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促发展,古堰兴良教
——都江堰市提升教育软实力的实践与探索

2013-04-10 22:48李建军杨绍伟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3年9期
关键词:都江堰市都江堰学校

特约记者_李建军 本刊记者_杨绍伟

乘势促发展,古堰兴良教
——都江堰市提升教育软实力的实践与探索

特约记者_李建军 本刊记者_杨绍伟

都江堰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其历经2200多年积淀下来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等思想精髓,成就了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遭受重创。在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上海市对口援建的大力支持下,都江堰教育奇迹般地站了起来,所有学校的硬件设施达到一流水平,办学条件实现高位均衡。但是,教育软实力与硬件设施形成了“剪刀差”和“时间差”。

如何尽快提升教育软实力?都江堰教育人问计李冰,从“治水”的经验中领悟“治教”的奥秘,以道法自然的智慧提振教育质量,走出了一条以“泽被后世”为抱负的教育发展路。

2013年6月22日,四川省考试院公布了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都江堰市高考本科一次性上线1616人,这是一份令人惊喜的数据。

何以称得上“令人惊喜”呢?原因在于,今年都江堰市本科一次性上线目标任务为1380人,实现超目标236人。继2012年增长164人后,2013年再次增长194人。今年高考优生比例也大幅增加。全市600分以上考生,2012年10人,今年64人。上一本线人数,2012年203人,今年260人,增幅达28.1%。

都江堰市今年高考成绩缘何如此劲爆?

随着与都江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竹柯对话的深入,我们发现,都江堰市高中教育的成功既离不开前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扎实开展,也离不开整个教师队伍综合素养和敬业精神的大幅提升,更离不开这个区域,互相滋养蓬勃向上的教育生态体系。

“深淘滩,低作堰”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在今夏那场罕见的大雨后,记者走进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与竹柯局长的对话,从水开始。因为这一山一水是都江堰人的骄傲,更是他们的智慧之源。“深淘滩,低作堰”是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总结的治水经验。“深淘滩”是指枯水季节河道要深淘;“低作堰”就是围堰要既不高也不低才算合理。

治水三字经对教育的启示是什么?就是不要急功近利,不要仅仅盯着硬件建设和学生分数,而是要有沉下心、遵循规律办教育的长远眼光,着力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教育软实力的提升打牢根基。

灾后重建中,上海市援建都江堰23所学校。都江堰教育人没有因硬件水平的提升而沾沾自喜,主动与上海市教委对接,2009年以后,都江堰市与上海市建立名优教师专题合作机制、学校管理干部、教师分类、分层赴上海培训机制、班主任交流培训机制。两地校长、教师交流频繁。

2010年至今,都江堰市虹口小学校长王力、大观学校校长贾晓峰等6位校长,分别赴上海学习、考察;10名教师赴上海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卓越教师”培训学习……与此同时,上海市专家、优秀教师多次来都江堰市开展讲座、上示范课。

借助外力培训的同时,都江堰市进一步完善了教师队伍管理体制。为了实现城乡学校管理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都江堰市实现了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的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比例标准,建立了统一的教师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培训制度,评优评先制度。

都江堰市创新教师“县管校用”机制,将全市所有在编在岗教师纳入统一管理,将教师身份由“单位人”转变为“系统人”。实行“市管总量调整,学校按需配编”,“市管人事关系,学校安排岗位”的办法,并按照“按需设岗、严格考核、择优竞聘、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学校干部任命、教师考核、职称评聘、师训经费管理等职权下放,明确了对学校校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职责权利、考核管理的责任制度。

为了促进城乡中小学在管理与师资等方面均衡,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以干部互派,教师交流等形式,推行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建立完善了市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制度。

都江堰市更注重师德建设。2011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工作大会,倡导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政奉献的师德风尚。教育系统针对实际开展了各种竞赛、演讲、评议、督查,并以坚决制止“有偿家教”,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为了加强教师培训,市每年按教职工年工资总额的1.5%足额划拨年度教师培训经费,2011年至2012年政府还专项划拨教师专项培训费。开展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仅2011年教师技能竞赛就评出先进学校25个,157名优秀教师,录制并报送优质课36节。

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各学校教师队伍趋于均衡化,教育软实力明显增强。目前,都江堰市建立名师工作室4个,有都江堰市学科带头人305名,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47名,成都市学科带头人22名,特级教师10名。

旱季“深淘滩”,雨季才能“广蓄水”。 在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都江堰市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组织教研员和学校行政深入课堂听课,掌握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和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将素质教育置入生活环境

2008年9月2日,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都江堰新建板房学校题写下“美丽的花朵”五个字,期待和祝福这方土地上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通过灾后重建,都江堰市构建了城乡教育全新格局,迫切需要从内涵发展上寻求新的突破。因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都江堰市教育人感恩奋进的具体目标。自此,市教育系统开始系统推进“美丽的花朵”——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行动。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根据地势、地貌、水势、水量等规律开凿河道,科学控制,合理引导河水,这是李冰治水最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在素质教育行动中,都江堰市借鉴这一思想,遵循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和个性特征这一“势”,进行教育引导;根据教育对象及其发展不同阶段、成长的不同时期以及社会发展变化对人的不同要求这一“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把素质教育活动置于生活环境中,在真实的、具体的、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去实践、探索和创新,使教育活动亲近生活。

