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莉萍,田 标
1.Dept.of P.E.,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Jiangsu;2.Nanjing Sports Institute,Nanjing 210014,Jiangsu,China
瑜伽自1985年由张惠兰女士传入中国后,受到中青年女性的热捧,北京、湖南、浙江、上海、江苏、贵州、重庆、陕西、安徽等地已广泛而热烈地开展起来。瑜伽不仅在社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而且已深入到学校。瑜伽作为印度古老的健身方式,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为何能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中国社会流行,值得我们反思,与此同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值得我们去反省。借助体育社会学理论,透视此文化现象,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下社会传承与弘扬的路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已有不少学者探讨了瑜伽在中国流行的原因,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没有解答这样一个问题:瑜伽约在公元四世纪就传入我国,但是没有像今天这样流行,作为一种外来体育文化为何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中国大行其道?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内因和外因,是内外因统一作用的结果。就其外因来讲,全球化趋势为瑜伽在中国流行提供了外部环境;就其内因来说,人们产生对瑜伽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近现代瑜伽文化发展的价值选择的社会认同;其二,对现代瑜伽文化建立的价值取向的科学认同;其三,对瑜伽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同内涵的认同;其四,瑜伽功法简化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认同。
由经济全球化而起的文化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恰在此时,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崇尚主客二分的西方文化出现了人本精神危机,追求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重人伦的东方文化被西方社会垂青,成为救济西方人本危机的一剂良药。拯救西方文化危机与文化全球化双重助推下产生了东方文化热,瑜伽亦随之推向欧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欧美流行。根据美国《瑜伽期刊》估计,在美国大约有600多万人正在练习瑜伽,1700万人对瑜伽感兴趣,约有3/4的健身中心设有瑜伽课程;英国有超过50万人练习瑜伽;欧美各国还设有专门的瑜伽学院,把瑜伽当做一门学科来研究[1]。
在文化全球化大潮中,一国的体育文化发展很难不受此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融入了全球化进程,随着与世界交往的深入,世界流行的体育文化必然会影响中国人对体育项目的认同和选择。因此,在世界瑜伽热的效应下,瑜伽在中国也逐渐地热起来。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走向市场化和社会逐步现代化,原有的安身立命的人本价值体系和精神支柱解体,重建起了利益至上、效益优先的物本价值体系,但是,人们渐渐地发现自己的精神空虚了,人成了追逐名利的空壳。人本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缺少精神支撑的人如同天上的浮云一样,浮躁不安了,再加之,快节奏和激烈竞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导致人们普遍地焦虑、恐惧和厌烦等,这样就使得人和社会呈现病态。
当人们发现自己处于病态时,就必然会寻找产生病态的原因和出路。现代人的病态源于对物欲的贪婪,精神上“超我”的缺失,要疗治病态,就必须控制欲望,加强精神上的修养。“瑜伽(yoga)一词源于梵文音译,原指“轭”,古印度人认为,人的欲望发动,有如骛马难以控制,制服它必须有高超的技巧。因此,原本用于驾御牛马的瑜伽,被转用为制服调控欲望方法的名称。瑜伽是一种独特的从肉体到精神将“自我”与“超我”连通,以改造人的灵魂,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的养生运动。在修炼过程中,要求全身心融合为一,从外到内、从感觉到精神,把自我同内在的精神融合,把散乱的精神集中并使之平静下来。由此,瑜伽成为当下国人静心、疗治病态的有效手段而被选择和大力提倡。
