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广涛, 崔志恒, 赵俊伟, 阎秋凤
(河南理工大学教务处,河南焦作454003)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的了解与认知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2]。随着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实践教学管理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已经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管理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实践教学活动不同于理论教学,它需要到实验中心(室)、校内实习基地、校外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因而其管理工作更具复杂性和特殊性,对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的妥善组织、协调需要掌握实践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要根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从一定意义上说,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是联系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的纽带,是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学生、实践基地、实践内容等诸要素合理配置的向导,是导引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阶梯。
由于受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思想认识的影响,旧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在支配着学校的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再加上近几年的扩招,各高校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验中心(室)教学场地、设备和实验教学运行经费等投入有限,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校内外实习基地数量、规模不够,指导教师相对较少,学生实习经费有限,使得外出实习如同参观,社会实践活动难以保证,学生实际动手机会较少,能力得不到提高。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把关不严,整体质量较差。
(2)开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不够。实践教学理论更新太慢不同步。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不到位,个别专业在执行实践教学计划过程中随意性很大[2]。
(3)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各自独立。一方面相关课程的内容、方法重复,造成人、财、物等教学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只强调教学的验证性过程,注重对经典学说的认知和接受,使得创新性实践环节太少,学生在大学期间按培养计划给定的学时数,由教师指定实验设备,给定具体的实验方法与步骤,按图索骥,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现有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整齐化一。学生按班级上课,每门课的实验实习总学时数及每个实验项目的学时数都有严格限定,难以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对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
(5)实行封闭式管理。现有的实验教学管理大多实行封闭管理,实验设备固定组合,实验材料也只有指定的几种,学生基本没有选择余地;实验室规模较小,实验内容单调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
(6)实践教学管理不合理。现有的实践教学管理严格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给教学和实验技术人员计算工作量,涉及利益问题,大多数上课教师不愿意上实验课,而实验室工作人员缺少进修学习交流的机会,水平有限,实验教学质量较差。再加上现有的培养计划中实验不计入学分,或只给学生记很少学分,大部分课程实验连平时成绩也不计,使学生误认为实验不重要,对实验没有兴趣,严重挫伤了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创新的积极性[4]。
学校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学校占地面积近4 000亩,现有在校生45 000人,拥有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36个。设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81个硕士点,并在17个工程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75个本科专业,覆盖9大学科门类。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15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为煤炭企业技术进步和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学校建有计算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和电工电子、物理、语言实验中心等42个实验中心(室)。其中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建有106个校外实习基地。
为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2005年11月19日学校下发了《河南理工大学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对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实施措施进行了明确阐述。2007年3月1日提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和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作用。
近些年来,为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学校陆续出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标准化开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制度》、《实验工作量计算办法》、《实验系列岗位上岗条件与岗位职责》、《本科生实习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力保障了实践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学校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经费、仪器设备维护经费、实验教学运行经费和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经费列入学校常规预算,每年分别投入1 200万、100万、20万元经费。对实验教学运行经费,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每年给予20万元运行经费;其他实验室,学校每年年初制定预算,直接划拨到学院,由学院进行支配,年终考核时,将实验耗材费和实验设备维修费占学院公用经费的百分比作为实践教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学院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
我校现有实验室专兼职老师384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376人。近5年来,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大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共引进实验技术人员30余人,选送12人攻读博士学位,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班超过350人次。
在对校内实际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河南理工大学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整合优质资源、分层次建设实验室的思路,明确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突破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借教育部开展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合格评估之机,将过去分散到各单位、各教研室的仪器、设备和实验人员相对集中,并在此基础上大幅度地增加投入,增加实验实习设备;改革陈旧的实验和实习内容,大幅度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大力加强实验室规范管理建设。2002年,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计算中心等13个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全部一次性通过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合格评估。2006年、2007年、2009年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和安全工程实验中心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测绘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煤田地质与勘探实验教学中心和力学实验中心先后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建设物理实验中心、计算中心等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成“国家级-省级-校级”三层次实验教学平台,极大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为学生开展创新训练活动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设备场地等条件。
学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开放工作,并把其视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制订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和《标准化开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要求所有实验室都要创造条件,争取向学生开放,特别是基础课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实验室,必须向学生开放。学校每年设立20万元的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支持实验室开放,并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采取以项目带开放的办法,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目前,已资助实验项目开发类项目154项、学生自拟实验项目100项。近2年来,参与开放的学生达8 752人。
根据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的特点和性质,学校制定了《实验工作量计算办法》和《实验系列岗位上岗条件与岗位职责》,将实验教学工作量分为11部分,包括实验指导、实验准备、实验项目开发、实验装置研制、实验指导书编写、实验室开放、接待参观、实验室专项建设、研究生实验教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实验、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测试,每部分工作量均有相应的计算办法。同时将实验系列岗位划分为实验教学岗、实验技术岗和实验工人岗三类。实验教学岗指以为学生讲授、指导实验课为主的岗位;实验技术岗指主要从事实验仪器设备维护、维修的岗位;实验工人岗指主要从事实验室日常管理的岗位。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制定了实验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绩效考评办法。选择实验教学岗的人员在待遇和业绩点数量要求上与教学科研岗相同,突出了实验室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实验系列人员工作的积极性[5]。