“美丽的花朵”行动涵盖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艺体潜能培养行动、科技知识普及行动、卫生健康促进行动、安全应急教育行动、教育援建长效行动等六大行动,涉及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共有五千多位教职工、七万余名学生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

思想道德建设行动。以培养未来合格小公民为着眼点,注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艺体潜能培养行动。开展以“班班来参赛,人人秀特长”的校级艺术节,组织以“赛前培训,赛中打造,赛后展示”为特色的市级艺术节,师生艺术修养明显提高。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每周体育课时,规范眼操、体操以及大课间活动。

科技知识普及行动。以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为目标,组建全市科学教育中心组,建立“致公科普中心”等科技教育基地,举办了三届科技节、两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潮,锻炼出一支素质高的科技教师队伍。

卫生健康促进行动。面对从灾难中走出来的孩子们,都江堰市一直致力于“重塑健康心理,培养健全人格”。2008年以来,组织教师62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5期,76人获得成都市心理辅导员上岗证。友爱学校通过“残健融合”、结队帮扶,把118名残疾学生融入到全校各班中随班就读。

安全应急教育行动。把对学生的安全应急教育列入重要的教学内容,并且利用开学典礼、家长会、夕会等进行教育。定期开展应急逃生、紧急救护、食物中毒处置各种演练活动,完善学校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预案,提高师生避险能力。

教育援建长效行动。灾后重建过程中,上海市向都江堰市派遣两批共120名支教教师、都江堰市向上海市派遣干部教师6批共500人,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校管理等方面,全方位与上海市合作交流。

依托六大行动,都江堰市的城乡学校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艺术、科技、体育等基地,着力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行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教师找到新舞台,促进了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学校规范管理营造了融洽、向上的积极氛围。

如今,“美丽的花朵”素质教育行动已经成为都江堰市教育的新名片。

“巧妙配合,浑然一体”统筹城乡三化联动深入推进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奥妙在于——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三大主体工程,使其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巧妙配合,以至于“枯水不旱,洪水不淹”。

教育,同样是一个浑然一体的系统工程。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都江堰市加大财政投入,高标准规划和实施教育技术装备,“一校一品”培育特色校园文化,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以“均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为主要内容的“三化互动”。

近年来,都江堰市生均公用经费大幅提升,保证公用经费向小规模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倾斜。扩大了城乡学校之间的干部和教师交流制度,保证全市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教育。目前,一些薄弱学校正努力向优质学校迈进,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同极大地提高。各学校通过构建现代教育管理机制,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体育素质教育、生命教育和中小学衔接教育等探索,整体提升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取得了高水平的均衡发展。2012年12月,都江堰市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督导团认定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

在现代化方面,都江堰市制定了信息技术设备三年提升计划方案,2012年共完成1917.8万元设备采购招标工作。加强了实验教学示范校的业务指导,并积极对图书、实验及音体美卫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了设施设备的使用率。近年来,都江堰市坚持“和谐发展教育”理念,充分释放学校内动力、群体互动力和行政推动力,推进了全市教育由标准化、规范化向个性化、特色化的转变。

2012年,都江堰市引导多所学校与国内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翻开了从国际交流互动走上国际合作办学的实质步伐。都江堰中学、外实校相继与国际办学机构合作联办了学校国际部。都江堰市先后组成代表团赴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开展了5次交流,并签订了相关协议;接待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东南中学、澳门浸信中学等共7批150余人的参观访问。

统筹城乡,三化联动,教育的改革与探索正摸着“道法自然”这块石头不断走向深水区。在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之后,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子,结合地域特点、历史文化精髓,确立学校办学理念的根本和灵魂,创生“一校一品”特色,通过静态的物质文化“塑形”,动态的行为文化“植根”,实现校园文化中最高层次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全方位“显效”,以推动学校建设在高标准、高品位、高效益的“轻轨”上运行。

都江堰市具有悠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底蕴,李冰治水、松茂古道……通过挖掘、整理和思考,这些都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沃土。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作为成都市示范高中,确定了“循道重生、厚德重行”办学理念;七一青城山学校背靠青城山,提炼出“静学幽思,悟道明德”的办学理念,与地理环境浑然天成。

道法自然,方能泽被后世。在推进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过程中,都江堰市的学校因山而名,师生因水而灵,一所所富有个性灵性的学校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风景。

走出竹柯的办公室,看到办公楼墙上装饰的众多学生书画,一楼大厅摆放的学生烧制的汉砖,“绿色”是永恒的主题,因为都江堰教育人的坚守与担当,因为这一山一水饱蕴的灵动与智慧,我们相信,这抹“生命”的绿,会愈发葱翠。

猜你喜欢
都江堰市都江堰学校
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市:社保服务“贴心暖心”
都江堰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就业
都江堰市:突出“四心” 强化农民工服务保障
四川省都江堰市友爱学校
四川省都江堰市友爱学校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李冰与都江堰
千古奇观——都江堰
学校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