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以人为本与中国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013-04-10 09:45朱志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年8期
关键词:大学绿色发展

朱志良

(同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0 引言

近年来,由于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从各种论坛的举办到众多研究论文的发表,从联合国、各国政府、各类研究机构到居民社区,全球范围内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如火如荼。大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受到关注,要了解大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首先必须认识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党的十八大上,把科学发展观列入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深入探究中国大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1 可持续发展大学有关理念发展溯源

作为广泛认同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起源可以追溯到1972年的联合国有关会议宣言,该宣言阐明了与会国和国际组织所取得的7点共同看法和26项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首次对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内涵从环境保护角度进行了阐释,提出了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1992年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到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发表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联合国作为一个国际性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正如约翰内斯堡宣言中所说,我们在人类的摇篮非洲大陆,向全世界人民和向地球的当然继承人我们的子孙后代庄严宣誓,我们决心一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希望。2005年,联合国颁布了《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旨在促进全球教育的变革,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可持续发展未来所需要的价值观、能力、技能和知识。8年过去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全国范围内目前已有超过1 000所中小学、幼儿园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实验学校,并且可持续发展教育被正式纳入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5)》之中。作为教育金字塔顶端的大学,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中也主动担负起了自身的责任,发起并参与了一系列的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行动。许多大学也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在国际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条约、宣言和其他文献的推动下,从1993年欧洲大学校长联合会的《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宪章》,到2008年联合国大学和其他13所大学的《札幌宣言》,发起或参与了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行动。2007年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举办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2008年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也举行了以“大学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但正如有学者所指出,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宣言或宪章在现实中都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大学的保守性仍然在阻碍大学转向可持续发展,大学亟须将促进可持续发展视为自身使命[1]。

从环境保护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至少有以下概念需要进行一个梳理。

1.1 可持续发展

虽然1972年的联合国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宣言中已经有了关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雏形,但是真正公认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在发表的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2](也称《布伦特兰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发展”。1994年3月,我国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3],也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1.2 可持续发展教育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ESCO)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思想的早期倡议。1991年,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WCS发表了《关心地球—迈向可持续生活的战略》,指出环境教育应重新定向,迈向“可持续发展教育”,并正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境教育的核心目标。图1993年,为了普及、推进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联合国设置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E),1994年,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倡导和努力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具有国际创意、基于环境、人口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计划[4]。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提出,“应当考虑确定2005年起的10年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同年12月,在日本的倡议下,46个国家联署发起了“关于从2005年1月起的10年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提案,并在2003年的第58次联合国大会上讨论通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国际实施计划》是一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项目,旨在促进全球教育的变革,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可持续发展未来所需要的价值观、能力、技能和知识[1]。

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的表述国际社会一直有多种形式,但2003年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10年国际实施计划(2005~2014)》中,使用的概念是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D),即“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认为这是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认识趋向一致的重要标志。

1.3 绿色大学

绿色大学概念的起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相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科的建立,到对环境人文、环境管理的关注,绿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从早期以降低其大量消耗资源和产生大量废弃物对校园与社区环境的冲击、减少大学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为目标的绿色大学(green university),到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目,经历了一个由“浅绿”到“深绿”的过程。1990年,在法国塔乐礼的杜夫特大学召开了一个国际研讨会,22位欧美大学的校长和主要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塔罗礼宣言》,成为世界公认的、大学推动可持续发展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早实施绿色大学建设的地区,乔治华盛顿大学、滑铁卢大学、南加州大学是其中的出色代表。尤其是乔治华盛顿大学,在1994年,该大学就开始进行绿色大学的前驱计划,目标是把该校建设成为全美、甚至全世界的第一所绿色大学;国内是清华大学率先提出并投入到了绿色大学的建设,1996年,清华大学教授钱易、井文涌等专家向清华大学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设想,1998年5月,清华大学开始了“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的建设,将该工程建设列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并于2001年经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批准,正式命名为绿色大学。1999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2001~2005年全国环境教育宣传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全国高校中逐渐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国内一批高校纷纷开始了创建“绿色大学”活动[5-6]。如清华大学强调以“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三个层次拟订行动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注重“绿色规划”、“绿色管理”、“绿色人才”、“绿色科技”、“绿色校园”、“校园绿色生活方式”等,而北京师范大学以“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行动”及“绿色人格”等作为建设绿色大学的主要内容;2011年6月,在同济大学宣告成立了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江南大学8所高校,以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院等2所科研机构共同发起组成的“中国绿色大学联盟”(China Green University Network),下设11个专业委员会,这一联盟将致力于加强大学之间在绿色校园建设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校园设施及建筑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合作研发与推广,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绿色校园建设及管理相关政策、深入持久推进绿色校园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并推动校园节能减排领域高级人才培养。

