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高校外语专业何去何从的问题

2013-04-10 10:58程晓堂
山东外语教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外语毕业生

程晓堂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875)

1.0 引言

近些年来,关于普通高校外语专业(尤其是英语专业)何去何从的讨论可以说是此起彼伏。外语专业的学科定位问题、学科发展问题、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管理者、外语界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高校外语专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由两个。一是外语专业迅速扩张(到2012年大约有1000所高校开设英语专业,开设其他语种专业的高校数量也急剧增长),大有失控的趋势。二是外语专业(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就业情况已经连续几年被亮红牌。另外,社会各界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质疑也时有所闻。一时间,高校外语专业出现了人人自危的现象。那么,外语专业究竟面临什么问题呢?外语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真的过剩了呢?大家对外语专业的担忧是否是杞人忧天呢?在今后一段时间,外语专业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呢?本文拟结合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2.0 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首先讨论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即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近些年来,各种信息显示,本科外语专业(特别是英语专业)已经成为就业的红牌专业(参见《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尤其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就业难,而且就业后又很容易失业。这一局面再一次推动了关于外语专业何去何从的讨论。其实,在就业难的问题凸显之前,外语界有志之士就已经通过学术研讨会、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介讨论了外语专业的学科定位问题、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以及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有的还提出了外语专业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比如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加强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改革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等等(参见:何兆熊,2004;徐烈炯,2004;胡文仲、孙有中,2006;南佐民,2008;蓝仁哲,2009;王福祥、徐庆利、鞠玉梅,2010;黄源深,2010;刘龙根、伍思静,2011)。

面对就业压力,有些院校的外语专业开始考虑改弦更张,比如在原来一般意义的英语专业的基础上增设商务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部分师范院校也不再局限于以培养英语教师为目的的英语教育专业。一些理工科院校积极尝试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的外语专业,比如试图在石油英语、矿业英语、农业英语、海事英语等方面有所作为。还有些院校开始讨论外语专业存在的必要性,有的甚至考虑过撤销外语专业。

面对新的形势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肯定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决定如何调整和改革之前,首先还是要把问题的根源弄清楚。否则,即使改革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者改革的方向就是错误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调查、分析和研究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失业容易的真实情况以及背后的真正原因。就真实情况而言,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是所有高校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还是部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难?如果是部分高校,究竟是哪些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难?是重点高校还是非重点高校?是综合性大学还是专业外语院校?或是理工类院校、师范院校、财经类院校?理论上讲,这些高校的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具备的素质肯定也有差异。在就业难的问题上,这些类型的学校肯定也存在差异。但究竟是哪些差异,目前已有的讨论似乎很少涉及。即便这些高校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关于就业难的问题,各类学校以及各所学校应该先摸摸家底,有关部门也应该组织一定规模的调查,真实、全面地反映就业难的问题,以便为外语专业的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在就业难的真实情况尚未摸清之前,我们也可以对“传说中”的就业难问题做一些理性的思考。

按照常理,导致就业难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供大于求。如果外语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社会的实际需求,那么就业难的问题就不难理解了。倘若真是这种情况(即供大于求),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清楚了。我们总不能人为地增加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缩小外语专业的招生规模,而不是进行所谓的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因为如果真是供大于求,即使人才培养质量再高,也会有就业难的问题。缩小招生规模有两种可能的途径,一是可以减少开设外语专业的院校数量(即部分院校暂停招生),二是减少各院校的招生人数。从经济成本的角度看,减少招生院校应该是上策(即部分院校停招外语专业)。

但是,从一些渠道反馈的信息来看,外语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可能性不能被夸大。媒体上关于外语专业人才难求的报道并不少见。这里说的“人才难求”,还不仅仅是非通用语种人才难求的问题。即使是像英语这样开设院校较多的语种,也存在人才难求的问题。所以,目前恐怕暂时不能急于得出外语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结论。

