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队伍建设

2013-04-11 09:16张敬军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纲要

白 燕,张敬军

(沈阳化工大学 社会科学系,辽宁 沈阳 110142)

精品课建设工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 方案”实施以来,全国已先后有10 余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进入国家、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行列。所谓精品课程,依据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以下简称《评审指标》),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将精品课程定位为“五个一流”,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而在这“五个一流”中,“一流教师队伍”是最为关键的要素。一门课程能否打造成为具有“一流性”与“示范性”的精品课程,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精品课建设工程为“纲要”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平台,同时也对“纲要”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利平台,将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的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打造出一流的教师队伍。

一、以提高教师业务素养为核心,实现教师队伍的内在优化

“纲要”课作为“05 方案”增设的一门新课程,是以历史教育的方式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它既不等同于大学本科的专业历史课,又与其他三门政治理论课有着明显区别。“纲要”课的特殊性质与功能,决定了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与之相对应的业务素养。教师的业务素养是教师知识结构、学术修养、理论水平等多方面的内在综合,而最终通过教学实践外在地显现出来。“纲要”课的性质决定了“纲要”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两大基本业务素养。

1.历史学的专业素养

作为思想政治论理论课之一的“纲要”课,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之处在于,“纲要”课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理论阐发,而是要用具体历史事实去阐明近现代中国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理论观点。近现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经验则是“纲要”课的基本思想载体。“于序事中寓论断”,体现了“纲要”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的特征。因此,从课程性质上说,“纲要”课是政治理论课;但从课程内容上说,“纲要”课又具有明显的历史学特性,“纲要”课的教学同样必须遵循历史课教学的基本规律。

“纲要”课的历史学特性,决定了“纲要”课教师必须具备历史学的专业素养。“05 方案”中的“纲要”课所涉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曲折复杂,涉及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等各方面内容,与以往“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以及“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单一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框架不同,它要求具有更开阔的历史学视野和对中国近现代史规律的整体把握。因此,如果缺乏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深入系统研究和深厚的历史学术功底,是很难胜任这门课程教学任务的。但目前全国高校有相当数量的“纲要”教师缺乏与历史学相关的专业背景。在“05 方案”实施以后,由于师资力量的调整,部分非历史专业出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上“纲要”课;还有部分历史专业出身的教师,由于长期从事党史、革命史的教学与研究,受以往认知模式的影响,与新课改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都成为制约“纲要”精品课程建设的不利因素。因此,今后还应加大力度引进具有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含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而对于现有的“纲要”课教师,则必须不断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努力成为该领域学养深厚的专家。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内在素养,真正实现教师队伍的内在优化,使“纲要”课朝着精品课建设的高水平目标迈进。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

“纲要”课教师还必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纲要”课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鲜明的国家意识形态色彩,同时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重要使命。“纲要”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在深入了解国史、国情和“三个选择”的基础上,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进而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同时,“纲要”教师还要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纲要”课的设置从根本上是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因而其课程建设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规范,服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马克思主义是经实践证明了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科学理论体系。“纲要”教师必须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纷繁的历史事件,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学会从复杂的历史中建立正确的认知取向。总之,“纲要”课教师只有将深厚的历史学修养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结合起来,才能使这门课真正达到“资政育人”的目的。

二、以团队建设为载体,推进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如果说教师的个人业务素养是决定教师队伍质量水平的基础前提,那么教学团队建设则是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优化的有效载体。实践证明,凡进入国家精品课建设的各类课程往往都具有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凝聚力强的优秀教学团队。在《评审指标》中,教学队伍是第一大项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负责人、教学队伍结构、团队精神等各项具体指标。

1.课程负责人是团队建设的领军者

在《评审指标》说明中,特别强调了“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课程负责人应该由团队中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的本领域的优秀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在团队建设中应该发挥三方面的主导作用:1)课程负责人凭借自己良好的师德风尚、深厚的学术修养、精湛的讲课技艺和丰硕的业绩成果给团队成员做出切实的表率,从而给团队建设引入激励机制,使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地向团队中最优秀的教师看齐;2)优秀的课程负责人还应该是教学团队中的组织协调者,能够凭借其卓越的组织才能使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长和潜能,从而使教学团队高效运转;3)课程负责人应该成为团队建设的精神领袖,是团队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的核心人物。在精品课建设的平台,对于课程负责人的培养可以与教学名师的培养、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与科研,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学科建设都有机地结合起来。