1.4 可持续发展大学

绿色大学更多让人感觉是从环境、技术、教育来描述建设内容的话,可持续发展大学更多的是关注大学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面对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挑战,处于社会中心的大学必然要作出回应,采取行动,承担起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应保持、加强和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作用,特别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使命”。正是由于高等教育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可持续发展大学研究和建设的浪潮[7-11]。

与绿色大学的理念相比较,可持续发展大学不仅意味着校园建筑、环境、技术等的可持续发展,更意味着人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学中,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促进师生员工的可持续发展上,体现在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并通过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思想、技术和理论的人才,产生和传播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大学要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又是以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因此,关于可持续发展大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①大学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和作用,②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规律。

2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内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全面、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大学的内涵。

首先,科学发展观作为目前我国国家发展的最高指导方针,对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做出了全面、深刻的阐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阐释,可持续发展基本概念的完整内涵包括了四方面的要义:①以人为本;②全面;③协调;④ 可持续。其中,前3点强调了怎样实现当代人的可持续发展;第4点则强调怎样实现当代人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与联合国历次会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对比,借助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能够获得对可持续发展基本概念内涵更为深刻、准确和全面的理解。

进而,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培养大批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有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中,教育位于核心的地位。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① 要求教育中要进一步做到,教育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实现学生的终身健康与和谐发展置于首要地位;② 在教育功能上,要求教育应当进一步明确为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时代功能;③在教育内容上,要求教育应当把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教育摆在重要地位,把可持续发展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教育以及相关能力培养纳入素质教育,并用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④ 在教育自身发展上,要求教育应当在改革与创新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大学的内涵,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作用,特别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使命,是人类社会对大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和历史担当。

从科学发展观角度来理解可持续发展大学,其基本内涵包括:①以人为本。大学首先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这部分将在后面详细讨论。② 全面发展。大学的发展中除了要注重传统的基本功能如人才培养(知识和文明的传承)、科学研究(创新知识)、服务社会(运用知识)外,在今天,大学还必须承担起新的使命,那就是“催生”可持续发展社会。正如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的,“应保持、加强和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作用,特别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使命”。③协调发展。大学的协调发展,包括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大学与自然、大学内部的教师与学生、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管理人员与师生之间等等。④ 可持续发展。以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作为教育金字塔塔尖的大学,一方面要通过自身的模范行动,例如绿色行动计划等,进行大学自身的改造和变革,促进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更要积极地担负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义务,推进社会实现当代人自身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理解可持续发展大学,明确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和需要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要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观点来正确处理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社会、师生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

3 国内高校发展中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进行可持续发展大学的实践,要求我们注重将“以人为本”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学的首要内容,而人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无论是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出现,还是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推进,人都是第一位。因此,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尊重教师,尊重学生,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必然成为可持续发展大学价值观的第一要素。

在肯定近年来我国可持续发展大学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不少地方、许多学校,尽管“以人为本”的口号到处喊得很响,声称设立了各种计划推动绿色大学、可持续发展大学的建设等,事实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利益关系,“表里不一”、“叶公好龙”、“隔靴挠痒”式的计划和行动十分普遍,从一些政府部门到相关高校,从有关决策者到大学的师生自身,对可持续发展大学的理念和建设缺少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公众对可持续发展大学的理念及建设前景更是是“雾里看花”,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有关可持续发展大学建设目标、理念和行动计划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下列举了几个我国在可持续发展大学建设中面临的一些典型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现象和问题。

3.1 大学城建设

有学者对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12-13]。研究者指出,目前大学城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包括:部分大学城建设缺乏充分科学的论证和规划——如地处城郊的交通不便、安全问题以及多校区管理成本大幅度提高等,部分大学城已出现了高校撤离、另迁他址的“空巢”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大学城建设用地问题突出,大多在市郊,绝大部分为农用地,占用耕地多,征地数量大;配套设施建设滞后,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未能与城市经济社会实现互动发展。

3.2 多校区办学

由于高校合并、扩招等影响,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兴起了新校区建设热潮,然而,由于高校所在地政府作为土地提供方,更多考虑的是新校区建设能否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希望借助于高校新校区建设把原本城镇化程度较低的郊区成为一个新的发展区,并没有真正从大学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也没有把以师生为本放在重要位置加以考虑。所以,虽然新校区建起来了,学生和教师也进去了,但实际效果很不理想,许多人形容新校区学生为高中四年级,严重影响了学生培养的质量,也影响了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新校区多数在偏远的郊区,广大教师不愿意过去,加上交通不便,而后勤保障又跟不上,慢慢地,教师除了上课和特殊情况必须去新校区,学生很少有机会与教师接触,使得师生关系疏远,教学相长难以实现。目前,这已经成为制约许多高校进一步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多个校区之间往返成本很高,而校方对于多校区办学的困难和成本估计不足,往往为了降低显性成本而忽视了对教师和学生的人文关怀,缺少以人为本的真正考虑,表面上的空间扩展弥补不了本质质量和原动力的下降,导致学校发展后劲不足,处于两难境地。

