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二中印象记

2013-04-10 21:27本刊主笔文迪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温江孝亲二中

本刊主笔_文迪

温江二中印象记

本刊主笔_文迪

第一次走进温江二中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一进校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白色主体建筑腰际的那一抹粉红,与春天的桃红柳绿相得益彰。

二中校园的色调简洁清爽——柳池幽幽、草木葳蕤的青绿;教学楼、图书馆墙体的素白;以及点缀其间的几树红花。这样,便衬托出主体雕塑、孝行墙的褐色更为庄重静穆。

繁复容易,简洁难;堆砌容易,出彩难。极简往往是用心锤炼的结果,陪我们参观校园的郭久清校长介绍,当年校园的规划和设计,委托给建筑设计院后,也凝集了李彦康校长与众多教师的心血和巧思。

一座优秀校园文化的环境营造,仅有建筑师的专业眼光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一些非专业的人文因素:比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乡土的深情,以及对青少年心理和教育的理解。

温江又称“柳城”,学校亦位于柳台大道旁,杨柳河畔。于是,校园中间的那一湾清澈见底的“柳池”则成了画龙点睛的一笔,给宁静的校园添了几分灵气。从二中学子的校服也可以看出来,青绿色衬底的白色上衣,白色嵌边的长裤,与校园的主色调相宜,令人想起《诗经》里的名句:“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不过,大地的颜色——褐色才是二中校园文化的底色,大凡参观二中校园的人都会在“孝行墙”下流连忘返。中国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革”以来,传统文化断裂太久了,以至于完全陌生,一想到“孝亲”,想到的便是封建专制,是“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全然不顾“孝亲”在传统文化中的真实含义。

在传统中国,家庭绝不是封建专制场所,是可以高于朝廷的。家里的堂屋便像皇宫里的朝庭,都有一个“庭”字。传统中国亦人人都是王者之民,旧农村,外甥回外婆家被喊为“外甥皇帝”,而平民嫁女儿,一样是凤冠霞帔的皇后装束。也就是说,中国的家庭也是王道教化之地,传统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远在学校教育之上。

但是,在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背后,不少学校和地方将国学庸俗化、肤浅化、奴性化,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全校学生集体给父母下跪,集体给母亲洗脚的闹剧。

因此,可以这样说,在恢复人伦道德,建设和谐社会的努力中,温江二中的“孝亲文化”有正本清源之功,不仅有益于学子,更有功于当地社会。

“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也。”(《中庸》)在孝亲越来越成为全球共同追求、甚至成为很多好莱坞大片的伦理主题的今天,二中的“孝行十字经”以十个关键词和相应的浮雕概括了“孝亲”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心、言、色、服、态、侍、事、财、功、生。

温江二中一本立足于孝亲的理论基础校本教材——《以德树人》,封面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这就是大孝大慈,这才是真正的德育:“重人格”。二中的学子们有这样的人格养成为基础,他们的“精学业”和“强体魄”已用不着家长去操心更多。

猜你喜欢
温江孝亲二中
从“温江花工”到“村播创客”的探索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庐江二中简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温江地区职业学校现状分析
Mixing matrix estimation of underdetermine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ased on the linear aggregation characteristic of observation signals①
在厦金胞张爱华孝亲牵起两岸情
赡养孤老不为钱孝亲奉献整八年
渭南市中小学校大唱《孝亲敬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