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治全面右倾化及其对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危害

2013-04-11 04:52:34魏少峰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钓鱼岛安倍日本

魏少峰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0)

日本政治右倾化是一个引起世人广泛专注的问题。2012年12月26日,日本野田佳彦内阁集体辞职,安倍晋三内阁正式成立,自民党重新执掌日本政坛。安倍内阁上台以来的种种举措,充分显示出日本政治正在朝着全面右倾化趋势发展。所谓日本政治右倾化,主要是指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及其主张在日本政界占据上风并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倾向,其核心问题就是主张极端民族主义,企图翻二战的案,推翻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正在抬头,并对中国国家利益带来严重危害,理应引起全体中国人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一、日本正全面走向政治右倾化

众所周知,日本政治右倾化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其主张的极端民族主义与日本国力的兴衰以及外部国际环境的变化紧密相关。但是,安倍内阁自成立以来的所作所为,清楚地告诉国际社会,日本政治正全面走向右倾化。

1.扩军修宪,图谋实现“正常国家”

肆意渲染外来威胁,扩充军备力量,加强日本的军事对抗能力在安倍政府上台后全面升级。2013年1月,安倍政府通过了2013年度政府预算案。其中,国防预算达4.75万亿日元,较2012年增长了400亿日元,是日本自2002年度防卫预算连续10年下降后的首次增加。预算案还决定将自卫队人员编制增加287人。这既是日本自卫队近8年来的首次增员,也是近20年来首次高于200人的大幅扩编。另外,日本全副武装的海上保安厅也增加了150人的编制。1月25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修改现行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以“加强保卫领土、领海和领空,提高自卫队应付各种事态的能力”。①《专家称安倍内阁扩军修宪欲让日本走军事大国路》,新华网,2013-03-05。

近年来,日本社会思潮强化国家主义精神,企图通过修改“和平宪法”打破制约,弥补军事等行为能力的缺陷,使日本成为一个全能的“普通国家”和能对外宣战的“正常国家”。安倍内阁上台后,积极推动修宪,企图实现“正常国家”。安倍内阁积极策划降低修宪门槛,以便抛弃二战后制定的和平宪法,特别是将自卫队升格为“国防军”,行使集体自卫权。依照日本法律,修改宪法首先需要向国会提交宪法修正案,获得众参两院三分之二以上议员同意后,还需在公民投票中得到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才能通过。因此,安倍必须首先突破有关修宪的程序限制。2013年1月,他在众院表示,由于各政党意见不同,他将先从修改多数政党同意的第96条着手。安倍政府急于修宪的目的就是要突破日本现行宪法的限制,实现“正常国家”,为走向军事大国铺平道路①《专家称安倍内阁扩军修宪欲让日本走军事大国路》,新华网,2013-03-05。。

2.否认侵略历史,侮辱受害国人民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针对二战的“翻案风”愈刮愈烈,朝野否定侵略历史的鼓噪此起彼伏,公然否认侵略历史。2013年4月23日,安倍晋三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答辩时称:“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乃至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取决于看待这个问题的哪一方。此言一出,立即受到中韩两国的强烈谴责,也受到美国一些著名媒体的批评。《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4月27日在社论中指出:“德国几十年前已经正视侵略历史并在欧洲建立了稳固的地位,日本承认(史实)为何如此之难?”《华尔街日报》当天也发表社论称“谁发动二战的问题就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样,没有争议的必要,只有安倍提出‘新的解释’”。②《日本又想否认侵略历史》,朝鲜日报中文网,chn.chosun.com,2013-04-29。

无独有偶,2013年5月,日本维新会共同党首、大阪市市长桥下彻发表关于慰安妇的言论说:“对于在枪林弹雨中拼命的军人,对于勇者集团,为了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要给他们一些休息的机会。每当想到这些时,总觉得慰安妇制度是需要的。”此言抛出后,不仅引来亚洲国家的强烈不满,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斥责其“荒唐透顶”。③《日本政客为何频发不当言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5-30。从安倍晋三的“侵略未定论”,到桥下彻的“慰安妇必要论”,充分说明了当下日本政坛正在弥漫一种歪曲历史、漠视受害国人民情感的不良气氛,也显示出日本政治发展道路上的危险信号。

3.重新修改教科书,掩盖历史真相

战后几十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对日本当初被迫承认侵略的“自虐史观”一直耿耿于怀,总想利用一切机会将其彻底抛弃。安倍晋三作为日本右翼势力的典型代表,自然不想错失手中的权力。据日本NHK新闻网报道,4月10日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以教育为主题进行审议。会议期间,安倍对于现有的教科书审定问题表示,“第一次安倍内阁会议上对于教育基本法进行了改写,要求在教科书中融入对日本传统文化、爱国心和乡土爱的尊重等内容”,并表明要重新修改教科书鉴定标准,“要让孩子们对日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感到自豪”。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要求重修改教科书》,中国网络电视台,2013-04-10。

