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ESP教学研究

2013-04-10 21:19鲍明捷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用途专业知识学习者

鲍明捷

(江汉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一、导言

随着社会对多元化、专业化外语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外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特征日益明显,单一外语技能型的人才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外语教学是一项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的内容和模式也在不断地改进。传统的普通外语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愈来愈大的差距,为了适应社会对外语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和选择,改变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缺乏分类指导的现状,开展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价值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研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根基和目标。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用途英语正是满足学习者特殊需要的英语,最能体现“个性化”的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对现行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一个重大变革,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建立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格局和新模式,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

ESP是语言学理论发展的产物。20世纪初,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共识语言学,随之社会语言学也应运而生,社会语言学的兴起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索绪尔认为,研究语言就要研究语言的功能性和交际性。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功能变体,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群体所使用的专门语言。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McIntosh和Strevens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对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与语言学理论发展密切相关的五个阶段:语域分析阶段、修辞或篇章分析阶段、目标情景分析阶段、技能分析阶段和目前方兴未艾的以学习为中心阶段。ESP研究初期的观点普遍认为,不同专业的语言材料具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将这些特殊英语环境下的英语特点用于英语教学,由此构成了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的理论基础。Wilkins指出“经过ESP培养的学生,在他们将要从事的专业领域里,能够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语教育的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胜任交际活动。”[1]英国学者Pauline Robinson指出“语言本身的教学并不是ESP的终结,而利用语言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才是ESP的真正目的。”[2]Robinson的这段ESP理论的经典话语,是西方ESP研究领域的理论支柱。它传递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即ESP教学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以便获取自己未来所从事专业的知识或技能,它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目的。通过ESP教学,学生既提高了英语水平,又掌握了专业知识,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收效。Hutchinson和Waters倡导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进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1earning needs)分析,[3]这一思想发展成了当前占主导地位的“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 Approach)的主流教学法。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专门用途英语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四十多年来它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发展得非常迅速。专门用途英语强调从专业的需求出发,探求一种英语语言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涉及语言学知识、教育学知识,还涉及各行业的专业知识。由于其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ESP教学之初就显示出无限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但受到社会各领域和学习者的欢迎,也引起了大批语言学家深入研究的兴趣。西方的研究主要以学术英语为主,中国的研究则集中于商务英语。在研究方法上,中国相关研究办法相对较为单一,而西方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近年来语料库研究法颇为盛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中西方也有所不同。在西方,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研究遍布教学的各个环节。而国内对于ESP教学法的研究还显不足。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的重心应逐渐向ESP教学方向转移。[4]秦秀白教授指出:“从长远角度看,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和主流应该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根据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定位在通用英语上,高校英语教学应该定位在专用英语上。”[5]ESP研究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ESP发展问题,必须研究其基础性的原理问题。我国的ESP研究已从单纯的理论研究阶段发展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理论研究已从单一宏观介绍性的阐述,发展到对具体教学情况的研究。目前我国许多大学相继开展了ESP教学,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许多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ESP教学寻找一种最为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构建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一)注重需求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即获取对特定学习者需求信息的详尽分析,“需求分析”分为两层意思:一层是目标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动机;另一层是学习需求,即分析学习者为了在未来职业中能有效交际必须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需求着眼于起点和结果,而学习需求着眼于教学过程。需求分析充分体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有助于追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和谐与统一,论证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有效性问题与实践价值。进行需求分析是确定ESP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模式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ESP教学正是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ESP教学目标的设置源于对学习者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的分析。需求分析作为ESP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其精髓在于分析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在ESP教学中尤其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者不是为了语言目的而学习语言,而是要通过语言去学习未来工作中所需掌握的某个特定的专业课程,强调以专业内容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重视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即以社会需求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主题为中心。ESP需求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学习目标的确定过程,不仅能提高学习者语言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增强其英语使用能力,而且能使他们有效地衔接英语和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实现跨学科之间的迁移学习。

