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精神

2013-04-11 05:26马强强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辅导员精神职业

马强强

合肥师范学院教学质评管理与评估处,安徽合肥,230601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校“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的重要力量。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矛盾、经济发展放缓对就业的影响、社会不良思想对校园的渗透、人才培养质量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等问题,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行为都产生不良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务实功利性、片面偏激性、行知脱节等不良现象。培养和提升辅导员职业精神是建设高素质、高层次、凝聚力强、稳定性高的辅导员队伍的必由之路,是建设“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辅导员队伍的重要保障。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要解决这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和发扬辅导员职业精神,从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1 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内涵

辅导员的职业精神,主要指辅导员对职业道德、责任和纪律的要求以及奉献精神、职业理想等期望的认同,在实际工作中,以自身的职业态度、职业作风和职业技能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和风貌。因此,高校辅导员应有培养“四个新一代”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态度,符合学生工作综合业务素质要求的职业技能,公正、公平、诚信的职业信誉,艰苦奋斗、不骄不躁、敢打硬仗的职业作风,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同时也要承担确保学生健康安全的职业职责。

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特点,一是以服务学生成长为中心。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信誉、职业责任等构成要素都显示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精神是以服务学生成长为中心。二是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理想、职业作风和纪律观念,体现着党中央对青年思想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着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职业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三是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数据,2011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为2 308.5万,党和国家、社会及千万个家庭都需要高校辅导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精神,确保学生安全稳定、身心健康、成长成才。

2 高校辅导员在职业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 高校辅导员在职业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职业理想与职业责任。部分辅导员缺少职业理想,为了完成工作而埋头工作;自我轻视辅导员职业的社会价值,缺少对职业工作意义的认识,缺乏荣誉感;自我价值无法充分体现,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工作态度不积极,干事缺乏责任心。二是缺少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职业作风。部分辅导员不愿意按照学校要求,值班期间住在学生宿舍,也不愿意深入宿舍和班级活动中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启发学生;在具体工作中,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和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合理有序地处理繁重、繁琐的学生事务,出现话语“一言堂”、处理事情武断、落实不深入、教育不深刻、引导不得力等问题。三是职业技能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辅导员担任着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学习的咨询者、生活的帮助者、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等角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职业性。然而现实工作中,一些未从事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参加短期“上岗培训”后就加入了辅导员队伍,应该说其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与工作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1]。

2.2 高校辅导员在职业精神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缺乏对辅导员职业精神内涵的认知和实践。首先,辅导员职业精神的缺失是因为缺乏理论指导,目前的研究对辅导员职业精神的构成没有进行详细的思考,也没有结合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其内涵进行深刻的论述。其次,辅导员群体缺乏对职业精神内涵的思考和实践。最后,高校管理者不重视构建和形成具有本校特征的辅导员职业精神。

二是职业认同度低,持续工作意愿不强。对辅导员工作认同度低,主要表现在部分高校领导和教师对辅导员职业认同程度低、部分学生对于辅导员的认同程度低、辅导员自身职业认同度不够高这三个方面。事实上,部分辅导员选择这一工作不是因为职业兴趣,而是作为先就业后转岗或读博的中转站。现实工作中,有的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甚至有功利思想作祟,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名利和社会需求、个人发展与学生需求的关系[2];一些工作表现突出或者科研能力较强的辅导员转岗去学校机关部门或成为代课教师,导致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热情弱、集体凝聚力差、工作认同程度低、职业地位低的恶性循环。

三是职业压力大、责任重。辅导员的压力主要来自工作条件、工作性质带来的压力和自身形成的压力这两个方面。工作条件主要体现在干事人力少、负担职责多、工作分管杂和工作硬件条件差这四个方面。工作性质带来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一是辅导员工作内容复杂而烦琐,涉及面广,负荷较重,工作时间长,身体容易疲惫;二是辅导员的休息时间和工作时间界限不能明确划分,在休息时间也处于一定的压力状态;三是大学生中出现很多问题是辅导员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难题,解决难题的过程容易产生厌倦感和压力[3]。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辅导员需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各种各样的矛盾,还要处理涉及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突发性事件,工作繁重,责任很重。辅导员的工作付出与地位、待遇存在差距,从而影响其对组织的归属感、对工作的情感付出与投入[4]。

3 加强辅导员职业精神建设的建议

3.1 丰富辅导员职业精神内涵,加强宣传和引导

在借鉴辅导员职业精神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情况,挖掘优秀辅导员典型,了解学生对辅导员工作需求,总结学校辅导员的精神特征,丰富辅导员的职业精神内涵。同时,积极宣传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具备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必要性;积极宣传全国、省级和学校优秀辅导员事迹,宣传优秀辅导员的职业精神;引导辅导员向各级优秀辅导员学习,使其清楚工作要求,端正职业态度,提高职业认同感。

3.2 减轻工作负担,明确工作职责,加强专业培训

首先,各高校应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按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并且每个班级都配备兼职班主任。兼职系团总支工作或党支部工作的辅导员应相应减少学生管理数量,减少辅导员工作压力。其次,现阶段应该形成以学生处管理为主、院系管理为辅、人事处提供培训计划和经费单列的管理体制。目前,辅导员工作之所以繁重,就是因为作为基层部门的院系行政事务多,导致辅导员担任部分教学秘书和行政秘书的工作,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处作为主管部门,可以让辅导员在当前形势下更多地去做本职工作。此外,辅导员的培训经费应在编制人事培训计划时单列。

3.3 设置不同职责的辅导员岗位,促进工作专业化

可以按职责不同在院系设置几类职业辅导员岗位:一是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担任院系党校秘书、学生党支部书记或团总支书记等职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讲授党课和团课。二是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辅导员,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咨询服务,组织见习、实习活动,讲授就业指导课程。三是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辅导员,负责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活动,讲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四是住在学生宿舍的生活辅导员,负责学生生活的管理与服务,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安全稳定。同时,可以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和教育背景来选择适合的辅导员岗位,以采取人事代理的方式录用生活辅导员,做到工作职能明确,发挥各自优势。

3.4 成立辅导员协会,促进职业能力自我提高

各高校可以建立辅导员协会,为辅导员工作交流、学习知识、缓解压力、凝聚力量提供一个平台。一是坚持和完善集体备课会制度,建设工作和学习的交流、研讨平台。二是以辅导员协会为平台,开展学生活动,拓展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新领域。三是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锻炼,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四是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实施“传、帮、带”活动,开展辅导员沙龙和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五是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工作交流,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参与,设立学生工作实践调查基金,提高辅导员理论和实践能力。把辅导员协会建设为辅导员交流、沟通的温馨家园,辅导员素质和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吴俊文,邵莉莉.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的困境与原则[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63-64

[2]李亚林.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挑战及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2007,22(2):129-130

[3]丁敢真,廖梅杰.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及其调适:以浙江师范大学辅导员调查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112-116

[4]钟健雄.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状况的调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1(11):93-95

猜你喜欢
辅导员精神职业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职业写作
拿出精神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