假如供大于求的问题并不突出,那么另外一个导致就业难的可能原因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的需要不相符。规格与质量是两个概念。规格相当于产品的尺寸大小和功能,而质量是指产品本身的可靠性。质量再高的产品,如果不符合社会需要的规格,也不能畅销。外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在规格上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我们仍然不得而知。有学者指出,就存量外语人才来说,中国可能并不欠缺一般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人才,但具备国际化视野、全球化意识并且熟练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研究方法的战略性高端外语人才是欠缺的(戴炜栋、吴菲,2010)。

虽然社会对外语有很大的需求量,但不同行业对外语的需要可能是不同的,对外语人才的规格要求也可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外语专业根据社会的需要来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此,首先要弄清楚哪些行业需要外语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需要多少外语人才。只有把社会需要弄清楚了,才有可能制订合理的外语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

目前全国有大约有1000所普通高校开设了英语专业,这些高校包括专业外语院校、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理工科院校、财经院校等。按理说,这些院校已经涉及各行各业。相当多的院校本来就是服务特定行业的院校。这些院校在制订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时,肯定也或多或少考虑到了这些需要。但是,为什么仍然可能存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与社会的需要不相符的问题呢?就笔者所知,大部分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时,主要是通过“拍脑袋”的做法实现的,很少进行实地调研。再有就是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的政策可能存在偏差。比如,多位学者(如蓝仁哲,2009)对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人才培养思路提出了质疑。假如确实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方面存在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方向也就清楚了,即调整或重新制订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也是一些高校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改革(主要是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的主要原因。有学者认为,外语只是工具。只懂外语的人才不算真正的人才。外语专业的学生还应该学习某种专业。因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成为人才培养改革的焦点(下文还将讨论此问题),即培养双能性人才,比如英语+法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英语、法律、国际经济与贸易都是被亮红牌的专业。两个被亮红牌的专业复合在一起就一定能成为绿牌专业吗?这个问题恐怕不那么容易回答。

现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懂外语的经济人才、法律人才等应用型人才奇缺,经济、法律领域很少有人能够在国际交往中使用外语。鉴于此,这些学者批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缺陷,即只有语言技能,没有专业知识。但是,在我们批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缺陷之前,还要弄清楚几个问题:懂外语的经济人才和法律人才是靠外语专业来培养的吗?如果是,应该怎么培养?应该由什么样的教师来培养?如果不是,这样的人才到底应该由哪些专业来培养?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提倡和呼吁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其中就包括外语+经贸、外语+法律等方面的人才,但现在看来收效甚微。其中的原因恐怕也没有人能够说得很清楚。

关于就业难的问题,这里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没有问题,但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也就是说毕业生的质量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在一些高校盲目扩招,师资条件和硬件条件也没有保障,学校和教师不重视教学,教学管理混乱,学生学习动机不高,教学质量问题非常突出。目前,英语专业学生四、八级测试的合格率只有4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社会有需求,即使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是合理的(即人才培养的方向是正确的),毕业生恐怕也很难就业,因为他们不能胜任社会希望他们承担的工作。

因此,如果不是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楚或不正确,而是人才培养质量不够高,那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把重点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

以上列举了导致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几种可能原因,但这些都只是可能的原因。至于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就业难、哪些学校或哪些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还需要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我们的建议是,在弄清楚就业难的真正原因之前,各高校要慎重对待所谓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更不能盲目追风,改弦更张,使外语专业的发展迷失方向。

3.0 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在有关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讨论中,不少学者认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只重视语言技能的学习,缺乏思辨能力,缺乏创造能力,缺乏综合人文素养。这些学者(如:张中载,2003;黄源深,1998,2010;蓝仁哲,2009)呼吁加强外语专业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并就如何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那么外语专业的学生是否真的缺乏思辨能力呢?是不是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还是说外语专业学生的问题尤其突出?再有,假如说外语专业学生确实缺乏思辨能力,那么是不是因为过于注重语言技能的学习而导致思辨能力缺席呢?语言技能与思辨能力是什么关系?还有,即便加强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吗?或者说,就业难是因为学生缺乏思辨能力吗?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往往停留在口头讨论上。文秋芳等(2010)专门研究了外语专业学生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差异。结果发现,“总体上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但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缩小”。

