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斯密的“同情心”理论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2013-04-11 09:16黄晓萍
关键词:斯密同情心旁观者

黄晓萍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亚当·斯密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更是一位世界知名的伦理学家,其伦理学名著《道德情操论》奠定了伦理学的基础理论,而其所谈及的内容、研究方式等深刻影响了当代伦理学的发展,为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斯密关于“同情心”的理论内容

(1)“同情心”的内涵及特点。同情心是斯密关于道德生活中人性的假设,它是人类道德情感建立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判断的基础。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开篇就有一句话,“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1]它直接道出“同情心”的真实内涵:我们因别人的快乐而快乐,我们因别人的痛苦而痛苦。

斯密“同情心”的特征很多,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同情心主体的大众化。斯密在开篇就提出“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他的原始情感一样,绝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1],由此可见,“同情心”是社会大众普遍具有的情感,即主体大众化。斯密赋予了同情心大众化的理论意义在于,它使得人们认识到,上至社会精英阶层,下至普通民众,道德都是最普遍的存在。“同情心”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这种内在情感的有与无、多与少、高与低,与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财富不成正比例关系。“同情心”是人天生具有的,而且任何人都具有同情心,它不像一种技术或者知识,需要靠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得来。

(2)“同情心”的道德衍生品。在斯密看来,不仅人人都具有同情心,且这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正因如此,斯密认为,人的同情心还衍生出了众多道德品行,如责任感、良心等。在斯密看来,良心就是一个人内心用以判断行为的法官和仲裁人,“只有在请教内心这个法官后,我们才能真正看清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才能对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做出合宜的比较。”[1]良心促使人们在看到自己利益的同时,还会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与感受。这样的场合会促使我们去实践神一般的美德,这是一种既光荣而又崇高的爱,一种对伟大和尊严的爱。良心促使我们会更多地关心别人的利益,“当他人的幸福或不幸在各方面都依我们的行为而定时,我们不敢按自爱之心可能提示的那样把一个人的利益看得比众人的利益更为重要,内心那个人马上提醒我们:太看重自己而过分轻视别人,这样做会把自己变成同胞们蔑视和愤恨的合宜对象。[1]由此可以看出,良心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调节器。

(3)各种情感的合宜程度。斯密认为同情心是每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但是同情心的发挥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例如人的利己心理、各种情感、野心、习惯风气和人所处的环境。人的利己思想会阻碍同情心的发挥,有的时候表现为一种野心,即自我欲望的膨胀。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人的利己思想,为了追逐利益,不顾一切。利己思想会影响和限制同情心的发挥。“合宜性是斯密在同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旁观者通过设身处地想象当事人的处境达到与其情感的一致性。”[2]其次,关于各种情感的合宜程度,一是源自身体的情感,斯密认为,当我们身体处于某种状态或倾向而产生激情,比如源自身体的疼痛,无论如何强烈,也不能引起我们多大的同情;二是源自想象产生的各种激情,即产生于某种特殊倾向或习惯的激情,也不能引起我们的同情;三是源自不友好的情感,比如憎恨和愤恨之情,我们能感觉到的人与所针对的人的愤怒,能预感到那人将受到什么样的待遇而产生同情心。但当事人需要选择好时机,才能在这类情感主导下,博得旁观者最佳的同情,即达到情感合宜点;四是关于友好的情感,“这类情感主要指仁慈、亲切和慷慨等等,它们能够引起加倍的同情感。”[1]斯密认为,“我们总是有最强烈的倾向对慈善的情感兴起同情感”[1];五是关于自私的情感,这类情感介于友好与不友好情感之中,我们通常倾向于对小快乐和大悲伤产生同情感。

二、由“同情心理论”审视当代大学德育的不足

(1)当代道德教育的实体化。当代大学德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榜样教育。榜样教育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它通过将抽象的说理变成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教育人们,更形象、生动、具体,而且富有感染性和说服力。但榜样教育的最大不足就是把榜样实体化了,即把榜样做为一个固定不变神话了的存在物,面对这样的存在物,被教育者接受的教育只是比较浅显的。在斯密看来,人的同情心尽管是天生就具备,但后天的自身的道德经历,会进一步激发和固化人的同情心,这种激发是由内而外的,而不单单是因为榜样的作用所产生的从众心理。由斯密的这个观点来审视当代德育中的榜样教育可见,由于被教育者没有亲身经历这些“神话故事”,所以,当学生在接受这类情感的灌输教育时,由于缺乏实践,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的“感动”层面,而这种被激发出来的感情持续性并不强,随着情绪的淡定而消散,所起到的教育意义并不大。