为响应安倍的要求,日本文部大臣下村博文称:“……在日本的教科书里加入对历史认识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今后会重新修改教科书的鉴定基准……并不再顾忌邻国的感受。”⑤《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要求重修改教科书》,中国网络电视台,2013-04-10。说白了,就是要在教科书中彻底删除关于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中的侵略行径,让日本年轻一代对日本的历史和未来感到“自豪”。这种明目张胆地歪曲历史、向年轻一代传递错误信息的作法,是日本政治全面走向右倾化的又一明证。

4.集体参拜靖国神社,公然挑战国际社会

近年来,日本朝野右翼政客不顾亚洲人民的反对,公然多次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中不仅祭奠着日本246万名战死者,还供奉着包括日本战时首相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甲级战犯。靖国神社成为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场所。2013年4月23日,日本168名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占日本参众两院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居战后历届日本政府参拜人数之最。是否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是检验战后日本历届政府历史观和外交姿态的试金石。上台前后,安倍在多个场合反复表示,对自己上次首相任内未能参拜靖国神社“痛悔之极”。因此此次他虽然没有公开前往参拜,但通过以“内阁总理大臣”身份敬奉祭品等变通形态,表达了他对靖国神社的敬意。日本政坛越来越浓厚的“拜鬼”氛围揭示出日本右翼势力不愿正视历史、公然挑战国际社会的傲慢姿态。这严重伤害了曾经遭受过日本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历史问题的实质并非历史本身,它深刻反映了当今日本的政治外交现实——越来越多的政治家不是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而是在继承当年的强权政治理念。

二、日本政治全面右倾化原因剖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发展一直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向德国学习,承认侵略历史,深刻反省战争罪行,用实际行动求得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邻国的谅解;另一种是坚持错误路线,拒不承认侵略罪行,继续在军国主义道路上前行。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再加上美国的利益需求,使日本社会一直在这两种选择之间摇摆不定,徘徊不前,日本政客也常常表现出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人格特征,令国际社会雾里看花,琢磨不透。其实,日本从野田内阁到安倍内阁的全面右倾化趋势,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1.日本社会军国主义思想由来已久,对战争罪行缺乏深刻反省和认识

日本社会军国主义思想由来已久。由于自身自然条件的局限性,从13世纪幕府时代开始,日本政府就把向外开疆拓土看成是日本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通过明治维新刚刚富强起来的日本,就迫不及待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先后将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台湾等大片土地据为己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日本政府被迫接受《开罗宣言》和《菠茨坦公告》,被迫制定和平宪法,但右翼势力始终心有不甘。他们一直谋求摆脱和平宪法的束缚,为日本重新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扫除障碍。同时,在战后世界普遍进入民主、和平与文明时代的今天,日本对其所犯的侵略罪行却一直不能正视、反省,甚而美化歪曲其侵略行径,拒不承认对亚洲的侵略战争,并企图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等战争罪行;拒绝就“慰安妇”问题进行赔偿和道歉。日本政府这种错误的历史观正在影响和蒙蔽日本国民,造成日本国内不了解日本侵略史的一些人,不能对日本政府和社会的“右倾化”行为进行客观正确的判断,而盲目地追随和支持。

2.日本经济长期衰退低迷,民族自信心丧失

自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来,借助冷战环境获得高速发展的经济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日本经济一直在低迷中徘徊。近年来的经济萧条以及东北部地震和海啸的双重打击,使日本社会自信心不足,“国家衰退”的思潮像瘟疫一样在社会中蔓延。国民内心积郁着强烈的不满,希望求新求变,希望出现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人、压制周边国家的崛起,重新找回日本的自尊与自信。正如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7月1日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专访时所言:“日本政府在钓鱼岛等问题上的强硬姿态,恰恰折射出日本社会自信的缺失”。①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13-07-02。2013年1月,美国前国防部长助理、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接受日本《每日新闻》记者专访时指出,“日本的右倾化是20年低增长反作用力的结果”,它“来自于日本的自信心丧失”。为了政治需要,日本政客们往往以民生为借口,以“领土”问题作为唤醒不知情的国民“热情”的手段,以极端的民族主义方式,动员起民间的右翼势力资源为其服务。

3.美国实施的“重返亚太战略”为日本政治右倾化提供了契机

美国是日本全面右倾化的重要推手。美国霸权战略在亚洲的需求与日本想做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战略目标正相吻合,从外部刺激了日本保守势力及其军国主义的抬头,从而导致右翼势力不断坐大。二战后,美国一直把日本当作制衡亚洲的重要棋子。奥巴马上任以来积极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其实质就是要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积极遏制可能对美国领导地位构成威胁和挑战的力量。随着“重返亚洲”战略的实施,美国对日美同盟关系更加重视,在日本同邻国的争端中总是有意无意偏向日本,客观上助长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嚣张气焰。另外,为降低债务压力,刺激本国经济增长,近年来美国政府一再实行所谓“量化宽松”政策,利用美元发行权,公开对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掠夺。为避免中日两个最大的债权国联手反制,美国也需要在中日之间制造矛盾和摩擦,以达到“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目的。日本的右翼势力也对中国国力的快速增强充满惊恐、不安和焦虑,认为中国崛起必然会损害日本利益,因而把支持、参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看作是它遏制中国发展、实现自己政治右倾化目标的重要契机。这样,日本政治的右倾化就急剧发展起来。