3.3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大学的第一职能是培养学生,培养学生需要优秀的师资。因此,大学始终应该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人才作为第一任务。然而,由于不正确的导向作用,多年来,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同时,还存在着一个误区,不少人认为,如果强调了教学,会降低学校的科研及学科实力。其实,本科生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而区别于科研院所的根本所在,聘任教师的基本前提是教学任务,而科研水平的高低则是决定作为一名合格大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在美国一流大学,无论声望多高的教授,都必须上本科生的课,因为这是作为大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样作为一流大学的教师,同时必须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两者必须兼备。在国内,即使是教授数量很多的985高校,本科生大学四年也很少上过名教授的课,更不用说得到著名教授的直接指导。一方面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学生没有受到得到名副其实的高质量教育;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学生将来成材后汇报母校的热情,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3.4 大学建设的重物轻人

见物不见人是近20年来大学建设中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大学的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观,有些大学、有些学科硬件条件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可是,硬件是要通过使用它的人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由于不考虑以人为本,导致实际建设效果事倍功半。在我国一直存在着一个怪现象,用成百上千万的钱建设了很豪华的实验大楼,可是由于实验室的使用者没有参与设计,教授们进去后发现原来的设计根本不符合实验室的需要,于是,二次施工,资金再投入,造成大量浪费;国家下拨的学科建设等大额经费中,主要开支只能是购买设备,而很少考虑设备的可持续运行费用,所以往往是有购买设备的钱,而没有运转设备的费用;另外,片面强调高校的编制缩减,对实验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重视不够,除了公共平台外,教授缺少实验技术人员的支持,使得许多大学教授干实验员活,导致高水平智力资源的浪费,由于缺少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许多设备的功能也没有真正开发。国家下达的科研经费,对科研人力资源的开支也是严重缺乏,同时对于间接费用限制过死、比例过低,导致了要么用不掉,要么没钱用,大量时间消耗在申请项目和验收上,影响了科研项目完成的效果和质量。

3.5 高校合并和升格

在近20年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有关高校合并和升格问题是毁誉参半。一方面,通过合并调整,部分高校规模迅速扩张,综合实力提升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同时,并校带来的众多问题也无法回避。并校后办学目标和计划的调整、校内来自各组成学校教师及员工的磨合、校区功能布局的调整,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解决;另外,部分高水平大学为了保证本校招生本科生的质量,大多采取了压缩本科生招生规模的措施,使得同样的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减少了本科生培养的数量。例如,由四所著名高校合并而成,目前本科生招生规模6 000人,而如果按照没有并校的情况,这四所大学本科生招生的累计规模可以达到1.2~1.5万人,如此大的招生数差额对本省市的民众来说是巨大的损失。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地方政府迫于当地民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又纷纷启动了专科升本科、二本院校升格一本。一方面,一批有较长办学历史的成熟高校消失;另一方面,大量低水平高校盲目升级,来补充因为并校造成本科招生能力的下降。经过多年的努力经营,表面上,大家都有大学上了,个别大学的排名也上升了,然而本质上,对老百姓而言,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机会反而减少了,由于升格学校的师资水平差、办学历史短,就整体而言,本科生培养质量有所下降。

4 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学的对策和建议

上述问题看似复杂多样,共同的核心和本质问题是缺少以人为本的考虑。要建设好可持续发展大学,首先必须让大学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动力和机制,而以人为本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学的第一要义。

(1)“以教师为本”,教授就是大学。关于教授就是大学,最为有名的是广为流传的关于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故事。艾森豪威尔将军在1952年接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聘请,担任这家著名常青藤大学的校长。上任伊始,将军参加了学校教授为他举行的欢迎大会。在教授们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将军首先谦恭地表达了对有机会会见全体哥伦比亚大学“雇员”的万分荣幸。可是,以外的是,哥大德高望重的物理学教授、后来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拉比教授立即站了起来,自负、却又不失风度地说:“先生,教授们并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雇员’;教授们就是哥伦比亚大学。”著名高等教育学者、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程星博士曾专门撰文就“教授就是大学”进行阐述。

