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峰
(上海市测绘院,上海 200063)
“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应用深度整合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城市,是以时空信息为基础、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传感设备等信息技术,把人类的知识充分应用到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与发展中,形成各不依赖人的智能化专题应用,并通过相互之间的优化组合,最终形成智慧的城市。目前,全球大概有200个“智慧城市”的项目正在实施。上海2010年提出建设智慧城市,2011年9月正式发布《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2011~2013年行动计划》,提出基础设施能级跃升、示范带动效应突出、重点应用效能明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相关产业国际可比、信息安全总体可控的建设目标。2012年3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了“共建上海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协议书,明确提出了建设上海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地理国(市)情监测、完善上海地理信息资源体系三项重大任务。
地理空间信息是国家重要战略信息资源,是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在政府决策管理、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理空间框架可为智慧城市提供可视化、图形化和位置化信息展示方式,直观展现城市基础设施、自然地貌、人文环境等各种信息,是智慧城市运行的空间载体。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也使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对标准统一、权威现势、安全可靠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而突破传统的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加快建设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对上海多尺度、多时相、多分辨率、多类型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在线服务,就显得尤为迫切。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简称“地理信息平台”)是以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为核心,利用现代信息服务技术,建立一个面向政府和社会用户的、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可对各种分布式的、异构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管理,在多重网络环境下实现多管理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地理信息平台可基于政务外网和公众网为政府宏观决策、城市应急管理、区域经济和建设规划、社会公益服务提供一站式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全面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地理信息平台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负责地理空间信息以及相关信息处理、共享交换服务的平台,可以整合智慧城市海量的时空信息,并为时空信息数据高度融合分析提供有效载体,从而通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为城市智慧决策与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地理信息支撑,是智慧城市运行的基石。
智慧城市在逻辑上可分为基础设施层、公共服务层、应用层组成。基础设施层包括全面覆盖的感知设备实现信息动态透明采集获取,通信网、互联网、电信网等多网融合而成的泛在网络,实现信息的广泛安全传输;公共服务层基于基础设施层建立的各类基础和专题信息资源(包括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决策分析软件资源等服务平台,为各类智慧应用提供资源交换共享决分析服务,地理信息平台属于公共服务层;应用层基于服务平台构建,包括产业经济、城市管理、社会民生、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如智慧规划、智慧城管、智慧物流、智慧社区等专业应用,而地理信息平台可以提供数据及时更新、运维统一管理、实时在线的地理信息服务,既提高效率,又节约成本,是智慧应用的重要基础。
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08年就开始了前期的研究和技术准备,2010年正式向市发改委提出立项申请,并采用“边立项、边建设、边应用”的模式,目前地理信息平台框架已经基本建成并已经投入使用。平台分为政务版(运行于政务外网)和公众版(运行于互联网),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数据资源、软件平台、标准规范、服务安全体系等建设内容,并形成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资源丰富全面。平台的目前提供公众、政务、影像、三维、地址等八大类20个数据服务,同时结合“0512”的基础测绘更新周期(即市中心1:500地区实现一年更新两次,1:1000地区一年更新,1:2000地区两年更新)、一年两次的航摄机制,使数据更新维护维护有保障,数据全、质量优。
二是技术先进实用。平台申请了市科委课题,重点攻关解决了城市地区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库综合存储和制图输出、自动消密与变形、大数据量三维数据快速发布与更新等7项重大技术问题,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同时,平台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搭建了上海市唯一的、权威的地理信息云服务平台,大大提升了服务性能和能力。
三是管理模式创新。平台采用了购买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等基础设施服务方式,突破传统建设投资管理体制,大大节约了成本,并同时布设两套同样的运行环境,互为备份,利用负载均衡技术充分发挥硬件资源和性能,保证了安全稳定运行。
上海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统一的时空信息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为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平台自运行以来,受到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已经涌现了如智能消防系统、文物管理、户外广告三维管理、民防应急管理等40多个应用,发挥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地理信息平台作为政府主导建设的平台,要加快推进平台建设和应用,充分发挥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从政策上支持,规范政府应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平台建设已经列入《上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是《上海市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应用上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建议政府信息化管理以及测绘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研究出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对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基于地理位置的非涉密业务信息系统,应统一利用地理信息平台,不应重复获取地理信息资源和建设地理信息平台,已经建成的也要逐步通过整合改造统一到平台上,从而把全市地理信息应用统一到平台上,使其成为政府管理系统以及政务资源信息公开的基础支撑平台。
