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霏霏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九一八”事变后不抵抗的原因及影响
孟霏霏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1931年,面对日本关东军突然发动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张学良采取了消极的不抵抗政策。面对日本关东军咄咄逼人的侵略气焰,蒋介石和张学良因其存在不抵抗思想,加上期望西方列强的出面调和,终至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消极的不得人心的不抵抗政策,不仅导致辽、吉、黑,以及热河等中国国土迅速沦丧,而且导致东北军内部分裂,中国国际地位下降,大大增加了后来抗战的难度。
“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东北军;抗日战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制造“九一八”事件。面对这一突发事变,蒋介石和张学良却坚决推行不抵抗政策。日本武装进攻当晚,驻守北大营的第七旅高级军官大都在外未归,仅有参谋长赵镇藩在营中,日本刚一开始进攻便得到张学良的不抵抗指令,即第七旅官兵必须“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几十万东北军不发一枪一弹就被两三万日军打出了东北。日军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辽、吉、黑,一年以后,又将热河轻易占去,中国国土大片沦丧。此后,日本侵略野心更加猖獗,侵略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国民众陷入深深的民族灾难之中。
(一)张学良的“不抵抗思想”
首先表现在张学良思想上的封建性。从奉军到东北军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封建儒家思想实质上贯穿了他领导的军事集团,其主要内容便是“忠诚”,而这主要由两代人的个人因素决定。张作霖起于乱世,其毕生追求就是武力,在思想意识和政治素养上并没有太多的思考和深造,对其子张学良的教育也缺乏先进性,导致张学良没有正式进入学校学习,受封建思想的影响颇深。他取得的成绩和地盘在很大程度上和蒋介石对其的赏识与嘉奖有关,因此张学良对蒋介石感激分外,对他几乎令必行、禁必止,张学良对蒋介石的这种感激之情在某种程度上冲昏了他抗日救国的清醒头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抗日救国的爱国热情。
其次,对日态度的历史继承性。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只要是中国一和西方列强有所冲突,其面临的结局大多都是割地赔款,这在统治者上层形成了浓郁的阴霾,心理上在面对外国矛盾问题上已趋于不战而败。张学良也未能打破这种仿佛被施了咒语的历史耻辱性的继承。他认为日本是一个比较先进强大的国家,拥有雄厚的军事实力,中国在物质力量上无法战胜,应尽量避免与之武力冲突。而在与苏联的中东路事件更是打击了张学良的信心,苏联在张学良的意识中不如日本强大,而凭借东北军实力都未能取胜,何况日本。加之中原大战时,大批东北军入关助蒋作战,东北边防空虚,驻守在东北境内的东北军可战斗人员不足,军事布置上又十分分散,张学良断不敢和日军发生正面冲突,希望通过和平的方法解决。正是这种保守思想使得东北军步步退让,而日军则步步紧逼。
再次,认识不清的“爱国统一”思想。张学良是“爱国”将领,然而在爱国行为上却有一定的扭曲和失误。受封建思想和阶级属性的决定,张学良的思想中同样有“安内”的因素。张学良迫切要求统一,而在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影响力小,似乎不能统一中国,所以他理所当然地拥护蒋介石进行安内。另一方面,张学良低估了日本的侵略行为。在以往的与日冲突中通常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且日方也宣称了“不扩大”方针,张学良便把这次行为仍看做一种“寻衅”,以为避之便可万事大吉。但是事实证明,张学良错估了日军的行为和野心,日军在“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一周便迅速占领了东三省,不管是思想上还是军事上,张学良等人还未来得及准备和思考,仍把“安内”作为工作重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使得日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和占领侵华范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二)蒋介石的“不抵抗思想”
