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视角下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2013-04-11 09:19
关键词:孵化器南京市科技

孙 东

(南京大学 商学院,南京市审计局, 江苏 南京 210008)

科技企业孵化器(简称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孵化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服务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工作,南京市审计局对南京市国家级综合孵化器建设与运转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项目得到了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的资助,笔者既是审计项目负责人,也是课题组主要成员之一。

一、 国内外科技企业孵化器理论研究与实践

孵化器是伴随着中小型科技企业创业产生的,是新生中小企业聚集、含有生存与成长所需的共享服务的系统空间,它能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1]。

(一)国外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做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源地的美国,一直引领着国际孵化器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专业化的创业孵化集团。创业孵化集团不仅具备了独立地向新创企业投资的功能,而且解决了传统孵化器人才短缺、难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问题[2]。据美国国家企业孵化器协会(NBIA)统计,经孵化器孵化的企业,成活率超过80%,而未经孵化的企业,50%在创办的最初5年内夭折,成活率只为20%。据欧盟统计,在孵化器孵化3到5年的企业,存活率达到85%,而不进孵化器的存活率不到50%[3]。

以色列发展孵化器有两个独特的经验:第一,政府科学引导,形成孵化器科学的回报激励机制。政府出资资助在孵企业,并全权委托孵化器管理,但企业成功后,政府并不直接索取回报,而是规定企业的20%股权归孵化器所有。第二,限制孵化器规模,保证给予孵化器深入、细致的服务。以色列政府对每个孵化器作出硬性规定,即每个孵化器只能孵化8~15家初创企业[4]。

(二)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孵化器“移植”到我国。1987年6月我国第一家孵化器-“武汉高新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在武汉光谷成立。1988年8月孵化器的工作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称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到2011年底,我国有孵化器已经突破1000余家,在数量上成为孵化器第一大国。张景安研究发现,“十五”期间,孵化器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转化率达70%以上,经过孵化的初创科技企业成活率超过75%,这两项数字平均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

杭州市孵化器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充分利用北京、上海金融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资源集聚优势,引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投资集团、国家级科研机构,参与孵化器建设与管理[5]。

上海市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充分利用了上海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与大学合作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创业中心,同时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服务,吸引了高校优质创业项目的入驻。

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都证明,孵化器对于转化科技成果、扶植新创企业、培育企业家、减少投资风险以及繁荣区域经济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归纳学者们研究结论,孵化器的功能和作用:第一,集聚创新资源,推进自主创新,为产业技术水准提升提供支撑;第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第三,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企业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第四,培养创业创新人才,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我国孵化器数量虽然增长迅速,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国家,但并不是孵化器强国。许多学者研究指出[6,7,8],我国孵化器普遍存在以下主要缺陷:服务能力低、服务层次低、服务体系不健全;收入来源以出租房屋为主,房东经济明显,没有充分发挥出孵化器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我国学者研究更多是从国家宏观视角、以科技部统计数据为依据开展的,而本文研究是以南京市层面微观视角、以审计取得的数据为依据,客观反映南京市孵化器的现状,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并侧重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南京市是我国科技创新工作较为突出的城市,孵化器建设与发展起步早、规模大。研究南京市孵化器发展相关问题,对其他省市孵化器建设与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二、 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基本情况

南京市是全国最早启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城市之一。通过20多年的发展,南京市孵化器不仅完成了各区县、开发园区的布点工作,而且孵化器硬件环境不断完善,孵化器的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截至2011年底,南京市拥有各类孵化器40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3家、省级孵化器20家、市级7家,形成了覆盖全市各区县的孵化网络体系。截至2011年底,南京市总孵化面积达175万平方米,孵化器内企业3040家,就业人员6万余人,累计毕业企业947家。

总结20年来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主要有:

第一,所涉企业成活率高,对税收和就业贡献明显。审计组对3家国家级孵化器近三年来走出的160家企业的2011年税费缴纳情况进行了查询。结果表明,毕业企业成活率高,2011年160家企业在地税征收系统中可以查询到有131家。存活的企业对税收和就业贡献明显,仅2011年,在地税征缴系统中,131家企业累计缴纳税费20 033 614.16元,其中,个人所得税计税收入(即就业人员工资收入)累计为77 039 882.71元,缴纳个人所得税累计7 003 408.68元。

第二,创业创新人才不断集聚,成为南京市人才高地。南京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作为省内第一家国家级孵化器,已成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仅2009~2011年,共引进领军人才(紫金人才)13人、321人才24人。金港科技创业服务中心2009~2011年,累计引进科技型企业近209家,企业注册资本总额8.61亿元,实现税收6.63亿元,申报专利517件,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余名、研发团队4个。江宁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提升服务手段,2009~2011年累计引进高科技企业51家,累计申请专利132件、软件著作权35件,累计获得各级科技计划项目17项。