瑜伽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不断与中国健身文化相渗透,如黄标汲取儒、道、释养生思想创办了“中国瑜伽”,将各种动作冠以中国式的名称;运用太极、八卦、阴阳五行、经络学等中医理论指导练习教学;用道家悟道的方法和释家悟禅的原理去冥想,从而使瑜伽不断积淀中国文化传统,崇尚回归自然,与中国天人合—的哲学理念相同;在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哲学理念指导下,瑜伽与中国“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会神”的传统养生原理相同。在健身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虽然时刻发生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但是,文化传统已融入骨髓,传统是不能割裂的,也无法割裂,人们对文化传统的认同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文化认同在体育项目选择时往往起支配性的作用。
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变迁而改造的现代瑜伽获得中国人的青睐。传说古印度瑜伽有840种不同的姿势,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现代瑜伽形式化繁为简,去粗取精,提炼出不下百种姿势,其中30种较为常用,便于在各种场所练习;其次在练习目的上不再以现实中的“本体解脱”为目的,更注重“修身和健身美体”;再次在功能上开发出亲子瑜伽、高温瑜伽、减肥瑜伽、力量瑜伽、毛巾瑜伽等等,来满足不同需求;此外渗透到其他项目的运动中,如健身球运动可以加入瑜伽的成分与内容。练习方式更加简单易行,无需器械,简单易学,即使没有参加过任何其他运动项目的人也可以练习,只需要将身体伸展至舒服位置,稍稍保持一会,就会达到锻炼的目的。
改造后的瑜伽融体位法、呼吸训练和意识冥想为一体,满足当下国人强身健体、塑造形体、缓解心理压力等需求。如体位法要求练习者排除一切杂念,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动作所产生的感觉上,让身体伸展到最舒服的位置;每个缓慢的动作搭配呼吸训练,能按摩不同部位的内脏器官;专注地呼吸能使筋骨适当伸展,寻求身体的平衡;优雅宁静的环境和自然灵动的音乐再辅之以冥想静坐,不仅能抚平情绪,心灵也能获得平静。
虽说建国后中国女性真正得以解放,男女平等在法律上得以体现,但是,传统社会的历史惯性仍有强大势力,女性独立地位和自身价值的确认还需世俗社会进一步努力。改革开放的文化思潮冲击,更重要的是女性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使女性的独立地位和价值得到社会和女性自身的广泛认同,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在职场中与男性平分天下,女性所担当的及人们所期待的社会角色越来越重要。
身体是一种文化符号,女性期望借助于身体所展现出来的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的气质来强化对女性的社会角色与自我角色认同。女性社会地位和价值得以确认的同时,女性自身的角色认同也越来越强烈。这一方面使得女性彰显独立地位和价值的主体性意识逐渐增强。女性主体性意识越强,追求就越高,对个人外在的形象要求越严格,更重视自身气质的培养,同时又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女性消费在消费文化中被激活、滋长,女性消费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为美丽健康而消费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女性生活的内容[2]。另一方面女性在社会角色期待中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很多人因长期伏案工作,精神压力过大,早早患上了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甚至抑郁症,职业女性的健身需求越来越明显。我国女性健身消费群体呈年轻化,有调查显示:我国中部城市健身俱乐部女性主要分布在19.40岁,比例高达69.1%,41岁以上的女性健身者占到28%[3]。
作为一项能够获得身心健康、塑造体形、丰富日常生活、缓解心理压力的健身养生运动,瑜伽的站、坐、跪、卧、倒立等姿势,通过伸展、扭转、弯曲,达到牵引脊柱和肌肉、按摩内脏器官的作用,能够帮助治疗脊柱和关节疼痛,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瑜伽的休息术和语音冥想,有助于镇定神经、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正因为如此,瑜伽才在健身消费文化中引起了众多女性的重视和青睐。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被边缘化不仅已成学者的共识,更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客观事实。瑜伽作为印度的民族体育健身项目,却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边缘化趋势下出现了如火如荼的热潮,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世界因为文化多元化才显得精彩,才有发展的动力。文化之所以呈现出多元化,就是因为文化的民族性,与此同时,文化的民族性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与养分。全球化是各国文化发展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的趋势,文化全球化是在西方强势文化主导下的全球化,东方文化的民族性在全球化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挑战。问题就在于东方文化如何能够在文化全球化中既国际化,又保持文化的民族性?
