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华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历经艰辛。近代以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中国,开明的地主阶级、苦难的农民阶级和先进的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受奴役、受压迫的悲惨命运,把均贫富等贵贱作为生存的理想,把追求资本主义道路,发展器物、效仿制度作为救亡图存的选择,结果却以失败和更加严重的屈辱而告终。中国面临的内无民主外受压迫的特殊环境,使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中国无法像西方国家一样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资本主义道路救不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用武装的革命力量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力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中国人民摆脱枷锁的束缚站起来了。独立之后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更加艰巨,他们肩负着使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活的像个人的更加繁复的改革和建设任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客观发展和中国人民主观选择的共同结果,实现了历史发展的目的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趋势和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符合世情、国情、党情,顺应党心、民心,因此,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获得独立,走上发展之路的社会主义面临全面化发展的艰巨任务。人的全面性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普遍建立的基础之上,狭隘的生产力、不发达的交往形式只能生产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片面性。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成为社会主义题中之义,但是经济建设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全部。中国要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补上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济和文明成果,在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之间、发展的成果和代价之间、可持续发展和断代式发展之间短期内存在明显的博弈关系,忽略或舍弃事物发展的任何一个方面往往都会导致更糟的结果,常常把取得的成就取消或者倒退到更加初始的地步。保持和巩固发展的成果,就要首先坚持整体化的布局。事物的发展是整体化推进的过程,作为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成为发展的掣肘之力,牵制和阻碍整体的发展步伐和发展质量,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就要制定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的布局,每一种建设都是彼此的前提和条件,各因素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休戚关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次,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基础。发展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之中解决,马克思说“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1](P592)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过程的同时创造着解决和化解矛盾的物质条件,生产力保持在较低水平的不发展或者欠发展阶段,社会的全面建设无从谈起,不仅如此,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只能是贫穷和普遍的贫困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重新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都会死灰复燃。发展和不发展相比、优先发展经济和发展其他相比,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选题,不容我们有丝毫的逃避。最后,共同富裕是发展的目标。在“自然必然性王国”和“经济必然性王国”的彼岸,即在由目的和外在需要规定的物质生产领域彼岸,就是自由王国。人们摆脱异化状态,共同拥有和控制物质变换关系,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财富的充分涌流,最重要的是,这些是以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前提和基础的。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P11)事物的根本就是面对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论的魅力在于对未来的科学预测能力和对现实实践的解释指导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形成过程中集百家之长,同时将理论的基础深深扎根于现实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之中,实现了哲学从认识和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的革命性变革。
理论的生命还在于它本身内容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黑格尔辩证法的简单加和,相反,理论在其生成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革命和蜕变。首先,对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前提进行批判,将哲学的前提确定为现实的、具体的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人,恩格斯说“黑格尔的辩证法之所以是颠倒的,是因为辩证法在黑格尔看来应当是‘思想的自我发展’,因而事物的辩证法只是它的反光。而实际上,我们头脑中的辩证法只是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进行的并服从于辩证形式的现实发展的反映。”[3](P623)正如,“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甚至被他在观念这一名称下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4](P22)而马克思的辩证法不仅与此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他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4](P22)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满足吃喝住穿的需要,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现实的有血有肉的人,既是需要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突破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唯心主义前提和基地,将精神世界的自我运动、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转化为人的世界的现实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从而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状况。其次,对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进行的批判。“和黑格尔比起来,费尔巴哈是极其贫乏的。但是,他在黑格尔以后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因为他强调了为基督教意识所厌恶而对于批判的进步却很重要的某几个论点,而这些论点是被黑格尔留置在神秘的朦胧状态中的。”[5](P17)显然,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基础上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王座。然而,他却将婴孩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将其思想中的合理内核——辩证法一起否定掉了。而且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只限于人的活动尚未涉足的自然领域,他看到的只是自然界和人的自然本性,看到了“感性对象”而看不见“感性活动”,唯物主义和历史在费尔巴哈那里是彼此完全脱离的,正如马克思所言“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2](P530)在马克思看到工业改造的地方,费尔巴哈又陷入了唯心主义之中。再次,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真正中介是现实的劳动。劳动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学的研究,尤其是《资本论》之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原则,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使其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此前提之下,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未来远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理论具有了科学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化”,能够使作为舶来品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相互补充和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指导中国现实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把握,对实践困惑的解答。正是在实践的呼唤下,顺应各个时期不同的时代主题、核心任务和中心工作,形成了各个历史阶段各具特色的理论。