有的学者认为,外语专业学生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综合人文素养,其中包括文学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外文系本科阶段的课程接近职业培训,而缺少学术培养,学生知识面狭窄,主要目标无非是学会一门外语(徐烈炯,2004)。因此,有学者建议,一方面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特别是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包括文学素养、文化素养等。基本语言实践能力与综合人文素养是否存在矛盾?如果不存在,如何把两者都做好?如果存在矛盾,应该如何取舍?关于以上问题,可能存在两种可能性: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做,或者知道如何去做,但不愿意去做。笔者认为,这两种可能性都有。

既要有扎实的语言能力,又要有宽广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这就是说,外语专业学生既是博雅之士,也是职业能手。但二者真的能兼顾吗?徐烈炯(2004)主张职业训练与学术培养分流。大部分学校可以继续把外文专业办成职业培训,甚至可以不办本科只办专修科。……外文专业方向明确为职业培训后,教实践课的教师可以名正言顺、专心致志地从事听、说、读、写教学,不必勉强做他们并不擅长的研究,更不必在评职称的时候拿教材和教学心得充当科研成果。

国外一些大学也有类似我国外语学科的学科。比如耶鲁大学的德语专业。该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德语以外,还要学习德国历史、哲学、文化、宗教等。那么国外这些大学的外语学科是如合考虑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是如何考虑国家发展战略问题的?

其实,外语专业学生知识复合问题,不一定是外语加另外一个专业的知识,而是以外语为主要专业并具有综合能力。纵观多数学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常常会质疑,我们是在办语言技能培训班,还是在培养本科专业人才(石坚,2006)。外语类的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如何把语言的基本技能训练与教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结合起来。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理智能力,形成学生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应该考虑学生个性的发挥、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心灵世界的完善(石坚,2006)。

要回答外语学科的学生究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发展哪些能力,我们可能需要扩展外语学科的内涵。显然,外语专业不能局限在外国的语言,而应该是外语+区域和国别研究。这里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不仅仅是所学语言国家的概况,而是与这些国家和民族有关联的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等。但是,这样的考虑并不是直接为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是培养具有综合人文素养的人才(下文还要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总体来看,外语学科属于人文学科。既然属于人文学科就应该按人文学科的总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规划外语学科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并根据人文学科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来判断外语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现在很多高校仍然把外语专业视为一种工具类学科,也就是说,学习外语只是掌握一种工具。这种观点显然没有充分认识到外语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属性。

4.0 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要

前面讨论就业难的问题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时,都涉及到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的问题。理论上讲,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但是,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是否能够直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些问题都还需要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徐烈炯(2004)在近10年前就撰文介绍,国外的高等学校明确区分学术培养和职业训练。经过学术培养可以取得学位,经过职业培训可以取得职业文凭或证书。这是两类性质不同的资格。职业培训与未来的工作性质有直接关系,培训的内容都是工作上所需要的,开设的课程一般都很实用。学术培养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些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和人文学科(如哲学、历史)显然不能侧重职业训练。外语专业虽然具有工具性,但从根本上讲,还是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目的不是直接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有人认为,正是因为现在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不是应用型人才,所以造成就业困难。其实,这只是一种猜测。关于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目前好像还说不清。刘龙根、伍思静(2011)报告:“据了解,很多外企和外贸企事业单位,宁可招收一些经济、金融专业同时外语水平较高的毕业生,也不愿意接受语言能力突出却不懂得专业知识的外语专业毕业生”。而据徐烈炯(2004)报告的情况好像正好相反:“许多国外的高等学校在本科阶段都强调通识教育,所学的内容与未来的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用人单位往往不要求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美国一些大企业、大银行往往不选商科毕业生,反而争相聘用名牌大学文理专业高素质优等生”。

一些学者认为,很多外语专业毕业生知识面较为狭窄,除了外语听、说、读、写技能强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外,其他方面所知甚少,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就业时并不具备优势(刘龙根、伍思静,2011)。而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者的意见也不统一。对此(复合型人才培养)持非议者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悖于外语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文主义教学传统,使外语教育主体不明,专业特征模糊,并有可能引起外语专业教育的质量下降和人文素质的下降等;对此持赞赏态度的同样也担忧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中的智力资源短缺,没有相应的学科研究支撑,复合型学科研究被排斥和边缘化等(南佐民,2008)。周昕、崔东(2010)也指出,一刀切地要求所有英语专业学生成为复合型英语人才是不切合实际的。