透视瑜伽热遍布全球的文化现象,我们寻觅到了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化的契合点。现代性危机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寻找人的价值意义,克服现代性危机的困局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源于印度的瑜伽虽然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但是,它包含有增进健康、净化道德和提升审美情趣等实用主义的普世价值,成为世界认同的克服人本危机的有效手段,才被处于现代性困局中的世界人民认同和选择。换句话说,瑜伽的国际化不是印度人民为了国际化而丢弃其民族性的国际化,而是因其价值被世界人民认同而保持其民族性的国际化。
任何文化都是时代性和传统性的统一,时代不会因传统的存在而止步,所以传统文化必须与现代对接才能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传统与现代的对接是各国面临的一大难题,一国文化传统越是悠久,底蕴越是深厚,与现代的冲突越激烈,与现代对接的难度越大。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文化需求与创造,文化一成不变地传承是难以实现的,传承必须与发展相结合,与现代化生活相融合,找到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对接点,方能实现文化基因的延续。衡量新生事物是否合理的标准是看它能否满足社会需求。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要依托一定的社会现实需要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否则将变为文化遗产符号。社会的发展、价值观的变化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必然要拓展新的发展道路,以满足当今社会人们的体育文化需求[4]。
瑜伽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古老的民族体育项目,内含有深厚的古印度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瑜伽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其成功在于借助了三种路径:一是与各国各族传统文化相融合,不断吸收各民族文化元素,成为民族化的体育项目;二是与各国各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相结合,适应各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不断改造自身,推陈出新,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三是与现代传媒相结合,通过商业化的运作,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跨越社会区域和社会群体,实现了文化的共享性。
世界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因此,广义上的民族体育文化是指各民族为了丰富生活,满足生存需求,以身体为媒介,把满足需求的身体活动进行加工、组织和秩序化,形成获得民族承认的、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文化。
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群体认同的符号象征。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在过去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使用的,经过历史汰洗留存到现在并且应该被传诸未来的一种具有文化特征的共同体育财产,它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民族体育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上的价值与意义,所以各国各民族都在极力加以保护。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是多样的,跨国传播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中华民族历史上创造的绚丽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重要的精神支柱。根据中国体育博物馆和国家体委文史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所进行的全国性调查报告的资料,在我国流传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达977种(项)。可惜的是,我国民族体育文化遗产遗失现象非常严重,如2005年对新疆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普查结果显示:“得到确认的共278项,已经失传的有30项,濒临失传的有38项。[5]”瑜伽没有走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没有组织国际大赛,也没有试图将其改革后纳入奥运会的竞赛项目,而是在保持原有民族特性不变的基础上,以其特有的养生健身文化形式使本民族这种优秀的体育文化走向了世界,成为了印度的象征。瑜伽的跨文化传播方式值得我们在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借鉴。
文化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文化人类学揭示,生态环境决定人类的生活方式,文化具有民族性。世界各个民族在所处的生态环境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符号不仅是该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该民族存在和延续的血脉和象征性标志。文化失去了民族性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将枯萎和消亡。民族文化包含着各民族人民安身立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体系,是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精神支柱和根本动力,民族文化的兴衰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存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积累的成果,已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因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和团结奋斗的重要精神力量。由此,文化的民族性要求我们,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首先必须立足以我为主。
强调文化的民族特色并不代表民族文化不能走向世界而成为世界文化,因为任何民族文化都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文化要发展只有海纳百川,向现代文化和他种文化学习,实现“和而不同”,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由此,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向国际传播提出了理论诉求。
当然,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必须以国内充分认同和发展为前提。当前文化国际化的话语权操在西方人手中,也就是说,民族文化若要国际化必须以西方文化的价值标准来过滤文化的民族性。在这种局面下,非西方国家民族文化若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就必须首先自强,而不是走一味地、无原则地迎合西方的国际化之路。
被誉为瑜伽之父的帕坦加利,其伟大之处就是因为他不加偏见地把当时流行的各瑜伽派别系统整合著作了《瑜伽经》,成为瑜伽学派的经典之作。我国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繁多,仅武术的门派、套路就蔚为大观,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四大派内部,又有许多支派;拳种部分有46节计75种、器械部分有27节。为大众熟知的简化二十四太极拳正是以杨式太极风格为主,吸收了陈、吴、武、孙多家太极的特点创编出的新式太极,是我国传统保健体育破门户之见而繁荣的典范。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的审美观、价值观创编出简单易学的动作是传承我国传统保健体育的首要任务。
历史上体育运动的传递和传播主要依靠学校体育,这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不能适应体育国际化的现状。大众传播媒介则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和告知的速度。瑜伽就充分利用了大众传媒的传播功能,广泛地触动了大众的感官神经,加上明星、名人的示范,推动瑜伽在我国的发展,现如今的大众传播媒介已无孔不入。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印度的瑜伽、西方的健美健身操已占领了我国健身市场的大份额,如何把我国传统保健体育项目包装成大众喜爱的商品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主义”甚好,但仅仅依靠拿来,就没有了发展和创新。既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盲目推崇,也不能全盘否定,拒之于千里之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期待同属于东方保健术的我国传统保健体育,能借鉴瑜伽在我国的发展之路,取长补短,在世界的舞台越走越远。
[1]陈丽霞,等.瑜伽的中国化进程研究[J].体育科学,2009(7):84-91.
[2]杨斌.职业女性健身消费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2011(3):144-148.
[3]陈建杰,李晓光,黄今.我国中部城市职业女性健身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1623-1627.
[4]赵进.对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争议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11(3):14-17.
[5]刘全福,张守平.维吾尔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和发展[J].体育学刊,2009,16(9):102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