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关林场森林资源分析及可持续经营对策初探

2013-04-10 12:21丰霞全文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蓄积马尾松林场

丰霞,全文选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但恶劣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改善生态环境日渐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本文对孟关林场森林资源状况和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结构调整和可持续经营对策,以期实现该地森林资源三大效益的良性循环。

1 孟关林场的基本情况

孟关林场属于贵阳市二环林带,于1958年建场。林场现有总面积1142.69 hm2。位于花溪区东南部,北距贵阳市区23 km,西离花溪镇13 km,到北面的孟关镇仅3 km。林场大部分分布于黔陶乡,少部分分布于青岩镇和孟关乡。林区海拔1100~1300 m,相对高差100~200 m,属于黔中山原地貌类型。林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夏多雨,秋冬多阴天,日照时间短,年均气温14.9°,无霜期275 d,年均降雨量1441.6 m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场大部分地区属于二迭系砂页岩,不少地方有外露煤层,一些剖面上可以看到夹煤层。土壤为砂页岩上发育的硅质黄壤,酸性,肥力适中。

2 孟关林场森林资源现状与特点

孟关林场乔木主要为马尾松人工林,也有部分华山松、火炬松、杨树和少量杉木。灌木主要有白栎、毛栗、槲栎、山矾、合欢、杜鹃、细叶铁仔等。草本主要有铁芒箕、蕨类、白茅等。林场属于马尾松Ⅱ类产区。

2.1 现状

2.1.1 各类林地面积和利用结构分析以下数据来源于对孟关林场进行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亦叫二类调查)。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处理都是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要求进行的。

此次二类调查结果显示:孟关林场经营面积1142.69 hm2,林业用地面积合计1136.31 hm2,非林业用地面积为6.38 hm2。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952.02 hm2,疏林地面积4.73 hm2,未成林地面积(含未成林造林地和未成林封育地)38.41 hm2,无立木林地面积52.75 hm2,宜林地面积84.78 hm2。由于积极造林、更新,使该场有林地面积比重为83.31%,疏林地面积比重为0.41%。

林区土地利用率的高低和结构的是否合理,是衡量林业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1]。由于林场土地的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率为83.9%,森林覆盖率为83.3%。从资料、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孟关林场各地类中有林地面积最多,其他宜林地、无立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非林业用地、疏林地依次减少。

2.1.2 活立木蓄积按照林木类型的不同,活立木蓄积分为纯林蓄积、疏林蓄积、散生木蓄积和四旁树蓄积。全场活立木总蓄积220409.281 m3,其中,森林蓄积220228.194 m3,疏林蓄积43.506万m3,火烧迹地蓄积34.432 m3,宜林荒山荒地蓄积103.150 m3。

2.1.3 森林资源结构权属结构、龄组结构和树种结构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森林资源的质量、功能和经营管理状况。

森林权属结构:森林权属结构是森林经营管理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森林资源的所有制状况。按土地权属划分为国有、集体,按林木权属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体和其他(如联营等)。孟关林场森林面积按土地权属和按林木权属划分均为国有,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一元化。

森林林种结构:根据《森林法》,森林划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以下简称“特用林”)、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一个地区的林种结构,应能反映森林在当地的主要作用、经营方向及森林多种效益的发挥程度[2]。孟关林场的流域属于长江流域,是贵阳市郊以环境保护为主的防护林林场,以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改良土壤,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发展旅游。孟关林场树种单纯,绝大多数为马尾松,所以全场形成了马尾松人工防护林,发挥着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

现实林龄组结构: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过程及经营利用方向的不同,现实林按年龄大小划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在孟关林场的现实林中,幼龄林面积58.30 hm2,蓄积3260.647 m3;中龄林面积181.30 hm2,蓄积115131.255 m3;近熟林面积671.06 hm2,蓄积97428.131 m3;成熟林面积36.82 hm2,蓄积4076.787;无过熟林。经过近五十年的采伐利用和更新,林分的龄组结构以中龄林、近熟林为主,二者合计的面积、蓄积分别占现实林面积、蓄积的90.06%和96.67%。

乔木林树种结构:从乔木林树种结构划分,针叶树种面积946.06 hm2,阔叶树种面积34.34 hm2,纯林所占比重较大,且以马尾松为主,混交林相对较少。乔木林中针叶林与阔叶林的面积比为96.49∶3.51。按优势树种组划分,马尾松面积943.69 hm2,华山松面积2.37 hm2,樟类面积20.15 hm2,桦类面积4.27 hm2,硬阔类栲属及其他常绿阔类面积9.92 hm2,针叶树种合计占乔木林面积的96.49%,针叶林多,阔叶林少。