问题的关键可能不在于是否应该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既需要受过职业训练的人才,也需要具有某种特殊知识或能力但不一定受过职业训练的人才。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还是过于看重外语学科的工具性。大学是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并重、专业与通识兼顾的高等学府,不是职业培训班,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导向(张中载,2003)。以外语为专业的学校稍不留心就容易偏向用直接的功利性来衡量人文学科和人文修养的价值,从而忽略或轻视学生的人文修养。没有人文教育的学校只不过是技能或职业培训学校,它不是高等教育(同上)。

再有,即使考虑社会的需要,考虑毕业生的毕业需要,外语学科的人才培养也不能急功近利,我们还要考虑高校是否能够直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有些企业抱怨,在招聘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时,招不到合格的、拿来就能用的翻译人才。其实,符合某个行业需要的合格的翻译人才肯定不是大学能够直接培养的,更不可能是外语专业本科阶段就能培养出来的。换句话说,希望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成为合格的翻译是不现实的。一个合格的翻译,不仅需要基本的外语基础和基本的翻译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不可能有大量的翻译实践经验。即便是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也只能算是潜在的合格的翻译。

同样,师范院校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也不可能都是合格的外语教师,更不可能都是优秀的外语教师。大家都知道,合格的外语教师是在职后教学实践中成长的,优秀教师更是如此。现在很多师范院校非常注重实习和见习环节的人才培养工作。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师范院校在安排教育实习和见习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师范生不仅缺乏条件成熟的实习(见习)基地,也缺乏必要的指导。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区学校不愿意接受实习生,而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学校又不能给予师范生必要的实习环境和指导。当然,一些师范生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去实习或见习。如果说师范院校或多或少还有实习(见习)环节的话,其他很多院校的学生根本没有专业实践的环节。他们毕业时的实际工作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我们认可以上观点,即社会不应该期待高校外语专业直接培养出合格的外语人才,那么大学的责任和义务究竟是什么?蓝仁哲(2009)认为,作为一个具有人文传统、历史悠久的外语专业,其培养目标绝不应当止于外语的使用技能而已。语言技能只是必备的基础,学生还必须受到学术性的培养,接受人文学科的熏陶,成为会思考有见识的人。

5.0 结语

假如说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事实,那么也只是一种现象。现象背后一定有各种原因,很可能是各种复杂的原因。既可能是供大于求的原因,也可能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符合社会的需要,或者是人才培养质量不过关。只有把这些原因弄清楚了,我们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高等教育应该尽量适应社会需要,但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变化的。在某个阶段、某个范围内,社会需求甚至可能是不合理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既要考虑社会需求,也要考虑自身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发展规律。同时,不同类型的院校也要结合自身的办学宗旨和办学规格确定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设有外语专业的院校在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时,一定要以充分调研、论证为前提,且不可追风或盲目行动。那些尚未开设外语专业但有此打算的院校更是要慎重决策。

[1]戴炜栋,吴菲.我国外语学科发展的约束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3):170-175.

[2]何兆熊.对英语专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几点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4,(6):3-4.

[3]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外语教学与研究[J],2006,(5):243-247.

[4]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19.

[5]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6]蓝仁哲.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科属性与培养目标——关于外语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语,2009,(6):4-8,16.

[7]刘龙根,伍思静.难以释怀的徐烈炯之问——关于外语学科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11,(6):19-24.

[8]南佐民.复合型外语学科范式的理性解读[J].中国外语,2008,(6):15-19.

[9]石坚.以人为本,避教育的急功近利——兼论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外语,2006,(4):4.

[10]王福祥,徐庆利,鞠玉梅.终身学习视阈下的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3):45-51.

[11]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350-355.

[12]徐烈炯.外文系怎么办?[J].外国语,2004,(1):52-56.

[13]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53-457.

[14]周昕,崔东.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哲学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10,(3):41-44.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外语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
最“叛逆”的毕业生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