首先,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蒋介石独裁意识非常严重。1929年中苏战火冲突的“中东路事件”就是蒋介石怂恿的,东北军在这次战斗中损失惨重。日本对东北的觊觎一定程度上为蒋介石削弱东北军提供了机会。为了个人利益,蒋介石不惜以民族利益为代价,牺牲东北这块不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对日军妥协退让,一方面使自身的统治地区不受损失,另一方面拔掉了一颗眼中钉,这无疑是一石二鸟。正是蒋介石的这种个人利益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北军的抗日活动,给了侵华日军迅速占领东北的契机。
其次,攘外必先安内。蒋介石政府一直推行并坚守的方针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蒋介石主要针对三大隐患,一是对地方军阀心存不安;二是国民政府内部反蒋高声迭起,特别是软禁了胡汉民之后反蒋运动更加猖狂;三是中国共产党,蒋介石政府对共产党以“剿”为主。他认为,在受内外夹击的时候只有肃清国内,卧薪尝胆,才能有力量对外反击,因而“剿共”才是国家存亡的关键。“安内”行为使蒋介石政府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面对日军侵略党内和国内各派的态度不同,国内政治一片混乱,经济也不断衰退,国内矛盾重重。事实证明其不顾全大局的行为终究没能站稳脚跟,其一意孤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使中国进一步沦陷。
(三)蒋介石和张学良都企图寻求国际调和
日本对东北虎视眈眈,其实这点张学良等人早已看出,并且为避免日本发起战争挑衅做了许多努力。而事变发生后,张、蒋等人意识到谈判不可能解决问题,便把目光转向国际调和,希望通过同情来化解危机。事变发生不久,国联确实对这场“侵略”做了回应,发表了两篇决议,希望日本能够立即把军队撤离东北,停止战争。这一反应无疑给张学良和蒋介石政府吃了定心丸。同时,不久后,来中国考察的国联代表团也表态说蒋介石不要轻举妄动,以不抵抗来博取国际上的支持和同情,这使蒋介石等人更加坚定不抵抗的做法,以外交解决日本问题。然而,国联本就是由英美大国操纵的一个松散的没有什么约束力的国际组织,面对中日冲突,各国因其利益不同而各怀鬼胎,其发表的决议没有很强的威慑力。此时侵略势头正浓的日本不理会国联的呼吁,拒不撤军且加紧攻占东北,国联对此也不敢制裁。在军内无准备、弱国无外交、国内反对情绪又高涨的情况之下,张学良和东北军陷入空前的危机,蒋介石也倍感压力重重。这种完全寄希望于国联,而不通过自身进行抵御和斗争的行为,是非常幼稚的。
(一)导致了东北军分裂
其一,削弱了东北军经济基础导致其分裂。东北军的发展和壮大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强大的经济基础息息相关。东三省土地广阔、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而且重工业的发展更是在全国名列前茅。然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三省,东北军被迫撤离,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依托。东北军撤到关内,失去自己的地盘,流离他乡,没有了重新振作的资本。同时,其精神上也受到了一定的摧残,“不抵抗政策”的执行把“东北军”变成了“国耻军”,接着东北沦陷,热河失守,这一系列事件让东北军背负了丧权辱国的骂名。东北军寄人篱下,处处受到歧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丧失了原来强大的经济基础,关内的经济基础薄弱无法使东北军重新凝聚和振作起来。
其二,日本对东北军的分化行径加速其分裂。东北军方面,“九一八”事件后东北军的不抵抗政策为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而在日本方面,日本对侵占中国是个长期的计划,对东北军的诱降分裂也是一项长期的政策。“九一八”之后,日本为尽快实施分裂计划更是区别对待各地方高级东北军官。为了诱降东北的满清遗老,日本关东军打起复辟满清的旗号,把溥仪接到东北以诱降与满清有关的东北军人。日本这种有针对性的拉拢很快就得到了回报,而且起到了上级对下级的示范效果,大量东北军下级军官也纷纷投降日军。分裂东北军计划逐渐得逞。
(二)导致中国经济政治混乱,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
在经济上,东北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华北地区的屏障,东北沦陷后华北地区也陷入了危机之中。不抵抗政策使日本一周之内便迅速侵占了辽宁吉林的大部分城市,控制了其铁路和经济命脉,致使东北迅速沦陷,整个中国严重受挫。
在政治上,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很快发动了对东北的全面进攻,这让奉行不抵抗消极政策的东北军和蒋介石出乎意料。因此,国内乱了阵脚,各个部队的军官也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做出了不同的政策执行方式。其中,部分部队坚决执行了不抵抗政策。如,北大营第七旅官兵、第12旅张廷枢部、第20旅常经武部等,他们在事变发生后迅速转向关内;另一部分无法迅速撤离的军队与日军作战维护地盘。民众对不战而退的不抵抗政策强烈不满,特别在齐齐哈尔失陷、热河失守后,社会舆论压力更大,国民政府和东北军名誉扫地,反对势力也因此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使张学良被迫辞职,蒋介石最终下野。
