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工业化的新特色、新动力与新机遇

2013-04-11 08:43郭根山
河南社会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工业化改革开放

郭根山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认真地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了中国已经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并且向全党提出了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对国情的重新定位和对国际局势的新判断赋予中国工业化新特色、新动力与新机遇。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工业化的新特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赋予中国工业化新的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重新定位,也是对中国工业化重新定位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纲领和任务决定了中国工业化的新特色。当代中国的工业化,除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之外,其他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的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首先,中国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业化,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使中国工业化有了非常明确的定位: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业化,又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一方面,“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1],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点低,虽然经过改革开放前近30年的快速发展,但仍然是一个工业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都比较落后,还处于不发达阶段。这是中国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出发点。中国工业化必然要体现现阶段这样的国情。另一方面,由于起步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薄弱基础之上,中国社会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产生的典型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同于苏联那样在工业化基础较好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时鉴于当今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的工业化再也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或经典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翻版,在经济体制、工业化的主体等多方面都必然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色,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次,中国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必须选择合适的具体实现形式,走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在“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主题下,由于时代和视野的局限,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都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视为水火,给市场和计划这两个配置资源的具体手段也赋予了制度属性,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只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现,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这个奉为不可移易的圭臬和教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认真的观察和审慎的判断,中国共产党认为不仅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制度兼容,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且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手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1],对于中国工业化进程来说,最大的改革就在于给社会主义工业化引进了市场经济制度,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在世界范围内开辟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崭新道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提供的难得机遇,抓紧完成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逐步缩小同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再次,中国工业化是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业化,必须选择适应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格局的工业化多主体模式。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我们一直严格执行单一主体参与的工业化,国营工业企业和城乡集体企业承担了中国工业化的责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体制。

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中国工业化主体结构必然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企业等多种主体并存。中国正在走一条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单一主体参与的工业化道路。多种所有制工业迅速发展和非国有工业的作用不断上升,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机制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从1979年到1990年,国有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大大下降(降低了31.5个百分点),集体工业的贡献率大幅度上升(提高了5.6个百分点),个体工业和其他工业的贡献率也达到10.8%。非国有工业的增长速度越来越明显地决定着整个工业的速度,其增长率的波动日益突出地影响着整个工业的波动。工业增长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动。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工业化的新动力

改革开放是时代主题转换新判断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必然结果,是应对形势变化的必然国策。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体方法,是当代中国的立国之本,自然也是中国工业化的总体方法和总体方略。改革开放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双重驱动力,使中国工业化驶上了快速发展的高速路。

(一)改革为中国工业化提供内在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我们不仅要改革“革命与战争”时代主题下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和策略,而且还要改革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相适应的各类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的近30年间,中国的国际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防御性发展”①,“中国过去几十年一直张扬不止的求强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建立在世界战争假设基础上的民族防御意识。它所表达的工业化要求,实际上是一种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行政力量配置资源的军工体系”[2]。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优先发展以国防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就成为必然和合理的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则是伴随计划经济和高积累而生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同时,中国工业化在落后的经济技术基础上起步,人口多、底子薄、科学技术落后这3个劣势因素相互作用,强化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其成为一个长期难以治愈的顽症。只有在确立时代主题转换的新判断之后,中国共产党才有可能调整和改革工业化发展战略,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想,适当降低重工业的比重,适当提高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的比重,使国民经济结构建立良性的循环运行机制;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彻底调整和改革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方式,以市场合理配置中国工业化所需的各种资源,才能彻底调整和改革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中国工业化的主体,允许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国家工业化进程。

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工业化逐步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把有限的资源按政府的意愿积聚到最急需发展的行业,它使中国能在很短的时期内迅速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它却没能建立持续的技术创新机制。一个国家有没有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体制内部有没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及其强弱。没有持续的技术创新的动力与压力,势必产生低效率。1978年以后,工业领域的改革沿着3条主线推进:一是塑造国有企业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二是促进工业领域非公有经济成分的发展;三是引导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这样,企业不仅逐步增强了以技术创新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国内外竞争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从而形成了以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对外开放为中国工业化提供外在动力

经济开放是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活动,与外部经济在商品(劳务)交换、商品(劳务)生产和分工、生产要素流动等方面,保持和增强联系的一种状态和过程,对外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不开放就没有工业化,没有在封闭条件下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工业化必须对外开放”[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的社会再生产联系更加紧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条件。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在会见联邦德国新闻代表团时就明确地谈道:“我们派了不少人出去看看,使更多的人知道世界是什么面貌。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4]

对外开放使中国工业化持续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增强。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许多国家都通过保护本国幼稚工业来促进工业化,中国自然也不能例外。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内外、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工业化基本上走的是相对封闭和高度保护下的全面进口替代的道路。然而,过度的保护性贸易体制和高度封闭的经济环境,也使国内企业感受不到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从而不利于技术创新。在国际经济技术发展和交流迅速的今天,竞争取胜的关键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开放则增强了竞争,从而增加了技术创新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市场条件,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由分割走向接轨,国内市场日益成为国际市场的有机部分,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开放也使中国能通过技术引进而获得后发优势,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技术引进和资金流入大大加快了中国的工业增长速度,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5]。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都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下持续进步。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使中国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全面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实施改革开放国策,重开国门之后,面对蓬勃发展的世界经济形势,党中央和邓小平深刻认识到中国工业化自闭于国际潮流之外带来的危害和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工业化的直接动力。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工业化的新机遇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代主题转换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开放发展的新机遇:

(一)对外开放,向外学习的机遇

虽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没有改变,但这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一种竞争共处的关系。“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6]。工业革命肇始于西方,工业化发展于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国家。世界工业化运动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对外开放加强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交流与往来,取长补短,学习其成功的经验,避免其失败的教训,这对中国工业化进程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发展的机遇

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它要求我们“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7]。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经过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难得的和平机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平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弃传统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开创一条工业化的新路。

注释:

①“防御性发展”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基本内涵如下:改革开放前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决定了中国把防御放在第一位,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阶段性目标都在于防御。高速度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抵御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安全,同时为新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正是防御性发展的反映。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发展是一种“防御性发展”,其核心是为了保障国家生存和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正常提高;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是一种“成长性发展”,其核心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详见:《论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科学发展观的统一》,《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体系》,《新乡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王海光.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50年发展战略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4):46—49.

[3]金碚.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若干理论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3):5—8.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林云.新中国工业化的回顾与展望[J].财经研究,1999,(11):40—46.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工业化改革开放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基于语料库的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
多元智能理论对制定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培养方案的启示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