2.1.4 天然林资源与人工林资源天然林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绿色瑰宝,在国家经济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阔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的启动,天然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逐步进入休生养息的发展阶段。全场天然林面积57.41 hm2,占森林面积的5.79%;天然林蓄积5911.209 m3,占森林蓄积的2.68%。

人工林在恢复和重建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林木产品、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全场人工林面积933.33 hm2,占森林面积的94.21%;人工林蓄积214437.681 m3,占森林蓄积的97.32%

2.1.5 生态公益林资源林业分类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需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方向的不同,将森林(林地)相应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两大类。其中,生态公益林(地)是指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孟关林场林种主要为防护林,主要发挥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

2.2 特点

据调查资料分析,孟关林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2.1 森林林种结构单一孟关林场的林种组成为生态公益林,无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用林,林种结构非常单一,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提高林场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2.2 现实林龄组结构不均孟关林场龄组结构的特点是,各龄组分配极不均匀。在现实林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的面积比为1∶3.3∶11.5∶0.6,蓄积比为1∶35.4∶29.9∶1.3。面积比最大的为近熟林,蓄积比最大的为中龄林,幼龄林面积比不足10%。

2.2.3 针叶树种比重偏大由于长期受人为经营活动的影响,孟关林场的森林林层结构单一,多为单层林。而且针叶树种占乔木林面积的96.49%,针叶林多,阔叶林少。

2.2.4 森林生态功能低下孟关林场全场有林地面积为针叶纯林,物种单纯;林层为单层林,群落结构简单;郁闭度0.33。生态功能等级综合评定为三等,森林生态功能总体评价属中等偏下。

2.2.5 森林景观状况欠佳孟关林场的森林景观等级为四级,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林相单一,为针叶纯林;层次为1层;古树无;林相及色彩为色叶树种少,季相色彩单调。

3 孟关林场可持续经营的对策

目前,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全面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认同。孟关林场作为贵阳市的二环林带,生态防护效益也日益显现。但根据二调资料发现,孟关林场目前的经营依然存在着树种单一﹑龄级分配不均﹑病虫害严重﹑火灾隐患存在﹑生物多样性差﹑景观功能差﹑投入资金不足等问题。而在森林生态系统内部问题中,树种单一又是其中的主要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趋势,孟关林场的可持续经营变得十分紧迫,可采取的具体的经营措施有:

3.1 大力调整森林树种结构

合理的结构是森林综合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孟关林场林地面积大,但林业收入甚微,火灾隐患大,病虫害严重,生物多样性差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树种结构不合理。因此,树种结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

孟关林场的岩性主要以砂页岩为主,其次是碳酸岩,玄武岩约有1.43 hm2。林场的地势起伏不大,坡度均小于35°,类型区为黔中山原。因此,可以大力营造混交林。

营造混交林应首先深入研究林地的立地条件,了解混交树种的生物学和造林学特性,然后设置合理的混交比例和混交方式。贵州大学周政贤教授的研究表明,可与马尾松混交的树种有刺栲、木荷、杉木等[3]。其中,刺栲的株行距1.3×1.7 m,每公顷24500株,以马尾松为目的树种,松刺比例为7∶3或6∶4,造林地为碳酸岩发育的林地上,可规划造林面积192.07 hm2;木荷每年春节前播种,可用带行间混交,以4∶1或5∶1的比例定植,可在孟关林场的全场林地上营造与马尾松混交的防火林;杉木与马尾松混交,以杉木马尾松同时栽培较好,便于整地造林和抚育管理。

3.2 发展多种经营

孟关林场应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兼顾木材生产与森林旅游,并发展名特优经济林,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据报道,马尾松林对结核病患者有着良好的医疗作用,是旅游风景区和疗养胜地的主要森林类型[4]。因此,在孟关林场交通便利的地块建立疗养场所是可行的。同时发展森林旅游,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持续地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极有效途径[5]。另外,林场可以建立特色基地,实施集约经营,突出发展名、特、优、新品种,种植油茶、茶叶、杨梅、香榧、厚朴等特色经济林。

3.3 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

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经验、新品种、新成果,靠科技兴林,并把科技兴林的重点放在良种壮苗、造林质量、品种改良和高新培育技术上,把“3S”技术应用在森林防火、资源监测和管理等方面。政府在国有公益型林场经营中处于主体地位,公益林提供的是社会公共产品,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孟关林场公益林经营的资金投入。