在国际上,张、蒋本来期待采取不抵抗政策来换取国际同情,然而,中国这种不战而退的行为,却使中国丧失了自尊和主权,国际地位进一步降低。
(三)增加了抗日救国的难度
国内方面,不抵抗政策使抗日义勇军陷入绝境。“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各爱国将领揭竿而起,积极与日本作战,其英勇斗争的气势一方面鼓舞了其他爱国人士,另一方面也使日本惊慌恐惧。抗日义勇军一度发展壮大,人数高达30万之多。然而,不抵抗政策使义勇军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因而力量比较分散,加之抗战条件的艰苦,没有充足的物资补给和后援,义勇军最终走向衰败。其实,事变后,国内若能积极组织团结一致的抗日运动,凭借中国的地理优势和众多人口,还是很可能把日本驱逐出境的。
国外方面,不抵抗政策大开日本侵略的胃口。“九一八”事变之初,日本关东军的猛烈进攻没有受到中国军队的抵抗,因而更加猖狂,日本关东军司令甚至扬言三个月便可灭亡全中国。本来,在事变之初,日本推行了“不扩大”方针,当时日本内部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速战速决,另一种就是缓图之策。然而,关东军的屡屡得胜使日本对华的态度很快趋于统一,日本举国上下协调一致,迅速执行侵华策略。不抵抗政策大开日本侵略胃口,坚定其侵华的信心。占领锦州后,日本军国主义迅速膨胀,日本退出国联,侵略势力融为一体,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中几十万东北军不发一枪一弹就被两三万日军打出了东北,这无疑是中国的耻辱,而这种耻辱就是张学良、蒋介石推行的不抵抗政策的产物。张学良、蒋介石由于对日本侵略性质认识不清、对国联抱有幻想以及出于剿共安内心理和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惜牺牲民族的利益,一步步把中国推入日本的虎口。日军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没经过多少激烈战斗,便先后占领了中国的辽、吉、黑三省,一年以后,又将热河轻易占去。不抵抗政策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国内政局一片混乱,随着东北的沦陷,中国经济也陷入困境,中国的软弱、不自尊独立的形象也因此受到国际耻笑。不抵抗政策使事变后没有形成统一的抗日领导组织,在东北的零星的抗日力量最终以失败告终。以上的种种都加强了日本侵华的野心和信心,日本更加猖獗,军国主义迅速膨胀,很快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从此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抗日救亡运动也慢慢拉开了序幕。透过历史的分析,我们要进行深刻的反思,通过反思真正明白,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只有靠自己救自己;在遇到重大困难和灾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相信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和胜利。当今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国家而奋斗。
[1]张友坤,钱进,李学群.张学良年谱(修订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毕万闻.张学良赵一狄合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3]曾景忠.澄清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方针研究误区[J].史学月刊,2003,(08).
[4]胡玉海.张学良与“不抵抗主义”及其责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5]沈宗艳.“九·一八”后东北军的分裂及对东北政局的影响[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1).
[6]徐畅.张学良与九一八事变再探讨[J].史学月刊,2003,(08).
[7]陈廷一,刘禹.我本英雄:张作霖张学良[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8]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会.国难当头[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张希宇)
K264.2
A
1008—6153(2013)04—0171—03
2013-05-06
孟霏霏(1988-),女,辽宁锦州人,辽宁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