“教授就是大学”是以人为本在大学治理中的直接反映。教授治校、学术自由、教学自由正是以教师为本的具体诠释。教授就是大学,强调了教师在大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对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的尊重,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教授在高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大学的治理及可持续发展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教授多次借用程星博士的文章以《教授就是大学》为题发表演讲[14],引起很大反响,同时,在教授就是大学的理念指导下,在黄达人校长执掌中山大学的10余年间,中山大学确实取得了公认的进步。其实,教授就是大学与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所说的“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是异曲同工。强调了大学的立下之本是教授、是大师。

香港科技大学为何能在20余年间,成为公认的世界一流名校,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给出的解释是,在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是大学灵魂。可见,教授就是大学,是大学的灵魂,已经成为普世公认的共识。

(2)“以学生为本”,学生就是大学。“学生就是大学”的提法也许不像“教授就是大学”那样为世人所公认。然而,这恰恰是可持续发展大学建设的另一个关键所在。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要求以人为本,同时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大学而言,学生与教师作为构成大学的两个最主要群体,是缺一不可的,所以全面、协调发展必须考虑学生这个主体;一个大学需要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作用更是极其重要。程星博士在《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之道》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指出美国大学最成功、历年辉煌不减的一个真正秘密就是——倾其所能去设计完美的本科教育经验,对大学而言,相对于研究生,本科生是更忠诚于大学的一个群体。只有坚持以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为本,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并且让学生在校园、社会、情感上满载而归,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无论在社会上发展到什么境况,都会对大学无限忠诚。这也是世界上一流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和规律。

有了“教授就是大学”、“学生就是大学”的认识基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来考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那么无论是教师的招聘、考核、晋升,学生的招生,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科研经费的管理,还是大型学科平台的建设和可持续运行或多校区办学的对策,只要切实考虑到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即使暂时遇到各种困难,也容易得到教师和学生理解及支持。这正是一个大学的文化建设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体现[15]。

这里仅以多校区办学为例加以分析,这是目前众多高校面临的客观问题。关键是如何在现实情况下更多发挥其长处,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通过合理政策的制定克服多校区办学带来的种种问题。在利用空间拓展带来优势的同时,如何把负面作用降到最低。多校区办学中出现的新校区空城化和高中四年级现象,其实核心问题之一是交通。如果从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角度考虑,学校必须对多校区办学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效益进行客观评估,应该把解决交通问题作为一个首要考虑的问题,客观认识多校区办学中交通成本的必要性,在坚持不浪费的前提下,保证每位师生在任何时候都能顺利回到市区。表面上看,学校增加了成本支出,但是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得到的汇报远远高于成本。交通的保证可以让教师、学生感到新校区更多的优点,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的人文关怀和身心的愉悦,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于创造性学习和工作,最终促进了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增加了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也增加了学生对学校的忠诚度,为可持续发展大学建设提供很好的支持。相反,如果没有提供便利的交通,好像省下了不少支出,实际情况如何呢?首先,教师不愿去,即使去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静不下心来与学生交流;同时,由于班车上下班都处于高峰期,路途宝贵时间的损失对教师来说极其可惜,同样水平的教师,如果每天损失1~2 h,常年积累,会直接显著影响教师的成果和水平。对学生而言,由于见不着老师,得不到更多指导,尤其是丧失了大学师生交流的氛围和机会,而这种氛围和机会正是大学的核心吸引力所在,也是本科生建立对大学的忠诚的重要支柱。教师和学生作为大学的最主要群体,需要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交流,需要有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大学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才会有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和合力,才能把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大极大,从而通过保证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出大学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1] 梁 鹏,黄 宇.大学如何转向可持续发展——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思想框架[J].大学教育科学,2011(6):93-97.

[2]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3]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 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J].再生资源研究,2000(1):2.

[4] 赵宗锋,崔玉晶.可持续发展大学从理念到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38-41.

[5] 王国聘.绿色大学建设中的全球视野和本地行动[J].中国高等教育,2011(3/4):17-19.

[6] 何慧芳.试析“绿色大学”的理论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117-119.

[7] 夏文莉,史红兵.从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科研间接成本看大学可持续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1,31(11):97-101.

[8] 高 山,王静梅.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索[J].大学教育科学,2007(2):49-54.

[9] 艾利森.F.理查德.著名大学是如何产生和可持续发展的[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4-6.

[10] 王莉颖.美国研究型大学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6):242-244.

[11] 曲德林.建设国际型大学,谋求可持续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23-25.

[12] 李峻峰,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24(1):86-88.

[13] 何镜堂,窦建奇,王扬.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4):136-140.

[14] 程 星.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之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65-166.

[15] 于留成,李爱民.大学文化构建与高校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4):18-20.

猜你喜欢
大学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
“留白”是个大学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