3.4 加强林分的更新和改造

及时更新因火烧、采伐、病虫害除治形成的各类迹地,逐步健全和完善迹地更新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采造挂钩、烧造平衡、除造同步的目标,按技术要求采用改树适地、改地适树、补植补播、垦复施肥、修枝等措施予以有效改造,并运用生态学、林学、景观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造、补、抚、改、疏”等综合措施,以期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复层林,提高森林质量。在营造方式上,有林地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疏林地、迹地以改为主,改、造并举。

3.5 强化管理,确保森林经营成效

一是加强林政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管护制度,稳定护林队伍,强化护林意识,打击毁林犯罪,控制资源消耗;二是完善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森林资源保障体系,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发展地区经济,避免冲突和实施冲突管理,以减少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冲突,建立林场与附近居民的鱼水情谊。

3.6 加强对无林地的森林培育和管护

孟关林场现有无林地52.75 hm2,占林场面积的4.62%。以往采伐﹑火烧破坏未得到及时更新的无林地,应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尽快恢复森林。对于其他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岩石裸露的无立木林地,恢复这些地区的植被相当困难,应首先以恢复植被为主要目标,采用人工造林,并兼以封山管护;其次,可采用乔灌草经营模式,严禁放牧﹑樵采等。

3.7 增强天然更新能力

二调资料显示,孟关林场的天然更新严重滞后,更新等级不良的面积占88.66%。马尾松是一个天然更新能力极强的树种,能够“飞籽成林”[6]。因此,孟关林场可以大力营造马尾松林。马尾松林天然更新要注意保护幼树和适当补植。可以适度封山,禁止放牧和捡拾针叶,保护幼树,保留一定植被。在林中空地和更新差的地方,补植马尾松幼树或其他树种,使林分郁闭。

3.8 建设精干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近些年来,由于国有林场普遍面临经济困难,导致原有的骨干队伍流失严重,而新的高素质的人才又难以得到补充,现有的队伍结构和素质状况与国有林场建设管理的要求极不相适应。因此,孟关林场应把压缩现有人员与合理调整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很好地结合起来,强化对林场管理人员资质和岗位技能的管理。同时,努力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森林经营理念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后备管理人员队伍,以保证国有林场的建设能够实现长期稳步健康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在对孟关林场进行可持续经营对策分析时,要以树种调整为突破,以营造混交林为重点,加强对各地类的造林规划与实施。同时,林场的经营必须要有资金保证,但孟关林场目前资金却很匮乏,要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有很多措施与问题有待研究。

第一,孟关林场当前的森林覆盖率是很高的,达到了83.3%。通过森林经营调整以期在逐步增加有林地面积的同时,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二,目前在公益林经营方式上多采用封山育林为主,因为公益林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不以追求森林蓄积为目标[7]。减少人为干预就自然会减少林场的投入,这也符合经济原则。但可持续经营应加大林下产品(如食用菌、茯苓等)的种植,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和力度,降低林场对单一林木资源的依赖性,使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向贸易、效益型转变。

第三,近年来,孟关林场在经济收入﹑固定资产等方面有所增加,但林场的经济依然很困难。公益型林场依靠自身能力很难实现持续发展[8]。政府应尽快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条例”,加大对公益林的补偿。

第四,要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森林火灾的发生。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大学资源,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平台,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

第五,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环境问题。可持续经营受森林生态系统内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7],因此在重视森林内部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应对森林经营的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资源和生态环境等,以及对林区周边的农民进行相关调研都是十分必要的。

[1]王维芳,郎奎建.方山林场森林资源结构动态分析与经营对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32(4):4-7.

[2]贵州森林编委会.贵州森林[M].贵阳/北京:贵州科技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499.

[3]周政贤.中国马尾松[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50-160.

[4]骆宗诗,温佐吾.马尾松次生林研究现状和展望[J].贵州林业科技,2004,32(3):47-55.

[5]李华.长江上游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生态经济,1999(5):61-62.

[6]周政贤.中国马尾松[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61-166.

[7]王永清.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究[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69-79.

[8]刘代汉,黄寿昌,郑小贤.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趋势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4(6):26-30.

猜你喜欢
蓄积马尾松林场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马尾松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樟子松人工林林分蓄积量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林场住宅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
马尾松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复壮技术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