它是希特勒对华采取“骑墙”政策的反映,其背景是德国不希望因扩大侵华致使日本受损进而削弱乃至失去对苏联的牵制,故而希特勒努力协调中日关系支持调停。⑪易豪精:《从“蜜月”到断交——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中德外交关系的演变》,《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第6期。陈仁霞根据大量德方档案文献,较为详尽和客观地再现了陶德曼调停的三个阶段,指出纳粹德国政府不断施加压力给国民政府,阻止中苏联合,最终导致了调停的失败。⑫陈仁霞:《陶德曼调停新论》,《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胡献研究了陶德曼调停期间蒋介石的对日立场,指出蒋介石的立场是比较强硬的,他坚持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原则与和谈中中方的平等立场。⑬胡献:《简评陶德曼“调停”期间蒋介石的对日立场》,《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3期。此外,蔡德金等都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⑭蔡德金、杨立宪:《陶德曼“调停”初探》,《民国档案》,1987年第1期;李广起:《1937年德国调停中日战争的利益所在》,《南开学报》,1992年第4期;曾巍:《国民政府与德国断交原因浅析》,《复旦学报》,1994年第4期;马骏:《日本侵华后的中德关系及其变化》,《世界历史》,1989年第3期。

4.抗战初期的中德关系。抗战初期的中德关系呈现出十分复杂而独特的情形,引起学者极大兴趣,发表了多篇论文。张宪文指出1933年以前的德国军事人员和顾问团并不具有官方性质,双方的经济贸易也仅限于民间,1933年后特别是从1938年开始,中德关系逐步逆转、后退,并最终走向破裂。⑮张宪文:《三十年代中德关系初探》,《历史档案》,1990年第2期。陈红民从蒋介石和希特勒私人关系的角度进行考察,指出这一时期双方的合作主要是围绕易货贸易、经济互助和德国军事顾问问题进行,希特勒对中国出现的法西斯运动没有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日关系全面恶化尤其是陶德曼调停后,中德关系出现破裂,蒋与希特勒关系即告断绝。⑯陈红民:《蒋介石与希特勒关系论》,《史学月刊》,1996年第4期。易豪精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抗日战争前后中德关系的演变可分为三个时期,1928-1933年是两国关系的初步发展时期,1934-1937是中德关系发展的紧密期,1938-1941是中德关系走向逆转并最终断交的时期。①易豪精:《从“蜜月”到断交——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中德外交关系的演变》,《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第6期。

关于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对纳粹德国的政策,王建朗指出国民政府所采取的“中立德国、不使为敌”的外交方针基本上是正确的,它不仅阻缓了德国迅速倒向日本,而且国民政府源源不断地从德国购得大量军火,从而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力量。②王建朗:《二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外交综论》,《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左双文探讨了德国承认伪满问题与国民政府的外交应对,认为正是在德国执行了放弃中国、拉拢日本、牵制苏联的远东方针之后,国民政府才在重压之下坚定了联苏的决心。③左双文:《德国承认伪满问题与国民政府的外交方针》,《史学月刊》,2008年第11期。张北根考察了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中德断交的中德关系,试图厘清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德双边关系的基本走向。④主要论文有张北根:《抗日战争时期中德关系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张北根:《1933-1941年的中德关系》,《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还有学者指出,抗战初期南京国民政府和希特勒德国的政治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即使在德国将外交重心转向日本之后,国民政府仍竭力修复濒于中断边缘的中德关系。⑤吴景平:《抗战初期的中德关系》,《民国春秋》,1995年第2期。同时,众多学者指出抗战初期德国对日本侵华并不持支持态度,而是担心日本扩大侵华会使中国站在苏联一边,从而失去对苏联的牵制作用,总之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并不符合德国的战略利益。⑥杨玉文、杨玉生:《中日战争期间纳粹德国“调停”活动及其结局》,《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1期;陈方孟:《论抗日战争初期德国的对华政策》,《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2期;王建朗:《二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外交综论》,《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关于这一时期希特勒政府的对华政策,吴首天认为希特勒从实利主义立场出发,在对华关系上采取了投机主义,从而表现出一种左右摇摆、实为左右投机的趋向。⑦吴首天:《论希特勒的对华政策 (1931-1941)》,《民国档案》,1990年第2期。此外,还有众多学者对这一时期的中德关系进行了深入考察,这里不再一一列举。⑧主要有:李乐曾:《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对德政策——以朱家骅使德计划为中心》,《德国研究》,2009年第4期;李乐曾:《试析1933至1938年纳粹德国在远东政策上的分歧》,《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4期;徐晖:《抗战爆发前后中德关系的演变》,《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何兰:《试论1938-1941年的中德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薛念文:《平等外交的幻想与现实——三十年代中德关系述评》,《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方世敏:《中日战争爆发前后中德关系走向述评》,《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李兰琴:《试论20世纪30年代德国对华政策》,《历史研究》,1989年第1期。