如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改革开放理论;在国内外环境风云变幻的紧张时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重要时期的执政理论;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艰难时刻的新的发展理论,从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统一,肯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P31)以对抗形式作为生存条件的阶级社会实现的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不管革命的阶级在最初的革命阶段如何在口头上高喊人民利益的口号,也不论他们在革命的酝酿和开始阶段如何和非统治阶级中的其他阶级在利益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更不论新的统治阶级和以前旧的统治阶级相比如何在统治基础上更加扩大和巩固,总而言之,受阶级统治影响的阶级社会始终要靠牺牲多数人的利益满足少数人的需求,多数人的劳作满足少数人的逸乐,多数人的非人化满足少数人体面的生活,作为统治阶级的少数人和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多数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垄断与剥夺作为两级,无一例外地都受着异化的控制和折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世界上第一次结束了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梦魇,终结了少数人对发展的垄断所有权,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将金字塔式的社会统治模式改造成橄榄球式的管理治理模式,这样,社会上多数人的利益构成了社会的主体利益,这些社会财富和社会发展成果的创造者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财富的拥有者和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摆脱了创造者与享有者、劳动者与非劳动者分离对抗的困境。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还权于民,扩大了社会政治制度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得社会的根基更加稳固,社会的结构更加合理,社会的管理更加科学。不仅如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坚持人民民主制度和实现多数人对少数人管理的同时,通过从地方到中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设定和职权划分,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按照规定的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地运转。与此同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没有剥夺少数人的权力,而是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从而实现了多数和少数利益的根本一致与和谐有序发展。从这些方面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创性地解决了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作为社会统治痼疾的少数人与多数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避免了发生巨大的社会冲突和社会革命的可能性,保持了社会发展的安定性、稳定性、有序性和连续性。
除此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是道路自信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胆摒弃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制度分歧,将计划经济的计划性和市场经济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尊重整体效益和个体利益,既为经济发展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和稳固的实施措施,同时也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正确目标的指引下和强力有效的措施协调下,有序和谐地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我国目前面临的最大实际,生产力发展层次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是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呈现的最大特征,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使得上述特征表现得更加复杂和特殊。除此之外,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困惑,人与自然之间发展的冲突,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矛盾,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发展的低水平局限,再加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复杂化和分散化的特点,使得单一的经济所有制形式无法满足多方面的利益差别的要求,无法调整地区和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无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局面,无法化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加深和扩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一切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挖掘和释放生产力的潜力,使得既可以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兼顾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既可以保持发达地区的发展成果,又可以促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追赶;既可以扩大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发展容量和发展潜力,又可以有助于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和有序的发展;既可以积累国内发展的实力,又可以拉近国内发展与国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既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也可以实现他们不断新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脱离形式的内容变成僵死的材料堆积,离开内容的形式变成枯燥的框架陈列,毫无意义。只有将丰富的内容和灵活的形式结合起来,才能为内容注入活力,为形式增添内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借鉴成功的经验和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化进行分析,要坚持历史主义与结构主义的综合方法。历史主义的方法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结构主义的方法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性及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两者结合在一起,共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化建设。
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整体化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路径选择,确保在实践中不断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开辟前进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立足于世情、国情和党情,始终心系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福祉和利益,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围绕中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时代旋律与历史主题,始终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构建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在巨大的时代浪潮和挑战面前,坚守正确的方向,开辟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信念支撑,保证在探索中不断获取崭新的认识和发展不竭的真理。社会主义的实践在曲折中发展和前进,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也要随之不断更新和补充,邓小平理论在中国时代的拨乱反正中力挽狂澜,确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正确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环境的风云变幻的中大胆尝试,形成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和方针政策;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发展的曲折前进中勇敢创新,开拓了谋求发展的新理论。由此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获得关于社会主义、关于党、关于执政、关于发展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不断回答关于是什么 、怎么做的新困惑和新问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探索和发展了新的认识和真理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规则保障,实现在发展中不断累积丰硕的成果和巩固正确的选择。正确的道路是航向,正确的理论是向导,只有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进行落实,才能充实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根本的政治制度、有效的协商制度、因地制宜的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各具特色的文化、社会等具体制度,将保证人民权利地位落实到实处。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动态的变化发展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真理观中规律与目的的统一、认识论中历史与具体的统一。
反过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化建设又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强调整体化和个体化的统一,它需要在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从而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因而,单方面谈论任何一点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含义的误解。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萨特,强调个体化的整体化,强调由具体的人和行动所形成的实践场域,他以个体性的可理解性的实践为基础,建构了非整体化的整体化,实际上导致了极端的个人主义,使实践丧失了客观的可衡量性的标准,陷入了似是而非的怀疑论。个人之间的实践不仅没有形成更大的整体有效性活动,反而相互之间不可理解。因此,在坚持各个部分建设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还必须坚持总体化特征,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化观点,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才能自觉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念和价值意义,才能坚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判断和模式形式。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