学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进行了新一轮的培养方案修订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将实验内容分为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实验3个层次,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跨课程的综合性大实验,努力体现学生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的思考与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极大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多媒体技术,与丰富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互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采用理论讲授、现场示范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多媒体和教师辅导相结合,课堂实践与课外创新相结合等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加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环节,淡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同时,加强实验考核环节,除少数课程仍沿用理论考核外,多数改用操作、演示、答辩、综合性研究、项目策划设计来考核,必要时实行实际任务考核或与产学研合作单位联合考核。
为了加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管理,学校制定了《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竞赛与管理办法》,通过“学科竞赛”、“步步高大学生科技攀登计划”的全面推行和实施,为大学生素质拓展创造有利条件、搭建实践舞台。大学生学科竞赛每年设立15万元专项基金,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每年设立10万元专项基金,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和创新活动;实验室开放基金每年设立2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实验室开放活动。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级赛事获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4项,河南省一等奖40项、二等奖54项、三等奖59项。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纽带,也是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剖新意识培养的一个关键所在[6]。教学安排上要打破传统实践教学的模式,学生除了参加由指导老师带队组织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活动外,还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到校外实习基地参加工程实践,拓宽实践渠道[4]。多方筹措资金增加实践教学投入,保证实践教学经费足额到位和合理分配;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尤其要确保实践教学环节不折不扣的完成。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探索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多途径、多形式建立校外基地,加强与基地的共建和广泛交流,提高基地建设与管理水平[2]。
目前,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验教学用房等实验教学基本条件的建设任务相当艰巨;而且从中央和地方财政获得的经费相对较少,获取其它经费如科研经费、项目费、校办产业费的能力更是有限;再加上专职实验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使得实验室的建设一直困扰着学校的发展。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旧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在不同程度地支配着学校的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旧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科技转化能力依然很低。这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转变思想观念,克服对实践教学的片面理解,转变实践教学必须走出校门的片面认识,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7-8]。
为提高实验系列教师的待遇,根据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的特点和性质,制定了《实验工作量计算办法》和《实验系列岗位上岗条件与岗位职责》,将实验教学工作量分为11部分,包括实验指导、实验准备、实验项目开发、实验装置研制、实验指导书编写、实验室开放、接待参观、实验室专项建设、研究生实验教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实验、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测试,每部分工作量均有相应的计算办法。同时将实验系列岗位划分为实验教学岗、实验技术岗和实验工人岗三类。选择实验教学岗的人员在待遇和业绩点数量要求上与教学科研岗相同,突出了实验室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实验系列人员工作的积极性[9]。
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缓慢,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明显滞后于学科研究的发展,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向学生介绍的不多,知识陈旧的现象尤为严重。在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改革的力度不大,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学方式。为了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河南理工大学自2007年起,每年设立20万元的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鼓励教师积极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和自带项目进行创新训练。对于通过上述训练选拔出来的优秀作品,学校利用每年50万元学科竞赛专项,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
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实验技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改革,加强多媒体技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具体情况,以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为主,努力体现学生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的思考与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极大兴趣。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物质条件做支撑。实验室、实习基地是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创新能力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河南理工大学根据每年的教学设备经费,认真编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计划方案,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教学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综合实验训练中心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基础办学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技术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最高到副高级(高工或高级实验师),低于教师系列,而且名额偏少[10-13];实验人员地位低、接受培训机会少;坐班制度工作时间长等问题还困扰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大对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的培训。通过制定政策,在校内试行实验系列教师岗位聘任制度,积极引导实验室人员提升学历、晋升职称,提高整体素质,形成合理梯队[14-15]。
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强实践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广大的实践教学工作者齐心协力,牢固树立人才质量观,树立尊重实践、崇尚实践、乐于实践、勇于实践的意识,不断改革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
[1] 刘胜洪.以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2011(5):3-4.
[2] 李志敏.浅谈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2):96-97.
[3] 余新科,蔡 敏.适应开放式教学需要,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60-62.
[4] 李 兰,张 浩.浅议实践教学管理与改革[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4):177-178.
[5] 陈海宁,李湘健.当前就业形势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5(5):57-59.
[6] 周素香.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J].交通高教研究,1998(3):58-59.
[7] 聂 影.高校素质教育中实践教学管理探究[J].教育探索,2001(10):26.
[8] 史金联.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14-15.
[9] 张莉娜,虞海珍,潘学松,等.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议[J].高等理科教育,2008(5):72-75.
[10] 林海旦,吴立群,樊 冰.高校实验队伍建设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173-175.
[11] 周开兵,陈梦晖.重视高校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45-148.
[12] 赵建红,汤 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84-186.
[13] 姜丽伟.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193-195.
[14] 李 勇,李 蕾.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602-1604.
[15] 周伯明,王菊芳.实验人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