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改变文化命运

2013-04-10 18:03赵秀华
实事求是 2013年2期
关键词:科学建设文化

赵秀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2)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丹尼尔·贝尔曾在其《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采纳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前提,把与经济基础相对应上层建筑的政治和文化并列起来,从三者相互关系的角度研究资本主义文化。本文借鉴贝尔教授的“文化”范畴,但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上加上了“人”这个主体(这里的人指从事客观实践的社会中的人),试图从科学发展观角度解读文化建设的价值回归。对文化来说,“工具”和“目的”的区别在于,“文化是工具”强调文化的服务功能,其价值是通过其服务任务的完成与否得以体现,这种体现是间接的;“文化是目的”则侧重文化本身的重要性,其价值体现可能兼具直接、间接两种途径,但重在突出文化自身价值的实现。科学发展观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整体协调发展,文化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之一被凸显出来,这将有利于把握文化建设的科学规律,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一、科学发展观开发了文化建设之深层动力——文化自觉

1.科学发展观使文化建设由“工具”转化为“目的”,实现了文化自身的价值体现。文化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不同的发展理论决定着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就决定着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资本主义发展观中经济与文化相互对立的传统观念,必然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是“目的”,文化为“手段”的尴尬境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纯粹市场经济中,利益驱动刺激了人们物欲的膨胀,文化不过是服务于经济发展和满足人们物质利益欲望的工具,文化的自身价值被“异化”。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文化建设,概括地讲,大致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集中注意力战胜国内外阶级敌人,这时候的经济发展、土地改革和文化建设都必须紧紧围绕当时这个最大的政治任务,形成了“文化为政治服务”的理念。在中华民族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制度前提危在旦夕的特殊背景下,民族生存的重要性显然优越于民族的全面发展。这时,强调文化的阶级属性,把文化当作政治宣传的工具,强调“革命的思想斗争和艺术斗争,必须服从于政治的斗争”,强调党的文艺工作“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1](P866)使文化为政治服务,是理智的选择。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加上革命思维的惯性作用,文化依然被当作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已经不再使用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2](P2154)之后,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P558)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4](P319)文化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文化建设,已经不仅仅是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有力工具,同时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更加突出文化建设的自身地位和价值实现。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把文化建设看作是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任务、作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弥补了纯粹市场经济造成的价值缺憾,实现了文化从“工具”到“目的”的重大转变,对文化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民族文化自觉性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2.科学发展观使文化建设落脚于“以人为本”,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回归。文化是人的文化,文化的价值最终也只能体现在其创造主体——人类的身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增长和文化进步之间的关系是紧张的、矛盾的、难以调和的。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片面发展,只见物不见人,物质利益主宰社会生活,社会发展被片面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在这种背景下,文化逐渐商品化,成为物质生产的附庸,文化发展也逐渐背离其终极价值体现——人的发展。这是因为,技术进步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促使劳动分工的日趋细化。在那里,个人越来越成为整个生产系统中某个非常小的环节,被束缚在狭小的范围之内,而失去了与此范围之外大部分环节接触和熟悉的机会。人变得越来越“专”,进而被当作与专相联系的“物”,成为资本家不断榨取剩余价值的工具和手段。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不再是人,而异化成为了“物”。资本主义发展目的也不是人的全面发展,文化自身的发展只能与其终极价值的实现渐行渐远。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文化观。唯物史观,顾名思义即是唯物主义视野下的历史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5](P92)同时又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5](P72)显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牢牢建立在客观物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把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归结于人的发展,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最终价值体现,认为当社会发展到产品经济阶段,将是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阶段。这个时候,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6](P197)这时候,自由得到充分利用,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文化必然成为了全面而丰富的文化。由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立足于经济的发展进步,来源于人的客观实践,最终又归结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唯物的、科学的、正确的文化观。

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而“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7](P850)这就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文化建设,必然要把“为人民服务”和“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完美结合,从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造性发展。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回归,显然有利于充分调动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提供原始动力。

二、科学发展观增强了文化建设的的直接动力——文化自信

1.科学发展:文化建设的一个主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8]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发展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主题。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进一步从战略高度部署文化的改革和发展,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文化建设主题。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就无从实现。文化建设要实现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就必须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9](P15)从这个目标出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把文化发展繁荣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科学发展是体现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离开发展主题谈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不可能走得太远,也就不能实现文化强国的远大目标。

2.和谐文化: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是文化建设的又一主题和基本要求。首先,科学发展是文化建设的主题,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是内在统一的,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10](P753)和谐文化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通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保证了先进文化的宏大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文化建设的具体方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文化建设凝聚力量;社会主义荣辱观则为文化建设提供了道德支撑。这四个方面,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和谐文化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

3.以人为本: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文化建设“为了谁”和“依靠谁”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问题,因为正确的创作立场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大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区别于其他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表现。这是由于,阶级统治往往借助于统治阶级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必然是带有阶级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5](P98)在阶级消灭之前,一个社会处于主流地位的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文化,这个文化贴着统治阶级的标签,处处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所以,一个社会统治阶级的立场,注定成为这个社会主流文化的根本立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文化则只能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人民的意愿代表着时代潮。因而,文化发展把坚持为人民服务作为最后归宿是历史规律的必然反映。其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文化创新的力量源泉和现实载体。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文化是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实践中不断积淀出来的精神成果,是对人民创造精神和奋斗成果的歌颂。文化创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广大人民参与创造,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挖掘素材,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才能创作生产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根本保障。其三,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把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广大人民利益统一起来,使各项工作落实到保障人民权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进而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目标。这实际上就是与文化发展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是一致的。“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人民的文化自信,为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不竭动力。

三、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文化建设的方法动力——基本规律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此为指导,科学发展观必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部分,看作小康社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放在社会建设的整体框架中,探索文化建设的科学路径,注意文化建设和其他几方面建设间的关系协调、注重文化建设自身的整体平衡发展。

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强调文化建设要通过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进步来谋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着眼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也正由于这个原因,党历来都是围绕国家建设中心任务提出文化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把文化置于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的整体建设大局中考虑其发展,通过文化和其他几个方面的协调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既使文化成果为其他几个方面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道德支撑,也从其他几个方面的建设中汲取有益思想而不断丰富文化宝库。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既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过富足物质生活的要求,又要满足他们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使文化的进步与社会整体建设步伐相协调。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强调在文化自身的整体协调中推动先进文化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整体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这是因为,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发挥着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结构大调整时期,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和价值追求的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统一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整合不同的价值观;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创造力,用时代精神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四个方面相互结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整体兼顾这四个层次。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指明了文化发展的科学道路,这条道路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要有辩证思维和全面发展思想,既兼顾文化建设与外界的整体协调,也照顾到文化自身的内在系统的整体发展,既弘扬优良文化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既坚持民族主体性又积极吸收借鉴他族文化精华,既继承已有理论中的合理内核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兼顾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使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并举,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作用,并最终使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建设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总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概括,实现了对文化本体价值和最终价值的回归,文化建设不再是仅仅被当作“工具”,而主要是被当作“目的”,最终把文化的价值体现升华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层面,使文化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有利于培养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科学发展观正是通过改变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而改变文化建设之命运。文化自觉作为文化建设的深层动力,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建设的直接动力,同科学发展所揭示的方法动力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动力系统,三者有机统一,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8]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科学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