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现状与展望

2013-04-11 08:05:45王崇才陈慧玲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12期
关键词:室内运动体育场地体育场馆

王崇才,陈慧玲

《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与2005年健康调研结果公告相比,“我国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而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许多专家学者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都作了多方面的分析,但笔者认为,体育场馆严重不足,生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不断下降,制约了群体活动的开展,是重要原因之一。

1 学校体育场馆现状与实际需求的差距

1.1 生均占有体育场馆面积变化与现状

回顾20多年来,高校生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发生了4次拐点性变化,其变化曲线与学生体质健康下降曲线大体一致。

第一个拐点:1989年高校扩招前,大多数学校生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在6-8 m2,当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较往届已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

第二个拐点:1989年到2005年,高校连续17年以10%的速度扩招,大多学校生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下降到不足3 m2。为此,教育部在2006年组织的高校“本科教学优秀评估”时,将生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最低合格标准定为≥3 m2。同期,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下降,一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于2007年召开会议,研究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并下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

第三个拐点:2003年至2006年,教育部组织了高校“本科教学优秀评估”,在“本科教学优秀评估”的强力推动下,学校加大了体育馆地的建设力度,大多数学校生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回升到≥3 m2。

第四个拐点:“本科教学优秀评估”结束后,扩招仍在继续,体育场馆建设却大幅降温,许多老学校建设用地十分紧张,因须建学校宿舍、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市政建设等,往往挤占体育场地,使有限的生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回升只是昙花一现。到2012年,许多学校生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又跌破2006年“本科教学优秀评估”时最低合格标准3 m2的红线。如武汉某知名重点大学,2012年底生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只有2.67 m2。

1.2 场地质量现状

体育场馆是有寿命的,且与使用频率和使用强度成反比。“本科教学优秀评估”结束后,体育场馆建设力度大幅降温,在评估时建设和改造的大部分场地已到设计使用年限,加上场地少,使用频率高、强度大,许多场地已破烂不堪,比如人造草足球场,塑料草被碾成纤维,塑胶颗粒失去草的保护,随水而流,只剩一片白色的石英沙,且多处凸凹不平,极易伤人。又比如塑胶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大面积塑胶已被磨光,得不到及时维修和改造,许多塑胶场地又变成了水泥场地,学生反映非常强烈。

1.3 场地使用现状

由于生均占有场地不断减少,课外活动受到严重制约,按场地数量、活动项目、活动密度,每天单位时间最大容纳量约占学生总数的30%,剩余大多数学生不愿锻炼或没地方锻炼。每天锻炼一小时,成了时尚口号,实际行动上落实不了,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继续下降自在情理之中。

2 现有场地面积与教育部颁布的面积差距

教育部2004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有关规定与要求,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规定发展类学校生均配备体育场地6 m2,基本类学校生均配备体育场地5 m2,这是体育教学、群体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需要。然而,很多学校离这个标准相差3 m2左右。

3 国家关于体育场馆建设、管理的有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等有关规定,使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使用、管理有法可依。

1)为使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使用规范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体育场地必须用于体育活动,不得挪作他用。

2)为保证学校体育场馆不受侵占、破坏和移作他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体育设施的,必须经体育行政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并及时归还;按照城市规划改变体育场地用途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先行择地新建偿还。

3)为保证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按有关标准配齐,国务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六章第二十条规定:“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

4)为使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在物力、财力上得到保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规定:“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竞赛正常进行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措施,是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办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建设和配备工作,在学校建设规划中予以重视,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

4 解决体育场地严重不足问题的建议

鉴于许多学校,尤其是老牌重点学校,很难在老校区成片建设室外体育场地,但又必须解决学生体育活动的场地问题,认为有4条措施可缓解和解决体育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

4.1 增加体育场馆开放时间

由于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室资源有限,学生上文化课的时间已发生重大改变,早上到晚上都有人上课,课外活动时间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下午4、5点钟,晚自习时间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19-21点,而是全天候的。根据这一变化,课外活动时间、体育场地运行时间要相应变化。为此,最大限度挖掘现有场地潜力,拓展现有场地使用时间,可将集中连片且离学生宿舍较远的室外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场地安装灯光,这样每天可增加使用时间2-3 h,也相当于增加了20%左右的体育场地。此举可较大幅度的缓解体育场地紧张的矛盾。

4.2 增加室内运动场地面积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说明第六条:“鼓励各普通高等学校加快室内运动场地建设,在保证必配的室内运动场地前提下,增加的室内运动场地面积可按三倍折算成室外运动场地”的规定,学校室内运动场地面积达到生均0.3或0.4 m2的配备标准,再建新馆均按三倍折算场地总面积,这是一个非常符合国情,符合校情的正确决策,对许多学校非常有利,一是缓解了学校建设用地非常紧张矛盾;二是室内场地利用率比室外场地利用率高很多,大体上就是三倍,是利国、利生的好政策。学校应充分应用好这一政策。

4.3 增加羽、乒、网场地面积

根据学生自主选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羽、乒、网场地多年供不应求,且缺口较大,造成场地一方面小球场供不应求,一方面田径场半闲置,使有限的场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建议学校调整场地结构,择地兴建数个羽、乒、网小球馆。进一步缓解学生选课难、群体活动争场地和整个体育场地紧张的矛盾。也可较大幅度增加生均占有场地面积数量。

4.4 加大体育场馆地建设、维修和管理力度

学校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尤其是体育场馆硬件设施建设。众所周知,体育场馆、体育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更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前提。保持体育设施的良好状态,使其常处于安全、新颖、美观、舒适,就必须做到及时维护、维修、更新、改造。学校和体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稳定、规范的经费投入机制。即:每年要有相对稳定的维护、维修、更新、改造经费投入。

以上4条建议若都能实现,则许多学校生均体育场馆面积可接近达到目录要求标准,体育教学、群体活动及运动训练的各种问题都能基本解决。

[1] 任丽萍,王志刚.普通高校体育场馆教育资源共享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J].湖北体育科技,2007(4).

[2] 周若峰.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0(4).

[3] 王 昊.常州科教城学校体育场馆利用现状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1(2).

猜你喜欢
室内运动体育场地体育场馆
数读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室内运动之体操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06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12
保龄球
幼儿100(2018年10期)2018-04-10 02:28:09
幼儿园有效开展室内运动的策略探究
求知导刊(2016年22期)2016-10-08 00:13:17
参加室内武术练习对大学生的影响
武术研究(2015年11期)2015-12-23 08:56:52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石狮市城市发展与体育场地建设的研究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