5.滇缅路事件后国民党内的联德倾向。1940年7月英国封锁滇缅路后,国民党内一度出现了在外交方针上是继续亲英美还是转向联德的议论,联德倾向抬头,并有所行动。左双文认为,国民政府在滇缅路事件之后的对德试探只是其外交谋略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利用国际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出发以集中对付当前最凶狠的敌人日本,这一方针是基本正确的。⑨左双文:《转向联德,还是继续亲英美?——滇缅路事件后国民党内曾谋划调整外交路线》,《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杨天石指出在包括孙科、白崇禧等人的党内高层高呼“联德,拒英”的压力下,蒋介石力排众议,坚持外交政策不变即维持与美、英、法之固有关系,对德外交仅限于经济、文化等方面,从而避免了二战后中国沦为战败国的噩运,蒋介石的选择无疑是正确、明智的。⑩杨天石:《联德还是联英美?——抗战时期中国外交的重要抉择》,《同舟共进》,2010年第3期。李乐曾依据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未刊朱家骅档案,从个案角度对欧战爆发后至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前朱家骅的联德活动进行了研究,指出欧战爆发后朱家骅向蒋介石提出联德意见是“他在对德外交中强调国防军路线的重要体现”,即使在1940年德意日三国签订同盟条约后,朱依然主张通过各种渠道间接影响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⑪李乐曾:《欧战爆发后朱家骅的对德立场与联德活动》,《民国档案》,2010年第1期。

三、台湾地区研究概况

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一直在海内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关于对德关系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即有学者从事中德关系的研究,李国祁可以说是这一领域的拓荒者,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张水木、周惠民、傅宝真、辛达谟等致力于德国对华政策与德中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①马振犊主编:《战时德国对华政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近些年大量新史料的发掘和公布,有力地推动了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史研究。这些新公布的史料有:藏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蒋介石日记、宋子文档案,台湾“国史馆”开放的蒋中正档案、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阎锡山档案,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收藏的朱家骅档案及刊印的《王世杰日记》、《徐永昌日记》、《王子壮日记》等。下面就台湾地区中华民国史研究中涉及国民政府与德国关系的内容略作介绍。

涉及这一时期中德关系的著作主要有:傅启学的《中国外交史》下册 (台北:商务印书馆1994版);王正华的《抗战时期外国对华军事援助》(台北:环球书局1987年版);黄庆秋编的《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工作纪要》(台北:“国防部”史政局1968年版);傅宝真的《德籍军事顾问与抗战前的中德合作及对军事的贡献》 (台北:民生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周惠民的《德国对华政策研究》(台北:三民书局1995年版);“国史馆”中华民国外交志编撰委员会编辑的《中华民国外交史志》(台北:“国史馆”2002年版)等。