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公众应用,推动产业发展。平台去年为上海电视台的《观潮黄浦江》系列报道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丰富影像资源和气势恢宏的城市三维场景引起很大的震撼,反响热烈,使平台影响力和应用面得到显著提升。为此要充分把握政府信息化对地理信息应用需求高和社会公众生活对位置服务需求高的特点,利用各种媒体形式积极主动加以宣传,树立平台品牌,展示平台形象。要做好应用推广策划,利用示范引领公众应用,满足社会公众各类应用需求。同时要为地理信息企业服务,同时平台提供丰富现势的资源和功能强大的接口,鼓励企业基于平台为政府和社会做好增值服务,从而推动上海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三是加强平台建设,做好运行维护,提升服务水平。要根据应用需求,不断丰富数据资源。在现有地理信息基础上,引入时间的概念,加快推出时空信息数据;在地理市情普查的基础上,结合政府需求,逐步推出地理市情数据;在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共建共享基础上,丰富政府专题信息数据;同时充分利用基础测绘周期更新优势,确保数据现势性与质量。要根据应用需求,不断完善功能。在分析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不同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地图服务,提供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服务,提供利用时空信息数据进行比对与监测服务。要加强对运行情况监控管理,建立突发事件响应机制,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加快实现与国家以及长三角的高效互联互通,提升协同服务能力和水平。
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云计算为支撑,以覆盖全市域丰富权威、精细现势、直观形象的时空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将面向泛在网络应用环境提供实时在线的地理信息数据、开发接口以及软件功能服务,从而支撑整个上海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行。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将在政策支持下,不断丰富数据资源,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成为“数据最鲜活、使用最便捷、功能最齐全、应用最广泛”国内领先的地理信息云平台。
References)
[1]李德仁,邵振峰,杨小敏.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J]. 地理空间信息,2011,9(6):1-6.
Li D R, Shao Z F, Yang X M.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digital city to smart city[J].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1,9(6):1-6.
[2]徐国强. 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路径探索[J]. 上海城市规划,2012,(3):122-126.
Xu G Q. Shanghai’s path towards smart city[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12,(3):122-126.
[3]蒋力群. 关于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核心因素的思考[J]. 上海城市规划,2013,(2):30-33.
Jiang L Q. Thinking on core factors for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mart city[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13,(2):30-33.
[4]赵峰. 上海开展地理市情监测工作的思考[J].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74-76.
Zhao F. Discussion of geographical situation surveying work in Shanghai[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2011,32(3):74-76.
[5]陈军,蒋捷,周旭,等.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技术设计研究[J]. 地理信息世界,2009,(3):7-11,36.
Chen J, Jiang J, Zhou X, et al. Design of national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Overall structure and key components[J]. Geomatics World,2009,(3):7-11,36.
[6]王军,臧淑英.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化服务建设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2):14-17.
Wang J, Zang S Y.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networked service of geomatics public service platform[J]. 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0,(2):14-17.
[7]陈忠良,胡海风,戴圣潜,等. 基于业务流程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设计[J].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90-95,99.
Chen Z L, Hu H F, Dai S Q, et al. Design of a workflowbase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platform[J].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1):90-95,99.
[8]郦芳. 上海地质信息社会化服务模式及其创新[J].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96-99.
Li F. Innovations in the provision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 in Shanghai[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2013,34(1):96-99..
[9]张桂芬. 基于云计算的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J]. 城市勘测,2012,(4):12-15.
Zhang G 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J].Urb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2012,(4):12-15.
[10]肖苏勇,吴俐民,刘文军. 基于云计算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与研究[J]. 测绘通报,2012,(9):78-80.
Xiao S Y, Wu L M, Liu W J. Cloud computing bas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J].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2012,(9):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