2.合理的团队结构是团队建设的基石

教学团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在知识结构上,“纲要”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与本门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并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研究专长上形成优势互补;“纲要”教师还要具有多学科、宽领域的知识视野,除了要谙熟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外,还应该掌握一些与本学科相近的学科知识。在年龄结构上,老、中、青三代教师要形成合理的梯队,并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尤其要注意青年后备力量的培养,制定青年教师培训和进修学习计划,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在职称结构上,教授、副教师、讲师、助教比例构成要合理,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应该在团队教师总数中占有相当比例;尤其要注重发挥资深教授、知名教授在该课程教学、科研方面的引领效应。在学缘结构上,教学团队要具有合理的学缘构成,在人才引进时,既要注重重点院校重点学科的优势地位,又要考虑师承与学术渊源,尽量避免“近亲繁殖”。如条件允许还可以引进具有海外经历的专业人才和有行业背景的专家参与团队建设,促进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3.鲜明的团队精神是团队建设的灵魂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通过教学团队成员之间长久地合作来实现。因此,在充分尊重教师个人兴趣和成就的基础上,要积极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一流的教学团队应该形成自己鲜明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体现了团队的组织追求、管理理念及其成员的素质和共同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团队的文化标识。”[2]团队精神对于“纲要”课精品课程建设尤其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首先,“纲要”课教学所涉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很少有教师能够完全贯通、精通这百余年的历史,因此“纲要”课的教学需要凝聚集体智慧。其次,“纲要”课的二级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其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科体系建构尚处在初始阶段,这更需要教师之间的切磋交流与攻关合作。此外,教学团队还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教学改革活动,以及承担教学科研课题,这也必须通过分工合作、团结互助的方式实现。团队精神将成为增强团队凝聚力、亲和力和团队全面发展的原动力。

三、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课程建设的质量。凡进入国家级精品课建设行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注重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进而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在精品课程评估方案中,学科建设是“特色评估”中的主要内容。

2005年国家调整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2008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下简称2008《通知》),在原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从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也与其他三门课程一样有了自己明确的重点支撑学科。在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以前,能够为“纲要”课提供一定学术支撑和学科支撑的,主要是历史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政治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中共党史”二级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但它们无论在所涉时间跨度,还是在交融性、关联度以及学术规范和研究范式上,都与“纲要”课程存在一定的偏差和距离。因此,“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设置的一个最直接明确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纲要”课程的学术支撑和学科支撑问题,“为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见2008《通知》)。

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建设意义重大,它将为“纲要”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以下支持:

(1)为“纲要”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目前,我国高校“纲要”课教师队伍构成大体有如下专业来源:一是中国近现代史等相关历史学专业;二是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政治学专业。如果从专业与课程的契合程度来说,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与“纲要”课的教学要求及研究方向存在出入。因此,“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将成为今后“纲要”课教师队伍人才引进的主要方向,它将为改善现有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从而更大程度地满足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提供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建立以来,发展速度惊人。据2006年1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第十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显示,我国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1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72 个,共有二级学科博士点210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单位9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单位842 个。2007年7月,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又组织专家评审出25 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流动站。[3]2008年增设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将在此基础上蓬勃发展。这些为数众多的博士点、硕士点和流动站将不断地培养大批专门人才,为“纲要”课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成为“纲要”课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2)为“纲要”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学术平台。学科建设是高校学术发展的根本依托。“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全面支撑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重点支撑,将切实改变“纲要”课教师队伍普遍学科归属感缺乏、学术意识淡薄、学术氛围不浓的状况,使“纲要”课教师能找到自己稳定的学科基础和合理的科研定位,从而为“纲要”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学术平台。由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高度关联性,“纲要”课教师将成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的主体力量。在“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过程中,将为“纲要”课精品课程建设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从而有力地提高了课程主持人和主讲教师的学术造诣。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他们将会在一个较高的学术起点上发展,实现由传统的单一教学型人才向教学科研并重型人才转变。“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建设将成为“纲要”课一流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总之,只有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纲要”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这是经实践证明了的包括“纲要”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772/200567/10378.html.

[2]宋 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建设初探——基于武汉大学的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10(21):65.

[3]陈德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73.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