涉及的史料主要有:[德]郭恒钰、罗梅君主编,许琳菲、孙善豪译的《德国外交档案:1928-1938年之中德关系》(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丛刊1991年版);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印的《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1981年版);罗家伦主编的《革命文献》第72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外交方面》(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辑发行,1977年);陈志奇的《中华民国外交史料汇编》(1912-1945)(台北:渤海堂1996年版);[德]墨尔著,张采欣译的《蒋介石的功过——德使墨尔驻华回忆录》(台北:学生书局1994年版);程天放的《使德回忆录》(台北:正中书局1979年版)等。

此外,台湾学者还对涉及中德关系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论文。这些论文主要有:陈存恭的《蒋公中正与俄德军事顾问》(《先总统蒋公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下,“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86年版);蒋永敬的《南京失陷前后陶德曼之调停中日战争——据〈徐永昌日记〉资料》(《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1994年第11期);辛达谟的《德国外交档案中的中德关系(1928-1938)》(一、二、三、四、五、六)(《传记文学》,1982年第10-12月号,1983年2月、3月、5月号);辛达谟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在华工作的探讨》(《蒋中正先生与现代中国学术讨论》,台北:蒋中正先生与现代中国学术讨论集编辑委员会1986年版)。②此外,辛达谟还有关于中德关系的多篇论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德国顾问之贡献》,《近代中国》,第45期;《国父对德外交政策之研究》,《近代中国》,第36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德外交关系之研究1928-1933》,《近代中国》,第39期;《法肯豪森将军回忆中的蒋委员长与中国》,《传记文学》,第19卷第5期、第6期,第21卷第1期等。淡江大学朱景鹏、张友铭的硕士论文《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之研究:民国17年至27年》和《国民政府陆军变革与德国顾问(1928—1938)》;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王惠群的硕士论文《合步楼公司与中德关系》等。

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张水木的博士论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中德外交关系之演变1919-1939》也是研究这一时期中德关系的力作。全书共分四章,利用中英德日四种文字的已刊未刊外交档案,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中德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对中德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进行专章介绍,略显单薄。③参见李国祁:《中德关系研究的回顾》,《六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编辑委员会编:《六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册,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刊 (1),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版。张水木还对中德关系间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对日抗战期间的中德关系,作者追溯了从九一八事变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德关系的演变历程,对这一时期中德关系的起伏和重大转变进行了详细考察,指出这一时期中德关系的起伏不定和最后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日本的对华政策。④张水木:《对日抗战期间的中德关系》,《近代中国》,第35期,1983年6月。他的另一篇文章研究了德国对中日战争的调停,在对调停的酝酿、进行和失败等各个阶段进行详细考察后,指出德国调停的考虑和失败都源于其国家利益的选择。①张水木:《德国对中国抗日战争之调停》,(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战建国史研讨会论文集刊》,1985年。李国祁研究了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德军事合作与所谓“合步楼”方案的经验与其重要性,作者使用了中德已刊、未刊档案及中外学者过去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德这一时期的军事合作乃是各取所需,中国希望争取德援,加速推动工业化,而德国欲借此取得中国丰富的矿产钨锑等原料,从而增强战备,对中国其实并无真正援助之意。②李国祁:《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中德军事合作与合步楼方案》,《台湾师大历史学报》,2004年总第32期。傅宝真根据存放于华盛顿和柏林的德国陆军和外交机密文档,对从北伐开始一直到塞克特第二次访华期间的在华德国军事顾问团进行了系统考察。③傅宝真:《在华德国军事顾问史传》,《传记文学》,第23卷第3期 (1973年9月)、第24卷第1期 (1974年1月)。此外,他还有多篇关于中德关系的论文。主要有:《德国军事顾问与抗战前的中德合作背景之分析》,胡春惠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1996年版;《抗战时期之法尔克豪森与德国顾问团之撤退》,《传记文学》,第46卷第6期;《国民政府时期外籍军事顾问团产生之背景与意义》,《近代中国》,第83期,1991年6月;《对“德国顾问团在中国”任务研究的认识——从马丁博士一篇演讲引发的省思》,《近代中国》,第67期;《对“德国顾问团在中国”任务研究的再认识》,《近代中国》,第68期;《外籍顾问组与中国之现代化 (一):1923-1938年德俄顾问团比较之研究》,《逢甲学报》,1986年第19期;《色克特将军第二次访华》,《传记文学》,第28卷第1期、第30卷第2期;《法肯豪森与中德军事合作高潮》,《传记文学》,第33卷第6期等。周惠民对德国对于“满洲国”及“汪政权”的外交态度进行了研究,指出德国对“满洲国”及“汪政权”的外交态度,实质是德国一直在充当中日两国间调停人的角色,其目的在于牟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④周惠民:《德国对“满洲国”及“汪政权”的外交态度》,《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005年第23期。他的另一篇文章则对中德间军事合作发挥重大作用的魏泽尔进行了考察。⑤周惠民:《魏泽尔与中德军事合作》,《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15期,1998年。此外,作者还著有《合步楼公司与广东军火贸易》,胡春惠等编:《近代中国与亚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1995年版;《德国军事顾问团撤出中国始末》,《庆祝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社1996年版等。马文英对德国军事顾问团中为中德军火贸易起到推动作用的鲍威尔、佛采儿、塞克特和法肯豪森等人进行了深入考察,指出在中德军火贸易的官方化与制度化上,德国顾问的功劳不容忽视。⑥马文英:《德国军事顾问团与中德军火贸易关系的推展》,《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4年第23期 (下)。陈郴对1941年到1945年德国在日本占领地区进行的军事情报工作进行了考察,指出中国作为远东情报工作的基地,对德国军事情报组织而言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和价值。⑦陈郴:《德国在华军事情报机关 (1941-1945)》,《台大历史学报》,第44期,2009年12月。郭秋庆则利用德国的原始档案,对第三帝国时期德国政府中掌握政府职权的国家社会主义人士对华政策的调整进行了深入考察。⑧郭秋庆:《经济利益与信念维系:论第三帝国对华外交政策之转变》,《思与言》,1991年,第29卷第2期。