(2)当代道德教育的文化化。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精神习惯”。文化是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那么,一方面,文化具有静态的趋势和特征,即它是已经存在的东西。另一方面,文化是一种人们已经获得的精神成果,它区别于人类的物质成果。即人们的精神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共享,而物质成果具有独占性,人们几乎都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育人的合作理念和共享情怀。

但斯密认为,人的同情心受到物质利己主义、激情和野心的限制。所以,道德教育的文化化的不足就在于它用精神成果来教育人的时候,忽视了物质因素在道德形成中的作用,忽视了人是具有利己本性,更忽视了人总是在具体的物质生产实践中生成特定的道德的。

三、改进当代大学德育的主要路径

(1)道德教育的他者维度。马克思指出,人总是对象性地存在。“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镜子,也不像费希特派哲学所说的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做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3]这就是说,人都有自己的对象,劳动时有劳动的对象,恋爱时有爱的对象,倾诉时有倾诉的对象。同时,人时刻都离不开自己的对象,人总是在他的对象中认识自己,获得自己。斯密也深刻指出了他人(即“旁观者”)在同情心发挥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斯密来说,同情在于一个人把他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能从‘公正旁观者’的立场来看待别人的能力。让一个人去同情另一个人的这一相同的想像能力,也让一个人从公正旁观者的客观立场去看待他自己。”[4]斯密认为,当事人真实的情感和旁观者想象的情感之间存在的差距,迫使我们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随时调整自己的情感以获取他人的理解。我们个体总是在自身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中不断平衡自己的行动与思想。旁观者的存在有两个作用,一是减少我们对自己的关注而使我们的情感、行为以及自我判断更符合他人能够赞同的程度;二是根据一个公正的第三方的判断来调整我们对他人的判断。“一种德性的形成,不仅在于其经济上的有利结果,而且它必须得到社会的肯定;这种社会的肯定依赖于‘公正旁观者'的同情过程,这种同情过程是我们相互进行的,因而能够达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程度,从而使谨慎成为社会的美德。”[5]这也说明旁观者对个体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既然任何人都离不开他人,道德属性又是人的基本属性,那么,道德教育也决不能忽视“旁观者”的作用。为此,当代德育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引导当代大学生高度重视他人,不能忽视他人。大学生有着许多共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谁都有尴尬、骄傲、高兴、愤怒和悲伤的情感体验,而这些相同的经历和情感会增进我们对他人的理解。他人良好的品质也会感染着我们,从而提升我们自身;二是要开展有效的课内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与合作中共同提高自己。例如我们可以开展一个《阅读<道德情操论>中的某章节》的读书会,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以他人思想为参照,透析自身思想,定能提升自己。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会怎么与人相处,从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2)道德教育的关系维度。既然人是对象性存在,人都离不开他人,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人生存与生活离不开的环境。人在生活中总是要建立起各种关系,没有关系的人是不存在的。如人在家庭生活中建立的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姐妹关系等等;在工作中,建立了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在学习与社会生活中建立了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建立了关系后,人就把这些关系作为自己生存的环境,这些环境会影响甚至决定人能否继续存在、以何种方式存在、存在的时间长短等。斯密高度重视由这些关系所组成的环境对人同情心的影响。

所以,在当代道德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开展实体性的、文化的道德教育,更要开展关系性的道德教育。也就是说开展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在具体的物质生产中、在具体的生产关系中来生成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大学生而言,他们从事的生产就是学习与社会实践,据此,在具体的道德教育中,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认识“关系”的重要性。大学生所有的关系就是一张动态网络,师生关系、舍友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而许多的道德要素都蕴含其中。通过这种动态关系的交往,学生可以从中把握道德的尺度,学习如何做事做人,从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当代大学生;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形成道德。要引导学生学会与家长和兄弟姐妹们的交往,让他们在具体的交往中感受和把握如何是有道德,该如何做才是有道德。一个人在通过与一个富有品德的人的交往中,往往可以变得有品德。这种富有感染力、生动、真实的交往,总能让人如沐春风。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产生了多元的变化,我们要在重新审视斯密的“同情心”理论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重要路径,以期在高校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 马 楠.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及其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启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1):31-34.

[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7.

[4] Kenneth Lux.Adam Smiths'Mistake:How amoral Phi-loopier Invented Economics and Ended Morality[M].Tambala Publications,Inc,1990.

[5] 聂文军.同情在亚当·斯密伦理思想中的作用[J].现代哲学,2007(5):111-117.

猜你喜欢
斯密同情心旁观者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滥施同情心
机器人让人们更具同情心
小精怪阿良的同情心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亚当·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解
旁观者,未必清
关注校园暴力的旁观者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从原始情感到道德基础:关于亚当·斯密同情理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