第三,培育高科技企业,成为小企业创业摇篮。南京市孵化器中走出众多知名上市企业,如联创科技、焦点科技、擎天科技、金智科技等。

三、 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查中也发现,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服务规范、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孵化器创新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一)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孵化服务不规范,导致基础数据普遍缺失。对于在孵企业,普遍存在缺少企业工商注册码、税务登记码信息;对于毕业企业,没有进行动态跟踪,对于大多数离开孵化器的毕业企业,不能提供毕业企业现状、毕业企业成活率等资料。

第二,成熟企业占据孵化器面积较大。孵化器相当面积被成熟的税源企业占据,部分成熟税源企业已经成为“老母鸡”,却长时间留在孵化器内,而且由于企业规模大,这些企业承租的面积动辄上千平米。

第三,服务体系落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在南京市3家国家级孵化器调查发现,除提供房屋出租、物业管理等服务外,都能提供协助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科技项目申请、专利申请等基本服务。但是,缺少创业辅导、投融资、项目推介、同行交流沙龙等高端服务。虽然,都建立了创业导师制度,但是从开展工作记录看,创业导师与企业联系还很少。

第四,服务能力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孵化器总体满意度不高。审计组对孵化器内的200家以上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孵化器内的企业对于硬环境方面的满意度较高,而对于软环境方面的满意度较低、甚至很低。其中:“公共技术平台”满意或较满意仅为32.89%,“投融资方面”满意或较满意仅为42.01%,“中介代理方面”满意或较满意仅为42.11%。在服务需求方面,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公共技术方面,39.33%的企业希望能提供“技术指导”,35.96%的企业希望能提供“专业检测”,33.71%的企业希望能提供“实验设备”,而现场调查的3家孵化器均没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0.45%的企业希望能提供“猎头服务”,43.82%的企业希望能提供“政策宣传、培训”,39.33%的企业希望能提供“孵化基金投资”,38.20%的企业希望能提供“专家资料库”。而现场调查的3家孵化器上述服务很薄弱,甚至是空白,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导致科技企业孵化器问题的原因分析

审计组通过现场调查、企业走访,与孵化器管理人员座谈,并召开专家座谈会等,对孵化器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简要而言,制约孵化器健康发展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上级主管部门对孵化器创新社会效益没有充分认识,考核任务重视经济指标,与孵化器创新目标导向不一致。上级主管部门给孵化器下达的指标中,更重视招商引资、税收、房租收入等经济指标,与科技部等行业管理部门,在目标上不一致,是制约孵化器创新效益、社会效益发挥的根本原因。

第二,孵化器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没有形成毕业企业合理回报机制和管道。孵化器不愿意成熟企业离开,做起了房东,不仅能保证返租、税收收入,而且管理简单。

第三,孵化器管理力量薄弱,缺少专业化人才。孵化器建设之初,上级主管部门给予了一定编制。随着孵化器规模不断发展,原有人员配置不能满足管理需要。尤其是,与投融资、创业辅导等高端服务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缺乏,制约了孵化器的发展。

第四,没有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起紧密的关系,没有构建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丰富的科教资源是南京市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最突出的比较优势,但这个优势没有被孵化器充分利用。没有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强大的科研实力、仪器设备,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更没有吸收高校专业研究团队,参与到孵化器建设和运营中来。

四、 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审计调查及课题研究结果,为促进孵化器创新功能的发挥,笔者建议:

第一,政府、上级主管部门要根据孵化器宗旨,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促进孵化功能发挥。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根据孵化器特点和使命,正确制定孵化器考核指标,必须将孵化器新进企业、毕业企业、专利申请、专利授权等创新指标,作为孵化器考核的核心指标,弱化招商引资、税收等经济指标。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人才建设,规范孵化服务、提升孵化能力。孵化器要建立和执行入孵企业申请、在孵企业考核、统计、档案管理,以及毕业企业动态跟踪等制度,规范孵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孵化器管理团队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管理队伍素质、能力,特别是加强投融资、培训等专业人才建设,提升孵化器服务层次。

第三,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要给予孵化器更多的扶持,特别是政策扶持,帮助孵化器建立有效投融资、市场推广等高端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耗资较大,孵化器自身力量难以承受,必须得到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此外,还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第四,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优势,搭建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要积极搭建紧密的产学研交流平台,帮助企业从源头解决技术难题,帮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产出寻找转换基地,提高孵化企业成功率、提升孵化绩效。

[参考文献]

[1]何国斌,邵明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6):44-45.

[2]周英豪,骆光林.中美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比较及启示[J].中国流通经济,2011(8):89-93.

[3]吴寿仁,李灌,王劳.中、美、法、韩四国企业孵化器的比较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3(2):11-18.

[4]姚福根.从以色列孵化器模式看政府、孵化器及企业间的内在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06(12):218-219.

[5]施勇峰.企业孵化器的政府激励和政策创新——以杭州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7):103-107.

[6]司春林,梁云志.孵化器的商业模式与自身发展——典型案例分析[J].经济管理,2010(10):169-179.

[7]孔德涌.科技孵化器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软科学,2007(11):4-10.

[8]林德昌,陆强,王红卫.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评价与服务需求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2):122-125.

猜你喜欢
孵化器南京市科技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科技助我来看云
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编制与思考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科技在线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