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鹰
(山东行政学院管理工程系,济南 250014)
新兴产业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徐晓鹰
(山东行政学院管理工程系,济南 250014)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有产业化的支撑,产业“空心化”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实现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要进行正确的产业选择,一定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避免重复投资和产业同构问题,要选择新兴产业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型城镇化要致力于改变生产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催生新的行业,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新兴产业;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并提出:“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城乡统筹建设、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实现高速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李克强同志对这个问题一直很重视,在很多场合反复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2010年2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会上,他发表了题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的讲话,强调要“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拓展持续发展的空间。”并用较大篇幅论证了城镇化建设对于现代化建设全局、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人口结构改善等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1]在2013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它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还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①
我国城镇化建设被经济学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视为与美国高科技一起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对世界区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002年以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共同推进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主要特征。科学发展观对城镇化建设提出新要求,以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特色鲜明、生态可持续等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受到重视。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未来较长时期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实践已充分证明: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然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会是一个简单的自然过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基础之上,而社会经济转型又必须以产业转型为依托。因此,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必须深入思考与之相伴随的产业选择问题。本文旨在论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潜能已得到充分挖掘,要在既有存量结构的基础上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显然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挖掘新的增长动力,通过经济运行的传导机制,把结构转换的势能变成强大的动能,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根据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的理论,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就能实现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从而给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强大动力。这对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现代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落后的农村和农业经济是难以支撑我国的现代化的,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只有通过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我国人口的制度性迁移,才有可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有:一是投资推动。其主要表现是政府对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投资及居民对自己住房的投资。二是需求拉动。随着农村居民社会身份的改变,必然会导致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这样长期被压抑的巨大消费潜能就会充分释放,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牵引作用。三是人口红利的驱动。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能够给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使我国能够在较长时间里维持相对的劳动力低成本。四是农业生产低成本的带动。随着农村人口的制度性迁移,我国农村的土地资源就能实现有序流转,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从而使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五是新型产业的牵动。人口迁移,一方面会使人口的总体素质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会使城市就业难度增加,就业竞争压力会催生一系列新兴产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新型城镇化绝对不应该是一次新的造城运动,绝对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农民转化为市民。必须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必须让从农村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在城市中有业可就,有事可做,有饭碗可端。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不会成功的,产业空心化的城镇化是极其危险的,其结果是使农民成饥民、市民成难民,使城镇化建设成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的翻版。要时刻以巴西的城市化教训为警示,坚决杜绝重沓巴西城市化的覆辙。事实上,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例如,有些地方拆并村庄,搞“造城运动”;有些地方大拆大建,搞“房地产化”。针对这些现象,中央农村政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指出:“当前,过分追求城镇化率的现象值得警惕。”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辜胜阻也指出:推进城镇化,要防止“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避免使新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的“拉美陷阱”,防止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避免一味追求高速度和规模扩张。近来不少地方片面发展城镇化,根源是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以地生财,不惜采用行政手段征用农村土地,强迫农民上楼,导致农村土地快速非农化,农民被边缘化。应该有效地改变这种局面,使我国城镇化能够健康有序地推进。一定要做好两项基本工作。一是要提倡适度的城镇化,理性地推进我国的城镇化工作。截止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2.7%,基本上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有自己特有的国情,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11年总人口是13.47亿,其中城市人口是6.9亿。美国国土面积与我国没有很大差别,但其2010年人口总数只有3.1亿。我国仅城市人口就超过它一倍多,是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耕地资源稀缺,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盲目追求城镇化率会使大量农田被用于城市建设,这不仅使粮食安全问题堪忧,而且有可能陷入城镇化陷阱。因此,要理性地对待城镇化问题,不能盲目攀比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二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必须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城镇化与产业化必须同时并举,否则,没有可靠的产业做支持,大量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因为难以就业,就难以有可靠的收入来源,就有可能因城镇化而陷入贫困,这样的城镇化显然是有违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初衷的。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为前提。但发展什么产业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工业生产领域普遍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工业生产领域存在严重的无序的恶性竞争,企业重复投资的现象很严重。但在全面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充分暴露。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工业产品出口的外部环境日益恶化,产能过剩的问题日趋严重。据有关部门的测算,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2亿吨,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5亿吨,电解铝、造船业、煤化工、平板玻璃等行业都有相当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甚至在多晶硅、风能发电等新兴产业也因为过度投资,开始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很显然,如果不进行科学论证,只是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而盲目投资、乱上产业,其结果只能是雪上加霜,产业结构同构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业选择问题应该慎之又慎。对产业选择必须进行充分论证,并体现以下原则:
(一)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的基础和条件,搞清楚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和优势,是产业选择和产业结构形成的重要起点。不能揠苗助长,超越产业演进的内在规律,同时要防止盲目模仿,照抄照搬。如果把别人成功的经验当作自己产业选择的基础,结果就会导致重复投资,结构雷同。
(二)能够实现充分就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将大量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中来,这要求所选择的产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吸纳能力。因此,应该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技术上以适用技术为宜,不要盲目追求高新技术。
(三)有广泛而持久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广泛和充分的市场需求,产业就不会有持续的成长空间,产业的市场寿命就会非常短促,就必须经常进行产业转换,就会造成严重的投资损失和资源浪费。因此,所选择的产业,必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有较长市场寿命周期。
(四)有利于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约束变量,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面对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这个问题将会表现得更为严重。因此,必须摒弃那些高能耗、高物耗的产业,所选择的产业必须是低资源消耗、有高效产出的行业。
(五)能够体现“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基准”的要求。这是日本经济学者筱原三代平在20世纪50年代在为日本制定产业结构规划时提出来的理论指标。“收入弹性基准”,是指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量变化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收入弹性,不同的收入弹性表明不同产业潜在的市场容量。只有收入弹性高的产业才有可能不断扩大它在市场上的份额,这种产业一般代表着结构变动的方向。“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是从“比较成本说”演化而来,其前提是由于技术进步速度不同造成各产业部门生产率提高速度的差异。在价格结构一定的条件下,技术进步快、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由于成本不断降低,能够创造更多的国民收入。向这种产业优先配置资源,可以加快国民收入增长速度。
根据以上产业选择原则,我们认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教授就反复强调要通过新兴产业去拉动新的需求。在国家行政学院2012年12月26日的“经纶学术沙龙”上,张孝德教授指出:“中国经济增长与转型需要在新兴产业上拓展空间”。应该说这是非常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观点,因为这是由新兴产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根据国务院2012年5月30日所通过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国未来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在当前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居民消费缺乏新热点的情况下,新兴产业的启动与发展,必定会给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经济“稳增长”的新引擎。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资深经济学家张卓元教授指出:“在短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会很快见效,但从长远而言,它所发挥的经济能动效应,远非传统产业可比,同时还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不仅可以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而且能够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根据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方式,我们可以预见在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兴产业渗透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人类的生产方式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变革,生产方式决定人类的生活方式,如同人类告别了农耕文明社会、工业文明社会而进入信息文明社会一样,新兴产业必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而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根本来源,新的生活方式必定诱发消费热点频出,从而使社会经济保持持续不断的活力。
(二)能够大幅度降低能源和各种物质资源的消耗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方式由能源利用方式决定,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困扰,迫切需要开发利用新能源,摆脱传统能源利用方式的约束。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构成内容,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以及以新能源为动力基础的技术装置,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水电能源等清洁的再生能源,不仅可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而且可以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保护大气环境。另外,新兴产业在“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也将充分发挥作用,有利于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从而减轻能源和资源约束。
(三)不断催生新产品和新行业
按照技术创新的“轨道理论”,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一种全新的生产技术的发现或发明,会引导人类沿着相应的技术发明的自然轨道,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发明和运用,直至轨道的终点。例如,电的发现与利用、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明,至今不过是一百多年,甚至是几十年时间,但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不断催生新的产品和新的行业的出现。相信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新材料工业、光电子工业的发展,经济发展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技术轨道”。
(四)可以有效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最大新兴经济体和世界工业与制造业大国。但我国的发展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环境损害大、资源消耗浪费严重,这种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特别最近几年频发的恶性生态环境事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大力发展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产业。在国务院通过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第一项就是节能环保产业,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这个产业领域的高度重视。我们相信:随着节能环保产业大规模发展,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趋势应该能够得到扭转,能使我们的水更清、天更蓝、环 境更优美,能够更好地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总之,通过大规模发展新兴产业来有效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条科学的路径选择,符合人类科学技术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发展趋势。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中,要把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很好地加以融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倚重,从而促使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注释:
(1)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新华网2013年3月17日)
[1]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2(2).
[2]汪冬梅,刘廷伟,等.产业转移与发展:农村城市化的中观动力[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1).
[3]钱纳里塞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197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4]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发展与思考[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6]丁兴标,朱佩明.中国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J].探索,2002.
[7]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8]秦宪文.城市化与产业化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
(编辑:李学迎)
F299.21
A
1008-3154(2013)06-0066-04
10.3969/J.ISSN.1008 -3154.2013.06.016
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