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细芳 古育平 陈火春 郑云峰 胡健全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
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价值评估
罗细芳 古育平 陈火春 郑云峰 胡健全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
以2010年作为评估年,从红树林防护、保护基础设施、改善和调节小气候、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等六个方面对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价值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价值为8184.51亿元。
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
沿海防护林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一道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它在保护基础设施、减灾增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防风固沙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对改善沿海工程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10年作为评估年,对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进行定量评估。
我国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于1988年经国家计委批复(计经〔1988〕174号)后正式启动,即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工程,工程建设期限为1988年至2000年。2001年,在总结一期工程建设经验基础上,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二期工程规划,二期规划建设期限为2001至2010年。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国家林业局及时组织对二期工程规划进行了修编,确定工程建设期为2006年至2015年,其中2006至2010年为规划前期,工程建设范围扩大到16个省(市)单位,344个县。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工程区森林资源逐年增长,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现已初步建成由海岸基干林带、消浪林带和纵深防护林组成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据统计,至2010年,沿海防护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6.87%;活立木总蓄积为59626.58立方米【1】。已建基干林带17478.0千米,达规定宽度基干林带13313.0千米,基干林带达标率为76.17%。
(1)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2001-2010年各年度检查验收报告和统计分析资料。
(2)工程区各省2010年森林资源清查或更新数据。
(3)工程区各省2000-2010年经济社会统计年报资料。
(4)2000-2010年各年度中国林业统计年鉴。(5)其它相关统计数据和参考资料。
通过认真筛选和比对,本次生态效益价值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红树林年生态价值、基干林带防护价值、年减少农作物受灾价值、年增加农作物产量价值、林分年固土价值、林分年保肥价值、林分年调节水量价值、林分年净化水质价值、林分年固碳价值、林分年释氧价值等10个具体评价指标。
4.1 红树林防护价值
红树林是一种独特的森林植物类型,常被人们称之为“海岸卫士”,与珊瑚礁、上升流、海滨沼泽湿地并称为世界上四大最富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系统,在消浪促淤、防灾减灾、净化海洋环境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我国的红树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4个省份,占红树林总面积的99%以上,浙江仅有极少量分布。红树林防护价值用单位面积生态价值和红树林面积来确定。
计算公式:
(A红为红树林面积,单位:公顷;C红为红树林单位面积生态价值,取值173300元/公顷·年【2】)。
计算结果:2010年,红树林年防护价值为51.82亿元。
4.2 保护基础设施价值
海岸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第一道防线,对沿海地区农田、房屋、公路、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保护基础设施价值以基干林带防护价值来衡量。基干林地防护价值用已达规定宽度的基干林带长度和单位长度海堤建设的投资来确定。
计算公式:
(L基为已达规定宽度的基干林带长度,单位:千米;C堤为单位长度海堤建设的投资,取值3335916元/千米)。
计算结果:2010年,基干林带年保护基础设施价值454.57亿元。
4.3 减灾增产价值
沿海防护林体系有利于改善和调节工程区的小气候,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环境,达到减灾增产的效果。工程实施以来,沿海防护林的防灾功能日渐显现,农作物受灾面积减少,农作物产量提高,减灾增产价值明显。
计算公式:
(Z初为期初评价区域遭受自然灾害农作物面积,单位:公顷;Z末为期末评价区域遭受自然灾害农作物面积,单位:公顷)。
(2)年增加农作物的产量(C增产)=A农×C21×P(A农为评价区域的农田面积,单位:公顷;C21为农田林网控制率,单位:%;P为单位面积年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单位:吨/公顷·年)。
计算结果:2010年,沿海防护林年减少农作物受灾价值70.91亿元,年增加农作物产量价值144.57亿元。
4.4 保育土壤价值
森林保育土壤价值包括固土价值和保肥价值两方面。通过实施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工程区内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减少。
计算公式:(A为林分面积,单位:公顷;X1为林地土壤侵蚀模数,取值13.5吨/公顷·年【4】;X2为无林地土壤侵蚀模数,取值37.5吨/公顷·年【4】;C土为挖取和运输单位体积土方所需费用,取值21.8元/立方米【5】;ρ为林地土壤容重,取值1.55吨/立方米;N为林分土壤平均含氮量,取值0.15%;P为林分土壤平均含磷量,取值0.065%;K为林分土壤平均含钾量,取值1.05%;M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取值1.5%;R1为磷酸二铵化肥含氮量,取值14.0%;R2为磷酸二铵化肥含磷量,取值15.01%;R3为氯化钾化肥含钾量,取值50.0%;C1为磷酸二铵化肥价格,取值2450元/吨;C2为氯化钾化肥价格,取值2850元/吨;C3为有机质价格,取值315元/吨)。
计算结果:2010年,沿海防护林林分年固土价值52.93亿元,林分年保肥价值2142.16亿元。
4.5 涵养水源价值
森林拥有“绿色水库”和“有生命的污水处理厂”之美称,沿海防护林在涵养水源、调节水量和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
计算公式:
(A为林分面积,单位:公顷;P为年降水量,单位:毫米/年;E为年蒸散量,单位:毫米/年;C为年地表径流量,单位:毫米/年;C库为水库建设单位库容投资(占地拆迁补偿、工程造价、维护费用等),取值7.0547元/立方米;C水质为水的净化费用,取值2.09元/立方米)。
计算结果:2010年,沿海防护林林分年调节水量价值1946.97亿元,年净化水质价值576.80亿元。
4.6 固碳释氧价值
森林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
计算公式:
(K碳为植物生长光合作用碳平衡系数,取值0.4444;K氧为植物生长光合作用氧平衡系数,取值1.1852;A为林分面积,单位:公顷;B年为林分年净生产力,单位:吨/公顷·年;C碳为固碳价格,取值997.5元/吨;C氧为氧气价格,取值1000元/吨)。
计算结果:2010年,沿海防护林林分年固碳价值746.88亿元,林分年释氧价值1996.89亿元。
综合以上计算结果,2010年,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价值为8184.51亿元,是工程区同期林业总产值的的6.3倍,充分反映了沿海防护林所产生的重大生态价值和作出的巨大贡献。
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长期、宏伟的生态建设工程。随着沿海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双增”目标的落实,沿海防护林工程区内的森林资源总量将继续呈现增长的态势,其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乃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价值也将继续增加,为我国作出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促进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对改善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陈火春等.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林业资源管理,2012年8月第4期.
[2] 韩维栋等.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评估.生态科学,2000年3月第19卷第1期.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190-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5]《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上册)》,2002年,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
Assessment of the Ecology Benefit Value of Coastal Protective Forest System in China
Luo Xifang Gu Yuping Chen Huochun Zheng Yunfeng Hu Jianquan
(East China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SFA, Hangzhou 310019,China)
2010 as assessment year, the ecology benefit value of coastal protective forest system in China is used in the quantification of assessment including mangrove protection、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adjusting microclimate、soil conservation、water conservation or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oxygen release. The assessment result shows that the ecology benefit value of coastal protective forest system in 2010 is 818.451 billion yuan in China。
coastal protective forest, the ecology benefit, value, assessment
S718.56
A
1004-7743(2013)01-0025-03
201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