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朋涛,操松元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应急抢修中心,安徽合肥,2306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架空输电线路的路径选择越来越趋于山区化、荒野化,加之近年来退耕还林、土地抛荒、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焚香祭祖风气盛行等原因,导致山火频发,给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的威胁。如何防止山火导致的输电线路跳闸故障,已经成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问题,以下从山火发生的条件入手,分析山火发生的时间和季节性特点,结合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寻求防山火措施。
一般来说,山火发生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可燃物、火源和火险天气,其中可燃物和火源是发生山火的必要条件,在可燃物和火源都具备的情况下,山火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天气条件。
可燃物按照燃烧的难易程度及产生热量的大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2]。
(1)易燃可燃物:在一般情况下,易干燥、易燃且燃烧速度快。这类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少,且热量不易保持,易扑灭。主要包括地表干枯的杂草、枯枝、落叶、凋落树皮、地衣和苔藓等。
(2)燃烧缓慢的可燃物:此类可燃物一般指颗粒较大的重型可燃物,如枯木、树根、大枝、倒木、腐殖质等。这些可燃物一般情况不易燃烧,但着火后能长期保持热量,不易扑灭。在清理火场时很难清理,且容易发生复燃。
(3)难燃可燃物:此类可燃物主要指正在生长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
自然火源:自然火源是一种自然现象,有雷击火,陨石坠落、枯枝落叶发酵发热(地被植物自燃),以及树枝摩擦生热产生的自燃现象。自然火源中的雷击火,多发生在高纬度地区。
人为火源:人为火源是山火发生的主要火源,也是防治山火工作中的关键性控制因素。
在可燃物和火源都具备的条件下,山火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火险天气。火险天气是指有利于山火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如气温高、降雨少、相对湿度小、大风、长期干旱等。
山火隐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时段特点,山火的发生与天气状况、地理环境、植被情况、线路通道情况、导线对地距离、周边人员活动规律等有密切的关系。要防止输电线路山火跳闸,应首先根据山火隐患的特点进行分类排查,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1]。
从山火发生的季节性和时段特点来看,山火的发生多集中在以下时段:
(1)冬末春初植被干枯,天气转晴,气温上升,且少雨干燥期间。
(2)清明前后,集中祭祖扫墓期间。
(3)夏季连续高温、晴朗干燥时段,如每年的七八月份易出现长时间无雨高温天气,山火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多。此时段植被生长旺盛,往往容易忽视,但山火隐患依然存在,必须加以警惕。
(4)秋末冬初,天气干燥、多风,此时农民烧荒易导致山火高发。
山火发生的环境条件与线路通道内的植被情况、周边环境、地形地势以及人员活动情况密切相关。山火发生的环境条件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线路通道内树木茂盛,林区、灌木茂盛或蒿草高大茂密且导线对地距离低,同时周边有农田、菜地、坟地或者邻近居民区的地段。
(2)虽然导线对地距离高,但线路通道内存在大量高大乔木和灌木,且附近存在火源(如农田、菜地烧荒、坟地扫墓、居民区人员活动无意失火等)的地段,一旦发生山火,因灌木引燃高大乔木,导致火势大,燃烧时间长,造成输电线路跳闸的几率大大增加。
(3)线路通道内虽已进行清障砍伐,但清障时砍倒的树木未及时清理,区段内因堆积大量可燃物而成为山火发生的极大隐患,一旦有火源,将发生火势迅猛、燃烧猛烈持久的山火,极易导致线路跳闸。
(4)邻近城乡结合部或农村零散户的山地、林地发生山火的几率高。因为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员复杂,用火随意性大,防范意识差;而农村零散户用火、烧荒疏于看管,且无人提醒,容易发生山火。
基于上述山火发生的条件和季节性、时间以及环境特点,在开展山火防范工作时,应正确分析全年的防山火工作形势,提前部署和规划,根据季节、时段特点和区域分布的密度,进行工作计划的制定、人员的调配、工作疏密的安排以及各种措施的制定。
对输电线路进行分线路分区段进行全面排查,逐档、逐基建立档案,对山火多发、易发区段,应根据山火隐患点距离线路距离及导线下方植被的净空距离的大小,划分不同等级的防火区段,如Ⅰ级防火区段(山火易发、多发区)和Ⅱ级防火区段(存在山火隐患,但发生几率小),并根据不同等级的防火区段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1]。
(1)冬末春初、秋冬时期、清明、春节等山火易发、多发时段,应制定细致周密的山火防范计划,落实各区段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护线员等相关人员工作内容,一旦进入该时段即启动相应的计划和任务分配,确保全年防山火工作有序连贯。
(2)严密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连续高温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防范计划。
(3)加强山火隐患排查,实时更新山火隐患档案,要做到防山火工作的不断流、不留死角。
(4)加强公司内部员工防山火工作意识教育,做到在山火缓解期内人员思想不放松、不麻痹。
(5)加大对线路沿线居民防山火工作宣传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因人为火源引起的山火输电线路跳闸的发生。
根据线路防火区段的划分情况,加强线路巡视,在重要防火时段,运行单位应提前安排人员驻守防火现场,加强监控和巡视,以便早发现、早消除山火隐患[2]。
防山火工作仅仅依靠自身班组有限的人力、物力应对输电线路点多、面广的山火隐患点防范是绝对不够的,必须加强线路沿线广大群众护线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以提高群众护线员的护线技能水平,建立起一支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群众护线队伍,有效防范山火对输电线路稳定运行的潜在安全风险,同时应联合地方政府、消防、林业部门及沿途供电所等部门建立结构合理、覆盖全面、监控有效的护线信息网络和群防、联防机制[2]。
总之,只有依靠科学的手段制定周密、合理的防山火计划和工作方案,通过广大一线员工及护线人员的辛勤劳动,联合政府、消防、林业及沿途供电部门建立起有效的护线网络和联防、联动机制,才能有效地减少山火的发生和降低山火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事故,从而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享.浅议输电线路防山火故障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S1):240
[2]胡军,刘登远,刘俊军.咸宁输电线路防山火跳闸措施分析[J].湖北电力,2011,35(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