四、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研究展望

毫无疑问,在两岸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德关系的研究在过去二十余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拓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新史料的不断发掘也给中德关系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德关系的研究,成为学界共同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不避浅陋,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薄弱环节和空白领域的研究需要加强。从本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以往对这一时期中德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中德军事合作,包括德国军事顾问团和军火交易,二是中德经济合作,三是中德政治关系,而对这一时期中德间的文化往来尚少有涉及。还有一些题目也是过去学术界较少研究又颇值得关注的,例如关于德国调停1929年中东路事件的问题,关于蒋作宾、刘崇杰、程天放、陈介等驻德大使的研究,关于孔祥熙、朱家骅等要人在对德外交中作用和地位的研究,关于德国对华友好人士的研究,关于中德之间民间交往的研究,关于旅德华侨、留学生和在华德侨、德国商人等的研究,应该都是饶有兴趣的。

二、若干重点问题还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这一时期中德的军事合作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影响还缺乏更有深度、更为切实的考察,又如从多边关系入手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德关系、蒋介石的对德谋略等也还很有深入的空间。

三、同这一时期的中日、中美、中苏关系的研究相比,还缺少全面阐述中德关系发展的通史性力作。德国作为这一时期对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大国,中德关系史研究理应获得更多成就,从而以史为鉴推动新世纪中德关系的发展。

四、史料的发掘、整理、出版,还不能尽如人意,一是由于国内大陆地区的外交档案开放不够,二是由于语言等方面的障碍,学界对外文档案尤其是德文档案的利用不够。此外,关于海外中德关系研究成果的译介也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

猜你喜欢
顾问团中德国民政府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专家顾问团
专家顾问团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鼓乐活动中德艺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发扬中德传统友好 推动两国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写在中德建交45 周年之际
专家顾问团
专家顾问团
花开的声音 身心的交响——“2014中德合唱大师班”培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