为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合理的课程设置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ESP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课程设置不能是静态的,应随着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内涵,进行动态的课程调整,始终以服务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总的培养目标,需要协调好大纲所规定的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与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之间的关系。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估应从学习者本人着手,紧密围绕学习者的需求,准确掌握学习者的英语基础和目标需求,真正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教学,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编制适宜的教材,确定合理的测试方法。根据不同的ESP课程需求、不同学习者的语言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者课堂参与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使教师成为学习者的合作者,以确保学习者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胜任未来工作所需的英语应用能力。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上,要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教学重心,体现专业和英语的有机结合,兼顾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和多元化。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主要包括如科技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医学英语、体育英语和艺术英语等。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考虑语言与专业的梯度,平稳起步,循序渐进,初始阶段要解决好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融合问题,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应有个先后次序,让英语基础较好的学习者提前进入专业英语学习,期间动态观察他们的接受程度,并适当增加语言任务的难度和专业知识的深度。通过专门用途英语学习,融合了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优化了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让学习者从英语中学习专业知识,从专业中回顾英语,实现了跨学科之间的迁移学习,实现跨学科的教学融合。

(三)选择适宜的语言材料,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

教材作为语言学习输入的主要信息源,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是培养能力的载体,对ESP教学的收效如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西方国家对ESP教材的争议体现在两方面:深而专还是泛而广;改编还是未改编。[6](p93-99)ESP教学是以特定目标为导向的英语教学,具有鲜明的目标性。根据ESP的教学目标,以需求分析为基础、以真实性为原则、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与既定的目标情景密切相关、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相联,设计相应的培养方案,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选用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能力检测的教材,选择适合教学广度和深度的信息来充实更新课堂内容,把英语教学和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使英语学习能够对学生未来工作真正起到帮助,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加强ESP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到使用对象、目的、内容、教学法等具体方面,依靠科目适当、难度适中的教材来保证教学质量,语言材料内容不宜太难,应具有恰当性与通用性,要做到教材及实践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互相衔接。好的教材应该是讲授内容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所设计的练习和交际活动形式多样、有一定的深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能提供一些让学生使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的机会,这样的教材才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使用ESP教材过程中,还需对教材进行不断地评估、修改和完善,以提高教材的有效性和适当性。再者,教学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任何语言课程都需要进行评估和测试,以目标明确为特点的ESP课程就更需要,将ESP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来进行ESP教学评价,使评价结果再反馈到教学实践中,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建立客观、公正、符合ESP教学规律和特点的评价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复合型人才培养顺利实现。

一支高水平的ESP教师队伍是成功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根本保障。作为ESP教学的组织者、执行者和推动者,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毋庸置疑,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多层次、立体化ESP教学模式的实行需要的是外语+专业的跨学科、复合型师资,ESP教师发展一定要与学科发展建立联系,[7]ESP教师不仅英语好,专业还要精深,需要对某一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熟悉该专业文体体裁和英语语言的特点,要能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ESP教学评估中的反馈信息不断对教学进行改进和提高。ESP教学强调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环境的变迁带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新模式强调教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经验丰富的引导者角色,倡导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中英文表达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ESP教学的个性化、多元化,并不断开拓创新。一支善于沟通的ESP教师队伍,需要具备业务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人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实现课堂教与学的和谐关系,成功达到ESP教学目的。要建立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师队伍,高校应加大对ESP师资的培训计划,组织业务进修、观摩教学,拓宽专业知识面,使ESP师资队伍能逐渐形成合理梯队,从而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师资保障。

五、结语

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一个融合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教学体系,是建立在科学严密的需求分析基础之上,用来满足学生特殊学习目的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体系,充分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工具目的。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以课程设置为灵魂,集教学大纲制订、教学方法设计、教材内容选编、课程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测评为一体,将英语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合理配置、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诸如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等一系列非人力因素的系统工程。专门用途英语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储备相关知识、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运用的过程中英语和专业知识均得到巩固、拓展、提高,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现了英语的“工具性”,实现了英语学与用的“零距离”接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普通基础英语教学的扩展和延续,是大学英语教学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而进行的战略调整,把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1]Wilkins P.Notional Syllabu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Robinson P.ESP Today:A Practitioner’s Guide[M].New York:Prentice Hall,1991.

[3]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5]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6]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王守仁.发展中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推进中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J].中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2010,(1).

猜你喜欢
用途专业知识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DNA的奇妙用途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用途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书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