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春霞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河北保定 071051)
大学精神省思与建构
耿春霞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河北保定 071051)
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对一所大学而言,精神的塑造尤为重要,其主要体现为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熏陶功能三个方面;然而当前大学精神建设却存在着诸多缺陷,这就需要高校深刻体会大学精神的内涵,并结合时代发展和自身特点,思考如何建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功能;建构;人文精神
首先,从词语的产生来看:按历史文献记载,20世纪初大学中多位学者(如蔡元培、陈寅恪、张伯苓等)提到,办大学要有一定的精神;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文献中开始常见北大精神、清华精神、南开精神等用语,但到此时“大学精神”一词还未从抽象层面、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普遍使用。1998年北京大学100年校庆前夕,有学者开始使用“大学精神”这一概念撰文编书,在其后这一词语才被广泛认可使用。
其次,从内涵上讲,大学精神到底为何意?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不尽相同。文章对此阐述两点:其一,大学精神的产生并不限于大学本身其物理空间范围内,事实上,大学精神是社会长期发展积淀的结果,这种积淀与该大学的发展历史、所处环境等因素相关;同时,已经生成的大学精神又对青年学子产生巨大影响,大学阶段毕竟是生活学习在其中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青年人走出校园以后,又会把深刻影响他们的大学精神带到社会上,进而转化成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精神层面的内容。由此可见,大学精神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并不限于大学形体本身,而是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的。其二,大学精神作为长期的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财富,必须能够通过生活在其中的人体现出来,因此也才能被称之为一种精神,并保持有生命力。
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把大学精神简单的概括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基于特定的传统所形成和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特性,这种特性在不同的大学之间有不同的表现,从而显示出多样性。
当代一位著名大学校长曾经指出:“大学要传递高品位文化,培养高级人才,研究高层次学问,更应该有自己的精神。”大学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来讲,大学精神的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激励功能。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能丰富人的思想,提高人的境界,当它在人的内心被认同以后,就能转化为外在的行为,激励人们从理论上、思想上和实践中不断关注、思考和讨论,以探求真知,追求真理。如果没有大学精神对人的驱动,大学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失去发展的动力,并最终陷入穷途末路。
第二,凝聚功能。梅贻琦先生曾有言曰:“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也就是说,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不仅在于学校具有优越的硬件和丰厚的物质待遇,更重要的是大学所独具的精神气质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能吸引众多大师级人物,孜孜以求,团结奋进。大学精神以其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鼓励学术对话和思想交流,并保证有序的教学与研究秩序,进而推进大学目标的实现。对此,张伯苓先生也曾有言:“教育是立在精神上的,而不是立在物质上的……本人以为建立一个大学,精神难而物质易。”[2]279“房子算什么?书籍算什么?设备算什么?如果你们有真精神,到哪里都可以建设起来……物质是精神造的,精神用的。”[2]223
第三,熏陶功能。大学精神对大学中的人具有熏陶功能。大学是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的聚集地,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大学也就同时聚集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思想精华。大学精神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文化的发展,大学精神这一直接作用于大学发展的过程,也是营造适宜的大学环境的过程,其具有广泛而有效的辐射与传播效应,能将大学精神内化成个人品质的一部分,使大学中的人接受大学精神的洗礼和熏陶,大学与社会是互动的,这样也丰富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和思想。
从以上对大学精神功能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精神是高校办学资源中重要的无形资产,是高等院校的软实力,是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也是关乎国家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一环。然而,随着体制的转换与重构,加之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精神的失落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不少大学过分地赶时髦,成了“服务站”,他说:“现在大学精神有点迷失,出现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作为全社会来讲,包括大学,功利主义盛行。具体到老百姓,就是嫌贫爱富。大学应率先回归到大学本身的高尚上去,尤其是在精神层面上。[3]
具体来讲,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挖掘不深,娱乐主义盛行,人文精神缺失。众多校园文化活动,表面看起来丰富多彩,但从本质上看,缺少深层次的观察和思考,尤其缺乏对大学精神的凝练和升华。与此同时,非主流文化不断滋长,娱乐主义盛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人文精神的塑造渐渐淡出校园;部分大学生还存在荣辱是非观扭曲、责任感淡化等问题,这些都是大学文化庸俗化的体现,缺失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其次,功利化、世俗化趋势凸显,与“大学是精神的殿堂”这一美誉明显相悖。大学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知识传承和创造为使命,因此,追求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理应成为大学教师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而作为青年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则应把学识的提高与精神的丰富作为求学目的,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但是,在今天的大学,不少教师单纯为获得金钱与地位而做学术,由此出现了学术垃圾、学术造假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而学生在各种社会压力和世俗校园文化的冲击之下,则把注意力集中在就业、各种考证、考级、硕博考试等方面,混文凭的现象比较普遍。
从一般意义上讲,文章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营造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大学是思想自由的家园,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宽松的文化氛围为学术思想的自由驰骋提供了舞台,正所谓“学术研究无禁区”,这样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能力的提高。此外,对大学而言,学术自由也很重要,真正的学术自由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排除外界的压力和干扰,不受行政权力的限制,自主地进行创造性思考和研究,这样才能使大学焕发创新精神。其二,构建独具特色的大学制度,促进大学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强调学术自由,不应该把自己与社会隔离开,大学应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大学应有时代的担当。为此,大学首先从理念上要能走在社会的前面,而不是跟在社会后面跑,其次要从多方面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建设,毕竟他们是大学的主体,学校教学效果的优劣、文明程度的高低、持续发展的能力等方面都要通过教师和学生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能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为大学的发展扫清机制障碍。
此外,对于工科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文章特别强调要弘扬人文精神。大学精神内含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两个方面,其中的人文因素是指:大学所倡导的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关系时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上的行为规范,它包括高扬人的价值;重视终极追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持理性原则和主体意识;谋求个性解放;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4]“人文与科学是文明的一体两翼……没有科学教育,民族难以振兴;没有人文教育,难以铸造民族精神的脊梁,而没有精神脊梁的民族难以真正站起来。科学需要人文的引导,人文必须为科学启示方向。”[5]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人生命的始终,所以,人文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应是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工科院校由于学校自身特征、专业设置等因素的影响,人文精神底蕴不足是必须正视的问题,因此,对于工科院校,特别强调秉承科学精神,弘扬人文精神,确保二者有机统一。
[1]杨东平.大学的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353.
[2]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79,223.
[3]周凯.复旦校长:中国大学精神虚脱[N].中国青年报,2010-06-22(6).
[4]刘焕彬,陈中文.大学精神的塑造及其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
[5]肖海涛.大学的理念[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67.
[6]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6.
[7]王富强,方海龙.论大学精神的缺失与建设[J].知识经济,2011:20.
[8]李振玉,颜丙峰.论大学精神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5:4.
[9]李金波,包万平.中国大学的出路:精神回归还是制度建构——兼论大学精神“回归”说[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
(编辑:李津虹)
G641
A
1008-3154(2013)03-0138-03
10.3969/J.ISSN.1008-3154.2013.03.038
2013-03-12
河北省教育厅课题(SZ123001)。