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罡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通常是指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1],是一种依靠文化艺术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表现形式[2],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表演艺术、服装设计、现代传媒、工艺设计、信息服务等内容。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关系密切,但二者并不相同。文化创意产业强调的是文化表现的产业化,强调的是对文化的创意化开发,通过创意使文化产品具备独特性和差异性,避免同质化,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3]。创意和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兴起为苏州高职院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也对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苏州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但在当地政府积极有利的政策引导下,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苏州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近年来,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数字内容与动漫等产业规模逐年提高。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050亿元,同比增长40.44%,占GDP比例达5.08%,文化企业数量约1.5万余家,吸纳从业人员36万余人。其中,创意设计产业增长最快,产业增加值达93.55亿元,增长189.27%;动漫作品数量30部,合计16971分钟,实现产值10亿元,增长30%,文化创意产业业已成为苏州经济转型新的增长点。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致力于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截至2011年底,全市拥有6个国家级、5个省级以及28个市级文化产业基地,其中既包括以苏绣文化产业群、胥口书画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沧浪文化产业街区等传统文化产业集群,又包括昆山动漫数字产业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园、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昆山动漫数字产业园、沙家浜江南水乡影视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苏州园区)等新兴产业示范园,涵盖了影视、动漫、数字内容、信息服务等多家企业,基本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全覆盖,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一方面,产业渗透能力不强,对经济贡献度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文化创意产量总量仍然偏小,结构性问题相对突出,龙头企业数量少且规模小,制约了其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产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联系文化与其他产业的经纪人相对缺乏,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与近邻上海、杭州相比,产业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人才直接关系着文化创意产业的生命力。苏州高等院校数量不多,高职院校担负着创意人才供给的重要使命,但目前苏州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依然有限。
从根本上看,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依靠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和文化创意阶层的崛起[4]。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内容的提供者,既包括设计师,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装潢设计、动漫设计、游戏设计、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专家,也包括艺术家,如画家(漫画家)、作家、编剧、词曲作家、乐队指挥,以及演员、演奏、摄影、摄像、动画、魔术等艺术创作人员[5]。创意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上所有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再教育、技能培训以及自我完善能力的培养[6]。高职教育位于该培养链条的最前端,地位无可替代。创造性人才需要个性的自由发挥,而创造性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共性,产业机制是规模化的,需要有制度和协调[7]。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注重个性表达的极具创造性的人才,另一方面,产业规模化发展要求人才大批量的向社会输送。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同,高职教育专注于应用型创意人才的培养,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利于满足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人才需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苏州培养创意人才的高职院校数量越来越多,但其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存在不少问题。
(1)经过多年的布局调整,在苏高职院校由5所增加至17所,在校生由原来的3万人增加到7万余人,而其中以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为核心的独立高职院校十分缺乏,仅有苏州评弹学校、苏州市艺术学校、张家港市舞蹈学校、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等中职院校,以及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其余高职院校或是综合性院校,或是其他专业性院校。在综合性院校中,与之相关的学科多属于学校的边缘学科,得不到领导重视。即便是在独立院校中,由于创意人才培养所需的基础设施如艺术类器材、材料等价格相对较高,学校投入经费有限,教学设施跟不上教学要求,对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具有一定资质的教师以本科学历为主,新教师则以硕士研究生学历为主,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和相关学科带头人尤其缺乏,存在高校教师校外兼职或创业的现象,教师精力过于分散,无法专注于教学。
(3)教材内容过于陈旧,教学方式传统单一,无法满足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用人需求,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意人才。在苏州,很多高职院校的教材选用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材,限于个人能力,教材内容深度不够,缺乏思想创新性,与学生所处的时代严重脱节。在教学方式上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讲理论的较多,讲实践的较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不利于学生创意思维的养成。
(4)过分强调纯技术的练习,一味追求西方国家文化潮流,对本土文化思想和创意思维锻炼不够。实践证明,源于本土文化的创意是最具生命力的。多数教师受西方文化创意作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执着于西方文化和技巧的练习,对本土文化关注度不高,特别是对苏州特有的吴文化理念灌输不够,使得学生无法从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缩小了学生文化创意的空间,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很难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创意作品。
苏州高职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意人才的市场供给,为促进苏州高职教育的发展,更好地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建议如下:
创意人才供给不足是制约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国内其他同类城市相比,苏州具有较为明显的人才优势,但创意人才在从业人员的占比中不足千分之一,这与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不相匹配。与人才总量缺口相比,苏州创意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更为明显。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将聚焦于动漫、网游、现代传媒、工艺美术、音乐等产业类别,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不同产业之间将很可能突破原有的产业类别,互相交叉融合,从而出现新型的产业结构,这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是对高职院校的创意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苏州文化创意市场的人才要求现状,科学判断文化创意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好专业设置规划工作,以满足产业发展的用人需求。
与传统产业依靠投资和规模经济带动发展略有不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内容创意,创意的质量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市场定价。苏州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内容创意作为支撑,创意意识的培养自然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向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方面去引导,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的课题,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8]。苏州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独具特色的吴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拓宽学生创意空间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并帮助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吴文化精髓,引导和培养学生以吴文化为核心的创新思维,从而为苏州市场输入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又兼具地方特色的创意人才。
在苏州,创意人才的教育基本上依赖于各大专业院校,而经营性单位参与力度不够。学院式教育集中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和理论水平的提升,对于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必然会导致人才与市场要求不相吻合。高职院校教育定位于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目标[9],这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必须要与市场实践相结合,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重要的发展方向。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方面的优势,加强与企业、研究机构等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校期间便能够直接参与到市场的实践,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文化创作能力、文化品鉴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组织管理和人际协调能力,缩小与人才市场要求的能力差距,做到在上岗之后便能够独当一面。
与上海、南京等高职院校相比,苏州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较弱,迫切要求在苏高职院校从软硬件两方面提升办学水平。一方面,要适度增加经费投入,满足教学硬件设施要求。要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充分利用政府和企业资源,采取多渠道融资方式,完善包括音乐教室、舞蹈房、多媒体教室、美术教室等在内的基础教学设施。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教育人才,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要有计划地引进紧缺的专业教师,扩充和增强教师专业化队伍,提高教师专业化重要性的认识,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效率为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努力构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满足多学科发展要求、适应学校发展要求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1]张晓军.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质与发展关键.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6,10
[2]刘冰峰.文化创意产业组织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商业时代,2011(13):120-122
[3]胡艳超.北京市文化创业产业发展实证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6,7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5]庄永成.艺术概念与设计教育.美术研究,2005(1):105-106
[6]冯翔宇.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设计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提供的有效支撑.大观周刊,2010(41):77,106
[7]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领导科学,2007(9):55-56.
[8]张颖.对河南省高校艺术教育应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30-132
[9]朱容皋,卢年桥.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定位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3(0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