三、日本政治全面右倾化对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危害

伴随着日本政治全面右倾化的进程,日本不断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在钓鱼岛问题、两岸关系以及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等问题上,频频挑起事端,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利益,成为影响中国和平发展的重大外部障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日本政治右倾化问题及其对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危害,并寻求万全应对之策。

(一)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强硬,危害中国主权

自2012年4月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抛出所谓“购岛”提议后,从野田内阁到安倍内阁,均在钓鱼岛问题上摆出强硬姿态,宣称“尖阁群岛”(即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拒绝同中国政府进行任何有关钓鱼岛问题的对话和谈判,干扰和阻挠中国行政执法船的正常执法巡航活动,并大肆制造舆论诬蔑中国战机和舰船入侵日本领空、领海,大肆炒作所谓中国军舰火控雷达照射日本舰机事件,蓄意制造紧张气氛,混淆视听。

2013年6月,在香格里拉亚太安全对话会上,当中国代表释放了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善意后,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竟矢口否认中日双方曾达成这方面的共识。安倍政权还利用日美同盟关系,不断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所谓“联合夺岛”演习,加强在钓鱼岛附近的军事力量。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逾越了中日关系的底线,严重危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在中国周边构筑包围圈,威胁中国战略安全

安倍政权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围堵中国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为此,从2013年1月以来,日本围绕中国周边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活动。

1.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倚美制华

安倍上台不久就急切要求赴美访问。2013年2月22日,安倍终于实现了赴美访问的心愿。安倍在美国访问期间一再强调日本重视日美同盟关系,渲染中国威胁论,希望美国就钓鱼岛问题选边站队,并希望在修改和平宪法、行使“集体自卫权”等问题上得到美国支持。安倍内阁倚美制华的企图非常明显。

2.拉拢中国周边国家,围堵中国

为加强应对中国的力量,安倍内阁想方设法利用中国周边国家在领土问题上同中国的争议,进行“合纵连横”,围堵中国。2013年1月,安倍选择对东南亚三国进行访问,目的非常明确,希望通过三国建立“国防军”,防范中国。日本《产经新闻》透露,安倍在其首次出访东南亚三国之际,曾向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首脑详细说明了建立“国防军”的构想。出于对亚太地区安保环境变化及中国军力抬头的考虑,印尼首脑对安倍的构想表示“赞同”,而泰越两国首脑对此也没有异议①《日本加紧拉拢周边国家应对中国》,超级军事网,2013-01-30。。

在安倍出访东南亚三国之前,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访问了菲律宾。他在与菲律宾外交部长会谈时表示,日本将继续帮助菲律宾提升海洋警备力量,并强化日菲两国在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近期,日本宣布向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捐赠10艘新巡逻艇,每艘造价1100万美元,将日菲关系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蒙古和缅甸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地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2013年3月和5月,安倍分别对这两个国家进行了访问。3月底,安倍访问蒙古。除自身能源战略需要外,构筑对华战略包围的野心昭然若揭。5月,安倍访问缅甸,意在为日本企业打开通道,加强同缅甸的经济与政治关系。同时亦是为分化缅甸与中国的传统友好关系,挤压中国的外交空间。安倍希望通过加强与缅甸的外交关系,抵消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形成“对华包围圈”。②《日本拉拢中国邻国 构建对华包围圈》,环球网,2013-05-31。

安倍在中国周边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先导,大力推行日本的价值观外交,试图重新确立日本在亚洲的主导地位,拉拢中国周边国家反华制华,对中国的战略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3.利用《日台渔业协议》利诱台湾,瓦解两岸合力

“购岛”闹剧发生后,由于中国大陆在钓鱼岛海域强力维权,加之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微妙互动,打破了日本长期单方面控制钓鱼岛的局面。为分化瓦解中国海峡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形成的合力,日本主动向台湾当局抛出橄榄枝。2013年4月,日台双方只经过40多分钟的谈判,就达成了双方此前经过16年谈判没有达成的结果——《日台渔业协议》。该协议的签订,使日本可以将全部力量转向对付中国大陆海监和渔政执法船只,同时还在两岸之间制造新的矛盾,企图瓦解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形成的合力。

猜你喜欢
钓鱼岛安倍日本
跳脱对安倍的悼颂与赞美
英语文摘(2022年9期)2022-10-26 06:57:52
日本元旦是新年
华人时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08
探寻日本
中华手工(2021年2期)2021-09-15 02:21:08
《黄金时代》日本版
电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16
印度8公里“路演”示好安倍
环球时报(2017-09-14)2017-09-14 07:27:24
明仁天皇“暗战”安倍
海外星云(2016年17期)2016-12-01 04:18:34
中日専門家が見た「習——安倍会談」
痛惜被贼惦记的钓鱼岛
海峡姐妹(2015年10期)2015-02-27 15:13:25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02
钓鱼岛问题溯源
海洋世界(2012年9期)2012-01-18 10: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